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优质的学校管理模式和先进的管理理念决定着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优化小学学校内部管理要注重实现“三个结合”:一是,目标管理与民主治校的结合,优化管理模式;二是,制度约束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结合,激活管理活力;三是,有效沟通与感情投资的结合,提高管理效能。
【关键词】:小学学校;内部管理;优化
“管理无小事”的道理众人皆知,正如生产线上的管理水平决定着产品质量,优质的学校管理模式和先进的管理理念更决定着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小学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奠基阶段,在社会日益发展和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今天,作为教育圈中最重要、最具公共影响的组成部分,如何切实做好小学学校内部管理,关乎小学教育“根基”的稳固和扎实。作为一名小学校长,以下笔者结合自身多年担负学校管理重任积累的经验,浅谈优化学校内部管理应实现的“三个结合”,以期为实现学校科学管理效应的充分发挥提供借鉴。
一、实行目标管理与民主治校的结合,优化管理模式
学校的目标管理主要是根据办学目标来确定,制定合理的目标,方能使得学校大方向发展有“蓝图”,各项工作开展有“纲领”。但是,现实中并不是制定了目标,有了目标管理就能充分的发挥激励作用,优质管理模式的构建还离不开民主治校的结合,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启动、导向作用。
目标的制定和管理,能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规范教职工的行为方向。从实际中,我们会发现,如果目标对人的价值越是重要,那么对个体的激发量也会越强烈。因而,学校的内部管理前提是要建立科学的办学目标,才能更好的实现教育目标。教师是教育教学的具体执行者,也是办好学校的主要依靠力量。因而,办学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每个教师的努力。作为学校的重要管理者,如班子成员,就要引导全体教师紧紧围绕总体目标,制定部门目标和个人目标,形成一条目标锁链,学校要按计划目标的要求,布置、检查、衡量学校的整个管理工作。
然而,要使得每個人长期坚持着把自身目标当作重要任务达成,教师积极性的充分发挥是决定性因素。作为学校的领导班子,特别是校长,应注重实行目标管理与民主治校的结合,填补固定目标管理中的纰漏,优化管理模式。注重教师在目标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尊重教职工、依靠教职工,充分调动和培养教职工的主人翁精神,发挥教职工的聪明才智。如,重视发挥学校教代会、工会的作用,对于学校重大影响事务,特别是关乎教职工利益的决策,要注重群策群力,让他们感受到自身在学校发展中的价值,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从而更好使学校的计划,真正成为每位教师心中的“蓝图”。
二、把握制度约束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结合,激活管理活力
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离不开制度的建设。学校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必须以制度约束为保障,以一种硬性的管理方式对管理对象的行为遵守实行控制。制度能管事,但对于小学学校内部管理来说,主体是人,简言之,是对人的管理。由于个体都有不同“个识”,要实现“个识”与“共识”的统一,激活管理活力,就要把握制度约束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结合。
管理的本质就是服务,因而,制度可作为约束和规范个体行为的基础,但绝不是束缚个体发展的牢笼。实际中,一些学校的制度约束一方面保证了工作的正常运行,对教职工“做什么、不做什么、如何做”等方面有了明确规定,另一方面,过度的强调制度的约束,以纯粹制度控制学校一切因素,会让人产生反感和被动,束缚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如,在学校管理中,学校对教师教育教学、班务等的考核,学校注重教师的自身素质,从备课、上课、课辅、科研等考核合格率、优秀率、提高率,诸多小学教师对课辅和科研等考核就存在怀疑反叛情绪,这主要还是因为缺乏了对其的思想政治工作。
制度约束的局限性容易让人只追求于照章办事,而学校丰硕成果的取得不仅仅是管理制度的作用,更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细致开展休戚相关。思想政治工作相比制度约束是一种更為柔性的管理方式,以一定的理论事实去说服和教育教职工,以此提高他们的觉悟。众所周知,思想决定行动,思想的变化是细微的,也是最难做的工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将思想内化于人的心中,便能激发教职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如,在学校内部管理中,许多矛盾问题的产生,往往是因为教职工本身不了解、理解制度构建,因而不能对制度产生共识,通过思想政治工作的疏导、协调,能很好的让教职工认识制度执行的意义。
三、注重有效沟通与感情投资的结合,提高管理效能
爱因斯坦认为:要使教师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诚的感情,才能使其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才能更好的做好学校的管理。因而,学校的管理不仅要向科学化看齐,更要体现人文性,注重情感管理,注重有效沟通与感情投资的结合。
有效沟通,方能构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间的和谐氛围。学校领导班子成员的和谐状况,决定了班子的优劣。担负重任的管理者—校长,就需从多角度、分层次的营造宽容开放、充满关怀的环境。作为校长就要善于协调班子成员关系,内部分工明确,又配合默契。在校长主管范围内要注意大胆放手,发挥层层管理者的能动性。同时,校长对待教职工要真诚、坦率,要关心、尊重教职工,不要让身边教职工有担心“抓辫子”的戒备心理。实际中,一个以诚相待的领导,往往换来教师敞开心扉的沟通,这样在工作中也更容易让其接受自身的意见或批评。校长在平日里要注重感情投资,着眼于教职工的生活状态、情感表现,为教职工排忧解难。如,抓住节假日的契机,可组织一些小聚会,为教职工创造交流平台,让其在放飞的心情中,提高工作效能。
总之,学校内部管理的完善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具体工程,由于各学校办学主客观可能存在差异,包括校长在内的学识、修养、阅历等的差异,会决定学校内部管理的多样性,但科学的管理都应是推进这“三个结合”,才能更好启动内部活力,提高学校管理效益。
参考文献:
[1]彭景.浅谈小学校长的管理与素质教育[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11):218.
[2]罗健.小学学校管理规范化的策略探析[J].科学中国人,2016(6):119.
【关键词】:小学学校;内部管理;优化
“管理无小事”的道理众人皆知,正如生产线上的管理水平决定着产品质量,优质的学校管理模式和先进的管理理念更决定着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小学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奠基阶段,在社会日益发展和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今天,作为教育圈中最重要、最具公共影响的组成部分,如何切实做好小学学校内部管理,关乎小学教育“根基”的稳固和扎实。作为一名小学校长,以下笔者结合自身多年担负学校管理重任积累的经验,浅谈优化学校内部管理应实现的“三个结合”,以期为实现学校科学管理效应的充分发挥提供借鉴。
一、实行目标管理与民主治校的结合,优化管理模式
学校的目标管理主要是根据办学目标来确定,制定合理的目标,方能使得学校大方向发展有“蓝图”,各项工作开展有“纲领”。但是,现实中并不是制定了目标,有了目标管理就能充分的发挥激励作用,优质管理模式的构建还离不开民主治校的结合,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启动、导向作用。
目标的制定和管理,能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规范教职工的行为方向。从实际中,我们会发现,如果目标对人的价值越是重要,那么对个体的激发量也会越强烈。因而,学校的内部管理前提是要建立科学的办学目标,才能更好的实现教育目标。教师是教育教学的具体执行者,也是办好学校的主要依靠力量。因而,办学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每个教师的努力。作为学校的重要管理者,如班子成员,就要引导全体教师紧紧围绕总体目标,制定部门目标和个人目标,形成一条目标锁链,学校要按计划目标的要求,布置、检查、衡量学校的整个管理工作。
然而,要使得每個人长期坚持着把自身目标当作重要任务达成,教师积极性的充分发挥是决定性因素。作为学校的领导班子,特别是校长,应注重实行目标管理与民主治校的结合,填补固定目标管理中的纰漏,优化管理模式。注重教师在目标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尊重教职工、依靠教职工,充分调动和培养教职工的主人翁精神,发挥教职工的聪明才智。如,重视发挥学校教代会、工会的作用,对于学校重大影响事务,特别是关乎教职工利益的决策,要注重群策群力,让他们感受到自身在学校发展中的价值,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从而更好使学校的计划,真正成为每位教师心中的“蓝图”。
二、把握制度约束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结合,激活管理活力
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离不开制度的建设。学校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必须以制度约束为保障,以一种硬性的管理方式对管理对象的行为遵守实行控制。制度能管事,但对于小学学校内部管理来说,主体是人,简言之,是对人的管理。由于个体都有不同“个识”,要实现“个识”与“共识”的统一,激活管理活力,就要把握制度约束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结合。
管理的本质就是服务,因而,制度可作为约束和规范个体行为的基础,但绝不是束缚个体发展的牢笼。实际中,一些学校的制度约束一方面保证了工作的正常运行,对教职工“做什么、不做什么、如何做”等方面有了明确规定,另一方面,过度的强调制度的约束,以纯粹制度控制学校一切因素,会让人产生反感和被动,束缚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如,在学校管理中,学校对教师教育教学、班务等的考核,学校注重教师的自身素质,从备课、上课、课辅、科研等考核合格率、优秀率、提高率,诸多小学教师对课辅和科研等考核就存在怀疑反叛情绪,这主要还是因为缺乏了对其的思想政治工作。
制度约束的局限性容易让人只追求于照章办事,而学校丰硕成果的取得不仅仅是管理制度的作用,更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细致开展休戚相关。思想政治工作相比制度约束是一种更為柔性的管理方式,以一定的理论事实去说服和教育教职工,以此提高他们的觉悟。众所周知,思想决定行动,思想的变化是细微的,也是最难做的工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将思想内化于人的心中,便能激发教职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如,在学校内部管理中,许多矛盾问题的产生,往往是因为教职工本身不了解、理解制度构建,因而不能对制度产生共识,通过思想政治工作的疏导、协调,能很好的让教职工认识制度执行的意义。
三、注重有效沟通与感情投资的结合,提高管理效能
爱因斯坦认为:要使教师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诚的感情,才能使其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才能更好的做好学校的管理。因而,学校的管理不仅要向科学化看齐,更要体现人文性,注重情感管理,注重有效沟通与感情投资的结合。
有效沟通,方能构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间的和谐氛围。学校领导班子成员的和谐状况,决定了班子的优劣。担负重任的管理者—校长,就需从多角度、分层次的营造宽容开放、充满关怀的环境。作为校长就要善于协调班子成员关系,内部分工明确,又配合默契。在校长主管范围内要注意大胆放手,发挥层层管理者的能动性。同时,校长对待教职工要真诚、坦率,要关心、尊重教职工,不要让身边教职工有担心“抓辫子”的戒备心理。实际中,一个以诚相待的领导,往往换来教师敞开心扉的沟通,这样在工作中也更容易让其接受自身的意见或批评。校长在平日里要注重感情投资,着眼于教职工的生活状态、情感表现,为教职工排忧解难。如,抓住节假日的契机,可组织一些小聚会,为教职工创造交流平台,让其在放飞的心情中,提高工作效能。
总之,学校内部管理的完善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具体工程,由于各学校办学主客观可能存在差异,包括校长在内的学识、修养、阅历等的差异,会决定学校内部管理的多样性,但科学的管理都应是推进这“三个结合”,才能更好启动内部活力,提高学校管理效益。
参考文献:
[1]彭景.浅谈小学校长的管理与素质教育[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11):218.
[2]罗健.小学学校管理规范化的策略探析[J].科学中国人,2016(6):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