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字》新解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do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影片《红字》女主人公的塑造,及与其原型的比较得出:就海斯特这个人物的处理而言,罗兰德执导的《红字》不失为原著的一种崭新的诠释。
  【关键词】《红字》海斯特 塑造 自由个性
  
  一、引 言
  
  霍桑的代表作《红字》被多次搬上银幕.罗兰德-艾菲执导的《红字》于1995年在美国公映,即受到舆论指责,众多批评者认为该片与原著大相径庭,甚至相悖。该片在美国被控涉及暴力和色情被定为R级。相比之下.中国观众就宽容多了。2005初央视佳片有约栏目播出罗兰德-艾菲执导的《红字》,收视者多持肯定态度。
  霍桑的《红字》于1850年出版,它的巨大思想价值和艺术成就即被当时的人们所肯定。有趣的是《红字》中透析的心理描写,歧义而丰富的象征主义,使得“无论采用何种批评方法对《红字》进行解读都可能产生有意义的释义……《红字》的多解性更增添了这部名著的神秘与魅力。”(曹亚军,1999:19)笔者认为就海斯特这个人物的处理而言,罗兰德执导的《红字》不失为原著的一种诠释。一种打上美国烙印的崭新的诠释。
  
  二、海斯特精神的再现与发展
  
  电影和小说这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允许导演对原著重新艺术加工。要将《红字》这部精于心理描写。隐义丰富,撼人心灵的大作搬上银幕叫好又卖座,并非易事。霍桑对海斯特的“犯罪”过程没做多少描写,这便给广大读者留下无限遐想的空间,编导看准了这个机会,把海斯特的爱情故事制成影片的看点,虽然有了演绎的成分,影片中的海斯特还是原著中的海斯特:一个不畏强权、不屈不挠、自由、坚强、独立的新女性。
  如果说,霍桑对海斯特的描写是先抑后扬,小说一开始就酝酿着一种情绪:痛苦.悲伤,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读者会越来越感觉到女主人公内心积郁的痛苦、悲伤、叛逆和坚强。当这种情绪蕴积到非得爆发不可的时候,霍桑将其一下子释放,故事随之达到高潮。那么影片对海斯特的刻画则是直抒其怀。海斯特的痛苦、叛逆、坚强以外在的形式,尤如美国人张扬的个性,不加掩饰地——喷薄而出。导演除了让海斯特秉承了原型的精神,又把另一种精神注入其中,美国精神:自由,独立。
  早期的美国移民抱着各种各样的梦想,来到新大陆“山巅之城”,旧大陆的种种经历使得追求自由成为首当其冲的第一要任。自由对美国人而言,就是每个个体不受政府、贵族、教会或其他机构干预,自己掌握命运的愿望和能力。(Datesman,1997:23)这种不受外界控制或干预,勇往直前追求自由的愿望成为美国人最基本的价值观念。
  影片中,美国人追求个性解放,弘扬人的独立精神都在海斯特身上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如珠儿在影片开场白所言:在这块新大陆上,移民们终于可以享受信仰自由,无需再担惊受怕,遭迫害了。影片一开始。编导即把一个追求自由的新女性呈现给观众。海斯特与众不同的衣着、海边田间的辛勤劳作、林间与丁梅斯代尔的骑马驰骋,都是编导的精心安排。当丁梅斯代尔终于忍不住向海斯特表露心迹的时候,海斯特勇敢地承认“我爱你。我曾梦想你对我吐露心声……认识你之前我是活着的吗?”虽然海斯特对美好自由的爱情无限向往,却倍加小心看护着自己的心。直到丈夫遇难的消息传来,禁锢已久的爱情才终于得以释放。面对各方面的迫害和压力,海斯特的反抗是公然的,毫不退缩的。“我不怕你们的惩罚,我热爱、尊重这个孩子的父亲,不管你们说什么,他是我一生一世的丈夫。”“我相信在你们眼里我是有罪的,可谁知道上帝是否同意你们的观点呢?”“这个标记不是我的耻辱,而恰恰是你们的耻辱。”
  影片典型的好莱坞式大团结结尾似乎背离了原著,然而海斯特的一席话,又使观众看到了霍桑笔下那个思想日臻成熟,敢于向旧势力宣战的女战士。“只要我一息尚存,如果哈芮特被处绞刑,我就和她一起死,我看还要号召其他的女同胞们和我们站在一起,他们不会把我们全都绞死。”
  
  三、结论
  
  综上所述,就海斯特的塑造而言,罗兰德-艾菲执导的《红字》继承了原著的精神。它从海斯特的爱情故事展开,既无情批判了17世纪新英格兰的宗教统治,又把海斯特对真爱的渴望、不屈不挠的追求与捍卫与美国人追求自由、张扬独立个性的民族精神有机地糅合在一起,被誉为殖民地史诗小说的《红字》由此获得了新时代意义。
其他文献
[摘要] 2011年美国科幻频道的《特效化妆师大对决》在播出后引起了收视狂潮,作为美国真人秀节目的创新,它凭借着独特的节目内容、人物的巧妙设计和强烈的戏剧性元素,让观众深刻的记住了它。无论是从节目的内容情节、人物设定、冲突与悬念还是其他方面,《特效化妆师大对决》都带给观众一种精彩的视觉特效,展现它独特的魅力。  [关键词] 戏剧性 真人秀 美国  真人秀,顾名思义就是由真实人物的一场表演
[摘要] 《钢的琴》讲述了钢厂下岗工人陈桂林为了在离婚后获得女儿的抚养权,召集旧时工友为女儿小元铸造一架“钢的琴”故事。张猛延续了《耳朵大有福》中对东北老工业区底层工人题材的深入挖掘,其巧妙的故事构思与人物形象的塑造,独特的影像语言与匠心独具的声音运用,共同成就了这部小成本影片的神话。  [关键词] 《钢的琴》 故事构思 人物形象 镜头 声音 主题  doi:10.3969/j.
[摘要]影片《生死朗读》根据德国作家本哈德·施林克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电影通过讲述二战后一个男孩和年龄是其两倍的纳粹集中营女看守充满非法激情的忘年恋以及其中人物命运的曲折变化,从文化的角度对二战那段黑暗的历史重新进行了人文反思。可以说,这是一部以爱情为摹本,书写人类自身的罪与罚,需要宽容,渴望救赎的电影。  [关键词]汉娜 迈克尔 救赎 《生死朗读》 爱情    德国哲学家阿多诺曾说:奥斯维辛之后
[摘要] 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崛起,城市与电影都获得了同步发展。从杭州百年的历史坐标中考察作为现代城市意义上的杭州与电影结缘的过程,并发掘其地理记忆,描绘其文化版图,具有较为重要的文化意义。  [关键词] 杭州电影 地理记忆 文化版图  一、百年历史坐标中考察城市杭州与电影结缘  电影是一门年轻的艺术,它是现代文明的产物,也是城市文明的影像记录者。城市是电影生长的土壤,同时也是电影观察
[摘要]生死问题,是作为追问人类根本性问题的哲学所要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它直接涉及到人类存在的意义和终极关怀,涉及到人类的价值观乃至信仰。死亡问题对于理解庄子思想,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庄子 生死 生存困境 超越 自由境界    任何哲学都无法回避对于生存与死亡的问询,因为对于个体而言,其生命的展开就是一段从生向死的有限的时间历程。而死亡更是把人类关切的视野指向终极之域。人生而在世的价值意
[摘要] 2009年,一部由爱情公寓网站投拍的同名电视剧《爱情公寓》,在获得高收视的同时也令网站的品牌影响力大增。在《爱情公寓2》中,我们可以看出其本身的叙事性和审美快感退居其次,而识别和期待一个又一个戏仿,一次又一次在“恶搞”中狂欢,成为观影快感的重要来源。在大众迷失在网络恶搞的低俗之中时,《爱情公寓2》似乎为我们呈现出了另外一种颇具“小清新”感觉的恶搞,每个搞笑故事背后是导演想要表达的关于友情
[摘要] 张艺谋在其三部商业大片中将电影色彩的感官愉悦无限放大,导致形式与内容的极度不平衡,但这正是其品牌特征结合市场需求的必然结果,是不成熟的中国电影市场上的一种奇观。  [关键词] 张艺谋 营销 色彩    在《十面埋伏》上映期间,张伟平曾不无挑衅的说:“媒体那边骂,我这边票房哗哗地流。越骂越去看,你那边骂声震天响,我这边票房一路飙升。”[1]在中国电影市场化的过程中,这的确是一个奇异的现象。
【作者简介】  电影《时时刻刻》海报 2003年是电影《时时刻刻》大获赞誉的丰收年,影片在不同领域相继获得美国电影学院奖、金球奖、金熊奖、英国电影学院奖等颁发的诸多奖项与提名。这部影片之所以令人注目,是因为它有着一个异同寻常的文本 —— 一部精彩绝伦的小说。1998年,美国新锐作家迈克尔·坎宁安(Michael Cunningham)发表了同名小说The Hours,小说出版后立刻获得了当年“笔会
[摘要] 平心而论《魁拔之十万火急》并非是一部多么出色的动画电影,大体上只能算作模仿日式的热血少年的诚意之作。但如果从中国动画电影的总体水平来说,我们第一次看到国产动画电影中有专门的对作品的世界观和相关种族构成进行描述,这说明这部作品的主创们已经将体系架构作为重要的制作环节来进行考量,还是下了很大一番功夫的。因此不论将这部影片称之为独特也好,说其是模仿也罢,至少这部动画电影在我国同类型作品中也算开
【摘要】在自媒体时代,凭借网络、手机等新媒介所具有的海量、交互、超时空等特性所构建的新的传播范式使得人人成为传播的主体,网络公众自我把关与议程设置,个人表达得到充分的体现;然而由于技术理性带来的人文困惑和把关的缺失导致的行为失范也成为自媒体时代自我异化的代名词。  【关键词】 自媒体 个人表达 公共领域 自我异化    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    早在1995年出版的《数字化生存》一书中尼古拉尼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