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校长身为学校的行政负责人,是教学改革的领导者和引导者,很大程度地影响着课改的进程和深度。但是新时期教育实施前后,校长在学校的角色有较大改变,需要校长尽快适应自己的新角色以尽快投入到教改之中。因此,校长是否能够顺利完成自身角色的适应是决定学校转变完成度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校长;新时期;互联网;角色定位
校长综合管理着全校的校务,对外代表学校,对内主持校务,是学校发展方向的决策者和领导者,但是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到来,教育界受到了一定的冲击,校长在学校不再只是一个领导,不能仅仅起到将教学任务上传下达的作用,更应该是一个引导者、保护者、实践者、参与者,将学校、社会、家庭连接起来,真正发挥校长对学校的引导作用,使学校在教育新时期中做到完美转型,培养出祖国的未来与希望。
一、做引路人,顶层设计学校的发展思路
校长应该是学校最早仰头看天的那个人,要根据时代的发展、上级的政策、学校的实际、师生家长的需求,学校的历史及环境等诸多方面来统筹考虑,学校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那就需要有什么样的教师队伍,进而确定学校的办学目标,发展思路,特色方向,进行一系列的整体的规划和顶层设计。当然,这样的设计,不是校长闷着头在屋里想出来的,是不断深入学校各项工作里面,到课堂、班级、学校各个角落去发现,与门卫、教师、家长、学生经常沟通,钻研国家的发展方向,领导的治国意图,研究教育的发展规律,古今中外的优秀办学经验、教育经验等,深思熟虑,反复讨论之后才能确立、出台的。需要注意的是,顶层设计并不是越新越好,应该看是否切合学校发展的脉搏。只有这个顶层设计出来了,才能带动学校领导、教师来确定学校的年度目标,办学举措,教师培养,学生活动等一系列的工作。
二、做保护者,全面创设优质的发展环境
校长就是学校教师学生的大家长,要为教师发展、学生成长扫除障碍,做师生的保护者。一是定期与家长同沟通,让家长与学校站在同一位置,面向同一方向,发出同一声音,做出同一举措。二是定期组织社区交流,开展社会体验活动,对校园周边的环境(物质、声音、人文)进行整治管理,请社区走进来,让孩子走出学校的围墙,在社会大课堂中学习。三是关注学生的校内安全,清除校舍隐患,举行安全演练,配备安全物资,精细安全细节,学生的身体健康无伤害是第一位的。四是合理利用学校的办学经费,多方协调,建设校园文化,购买公共设施,为师生的发展创设最优质向上的环境。
三、做指导者,整体打造团结的教师队伍
校长不必了解学校的各项工作具体的开展,但是要整体把握各项工作的目标,落实程度,要与分管校长定期沟通,不定期交流,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选准人,用对人,指导下属分管校长开展工作,给权力,给空间,给责任,给指导,让他们尽快熟悉工作,指导中层干部执行学校的各种举措,开展好各项活动。要经常走近教师,了解老师的思想动向,知道教师苦什么,难什么,愁什么,怕什么,爱什么,恨什么,躲什么,给柔性关怀,给有效指导,给刚性制度,给时间落实整改。专业上的提升,管理水平的提高,人文关怀的到位,老师真正有了幸福感,内驱力就会提升,就不再需要领导盯着看着监视着,老师们自己就会完善、锻炼自己。
四、做参与者,亲自感受学校的各项工作
校长大多是单独一个办公室,但是如果常常坐在办公室,拍脑袋想出来的“治校理念”容易成为镜中花。不了解中层干部的工作情况,不了解师生的学习进度,管理现状。所以,走进各项工作中去,作为一名参与者,聆听、学习,能更好的发现典型,发现问题,进而更有效地奖励或者提醒。比如,参与教务处组织的“一年级同学名片设计大赛”,“新教师亮相课”,“教师发展学校成立仪式”,“晨读指导示范”等活动,发现教务处的活动大多针对教师困难的地方开展,切中时弊,很有效果。同样,校长也聆听德育处组织的“班主任主题培训会议”,“庆十一朗诵比赛”,“路队的排法专题研讨”,“田园美术社团展示”等会议和活动,了解班主任管理中的问题,德育处给予的指导等等。这样的参与其中,一是有利于了解各处室工作的开展情况,有的放矢地给以工作方法的指导,让处室的工作更加深入教师,更加切中教师的需求。一是有利于校长下一步的工作决策,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这其中,对学校的治学、管理各方面都会有更多的感受。
五、关注课程评价,做课程的领导者
校长应该主动深入课堂,改革新的课程体系和结构范式,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并且随机听课,了解真实课堂教学效果。
开放校园网站。借助互联网增加校长、教师、家长、学生之间的互动,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更正教改方向。
开展创新实践课程。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包括家务实践,简单器械的安装、维修,厨艺课堂,科技创新等,都是学校可以发展的方向,避免出现眼高手低、家务低能的人才培养漏洞。
校长还要做学习者,做全校师生学习的榜样,孜孜不倦,了解专业管理经验,了解国家时事要闻,向上级领导学习,向身边其他校长学习;要做管理者,处理问题不徇私情,公正公开公平,坦率真诚;要做创新者,敢于打破学校固有模式,大胆创新管理与教学,不断改革;要做沟通者,在其他机构与学校之间,教师与家长,上级与中层干部,学生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多沟通,多协调,让各个群体无芥蒂地携手前行。
面对日新月异的教育形势,校长只有明确自己的责任,尽快完成角色定位转变,做到用心、细心、巧心、恒心,才能更好地担负起引领学校改革的责任,才能让学校的发展适应时代潮流,为祖国的未来输送社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志民.互联网与教育的未来[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1)
[2]王东,傅维利,常若松.创建个性化的研究性校长连续跟踪培养模式[J].教育科学,2003(4)
[3]杨明全.试论中小学校长的课程领导[J].河南教育,2002(11)
【关键词】校长;新时期;互联网;角色定位
校长综合管理着全校的校务,对外代表学校,对内主持校务,是学校发展方向的决策者和领导者,但是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到来,教育界受到了一定的冲击,校长在学校不再只是一个领导,不能仅仅起到将教学任务上传下达的作用,更应该是一个引导者、保护者、实践者、参与者,将学校、社会、家庭连接起来,真正发挥校长对学校的引导作用,使学校在教育新时期中做到完美转型,培养出祖国的未来与希望。
一、做引路人,顶层设计学校的发展思路
校长应该是学校最早仰头看天的那个人,要根据时代的发展、上级的政策、学校的实际、师生家长的需求,学校的历史及环境等诸多方面来统筹考虑,学校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那就需要有什么样的教师队伍,进而确定学校的办学目标,发展思路,特色方向,进行一系列的整体的规划和顶层设计。当然,这样的设计,不是校长闷着头在屋里想出来的,是不断深入学校各项工作里面,到课堂、班级、学校各个角落去发现,与门卫、教师、家长、学生经常沟通,钻研国家的发展方向,领导的治国意图,研究教育的发展规律,古今中外的优秀办学经验、教育经验等,深思熟虑,反复讨论之后才能确立、出台的。需要注意的是,顶层设计并不是越新越好,应该看是否切合学校发展的脉搏。只有这个顶层设计出来了,才能带动学校领导、教师来确定学校的年度目标,办学举措,教师培养,学生活动等一系列的工作。
二、做保护者,全面创设优质的发展环境
校长就是学校教师学生的大家长,要为教师发展、学生成长扫除障碍,做师生的保护者。一是定期与家长同沟通,让家长与学校站在同一位置,面向同一方向,发出同一声音,做出同一举措。二是定期组织社区交流,开展社会体验活动,对校园周边的环境(物质、声音、人文)进行整治管理,请社区走进来,让孩子走出学校的围墙,在社会大课堂中学习。三是关注学生的校内安全,清除校舍隐患,举行安全演练,配备安全物资,精细安全细节,学生的身体健康无伤害是第一位的。四是合理利用学校的办学经费,多方协调,建设校园文化,购买公共设施,为师生的发展创设最优质向上的环境。
三、做指导者,整体打造团结的教师队伍
校长不必了解学校的各项工作具体的开展,但是要整体把握各项工作的目标,落实程度,要与分管校长定期沟通,不定期交流,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选准人,用对人,指导下属分管校长开展工作,给权力,给空间,给责任,给指导,让他们尽快熟悉工作,指导中层干部执行学校的各种举措,开展好各项活动。要经常走近教师,了解老师的思想动向,知道教师苦什么,难什么,愁什么,怕什么,爱什么,恨什么,躲什么,给柔性关怀,给有效指导,给刚性制度,给时间落实整改。专业上的提升,管理水平的提高,人文关怀的到位,老师真正有了幸福感,内驱力就会提升,就不再需要领导盯着看着监视着,老师们自己就会完善、锻炼自己。
四、做参与者,亲自感受学校的各项工作
校长大多是单独一个办公室,但是如果常常坐在办公室,拍脑袋想出来的“治校理念”容易成为镜中花。不了解中层干部的工作情况,不了解师生的学习进度,管理现状。所以,走进各项工作中去,作为一名参与者,聆听、学习,能更好的发现典型,发现问题,进而更有效地奖励或者提醒。比如,参与教务处组织的“一年级同学名片设计大赛”,“新教师亮相课”,“教师发展学校成立仪式”,“晨读指导示范”等活动,发现教务处的活动大多针对教师困难的地方开展,切中时弊,很有效果。同样,校长也聆听德育处组织的“班主任主题培训会议”,“庆十一朗诵比赛”,“路队的排法专题研讨”,“田园美术社团展示”等会议和活动,了解班主任管理中的问题,德育处给予的指导等等。这样的参与其中,一是有利于了解各处室工作的开展情况,有的放矢地给以工作方法的指导,让处室的工作更加深入教师,更加切中教师的需求。一是有利于校长下一步的工作决策,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这其中,对学校的治学、管理各方面都会有更多的感受。
五、关注课程评价,做课程的领导者
校长应该主动深入课堂,改革新的课程体系和结构范式,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并且随机听课,了解真实课堂教学效果。
开放校园网站。借助互联网增加校长、教师、家长、学生之间的互动,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更正教改方向。
开展创新实践课程。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包括家务实践,简单器械的安装、维修,厨艺课堂,科技创新等,都是学校可以发展的方向,避免出现眼高手低、家务低能的人才培养漏洞。
校长还要做学习者,做全校师生学习的榜样,孜孜不倦,了解专业管理经验,了解国家时事要闻,向上级领导学习,向身边其他校长学习;要做管理者,处理问题不徇私情,公正公开公平,坦率真诚;要做创新者,敢于打破学校固有模式,大胆创新管理与教学,不断改革;要做沟通者,在其他机构与学校之间,教师与家长,上级与中层干部,学生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多沟通,多协调,让各个群体无芥蒂地携手前行。
面对日新月异的教育形势,校长只有明确自己的责任,尽快完成角色定位转变,做到用心、细心、巧心、恒心,才能更好地担负起引领学校改革的责任,才能让学校的发展适应时代潮流,为祖国的未来输送社会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志民.互联网与教育的未来[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1)
[2]王东,傅维利,常若松.创建个性化的研究性校长连续跟踪培养模式[J].教育科学,2003(4)
[3]杨明全.试论中小学校长的课程领导[J].河南教育,2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