圣地亚哥古村漫步

来源 :远方的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you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出发前两天妈妈还以为我在开玩笑,要去个村子。不是故弄玄虚,中文名太长说出来就很中二。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一个西班牙的老村子。
  Day 1
  作为一个天主教国家,西班牙每个城差不多都有自己的守护神。圣地亚哥的守护神当然是圣地亚哥。或者换个更熟悉的称呼,雅各。耶稣的十二门徒之一。孔波斯特拉则是来源于拉丁语CampusStellae,意为星空下的原野。
  这的确是个小地方,大概是1/40个苏州大,也就是1/400个重庆,那么大。当地人提起三公里外的购物中心,对我们直摇头道,太远了,坐车去吧。虽然小,却是天主教的三大朝圣地之一,朝圣之路的终点。相传雅各在此传教7年,安葬于此。813年,一位农夫在这儿发现了大雅各的墓地。人们在此建立了一座小教堂。这就是如今赫赫有名的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主教坐堂。每年朝圣者络绎不绝,从法国徒步200多公里来到圣地亚哥。
  教堂前的广场上日夜都有躺在石板路上的朝圣者,仰望星空,于信者而言神的魔力从未消亡。教堂的侧立面有一座拱门,被称为圣门。从门下行过即可涤净罪孽,每12年开放一次,今年并不是开放年,但遵循那位被风喜爱的教皇的命令,今年全年都打开着。
  教堂边的石阶上演奏风琴的人,每年奏乐一季即可衣食无忧,朝圣者们虔诚而慷慨。
  这座教堂目前正在修缮中,不过按照当地人半年修好一条路的节奏,近期内你是不要想看到它的新貌了。
  Dau 2
  教堂前广场的四面,伫立着这座城市最重要的建筑物。教堂,市政府,旅馆和大学。现如今西班牙的首相就是来自这里。作为西班牙的一个方言区,这里人的口音甚至更像葡萄牙人。而在圣地亚哥大学法律系毕业的首相大人的口音是西班牙经久不衰的笑话来源之一。
  大学生们比中小学生内敛的多,不会兴奋的在外国人身边忍不住的说chinachina。他们带着学校的大文件夹行色匆匆,站在图书馆前喝一杯咖啡,图书馆里总是坐满了人。这所大学创立于16世纪,最初主要是传授神学,如今却以理科闻名。仿佛是神的时代到人的时代完美过渡的一个缩影。
  Day 3
  整个圣地亚哥古城都是世界文化遗产。尽管店里大多东西都带着来自义乌的亲切感,建筑确然很美,最窄的街道仅容一人通过,有许多小教堂和图书馆。主街巷两旁均有石拱顶,因临近大西洋,温带海洋性气候使之成为西班牙唯一全年多雨的地区。中世纪的贵族们为了雨天便于出行,修建了这些石拱顶。拱顶上偶有小口,那是古早的猫眼,用以观察来访者。
  因为城市很小倒也不怕走丢,我们就像西班牙人常说的那样,用一种迷失在街巷中的方式来欣赏这座城市。事实证明,对于不认路的人这种徒步旅行方式实在很健康。后来几乎成了我们间的一个笑话,今天的小目标是先走10公里。还好就陌生的城市而言,就算反复经过某些街道我们也几乎意识不到曾经来过。
  Day 4
  这里的中世纪古菜场是个意外之喜。里面满是当地产的奶酪和葡萄酒,还有一些不常见的蔬菜,甚至我们还发现了豆腐。市场门口有穿着围裙的大婶站在一口大锅边当场煮章鱼。几十斤重的大章鱼装在塑料桶里用手推车推过来。推车的女性穿着粗制蓝工裤,手上戴著塑胶手套,短发扎在脑后,带着海风的悍气,让人突然想起这是出过玛利亚·皮塔的省份。
  走出菜场的时候当地的朋友说这个菜场的观赏性已经大于实用性了。我非常喜欢这样富有生活气息的市场,然而超市的确更干净便捷。
  Day 5
  南北差异是世界性差异。中国江浙沪包邮,东三省供暖。西班牙南部由于被摩尔人统治过几百年,有非常浓郁的阿拉伯风情,南方人也更加热情奔放。而北方,天主教的影响非常深远。当地亚裔面孔并不多见。我们走在路上经常会被爷爷奶奶们长时间盯着看,好在旅馆里的德国小金毛跟我们说她也一样。
  路边的咖啡馆外永远坐着许多聊天的人。阳光充足的地方生意最好。而一旦有重要的球赛,比如国家德比,那所有咖啡馆肯定都坐满了。我们刚巧赶上圣诞节,买圣诞彩票的人排成了长龙,街上挂着雪花状的彩灯。
  城里人口在10万左右,若是在这里出生长大,认识半个城的人应该不是难事,路上的行人常常停下互致问候。
  Day 6
  住在古城区里,晚上能听见教堂的钟声。倘若3点出门,圣城会向你打开夜间副本。西装革履的小哥和浓妆淡抹的妹子们三三两两穿过教堂另一边的广场,聚集在散落于小巷中白天十分不起眼的舞厅和夜店。
  迪斯科3点开门,4点多夜生活达人们多半会转个场。一手挽着舞伴一手持香槟走下石阶,走在星野之上,灯火彻夜通明。我在他乡,望着月亮。
其他文献
我与宏升并不熟,但他的咖啡吧令我印象深刻,是和万事屋完全不同的风格,区别最大的是,他的SWEET TIME CAFE&BAR(好时咖啡)面积非常小,室内只能容纳四五张桌子,大多数时候,他的“营业”场所是在室外。也正是这点,触动了我内心里那份喜欢撒野的心。空间小,才有江湖味。  好时咖啡位于屯溪老街与中马路的交叉路口,路过这里一眼就能看见。老街上每天的游客很多,来自五湖四海,店面不大,但却容得下这些
期刊
茶乡——【从茶园到茶壶】  我们从斯里兰卡中 部山区的圣城康提一路南 下,目的地是代表锡兰高 地红茶,被誉为“茶都” 的努沃勒埃利耶(Nuwara Eliya)。漫山遍野的青翠 茶林好似厚茸茸的地毯,摊 铺在九曲回肠的梯田山间, 采茶女的身影时隐时现。 “斯里兰卡年出口茶叶3.2 亿公斤,销往世界145个国 家,是全球最主要的茶叶出 产国。作为国民支柱产业, 提供一百万个就业岗位。泰米尔采茶女每天
期刊
马六甲对于我来说,是一 个神秘的地方,是一个我在 初中高中历史课本中经常听 到的名称。我从来没有想过, 有一天,我会踏上这片美丽 多彩的土地,见证这座海滨 小城的迷情与精彩。  从南京直飞吉隆坡的航班 开通后,去往马来西亚再也 不用辗转上海,省了不少时 间。经过近5个小时的飞行, 在夜半时分到达了吉隆坡国 际机场。一下飞机,从扑面 而来的闷热气息,就能感受 到这个东南亚国家的热情。马六甲简介  马
期刊
在安徽歙县,有一个当地人的“世外桃源”——卖花渔村。听到这个名字,一定会有人十分好奇,是怎样地方才能够赋予这么秀丽名字?这里是否曾经是卖花卖鱼的地方?如果你走进村子,这么问当地村民,他们会哈哈大笑回答你“卖花渔村,只卖花不打渔”。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喝水,卖花渔村人世代以种花卖花为生已有千余年历史。卖花渔村本名洪岭村。位于安徽黄山市歙县城东南7公里,新安江南岸沟谷腹地。史载,唐朝末年中原一支
期刊
关于小雪,大家都叫它“雪儿”。小雪最初是只流浪狗,被人收养时浑身是伤,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后来,贝贝领养了它,并把雪儿的头像作为自己咖啡店的logo。  那天晚上,阿乙带我去了“万事屋”。这是一家咖啡厅,位于谢裕大茶行的二楼,装修风格简洁、典雅,空间特别宽敞。店主是个留着短发的女孩,大家都叫她“贝贝”。我把万事屋介绍给你的原因,跟这个女孩有关。  如果你进店后稍稍留意,就会发现万事屋的logo是一只
期刊
上一次来屯溪,已经是七年前的事了。这篇旧文,写于2010年的夏天,记得那次去了宏村、西递,以及那个神秘的花山迷窟。当然,印象最深的,还是深夜在屯溪的街头和一帮朋友把酒言欢的场景……  那次回来以后,我一直觉得徽州之行像一场梦,并且这场棼还该有继续的时候。所以,当这次出行确定下来后,我的脑海里满是上次来时的回忆,觉得应该还是去这些地方。然而,朋友带我走过的,完全是另一个徽州印象。这是意外的惊喜,原来
期刊
旧街区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我们以什么样的方式阅读大连?走在东关老街区,就像穿越了一个城市的历史,不由得会被一种壮观打动,一座座混合了欧式和日式风格的建筑,花岗岩的门楣,油漆的大门,雕花的拱形窗户,风格迥异,各具风采。老式的房屋,有的依街而建,有的建而成街,有三角形、有直角形、有不规则形,一切好像随心所欲,却又是那么井井有条,多而不乱,形成了通向四面八方的街道。百年前的大连,想必没有这么多乌烟瘴气的
期刊
与茶的记忆  看着淡青色的茶水从壶嘴缓缓倾注于茶杯,静静欣赏这氤氲的水汽,深吸一口气,然后一股脑地将热气吹散,却变成了我与茶最初的相识。  儿时的记忆里,一直有那么一个紫砂壶。端起茶壶总能感觉到沉甸甸的重量,家里的长辈总是不让小孩子去碰茶壶,怕小孩子拿不动,给这壶里的热水烫着。看着淡青色的茶水从壶嘴缓缓倾注于茶杯,静静欣赏这氤氲的水汽,深吸一口气,然后一股脑地将热气吹散,却变成了我与茶最初的相识。
期刊
一个人的火车厢初识冰雪小镇  我觉得能坐在一个人的瑞士火车列车厢里也是一种优越感。没错,这种感受是自己给的,整个列车厢里,除了偶尔经过的列车员,只有我一个。列车的每张小桌上都有一幅马特宏峰雪山登顶地图,这是我最合适的伙伴。两条缆车上山线路和一条徒步线路,每个站点都做了海拔标识。那些小红点点就像一簇簇火焰,燃烧着我想去一探的念头。  走出采尔马特火车站,眼前就是一个小广场。广场是个坐标,对面和一左一
期刊
四个多小时的高铁,从南京来到婺源。四十分钟的车程,从高铁站来到了山脚下。 正四处找寻篁岭村所在时,却见当地人用手指着远处连绵起伏的山,说到,“喏,看 到山上的缆车了吗?去那儿坐缆车就到篁岭啦。”  定睛一看,只见山中的缆车正上下运行。如此“进村”,令人惊喜。  “哇,山下大片的金黄是什么?”  “油菜花吗?”  “拜托!油菜花是三四月份开,这 是菊花!”  一行三人,还未进村,在缆车上就 已惊呼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