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河流环境容量及最大允许排污量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xianfeiai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规范了水环境容量的定义和分类,建立了符合山东省水文、水资源特征和水环境状况的河流水环境容量模型,构建了适合北方地区的河流水环境容量计算程序和方法;摸清了水功能区-入河排污口-点源排放口的一一对应关系,提出了将水域环境容量转换为陆域点源最大允许排污量的估算方法.以山东省内239条河流547个水功能区为研究对象,计算了在满足水功能区划条件下的水环境容量及最大允许排污量,从而为全省制定水污染物容量总量控制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利用双[三(硅烃基亚甲基)锡]氧化物与吡啶甲酸反应,合成了9种三(硅烃基亚甲基)锡吡啶甲酸酯.通过IR、1H NMR、13C NMR、MS以及元素分析测试技术,对这些化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
研究了单壁碳纳米管(SWNT)修饰玻碳电极对L-半胱氨酸(L-Cys)氧化的催化作用.在pH=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BS)中,L-半胱氨酸在单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上于0.54 V(vs.SCE)产生
采用DTA和吸附吡啶的FT-IR表征氯氧化锆的表面酸性,用Hammett指示剂测定其酸强度,以催化合成环己酮2,3-丁二醇缩酮为探针反应优化缩酮反应条件,并考察它对其他缩酮反应的催化
合成了顺丁烯二酸单苯酯,并制备了它的一系列稀土配合物REL3·4H2O(RE=La3+、Ce3+、Sm3+、Eu3+、Gd3+、Tb3+、Y3+). 利用元素分析、TG-DTA分析、IR光谱、1H NMR和13C NMR
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投料比和介质中水含量等因素对反应产物羧化度和取代度的影响,获得了顺丁烯二酸酐与淀粉进行酯化反应的较适宜条件为6g淀粉与6g顺丁烯二酸酐以6mL
甘蓝型(Brassica oleracea)油菜籽中硫甙混合物用70%甲醇提取后,依次通过酸性氧化铝色谱柱和反相碳十八硅胶柱分离提纯,得到1-硫[(1Z)-3-羟基-1-[(磺氧基)亚氨基]-4-戊烯基]-
讨论了具有时变时滞的不确定中立型系统的鲁棒稳定性问题.在Lyapunov—Krasovskii泛函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引入一些能够减少保守性的自由权矩阵,得到了中立型不确定变时滞系统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