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身兼人文性和工具性于一体的语文学科,除了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之外,还要在学习中训练学生正确、科学运用语言的能力,以促进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但纵观当今的农村语文教学,学生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远远落后于教学标准的要求。本文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以小学语文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影响农村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提升的因素,并提出了具体的策略措施,以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农村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提升方法
新课改明确指出:“语文学习不仅要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还要注重发展学生的口语表述能力。”众所周知,口语是当代人们交际的必备能力,但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却忽视了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训练,课堂以教师为主,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状态。在语文学习上,农村学生喜欢且习惯于笔记,不敢说话和表达,面对众人讲话也是埋头、结巴。在语言表达上,城乡学生之间为何存在这么大的差距呢?应该如何达到教学标准要求,提高农村学生的口语表述能力呢?本文就以口语表达能力为基点,对文章主题进行具体探索和研究。
一、 影响农村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提升的因素分析
(一)“恐讲心理”
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农村孩子不敢大声、抬头讲话,生怕讲错,受到教师的惩罚,这种恐惧心理阻碍了他们的思维,抑制了他们的表达,导致说话结巴、表达不顺畅。而导致学生出现恐惧心理的根本原因就是:缺乏训练,学习中考虑用词、语句的对错。
(二)缺少表达的氛围
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其学习还是要将学生置身到语境的学习中去,这样学生才能在语境中更好的理解语言,更好的表达。但农村小学生很少有机会在真实语境中表达,家中讲方言,用普通话表达的机会少之又少。农村学生的语言学习大都来自课堂,但受教学的限制,教师很少给足学生表达的时间和空间,即便是课堂有交流也仅限于对文本的学习。
(三)忽视口语表达
在农村教师和家长的眼中,学习就是为了考试,为了升学,将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完全忽视了对学生口语表述能力的培养。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动了语文教学的改革,但体现在农村语文教学中,也仅仅流行于形式,做做表面文章。
(四)学生的“惰性心理”
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不同,语文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除了课堂时间,还要花费课余时间去读、去写,但一些懒惰的学生下课之后完全将学习抛诸脑后,导致语文学科的学习失去了原有的本质。
二、 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农村学生口语表述能力的措施
(一)激发兴趣,唤醒学生说的欲望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小学时期的孩子好奇、好动,对外面的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所以教师要抓住小学生这一特点,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创设教学,以唤醒学生说的欲望,让学生将所看、所观、所想表达出来。形象思维是小学生的主要思维形式,他们喜欢直观、有趣的事物,所以在口语表达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教具、多媒体等来激发学生的表达积极性,比如在学习了《猫》这篇文章之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猫的其他形态,让学生根据图像并结合自己日常生活说说对猫的印象。此外,利用谈话来唤醒学生说的欲望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式,谈话方式轻松,内容随意,可以是学生对自己的总结,亦可以是对某个事物的看法。通过这样的方式,从简单的一个单词开始,到一段完整的语句,再到一段对事物描写的话,从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构建和谐、轻松的氛围,让学生敢于表达
在农村教学中,一些学生怕嘲笑或受到教师的指责而不敢说话,所以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一步便是学生大胆开口和表达。在语文教学中,笔者注重为学生构建轻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放松心情、环节压力,进而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一方面,看到学生的差异和不同、尊重他们。由于接受能力、家庭氛围等的不同,学生在语言表达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教师要尊重这种差异,鼓舞学生积极参与到创设的活动中来,以推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对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欠缺的同学,可以通过问题的方式增强他们的信心:你最喜欢的运动?周末在家的日常?对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则可以设置一些深度和广度的问题:用一段话描述你在家的状态?日常如何规划自己的学习?这些问题是学生日常生活接触且真实存在的,学生有话可说,进而促进了学生的表达。此外,对学生的表达,要以鼓舞为主,批评为辅。鼓舞为主、批评为辅的评价方式可以很好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无论是对处于何种水平的学生,只要在原来基础上有所进步,就要表扬,以鼓舞他们前进,让他们真切的体验说的乐趣。当然适当的批评也会推动学生的有效、正确的表达。
(三)讲究训练方法,让学生科学、正确的表达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述能力不仅让学生敢说,更要让学生科学、正确的将自己所想表达出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方法的运用,让学生掌握说的技巧。第一,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力是在原型基础上,在孩子脑海中形成的新的想象,小孩子的想象力非常丰富,想象力是上天赋予他们描绘世界的画笔,教师要抓住这一特点,引导孩子们展开合理的想象。比如让孩子们大但想象太阳像什么?学生表现的欲望非常强烈,纷纷举手:像皮球、像自行车的轮子,像圆圆的脑袋等等。第二,循序渐进。小学不仅是学生语言发展的时期,更是各项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教师层级的开展训练,从简单的字词到反复的阅读,再到自写成篇。比如小学高年级的學生在学习完一篇文章之后,可以组织他们写一段完整的段落。第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无论是口语表述还是书面表达,观察的作用毋庸置疑。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感官,去观察周身的事物。
三、 结束语
总而言之,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是长期且艰巨的任务,需要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不懈的努力,才能完成。笔者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表明:基于农村学生存在的特点,开展口语训练可以强化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农村学生表达能力薄弱,身为教师必须肩负起身上的责任,积极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方法,以推动学生的发展和提升。
参考文献:
[1]林英凝.农村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现状及其培养对策[J].广西教育,2017(12).
[2]冯云红.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J].新课程,2017(8).
作者简介:
匡婵,中小学一级教师,贵州省铜仁市,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县板场镇第一完全小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农村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提升方法
新课改明确指出:“语文学习不仅要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还要注重发展学生的口语表述能力。”众所周知,口语是当代人们交际的必备能力,但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却忽视了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训练,课堂以教师为主,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的状态。在语文学习上,农村学生喜欢且习惯于笔记,不敢说话和表达,面对众人讲话也是埋头、结巴。在语言表达上,城乡学生之间为何存在这么大的差距呢?应该如何达到教学标准要求,提高农村学生的口语表述能力呢?本文就以口语表达能力为基点,对文章主题进行具体探索和研究。
一、 影响农村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提升的因素分析
(一)“恐讲心理”
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农村孩子不敢大声、抬头讲话,生怕讲错,受到教师的惩罚,这种恐惧心理阻碍了他们的思维,抑制了他们的表达,导致说话结巴、表达不顺畅。而导致学生出现恐惧心理的根本原因就是:缺乏训练,学习中考虑用词、语句的对错。
(二)缺少表达的氛围
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其学习还是要将学生置身到语境的学习中去,这样学生才能在语境中更好的理解语言,更好的表达。但农村小学生很少有机会在真实语境中表达,家中讲方言,用普通话表达的机会少之又少。农村学生的语言学习大都来自课堂,但受教学的限制,教师很少给足学生表达的时间和空间,即便是课堂有交流也仅限于对文本的学习。
(三)忽视口语表达
在农村教师和家长的眼中,学习就是为了考试,为了升学,将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完全忽视了对学生口语表述能力的培养。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动了语文教学的改革,但体现在农村语文教学中,也仅仅流行于形式,做做表面文章。
(四)学生的“惰性心理”
和其他学科的学习不同,语文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除了课堂时间,还要花费课余时间去读、去写,但一些懒惰的学生下课之后完全将学习抛诸脑后,导致语文学科的学习失去了原有的本质。
二、 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农村学生口语表述能力的措施
(一)激发兴趣,唤醒学生说的欲望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小学时期的孩子好奇、好动,对外面的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所以教师要抓住小学生这一特点,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创设教学,以唤醒学生说的欲望,让学生将所看、所观、所想表达出来。形象思维是小学生的主要思维形式,他们喜欢直观、有趣的事物,所以在口语表达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教具、多媒体等来激发学生的表达积极性,比如在学习了《猫》这篇文章之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猫的其他形态,让学生根据图像并结合自己日常生活说说对猫的印象。此外,利用谈话来唤醒学生说的欲望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式,谈话方式轻松,内容随意,可以是学生对自己的总结,亦可以是对某个事物的看法。通过这样的方式,从简单的一个单词开始,到一段完整的语句,再到一段对事物描写的话,从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构建和谐、轻松的氛围,让学生敢于表达
在农村教学中,一些学生怕嘲笑或受到教师的指责而不敢说话,所以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一步便是学生大胆开口和表达。在语文教学中,笔者注重为学生构建轻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放松心情、环节压力,进而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一方面,看到学生的差异和不同、尊重他们。由于接受能力、家庭氛围等的不同,学生在语言表达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教师要尊重这种差异,鼓舞学生积极参与到创设的活动中来,以推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对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欠缺的同学,可以通过问题的方式增强他们的信心:你最喜欢的运动?周末在家的日常?对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则可以设置一些深度和广度的问题:用一段话描述你在家的状态?日常如何规划自己的学习?这些问题是学生日常生活接触且真实存在的,学生有话可说,进而促进了学生的表达。此外,对学生的表达,要以鼓舞为主,批评为辅。鼓舞为主、批评为辅的评价方式可以很好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无论是对处于何种水平的学生,只要在原来基础上有所进步,就要表扬,以鼓舞他们前进,让他们真切的体验说的乐趣。当然适当的批评也会推动学生的有效、正确的表达。
(三)讲究训练方法,让学生科学、正确的表达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述能力不仅让学生敢说,更要让学生科学、正确的将自己所想表达出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方法的运用,让学生掌握说的技巧。第一,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力是在原型基础上,在孩子脑海中形成的新的想象,小孩子的想象力非常丰富,想象力是上天赋予他们描绘世界的画笔,教师要抓住这一特点,引导孩子们展开合理的想象。比如让孩子们大但想象太阳像什么?学生表现的欲望非常强烈,纷纷举手:像皮球、像自行车的轮子,像圆圆的脑袋等等。第二,循序渐进。小学不仅是学生语言发展的时期,更是各项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教师层级的开展训练,从简单的字词到反复的阅读,再到自写成篇。比如小学高年级的學生在学习完一篇文章之后,可以组织他们写一段完整的段落。第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无论是口语表述还是书面表达,观察的作用毋庸置疑。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的感官,去观察周身的事物。
三、 结束语
总而言之,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是长期且艰巨的任务,需要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不懈的努力,才能完成。笔者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表明:基于农村学生存在的特点,开展口语训练可以强化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农村学生表达能力薄弱,身为教师必须肩负起身上的责任,积极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方法,以推动学生的发展和提升。
参考文献:
[1]林英凝.农村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现状及其培养对策[J].广西教育,2017(12).
[2]冯云红.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J].新课程,2017(8).
作者简介:
匡婵,中小学一级教师,贵州省铜仁市,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县板场镇第一完全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