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今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文化建设受到经济发展和商业化的冲击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很多时候,各地文化建设的发生是附属的、衍生的现象:文化建设可能为政治经营的目标所左右,也可能为经济发展的要求所裹挟。但另一方面,文化建设是一个实践的、动态的过程。存在于经济建设中的文化建设,在实践的过程中,在不同的阶段和不同的层面,可能呈现多样的状态。
笔者关注当代中国社会的地方文化建设,特别是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在实践过程中的互动。2010年5月至11月间,笔者在富阳进行了为期半年的采访。以富阳为例,本文试图理解和分析经济发展目标下的地域文化建设及其特征。
打造“运动休闲之城”
——以文化建设引领经济建设
富阳,位于浙江省西北部,富春江贯穿全境,成为富阳最著名的地貌特征,富春山水也因此成为富阳最核心的文化依存。从物质生活的层面来看,富阳是一个相对比较富裕的县级市。2007年,新一届富阳市委领导班子上台,确定新的经济发展目标的任务。在市委宣传部主持下展开了与经济发展相关的富阳人文精神调研。经过广泛的讨论和比较,最后“运动休闲之城”这一“名片”脱颖而出,被确定为富阳这个城市的新主题。
在经济发展目的要求下,挖掘和调研地方文化特征,确立城市新主题,主要并不是为了文化本身的建设,而是为城市品牌的确立提供一定的文化的“合法性”,确定地方经济发展的方向和特征。“运动休闲”这一“名片”显然与富阳经济发展的需要更为吻合:其一,富阳作为杭州的卫星城市,在经济发展上需要考虑这一地域特色。所以当杭州提出打造“东方休闲之都”的口号时,富阳“休闲”的发展方向就基本已经被确定。其二,富阳要进行产业的转型,即从工业发展转型到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运动休闲之城”的打造也符合这样的要求。其三,富阳的运动产业具有一定的基础,比如羽毛球拍的生产等等;富阳的山水也比较适合运动产业的发展。换言之,“运动休闲”新主题的确定,貌似文化建设,实际上决定于富阳经济建设的目标。
为保证“运动休闲”产业的文化底蕴,“运动休闲”被确立为富阳的新主题之后,还需要对地方文化进行重新诠释。
富阳一位文化部门的官员总结说,“我们富阳文化的灵魂是山水”。他介绍说,富春江长68公里,在富阳境内就有52公里。富春江秀气,两岸青山,山势缓和,尤其到了富阳 ,江面开阔,水流和缓。 “山水”文化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这位官员列举“当年孙权父子踏浪而行”流传至今的东吴文化;山水文化里面的山文化,包括了樵夫的文化;山水里面的水文化,包含了渔夫的文化;从樵夫文化里发展出来造纸文化。山水文化中还有归隐文化,比如黄公望和他的《富春山居图》。富阳的山水文化,其实是一种多元的文化。
“运动休闲”被确立为富阳的新主题之后,这一多元的山水文化成为“运动休闲”的山水。山是可以登山的山,水是可以进行各种水上运动的水。上述文化部门的官员一再强调,“运动休闲”并没有摒弃原有的文化。他说,“比如书法,原来是我们的技艺,现在是我们的休闲方式。以前樵夫打柴是为了谋生,现在行走山林是为了休闲。这是有传承的。”
与“运动休闲”这一主题的确立一样,用“运动休闲”来诠释地方文化看似文化行为,其实也为经济和商业的目标服务。 “运动休闲”是这个城市极力推出的品牌,富阳最具特色山水文化自然要标上这个品牌。这样,富阳山水虽然是文化,更是一种商品。富阳市委领导直接把富阳山水看作是可以增值的财产,明确提出“我们不仅要卖产品,而且要卖山水”,(《富阳文刊》2009年11期13页)这一商品经过“运动休闲”的包装,盖上“运动休闲”的商标,成为品牌,与一个球拍,一个花瓶一样,可以推向市场。
在富阳打造“运动休闲之城”,很显然仍然是以经济发展为总目标的;但是,在这项宏阔的经济建设展开的过程中,文化建设不可避免地进行着。第一,在“运动休闲之城”的打造计划中,政府明确表明要以富阳的山水文化为底蕴。也就是说,以“运动休闲”产业发展为目标的经济建设,是要落实在富阳既有的地方文化特征之上的。这样,就需要一个以发掘、定义和诠释地方文化为中心的文化建设,来配合经济建设的发展,为“运动休闲”的经济建设搭建平台。第二,“运动休闲”的经济建设发展起来以后,需要培养和发展“运动休闲”的文化环境来继续配合和促进经济建设。以旅游经济的发展而言,要吸引游客到富阳来运动、来休闲,富阳就需要有运动和休闲的设施,营造运动和休闲的气氛。而运动休闲设施的修建,运动休闲气氛的营造就涉及到文化建设。这样的文化建设就是经济建设中的文化建设。其中文化建设服务于经济建设的目标,从属于经济建设。
但是,对于这一经济建设中的文化建设的认识和分析,我们可能需要仔细地观察其真实的实践过程。富阳“运动休闲之城”的打造是一个长时段、多层面的经济建设,其中的文化建设也不免具有这样的特征。因此,文化的建设呈现多样的状态。在文化建设受到经济建设左右的同时,在一些时段、在某些方面的文化建设也可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这样,同样是处于经济建设中的文化建设,当我们看到文化建设的一些问题的同时,也可以看到文化建设一定的有效性。
“运动休闲”文化的打造
在这样大规模大投入的以“运动休闲”产业为中心的经济建设中,新的“运动休闲”文化也得到了不断地打造。
比如在城区和农村一系列运动休闲设施的修建。就城区而言,沿富春江的滨江大道进行了整修,绵延数公里的滨江大道有绿地,有凉亭,成为百姓晨昏时间锻炼的重要场所。秦望广场,依滨江大道修建,从一个原来的鱼塘成为百姓运动休闲的场所。在乡村,靠山的村庄有登山道的修建,而一般的村镇,都修建了篮球场等运动场地。很多富阳的居民反映“设施好多了,而且是开放的、免费的。挺好。”很多人说,“现在锻炼的人肯定比以前多,我们以前想锻炼,就是没有地方。”
运动设施的建设还不局限于政府直接的投入,据运动休闲委员会的一位负责人介绍,在富阳市对外招商的要求中,其中一条就是投资项目必须带入“运动休闲”的元素。比如房地产开发商的投资,在修建住宅的同时,需要在小区中修建运动设施、运动会所等等。
运动设施修建的同时,政府和媒体还对运动休闲生活进行积极的引导。2008年初,《富阳日报》假日刊开始发行。一年之后,改名为《运动休闲》,由《富阳日报》和运动休闲办公室合作出版。《运动休闲》为周刊,每个星期五出版。不仅专门对“运动休闲”和运动休闲委员会的有关咨询进行报道,还专门对新开发的运动、旅游线路进行介绍,对各种休闲方式进行交流,内容十分丰富。
各种运动休闲活动以不同的方式展开。政府的目标是“每个月都要有大的赛事,每天都要有活动”。在这样的要求下,市委市政府各部门都要基于自身特色,献计献策,努力为运动休闲出力。林业部门建设登山路线,在山区林间修健身道;农业部门致力于发展观光农业;水利部门着手于发展水利风景区;妇联也在三八节的时候举办了家庭亲子运动会。文联的一位干部称自己的部门是边缘单位,但是,对于一些“运动休闲”项目,“我们也做了很多的文化研究”。富阳有60多个运动协会,属民间组织。这些协会与政府和运动休闲委员会联系频繁,政府会把一些“运动休闲”的活动交给协会去具体操办。协会有涉及“运动休闲”的想法,也可以向政府申请资金进行。
政府还动用了一系列的杠杆加强“运动休闲”的气氛。对富阳本地的企业,政府在政策上进行倾斜,鼓励企业加入“运动休闲”的元素,大到把“运动休闲”做入企业的发展计划,小到成立一支自行车队。在广大的乡镇,市政府改变了对乡镇的考核体系,鼓励乡镇“运动休闲”活动的发展。对乡镇的考核,以前以工业为主,“运动休闲”以后,开始行用多重的标准,包括综合型、工业发展型以及生态型。为一些不适宜发展工业,却适合发展“运动休闲”的乡镇提供了考核上的保障。“这样乡镇搞运动休闲就有了积极性”。运动休闲委员会的一位干部介绍农民百村篮球赛,说:现在富阳下属村村都有篮球队,百村篮球赛很有名。每个村往往从年初就开始准备,市里也开始筹集资金,成立组织。以前村里有人结婚,就是放电影,现在改成看篮球赛。开幕式也很壮观。各乡镇出现了篮球队的同时,村村出现了排舞。篮球队定期举行比赛,排舞成为篮球赛的预演。
三年多来,随着富阳打造“运动休闲之城”这一经济建设的进行,“运动休闲”文化的建设也在展开。富阳的文化面貌,物质与非物质的层面,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文化建设中的经济烙印
很多富阳人对于这一“运动休闲”文化以及其建设的过程,提出了自己的感受、顾虑和担心。
首先,从普通富阳居民的感受来看,“运动休闲”对于很多富阳人而言仍然是“浮在表面的”。很多人觉得“运动休闲”是政策,是别人的活动,和自己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这种“浮在表面”具有多层的内容和原因。
Y是在富阳市区开车的司机。他说:运动休闲是听说过的,也知道举办了很多活动。但是,这些事情和我关系不大,我也就是接送一下客人。
Q是公务员,住在东吴公园附近,每日车进车出。“上了一天的班,回家吃了饭,就想坐下来看个电视。”她说,虽然运动设施是比以前好,但是“我用不上”。
H是一个已经退休的干部。他说,一年一度的富春江运动节场面浩大,他从电视上看到了江面上“很热闹”。但是,到现场去是要入场券的。入场券是运动休闲委员会发的,他是拿不到票的。这样的运动节是为了宣传的目的,所以来的都是“外面的人”和“有头有脸”的人。
其次,从“运动休闲”文化建设的方式和过程来看,利用行政力量硬性摊派的特征也很明显。B在农村工作多年,她谈到百村篮球队的情况时说,每个村子组建一个篮球队,让有些村子很为难。有的村子大,青年人多,有实力组建篮球队;可是很多村子不具备这样的实力。怎么办?
与这样的文化建设模式和过程有关,一些正在积极从事“运动休闲”活动,一些正在享受“运动休闲”文化的人们则有另外的担心。2007年新的市委领导班子执政之后,出台了“运动休闲之城”的打造措施。政府的大投入和各种政策保证了文化设施的大量修建,短期之内,有关“运动休闲”的活动此起彼伏。那么,这一切是不是会随着这一届领导班子的离任而烟消云散?下一届新的市委领导班子来了以后,会不会有新的举措?利用行政资源,会不会设立不同的建设目标?富阳市政府的一位领导说,我们的经济建设是有延续性的,我们设立了30年的规划,这是一个大的保证。我们也有小的规划,比如五年的行动计划等,这是一个小的保证。我们很多项目已经上马,工程要进展,这就逼着我们向前走。这位领导还提到,老百姓的热情是最重要的。群众有需求,有利于老百姓的,我们就必须用心。但是,计划可以改变,百姓的需求可以重新建立。如果行政领导和行政资源是文化建设的唯一主导,行政的改变自然会导致文化秩序的改变。所以,很多正在从事“运动休闲”的人们在心理上似乎都有一种观望的态度。
以上问题,充分显示出文化建设缺乏独立性,而是受经济建设目标支配的结果。富阳关于“运动休闲”的文化建设,本来是为经济建设服务,甚至就是经济建设的一部分。为了建设以“运动休闲”产业为特征的新型经济,“运动休闲”的文化建设就是在树立一个招牌,所以自然地表现出更多宣传的特征,而且宣传的对象主要是对外的。其次,在当今的政治格局下,地方政府担任了多重功能,行政管理之外,最核心的任务是地方经济的发展。附属于经济建设的文化建设自然也不可避免地带上行政规划的痕迹。
寻找富阳文化建设的独立性
那么,在以上的特征之外,富阳的文化建设,即使是在经济建设中的文化建设,是否可能存在独立的个性?
独立的文化建设首先应该有独立的目标。就富阳“运动休闲”文化的建设而言,“运动休闲”的观念、“运动休闲”代表的价值观、“运动休闲”生活方式的推广应该具有独立性,独立于以“运动休闲”产业为核心的经济建设目标。当然,在一个社会范围内进行的文化建设,需要其他社会领域的协作和支持。以运动休闲文化的建设来说,运动休闲文化的发展可能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制度上,比如需要相应的休假制度的保证。但是,这与文化建设成为经济和行政的附庸显然是不同的。
在计划中,富阳“运动休闲”文化的建设本为经济建设服务,但是在实践过程中,“运动休闲”文化的建设本身还是得到了相对的认可。人们似乎逐渐地意识到“运动休闲”的文化主题本身具有相当积极的特征。在物质生活日渐丰富的时候,如何在我们的文化生活中加入运动的元素,如何学习健康积极的休闲方式,实际是一个重要的文化课题。让“运动休闲成为富阳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和一种习惯”已经出现在官方的说法之中。 而“把群众看作‘运动休闲之城’的最大受益者和拥护者,让市民参与运动休闲,提高市民生活质量”也成为各种有关“运动休闲”的口号之一。“运动休闲”文化的建设似乎获得了某种独立的存在价值。
当让“运动休闲成为富阳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和一种习惯”成为一个独立的目标的时候,“运动休闲”是什么的问题才开始凸显。而在这之前,它的内容随经济建设的需要而定,并不具有个性。富阳市户外运动协会是个民间团体,在富阳打造“运动休闲之城”的过程中,与政府多有合作。从资金上得到政府的支持。在其出版的协会杂志《山南水北》上,承担了宣传运动休闲的理念、传播运动休闲知识以及叙写运动休闲经验的功能——比如“行走是一种感悟”,“团队是一种精神”,“历练是一种财富”,“休闲是一种心境”,以及“环保是一种关爱”等等。这种基于实践的描述给予富阳“运动休闲”文化独立的内涵,使得“运动休闲”文化构建独立的价值和行为体系初见端倪。
上述例子也充分显示出,实践,最主要的是本团体成员的参与与实践在文化建设中的核心作用。运动休闲委员会的一位负责人说,没有文化的旅游是没有魅力的,没有旅游的文化是没有活力的。实际上,文化的活力并不来自于旅游者,而是来自于本团体成员。无论是文化的传承,其中实践者作为被动的接受者接受祖辈积淀下来的文化,还是文化的发展和建设,其中实践者以积极的姿态改变既有的文化格局,均是如此。首先,只有参与与实践,文化建设的目标才能与团体成员建立相关性,才能成为团体的目标,而不是外来的和强加的目标。其次,实践,并且是长时间的实践,才是落实独立文化建设目标的基本途径。实践是一个日常的甚至细节的过程,但是正是这样耐心的日常的过程才能改变和培养观念,才能改变和培养行为规范。
F是一位有魄力的干部,她说,富春江,老百姓以前只知道它能运泥沙,我们搞水上比赛,搞水上运动,百姓才认识到富春江还能够休闲。这是观念的改变。她还说,很多人现在觉得打工挣钱很重要,或者就是喜欢看电视,现在大家如果看到运动的好处,比如看到很多夫妻去自驾游,去登山,觉得很开心,大家的习惯就会改变。而一旦观念改变,习惯形成,文化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成为身体的一部分的时候,文化建设的成果就不会因为各种外在因素的变化而更改。
富阳“运动休闲之城”的打造是一项复杂的综合工程。仔细审视其中的文化建设,其实践的层面也丰富多彩。在经济建设的总体目标下,富阳的“运动休闲”文化的建设为经济建设服务;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在一些层面和一些时段,文化建设仍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性。这样,在实践的过程中,“运动休闲”这一独立的文化建设目标的实现也出现了可能的途径。
富阳“运动休闲之城”打造中的文化建设属于经济建设中的文化建设,但是其实践过程中显示的即使是零散的独立性也为其抹上了一层亮色。(本文图片由富阳运动休闲办公室提供)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历史系)
笔者关注当代中国社会的地方文化建设,特别是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在实践过程中的互动。2010年5月至11月间,笔者在富阳进行了为期半年的采访。以富阳为例,本文试图理解和分析经济发展目标下的地域文化建设及其特征。
打造“运动休闲之城”
——以文化建设引领经济建设
富阳,位于浙江省西北部,富春江贯穿全境,成为富阳最著名的地貌特征,富春山水也因此成为富阳最核心的文化依存。从物质生活的层面来看,富阳是一个相对比较富裕的县级市。2007年,新一届富阳市委领导班子上台,确定新的经济发展目标的任务。在市委宣传部主持下展开了与经济发展相关的富阳人文精神调研。经过广泛的讨论和比较,最后“运动休闲之城”这一“名片”脱颖而出,被确定为富阳这个城市的新主题。
在经济发展目的要求下,挖掘和调研地方文化特征,确立城市新主题,主要并不是为了文化本身的建设,而是为城市品牌的确立提供一定的文化的“合法性”,确定地方经济发展的方向和特征。“运动休闲”这一“名片”显然与富阳经济发展的需要更为吻合:其一,富阳作为杭州的卫星城市,在经济发展上需要考虑这一地域特色。所以当杭州提出打造“东方休闲之都”的口号时,富阳“休闲”的发展方向就基本已经被确定。其二,富阳要进行产业的转型,即从工业发展转型到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运动休闲之城”的打造也符合这样的要求。其三,富阳的运动产业具有一定的基础,比如羽毛球拍的生产等等;富阳的山水也比较适合运动产业的发展。换言之,“运动休闲”新主题的确定,貌似文化建设,实际上决定于富阳经济建设的目标。
为保证“运动休闲”产业的文化底蕴,“运动休闲”被确立为富阳的新主题之后,还需要对地方文化进行重新诠释。
富阳一位文化部门的官员总结说,“我们富阳文化的灵魂是山水”。他介绍说,富春江长68公里,在富阳境内就有52公里。富春江秀气,两岸青山,山势缓和,尤其到了富阳 ,江面开阔,水流和缓。 “山水”文化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这位官员列举“当年孙权父子踏浪而行”流传至今的东吴文化;山水文化里面的山文化,包括了樵夫的文化;山水里面的水文化,包含了渔夫的文化;从樵夫文化里发展出来造纸文化。山水文化中还有归隐文化,比如黄公望和他的《富春山居图》。富阳的山水文化,其实是一种多元的文化。
“运动休闲”被确立为富阳的新主题之后,这一多元的山水文化成为“运动休闲”的山水。山是可以登山的山,水是可以进行各种水上运动的水。上述文化部门的官员一再强调,“运动休闲”并没有摒弃原有的文化。他说,“比如书法,原来是我们的技艺,现在是我们的休闲方式。以前樵夫打柴是为了谋生,现在行走山林是为了休闲。这是有传承的。”
与“运动休闲”这一主题的确立一样,用“运动休闲”来诠释地方文化看似文化行为,其实也为经济和商业的目标服务。 “运动休闲”是这个城市极力推出的品牌,富阳最具特色山水文化自然要标上这个品牌。这样,富阳山水虽然是文化,更是一种商品。富阳市委领导直接把富阳山水看作是可以增值的财产,明确提出“我们不仅要卖产品,而且要卖山水”,(《富阳文刊》2009年11期13页)这一商品经过“运动休闲”的包装,盖上“运动休闲”的商标,成为品牌,与一个球拍,一个花瓶一样,可以推向市场。
在富阳打造“运动休闲之城”,很显然仍然是以经济发展为总目标的;但是,在这项宏阔的经济建设展开的过程中,文化建设不可避免地进行着。第一,在“运动休闲之城”的打造计划中,政府明确表明要以富阳的山水文化为底蕴。也就是说,以“运动休闲”产业发展为目标的经济建设,是要落实在富阳既有的地方文化特征之上的。这样,就需要一个以发掘、定义和诠释地方文化为中心的文化建设,来配合经济建设的发展,为“运动休闲”的经济建设搭建平台。第二,“运动休闲”的经济建设发展起来以后,需要培养和发展“运动休闲”的文化环境来继续配合和促进经济建设。以旅游经济的发展而言,要吸引游客到富阳来运动、来休闲,富阳就需要有运动和休闲的设施,营造运动和休闲的气氛。而运动休闲设施的修建,运动休闲气氛的营造就涉及到文化建设。这样的文化建设就是经济建设中的文化建设。其中文化建设服务于经济建设的目标,从属于经济建设。
但是,对于这一经济建设中的文化建设的认识和分析,我们可能需要仔细地观察其真实的实践过程。富阳“运动休闲之城”的打造是一个长时段、多层面的经济建设,其中的文化建设也不免具有这样的特征。因此,文化的建设呈现多样的状态。在文化建设受到经济建设左右的同时,在一些时段、在某些方面的文化建设也可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这样,同样是处于经济建设中的文化建设,当我们看到文化建设的一些问题的同时,也可以看到文化建设一定的有效性。
“运动休闲”文化的打造
在这样大规模大投入的以“运动休闲”产业为中心的经济建设中,新的“运动休闲”文化也得到了不断地打造。
比如在城区和农村一系列运动休闲设施的修建。就城区而言,沿富春江的滨江大道进行了整修,绵延数公里的滨江大道有绿地,有凉亭,成为百姓晨昏时间锻炼的重要场所。秦望广场,依滨江大道修建,从一个原来的鱼塘成为百姓运动休闲的场所。在乡村,靠山的村庄有登山道的修建,而一般的村镇,都修建了篮球场等运动场地。很多富阳的居民反映“设施好多了,而且是开放的、免费的。挺好。”很多人说,“现在锻炼的人肯定比以前多,我们以前想锻炼,就是没有地方。”
运动设施的建设还不局限于政府直接的投入,据运动休闲委员会的一位负责人介绍,在富阳市对外招商的要求中,其中一条就是投资项目必须带入“运动休闲”的元素。比如房地产开发商的投资,在修建住宅的同时,需要在小区中修建运动设施、运动会所等等。
运动设施修建的同时,政府和媒体还对运动休闲生活进行积极的引导。2008年初,《富阳日报》假日刊开始发行。一年之后,改名为《运动休闲》,由《富阳日报》和运动休闲办公室合作出版。《运动休闲》为周刊,每个星期五出版。不仅专门对“运动休闲”和运动休闲委员会的有关咨询进行报道,还专门对新开发的运动、旅游线路进行介绍,对各种休闲方式进行交流,内容十分丰富。
各种运动休闲活动以不同的方式展开。政府的目标是“每个月都要有大的赛事,每天都要有活动”。在这样的要求下,市委市政府各部门都要基于自身特色,献计献策,努力为运动休闲出力。林业部门建设登山路线,在山区林间修健身道;农业部门致力于发展观光农业;水利部门着手于发展水利风景区;妇联也在三八节的时候举办了家庭亲子运动会。文联的一位干部称自己的部门是边缘单位,但是,对于一些“运动休闲”项目,“我们也做了很多的文化研究”。富阳有60多个运动协会,属民间组织。这些协会与政府和运动休闲委员会联系频繁,政府会把一些“运动休闲”的活动交给协会去具体操办。协会有涉及“运动休闲”的想法,也可以向政府申请资金进行。
政府还动用了一系列的杠杆加强“运动休闲”的气氛。对富阳本地的企业,政府在政策上进行倾斜,鼓励企业加入“运动休闲”的元素,大到把“运动休闲”做入企业的发展计划,小到成立一支自行车队。在广大的乡镇,市政府改变了对乡镇的考核体系,鼓励乡镇“运动休闲”活动的发展。对乡镇的考核,以前以工业为主,“运动休闲”以后,开始行用多重的标准,包括综合型、工业发展型以及生态型。为一些不适宜发展工业,却适合发展“运动休闲”的乡镇提供了考核上的保障。“这样乡镇搞运动休闲就有了积极性”。运动休闲委员会的一位干部介绍农民百村篮球赛,说:现在富阳下属村村都有篮球队,百村篮球赛很有名。每个村往往从年初就开始准备,市里也开始筹集资金,成立组织。以前村里有人结婚,就是放电影,现在改成看篮球赛。开幕式也很壮观。各乡镇出现了篮球队的同时,村村出现了排舞。篮球队定期举行比赛,排舞成为篮球赛的预演。
三年多来,随着富阳打造“运动休闲之城”这一经济建设的进行,“运动休闲”文化的建设也在展开。富阳的文化面貌,物质与非物质的层面,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文化建设中的经济烙印
很多富阳人对于这一“运动休闲”文化以及其建设的过程,提出了自己的感受、顾虑和担心。
首先,从普通富阳居民的感受来看,“运动休闲”对于很多富阳人而言仍然是“浮在表面的”。很多人觉得“运动休闲”是政策,是别人的活动,和自己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这种“浮在表面”具有多层的内容和原因。
Y是在富阳市区开车的司机。他说:运动休闲是听说过的,也知道举办了很多活动。但是,这些事情和我关系不大,我也就是接送一下客人。
Q是公务员,住在东吴公园附近,每日车进车出。“上了一天的班,回家吃了饭,就想坐下来看个电视。”她说,虽然运动设施是比以前好,但是“我用不上”。
H是一个已经退休的干部。他说,一年一度的富春江运动节场面浩大,他从电视上看到了江面上“很热闹”。但是,到现场去是要入场券的。入场券是运动休闲委员会发的,他是拿不到票的。这样的运动节是为了宣传的目的,所以来的都是“外面的人”和“有头有脸”的人。
其次,从“运动休闲”文化建设的方式和过程来看,利用行政力量硬性摊派的特征也很明显。B在农村工作多年,她谈到百村篮球队的情况时说,每个村子组建一个篮球队,让有些村子很为难。有的村子大,青年人多,有实力组建篮球队;可是很多村子不具备这样的实力。怎么办?
与这样的文化建设模式和过程有关,一些正在积极从事“运动休闲”活动,一些正在享受“运动休闲”文化的人们则有另外的担心。2007年新的市委领导班子执政之后,出台了“运动休闲之城”的打造措施。政府的大投入和各种政策保证了文化设施的大量修建,短期之内,有关“运动休闲”的活动此起彼伏。那么,这一切是不是会随着这一届领导班子的离任而烟消云散?下一届新的市委领导班子来了以后,会不会有新的举措?利用行政资源,会不会设立不同的建设目标?富阳市政府的一位领导说,我们的经济建设是有延续性的,我们设立了30年的规划,这是一个大的保证。我们也有小的规划,比如五年的行动计划等,这是一个小的保证。我们很多项目已经上马,工程要进展,这就逼着我们向前走。这位领导还提到,老百姓的热情是最重要的。群众有需求,有利于老百姓的,我们就必须用心。但是,计划可以改变,百姓的需求可以重新建立。如果行政领导和行政资源是文化建设的唯一主导,行政的改变自然会导致文化秩序的改变。所以,很多正在从事“运动休闲”的人们在心理上似乎都有一种观望的态度。
以上问题,充分显示出文化建设缺乏独立性,而是受经济建设目标支配的结果。富阳关于“运动休闲”的文化建设,本来是为经济建设服务,甚至就是经济建设的一部分。为了建设以“运动休闲”产业为特征的新型经济,“运动休闲”的文化建设就是在树立一个招牌,所以自然地表现出更多宣传的特征,而且宣传的对象主要是对外的。其次,在当今的政治格局下,地方政府担任了多重功能,行政管理之外,最核心的任务是地方经济的发展。附属于经济建设的文化建设自然也不可避免地带上行政规划的痕迹。
寻找富阳文化建设的独立性
那么,在以上的特征之外,富阳的文化建设,即使是在经济建设中的文化建设,是否可能存在独立的个性?
独立的文化建设首先应该有独立的目标。就富阳“运动休闲”文化的建设而言,“运动休闲”的观念、“运动休闲”代表的价值观、“运动休闲”生活方式的推广应该具有独立性,独立于以“运动休闲”产业为核心的经济建设目标。当然,在一个社会范围内进行的文化建设,需要其他社会领域的协作和支持。以运动休闲文化的建设来说,运动休闲文化的发展可能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制度上,比如需要相应的休假制度的保证。但是,这与文化建设成为经济和行政的附庸显然是不同的。
在计划中,富阳“运动休闲”文化的建设本为经济建设服务,但是在实践过程中,“运动休闲”文化的建设本身还是得到了相对的认可。人们似乎逐渐地意识到“运动休闲”的文化主题本身具有相当积极的特征。在物质生活日渐丰富的时候,如何在我们的文化生活中加入运动的元素,如何学习健康积极的休闲方式,实际是一个重要的文化课题。让“运动休闲成为富阳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和一种习惯”已经出现在官方的说法之中。 而“把群众看作‘运动休闲之城’的最大受益者和拥护者,让市民参与运动休闲,提高市民生活质量”也成为各种有关“运动休闲”的口号之一。“运动休闲”文化的建设似乎获得了某种独立的存在价值。
当让“运动休闲成为富阳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和一种习惯”成为一个独立的目标的时候,“运动休闲”是什么的问题才开始凸显。而在这之前,它的内容随经济建设的需要而定,并不具有个性。富阳市户外运动协会是个民间团体,在富阳打造“运动休闲之城”的过程中,与政府多有合作。从资金上得到政府的支持。在其出版的协会杂志《山南水北》上,承担了宣传运动休闲的理念、传播运动休闲知识以及叙写运动休闲经验的功能——比如“行走是一种感悟”,“团队是一种精神”,“历练是一种财富”,“休闲是一种心境”,以及“环保是一种关爱”等等。这种基于实践的描述给予富阳“运动休闲”文化独立的内涵,使得“运动休闲”文化构建独立的价值和行为体系初见端倪。
上述例子也充分显示出,实践,最主要的是本团体成员的参与与实践在文化建设中的核心作用。运动休闲委员会的一位负责人说,没有文化的旅游是没有魅力的,没有旅游的文化是没有活力的。实际上,文化的活力并不来自于旅游者,而是来自于本团体成员。无论是文化的传承,其中实践者作为被动的接受者接受祖辈积淀下来的文化,还是文化的发展和建设,其中实践者以积极的姿态改变既有的文化格局,均是如此。首先,只有参与与实践,文化建设的目标才能与团体成员建立相关性,才能成为团体的目标,而不是外来的和强加的目标。其次,实践,并且是长时间的实践,才是落实独立文化建设目标的基本途径。实践是一个日常的甚至细节的过程,但是正是这样耐心的日常的过程才能改变和培养观念,才能改变和培养行为规范。
F是一位有魄力的干部,她说,富春江,老百姓以前只知道它能运泥沙,我们搞水上比赛,搞水上运动,百姓才认识到富春江还能够休闲。这是观念的改变。她还说,很多人现在觉得打工挣钱很重要,或者就是喜欢看电视,现在大家如果看到运动的好处,比如看到很多夫妻去自驾游,去登山,觉得很开心,大家的习惯就会改变。而一旦观念改变,习惯形成,文化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成为身体的一部分的时候,文化建设的成果就不会因为各种外在因素的变化而更改。
富阳“运动休闲之城”的打造是一项复杂的综合工程。仔细审视其中的文化建设,其实践的层面也丰富多彩。在经济建设的总体目标下,富阳的“运动休闲”文化的建设为经济建设服务;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在一些层面和一些时段,文化建设仍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性。这样,在实践的过程中,“运动休闲”这一独立的文化建设目标的实现也出现了可能的途径。
富阳“运动休闲之城”打造中的文化建设属于经济建设中的文化建设,但是其实践过程中显示的即使是零散的独立性也为其抹上了一层亮色。(本文图片由富阳运动休闲办公室提供)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历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