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口因素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人口要素包括人口的数量、规模,人口的素质、受教育程度,人口结构等,都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各不相同的影响。广东省按照地域可以分为四大区域,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上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其中珠三角地区的经济领跑其他三地,它的人口要素也有重要的关系。因此,分析人口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统筹各区域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广东省 区域经济 人口
引 言
在经济学上,常常认为人口因素对经济发展影响较大,但是这种影响有时是可以促进和拉动经济之发展,有时却变成了经济发展的阻碍因素。人口作为一个整体性概念,其内部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如从统计学上讲,有人口的数量和规模、性别分布比例、年龄分布比例、地域分布比例等;从人力资源上讲,劳动分工、可利用劳动力人口和潜在劳动力人口的多少则十分重要;从人口素质上看,主要是人口受教育程度。这些指标规定了一个地区人口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基础影响。除了内涵,还包括外延上的概念,如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等,它们则规定了人口对经济所能带来的最大影响。广东省的四大区域,分别是指珠江三角洲区、东翼区、西翼区和山区,其中珠江三角洲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肇庆九个市;东翼包括汕头、汕尾、潮州和揭阳四个市;西翼包括湛江、茂名和阳江三个市,山区则包括韶关、河源、梅州、清远和云浮五个市,四个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其内部的人口特征也各不相同,研究人口特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对于平衡广东四区经济有重要作用。
一、广东省四大区域人口特征及经济发展现状
(一)人口现状
整体上来说,我国的人口基数较大,综合考虑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承受力等,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广东省作为沿海城市,在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水平整体较高,人民思想更为开放,因此其人口再生产类型在计划生育实行之后,较为快速地实现了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到“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转变。
在人口数量上,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广东省珠三角区域、东翼、西翼和山区的人口分别占广东省总人口的53.8%,16.2%,14.6%和15.4%的人口,而在人口的密度上,又以东翼和珠三角为最大,分别达到了1088.58人/平方公里和1026.14人/平方公里,而广东全省的平均人口密度水平為581人/平方公里,远远低于这两区,西翼和山区则分布更为稀疏,分别为467.74人/平方公里和209.54人/平方公里。
在城乡结构上,广东省城镇化速度较快,四区域的人口城乡分布结构的变化都体现为城镇化率逐步提高,但各区域的城市化率速度不同,西翼的城镇化速度相比较来说慢于其他三区。
在人口素质上,根据在广东省各市所做第六次人口普查额数据,广东省四大区域的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较好,四区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教育程度的人口数都有所增加,文盲率更是显著下降,区域内人口的文化素质有着显著提高。
(二)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展开,广东省凭借地理优势和政策优势得到迅猛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中心经济区域之一,并不断持续向好发展。根据《广东省统计年鉴》的数据,珠三角区域长期领跑四大区域经济生产总值,西翼和山区原本发展较为落后,不敌东翼,但在2005年以后逐步发展起来,逼近甚至赶超东翼,而从生产总值占全省比的数据来看,珠三角区域仍然占据绝对优势,并且这些优势有着越来越集中化的体现。
在经济结构上,四个区域的三大产业结构各不相同,但是东翼、西翼及山区都是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珠三角则是以第二、三产业发展为主,第三产业发展较好,各区经济发展差距较大。
二、广东省四大区域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机制
一定的人口可以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但是过多的人口反而会增加生存成本,限制区域经济的发展。我们以经纪人口密度来衡量二者关系,并将其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是否协调的指标。在这四个区域的比较中,按照第一部分的现状研究,广东省平均经济人口密度,即每万元负荷的人口数为0.23人,而这一数据在珠三角地区为0.15人,其他三区则都远高于平均水平,可见在这四大区域中,珠三角的经济发展水平使得它的人口承载力也很强,其他三个区域则表现出超负荷的问题。从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来看,东翼、西翼和山区的第一产业所占有的人数和它最终创造出的产值差距较大,经济效率偏低,说明有大部分劳动力还被第一产业桎梏着,应提高城镇化率,解放富余劳动力,改变区域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
结 论
广东省作为全国经济的领跑省份,其内部区域经济发展仍表现为不平衡的状态,要根据地区现有的人口要素特征,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多发挥其拉动经济发展的作用,减少其阻碍作用,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春春.广东省四大区域人口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2(10):31-33.
[2] 叶舒静. 广东地区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0.
[3] 彭荣胜.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机制与评价研究[D].河南大学,2007.
【关键词】 广东省 区域经济 人口
引 言
在经济学上,常常认为人口因素对经济发展影响较大,但是这种影响有时是可以促进和拉动经济之发展,有时却变成了经济发展的阻碍因素。人口作为一个整体性概念,其内部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如从统计学上讲,有人口的数量和规模、性别分布比例、年龄分布比例、地域分布比例等;从人力资源上讲,劳动分工、可利用劳动力人口和潜在劳动力人口的多少则十分重要;从人口素质上看,主要是人口受教育程度。这些指标规定了一个地区人口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基础影响。除了内涵,还包括外延上的概念,如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等,它们则规定了人口对经济所能带来的最大影响。广东省的四大区域,分别是指珠江三角洲区、东翼区、西翼区和山区,其中珠江三角洲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肇庆九个市;东翼包括汕头、汕尾、潮州和揭阳四个市;西翼包括湛江、茂名和阳江三个市,山区则包括韶关、河源、梅州、清远和云浮五个市,四个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其内部的人口特征也各不相同,研究人口特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对于平衡广东四区经济有重要作用。
一、广东省四大区域人口特征及经济发展现状
(一)人口现状
整体上来说,我国的人口基数较大,综合考虑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承受力等,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广东省作为沿海城市,在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水平整体较高,人民思想更为开放,因此其人口再生产类型在计划生育实行之后,较为快速地实现了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到“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转变。
在人口数量上,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广东省珠三角区域、东翼、西翼和山区的人口分别占广东省总人口的53.8%,16.2%,14.6%和15.4%的人口,而在人口的密度上,又以东翼和珠三角为最大,分别达到了1088.58人/平方公里和1026.14人/平方公里,而广东全省的平均人口密度水平為581人/平方公里,远远低于这两区,西翼和山区则分布更为稀疏,分别为467.74人/平方公里和209.54人/平方公里。
在城乡结构上,广东省城镇化速度较快,四区域的人口城乡分布结构的变化都体现为城镇化率逐步提高,但各区域的城市化率速度不同,西翼的城镇化速度相比较来说慢于其他三区。
在人口素质上,根据在广东省各市所做第六次人口普查额数据,广东省四大区域的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较好,四区每10万人中拥有大学教育程度的人口数都有所增加,文盲率更是显著下降,区域内人口的文化素质有着显著提高。
(二)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展开,广东省凭借地理优势和政策优势得到迅猛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中心经济区域之一,并不断持续向好发展。根据《广东省统计年鉴》的数据,珠三角区域长期领跑四大区域经济生产总值,西翼和山区原本发展较为落后,不敌东翼,但在2005年以后逐步发展起来,逼近甚至赶超东翼,而从生产总值占全省比的数据来看,珠三角区域仍然占据绝对优势,并且这些优势有着越来越集中化的体现。
在经济结构上,四个区域的三大产业结构各不相同,但是东翼、西翼及山区都是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珠三角则是以第二、三产业发展为主,第三产业发展较好,各区经济发展差距较大。
二、广东省四大区域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机制
一定的人口可以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但是过多的人口反而会增加生存成本,限制区域经济的发展。我们以经纪人口密度来衡量二者关系,并将其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是否协调的指标。在这四个区域的比较中,按照第一部分的现状研究,广东省平均经济人口密度,即每万元负荷的人口数为0.23人,而这一数据在珠三角地区为0.15人,其他三区则都远高于平均水平,可见在这四大区域中,珠三角的经济发展水平使得它的人口承载力也很强,其他三个区域则表现出超负荷的问题。从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来看,东翼、西翼和山区的第一产业所占有的人数和它最终创造出的产值差距较大,经济效率偏低,说明有大部分劳动力还被第一产业桎梏着,应提高城镇化率,解放富余劳动力,改变区域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
结 论
广东省作为全国经济的领跑省份,其内部区域经济发展仍表现为不平衡的状态,要根据地区现有的人口要素特征,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多发挥其拉动经济发展的作用,减少其阻碍作用,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春春.广东省四大区域人口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2(10):31-33.
[2] 叶舒静. 广东地区人口分布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10.
[3] 彭荣胜.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机制与评价研究[D].河南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