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6月10日,笔者在邯郸会见了庞大明等几位好友。大明先生赠予我《杨式简化13势太极拳》,他指着第28页的“捋”字谈开了。庞先生说:“必(扌履)”意为“手”和“足”的组合,其内涵是使用手拿对方的臂,用足踝蹬地,使手足合力将对方撅出。现在有的书中将这个字用“捋”来代替,此举不妥,因为“捋”与“抹”相同,武术中在对方某一部位“抹”一下有什么意义?所以说不宜用“捋”字代替“(扌履)”字。
庞大明先生对“(扌履)”字的研究很深刻。看来有些繁体字是不能随便简化的。或者说文字也许可以简化,但字的原意不能变化。这样的问题是那些文字专家们没有料到的。无独有偶,笔者也曾经为一个“橦”字迷惑过。
去年盛夏,笔者曾与李庆荣先生、二水居士一起探究《杨家太极拳老拳谱三十二目》。笔者对其中第七目有疑问:“对待用功法守中土,俗名站檀”的标题,原印影件是手写的“站橦”(见图),而在其它的书刊中都改作“站桩”。如路迪民著,2008年3月出版的《杨式太极拳三谱汇真》第109页就改为“俗名站桩”;《永年太极拳志》第283页《杨式太极拳老谱》也采纳路先生的写法——“七,对待用功守中土俗名站桩”;后来连杨家人自己,如杨振铎著《杨氏太极拳用法》也采用路迪民的观点,写作“站桩”(2013年1月出版),“站桩”两字越传越广。那么,这“檀”与“椿”字是否是繁体的异体字,而简化成“桩”的?可是如果是“桩”字,那么对第七目的解释就完全不一样,这个“桩”字究竟有没有搞错?
我将这个疑问发信给李庆荣与二水先生,问:原件中清清楚楚写作“俗名站橦”,而“檀”字在现代汉语字典中的解释是“古书上指木棉树”,又怎么解?路迪民的《杨式太极拳三谱汇真》以及《永年太极拳志》,甚至杨振铎的书中都改作“站桩”,这样简化的写法,意思是否跟原意一样,是否有错?
李庆荣先生回信:
“杨振基的《杨家老拳谱32目》原件的影印件。它比现今新印的书要可靠。经多倍放大,仔细观看,确实是‘檀’字。除古树木之解,它还有指挥旗帜之意。7目文字未涉及站桩内容,所以,不解释为站桩。我理解与守中土有关。意有‘守中指挥若定’。不论敌施何法,我都不乱方寸,守中而待,指挥若定。不能把‘檀’解释为‘桩’。两字读音也完全不同。所以,我主张保持原文。关于‘足根浮动’,可理解为不动中有动。在化劲过程中,能借身腰手脚得以完成时,无需移动足根。当靠身腰手脚无法化解敌之进击时,不能固定足根作顶抗。应浮移后形成新位足根,连续接劲。不顶不丢。这才是明智的运拳。且看褚桂亭前辈进击发劲,均采用‘偷步’或称‘跟步’进行。就是‘足根浮动’的典型示范。”
二水居士的回信解答:
“《杨家传抄老拳谱》第七目‘对待用功法守中土,俗名站橦’,早年我也误以为‘楂’是‘桩’字的误植,现在看来,是我错了。我们的《新华字典》阉割了我们的传统,我们现在的字典里,‘橦’字在这一节里,无法解释这一目的含义。但是,《康熙字典》、《说文解字》里,这‘橦’字,其实是有明确的解释的。《说文解字》云:檀,帐极也。檀指的是帐篷的顶端。《康熙字典》引《集韵》、《韵会》云:橦,传江切,音幢。《玉篇》释:橦檀,竿也,或作幢。意思是,檀,发‘c h u a n g’音,意思是帐篷的顶端,与幢同义。‘椿’或‘桩’都有脚跟抓地的意思,而‘幢’则是脚跟虚灵的概念。我喜欢说,力量的对抗形式有两种,一种是顶撞,另一种是承载。倘若脚跟用力,一定是顶撞的模式,倘若脚跟虚灵,一定是承载的模式。我主张的太极拳,两力相较,一定是承载,而不是顶撞的。我喜欢说,人,其实不是两脚将人支撑起来的,人,其实像是一件衣服挂在衣架上。人,其实是从上面挂下来的。所以老拳论有言‘如一袭宝衣挂于树梢’。从这一概念上说,您讲的‘定之方中足有根’,这足,训‘满也,止也’,此足,系‘足够’之足。第七目的‘定之方中足有根,先明四正进退身’、第九目‘太极圈’有云:‘此为动功非站定,倚身进退并比肩’,《太极拳论》里的‘立如秤准,活如车轮’等等,强调的都是脚的轻灵活便,而不是滞重。金(仁霖)老师讲拳,特别侧重脚踝骨的虚灵。他要求脚踝骨像是装了一只弹簧,能够将身体承受的外力缓冲殆尽,这样两脚才能轻灵活便。他还讲过,双脚像是穿着一双很大的铁质皮鞋,‘阔咯阔咯’的,而两脚底虽然穿在铁鞋里,两脚与地面之间的感觉,像是吸盘附着着。而‘帐篷’顶端的感觉,强调的是‘人像是一件衣服挂在树梢’的意思。人一旦有了像一件衣服挂在树梢的感觉,才是‘定之方中’的意思。”
笔者答谢道:
“二水兄:谢谢!这样解释很透彻,难怪古人有‘一字师’的美誉。我看路迪民、杨振铎等人的著作,对‘橦’字不甚了了,把‘檀’字误认为‘椿’字,继而简化成‘桩’字。这样一简,对老谱七目整段的解释与原意就大相径庭,犯迷惑了。看来如我这般理解,甚至将错就错的人肯定不少。你能否就此字写点文字,让更多的人注意”。
中国一些古代战争的演义中也有这样的描写,两军对阵,在营中树一高大的旗杆,上有士兵从高处斥候敌情,并用旗语将元帅调兵布阵的信息及时通知营中各方将士,以灵活布阵应对敌情,也许古人把这杆子称为“檀”,指的是“中枢”之意。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我们为了书写与认识的方便,将一些繁体字简化,那是必要的,但往往在简化过程中,把传统精髓的东西也给简化掉了,那是非常可惜的。又如简化太极拳,当初为了“易学易记易会”,结果把太极拳的核心灵魂给简化掉了,只剩下一堆动作,虽然有利于普及推广,但也使太极拳成了没有灵魂的躯体,这是令人惋惜的。更可惜的是至今很少有人去反思研究,以至让谬误的东西不断流传。
李庆荣与二水居士合著的《杨家太极拳老拳谱三十二目探究》一书,已由台湾逸文书店在今春3月出版。当然,以上的讨论是不会写入书中。为了引起更多的人对杨家老谱的兴趣,也望更多学者来研究,特将上述讨论抄录公布,与同好分享。
附7目原文:对待用功法守中土。俗名站檀定之方中足有根,先明四正进退身。拥捋搌挤按自四手,须费功夫得其真。身形腰顶皆可以。粘黏连随意气均。运动知觉来相应,神是君位骨肉臣。分明火候七十二,天然乃武并乃文。
庞大明先生对“(扌履)”字的研究很深刻。看来有些繁体字是不能随便简化的。或者说文字也许可以简化,但字的原意不能变化。这样的问题是那些文字专家们没有料到的。无独有偶,笔者也曾经为一个“橦”字迷惑过。
去年盛夏,笔者曾与李庆荣先生、二水居士一起探究《杨家太极拳老拳谱三十二目》。笔者对其中第七目有疑问:“对待用功法守中土,俗名站檀”的标题,原印影件是手写的“站橦”(见图),而在其它的书刊中都改作“站桩”。如路迪民著,2008年3月出版的《杨式太极拳三谱汇真》第109页就改为“俗名站桩”;《永年太极拳志》第283页《杨式太极拳老谱》也采纳路先生的写法——“七,对待用功守中土俗名站桩”;后来连杨家人自己,如杨振铎著《杨氏太极拳用法》也采用路迪民的观点,写作“站桩”(2013年1月出版),“站桩”两字越传越广。那么,这“檀”与“椿”字是否是繁体的异体字,而简化成“桩”的?可是如果是“桩”字,那么对第七目的解释就完全不一样,这个“桩”字究竟有没有搞错?
我将这个疑问发信给李庆荣与二水先生,问:原件中清清楚楚写作“俗名站橦”,而“檀”字在现代汉语字典中的解释是“古书上指木棉树”,又怎么解?路迪民的《杨式太极拳三谱汇真》以及《永年太极拳志》,甚至杨振铎的书中都改作“站桩”,这样简化的写法,意思是否跟原意一样,是否有错?
李庆荣先生回信:
“杨振基的《杨家老拳谱32目》原件的影印件。它比现今新印的书要可靠。经多倍放大,仔细观看,确实是‘檀’字。除古树木之解,它还有指挥旗帜之意。7目文字未涉及站桩内容,所以,不解释为站桩。我理解与守中土有关。意有‘守中指挥若定’。不论敌施何法,我都不乱方寸,守中而待,指挥若定。不能把‘檀’解释为‘桩’。两字读音也完全不同。所以,我主张保持原文。关于‘足根浮动’,可理解为不动中有动。在化劲过程中,能借身腰手脚得以完成时,无需移动足根。当靠身腰手脚无法化解敌之进击时,不能固定足根作顶抗。应浮移后形成新位足根,连续接劲。不顶不丢。这才是明智的运拳。且看褚桂亭前辈进击发劲,均采用‘偷步’或称‘跟步’进行。就是‘足根浮动’的典型示范。”
二水居士的回信解答:
“《杨家传抄老拳谱》第七目‘对待用功法守中土,俗名站橦’,早年我也误以为‘楂’是‘桩’字的误植,现在看来,是我错了。我们的《新华字典》阉割了我们的传统,我们现在的字典里,‘橦’字在这一节里,无法解释这一目的含义。但是,《康熙字典》、《说文解字》里,这‘橦’字,其实是有明确的解释的。《说文解字》云:檀,帐极也。檀指的是帐篷的顶端。《康熙字典》引《集韵》、《韵会》云:橦,传江切,音幢。《玉篇》释:橦檀,竿也,或作幢。意思是,檀,发‘c h u a n g’音,意思是帐篷的顶端,与幢同义。‘椿’或‘桩’都有脚跟抓地的意思,而‘幢’则是脚跟虚灵的概念。我喜欢说,力量的对抗形式有两种,一种是顶撞,另一种是承载。倘若脚跟用力,一定是顶撞的模式,倘若脚跟虚灵,一定是承载的模式。我主张的太极拳,两力相较,一定是承载,而不是顶撞的。我喜欢说,人,其实不是两脚将人支撑起来的,人,其实像是一件衣服挂在衣架上。人,其实是从上面挂下来的。所以老拳论有言‘如一袭宝衣挂于树梢’。从这一概念上说,您讲的‘定之方中足有根’,这足,训‘满也,止也’,此足,系‘足够’之足。第七目的‘定之方中足有根,先明四正进退身’、第九目‘太极圈’有云:‘此为动功非站定,倚身进退并比肩’,《太极拳论》里的‘立如秤准,活如车轮’等等,强调的都是脚的轻灵活便,而不是滞重。金(仁霖)老师讲拳,特别侧重脚踝骨的虚灵。他要求脚踝骨像是装了一只弹簧,能够将身体承受的外力缓冲殆尽,这样两脚才能轻灵活便。他还讲过,双脚像是穿着一双很大的铁质皮鞋,‘阔咯阔咯’的,而两脚底虽然穿在铁鞋里,两脚与地面之间的感觉,像是吸盘附着着。而‘帐篷’顶端的感觉,强调的是‘人像是一件衣服挂在树梢’的意思。人一旦有了像一件衣服挂在树梢的感觉,才是‘定之方中’的意思。”
笔者答谢道:
“二水兄:谢谢!这样解释很透彻,难怪古人有‘一字师’的美誉。我看路迪民、杨振铎等人的著作,对‘橦’字不甚了了,把‘檀’字误认为‘椿’字,继而简化成‘桩’字。这样一简,对老谱七目整段的解释与原意就大相径庭,犯迷惑了。看来如我这般理解,甚至将错就错的人肯定不少。你能否就此字写点文字,让更多的人注意”。
中国一些古代战争的演义中也有这样的描写,两军对阵,在营中树一高大的旗杆,上有士兵从高处斥候敌情,并用旗语将元帅调兵布阵的信息及时通知营中各方将士,以灵活布阵应对敌情,也许古人把这杆子称为“檀”,指的是“中枢”之意。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我们为了书写与认识的方便,将一些繁体字简化,那是必要的,但往往在简化过程中,把传统精髓的东西也给简化掉了,那是非常可惜的。又如简化太极拳,当初为了“易学易记易会”,结果把太极拳的核心灵魂给简化掉了,只剩下一堆动作,虽然有利于普及推广,但也使太极拳成了没有灵魂的躯体,这是令人惋惜的。更可惜的是至今很少有人去反思研究,以至让谬误的东西不断流传。
李庆荣与二水居士合著的《杨家太极拳老拳谱三十二目探究》一书,已由台湾逸文书店在今春3月出版。当然,以上的讨论是不会写入书中。为了引起更多的人对杨家老谱的兴趣,也望更多学者来研究,特将上述讨论抄录公布,与同好分享。
附7目原文:对待用功法守中土。俗名站檀定之方中足有根,先明四正进退身。拥捋搌挤按自四手,须费功夫得其真。身形腰顶皆可以。粘黏连随意气均。运动知觉来相应,神是君位骨肉臣。分明火候七十二,天然乃武并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