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乾隆年间,清朝在统一新疆进程中,试种豌豆成功后推广种植。清代新疆前期豌豆的种植区域在天山北路有哈密、巴里坤、乌鲁木齐、伊犁以及塔尔巴哈台;天山南路主要有喀喇沙尔、叶尔羌、和阗等地。豌豆在新疆的种植对于清代西北边疆治理起着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提供军需、节省帑币、促进农业生产和丰富民众饮食生活。
【机 构】
:
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西安710062中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委员会党校,五家渠831300
【基金项目】
:
陕西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乾隆时期伊犁屯垦研究”(2019TS154)阶段性研究成果。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乾隆年间,清朝在统一新疆进程中,试种豌豆成功后推广种植。清代新疆前期豌豆的种植区域在天山北路有哈密、巴里坤、乌鲁木齐、伊犁以及塔尔巴哈台;天山南路主要有喀喇沙尔、叶尔羌、和阗等地。豌豆在新疆的种植对于清代西北边疆治理起着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提供军需、节省帑币、促进农业生产和丰富民众饮食生活。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中国和周边国家交往的日益密切,海交史逐渐成为史学研究的热点,而作为中外交往的特殊现象——漂风难民问题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就已经受到了中外史学界的关注,迄今为止中外学者均发表了不少中琉漂风难民的相关学术论文。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台湾学者刘序枫,他主要致力于研究环中国海域的漂风难民问题,以此来剖析当时的国际关系,其《清末东亚变局与琉中日关系——以漂流民的遣返问题为中心》一文通过难民救助这一视角,对晚晴时期的中日琉三国关系进行了解读。
中国历代王朝的正统论均建立在"承天授命"和"以德化人"的儒家思想基础之上,也主要是由汉民族加以继承和阐释。清朝与前朝的区别是其版图已延伸至许多非汉人族群聚居的地区。儒家正统观显然无法全面涵盖这些地区的民众信仰和习俗。如何理解清朝对藩部边疆地区的统治仍然是目前清史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提出清朝分别针对内地和边疆形成了新型的"正统性"的统治模式,清帝在内地的统治仍然依赖儒家的道德教化,对藩部的控制则主要依靠边疆少数族群对藏传佛教的信奉,从而建立起了另一种对前朝正统性的补充性制度框架。本文特别提出
郭实猎(Karl Friedrich August Gützlaff,1803-1851)①是近代中西交通史上的关键人物。他于1826年来到东南亚,开始了自己的传教生涯。在鸦片战争之前,他曾数次冒险缘中国沿海航行,进行传教和贸易的尝试;他是义律、郭富、璞鼎查的中文秘书,参与了鸦片战争前后的多数中英交涉;他是“汉会”的建立者,为基督教中国本土化之嚆矢。作为19世纪上半叶中西方“交流”的重要人物,他的著述和经历都曾引起广泛的关注。
清代是中国传统法律最为完备、判牍案例集编纂最为兴盛的时期。《清代判牍案例汇编》以清代司法判牍案例集为选编对象,本书甲编收入清初至嘉庆朝判牍案例十七种,乙编收入嘉庆朝至清末判牍案例二十七种,其中多种文献乃海外图书馆所藏孤本,系首次影印出版。本书选编文献遵循的原则:一,以选编司法案例集为主,与案例关系比较密切的判牍也适当收入。
本文根据新近披露的西藏自治区档案馆所藏满蒙文档案,以布鲁克巴(不丹)第十七任德布王强巴贝的"补放"任职事件为案例,考察了清朝册封布鲁克巴 "额尔德尼第巴"的礼仪程序,认为整个程序可以概括为布鲁克巴请封、噶厦和驻藏大臣审核并上奏朝廷、朝廷封赐敕书、西藏遣使册封、德布王谢恩等5个环节。论文还讨论了布鲁克巴在清朝对外关系结构中的位置、德布王的职位品级及册封对德布王合法性建构的意义等问题。
清代棉花作为仅次于粮食的生活必需品,其种植范围几遍布全国。为解决旗人生计,雍正、道光年间清廷在吉林地区曾先后两次试种、推广棉作。吉林不宜植棉的气象条件导致本地出产棉花成本高、产量低、品质差,在清代全国性棉花市场中缺乏竞争力,使两次试种、推广皆未成功。
2019年12月21日,以"京南古苑囿·国际会客厅"为主题的第二届北京南海子文化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论坛由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政府、中国人民大学等单位联合主办,由中共北京市大兴区委宣传部、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北京南海子文化研究院等单位共同承办。"
同光时期,为了应对军兴以来的保举、捐纳官员群体对铨选制度的冲击,清朝制定兼具考核与裁汰功能的期满甄别制度,与划分班次、缺分一并作为重建铨选制度的尝试。此后,受停捐纳、暂停分发影响,期满甄别定位的侧重从考核逐渐转向裁汰。各省在甄别对象、方法以及后续对待措施等方面存在歧异,制度几经变化,实际效果不佳。这反映了在正途、异途截然分别的仕途关系以及时人对科举、保举、捐纳人员的才能认识变化之后,清朝难以重建一致、有效的才能认定标准与考核方式。这意味着清朝重建铨选制度努力的挫折。其实际原因在于清朝对于保举、捐纳人员缺乏
清咸丰末年到同治初年,是太平天国战争形势发生重大转折的关键时期,也是湘淮集团为了在战争中求生存发展而大力拓展权势资源的重要时期,更是清廷和湘淮集团权力争夺、力量消长的一个关键时期。江浙历来为清代财赋根本、饷源要地,要赢得战争的胜利,既要有高明的将帅、充足的兵力兵源,也要有充足的粮饷和得力的后勤支持。因此,这一时期围绕江浙财赋之区的控制与争夺异常激烈,清廷、湘淮集团、江浙地方势力各有攻守进退。
庚子之后,清政府的官方小额通货铸造出现了由制钱向铜元的更替,清末灾赈中的货币流通机制也由此发生转型。光绪三十二年的江北赈案中,铜元短缺成为阻碍赈灾的首要困难,而遵循"以钱导粮、以钱导民"理念的《官义合办赈务章程》进一步增加了银钱兑换与铜元运输的压力。江苏当局通过奏请增铸铜元、采买外省铜料与铜元、倡导民间义捐铜元以及粜价归赈等措施来筹兑铜元,基本缓解了铜元困境。以此赈案为例可知,清末灾赈中小额通货的控制权与主导权发生明显转移,原有的"钱赈"机制出现转型,铜元融通问题成为赈款流通链条的核心环节,而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