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京长江大桥是我国自行设计、自行施工和采用国产材料建造的第一座特大型铁路、公路双层两用桥梁。它酝酿于新中国建立初期,始建于经济困难的20世纪60年代初,建成于1968年。在建设过程中,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中国工人阶级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方针,克服了种种困难,顺利地完成了施工任务,开创了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建设大型桥梁的新纪元。
建设南京大桥的提出
南京地处长江的下游。长江南京段江面宽阔, 水深流急,地质情况复杂。江宽一般都在1500 米以上, 下关和浦口之间最狭处也有1100 米, 水深大都在15 至30 米, 最深在50 米以上。南京东距长江入海口仅400公里,终年受潮汐的侵袭和夏秋季节台风的影响。南京附近江面的潮汐一涨一落平均历时12 小时25 分, 年最大潮差平均值为1.42 米。当台风袭来时,江面风力可达10 级以上。江底覆盖层厚,以砂岩、页岩为基底的岩石岩性复杂,风化程度较高。
南京作为东南重镇,扼华东地区水陆交通要冲,自古以来战略地位就十分重要。因此,在南京江面上架设桥梁,是中国人民多少年来的愿望。1908 年,沪宁铁路贯通,1911 年,津浦铁路也建成通车。但由于长江的阻隔,南北铁路不能贯通,南来北往的旅客和货物都得在南京换乘船只过江。1933 年,虽建成宁浦火车轮渡,但因轮渡有“四个不渡”(夜间不渡、大雾不渡、涨潮不渡、台风不渡),加上火车轮渡过长江需要几个小时,故客货运输仍十分不便。
为了解决过江这一难题,孙中山先生在其《建国方略》中,曾规划建设南京到浦口之间的过江隧道, 但因各种条件的限制,这一设想未能实现。1913 年,北洋军阀政府曾请法国桥梁专家到南京进行建桥的勘测设计,未有结果。1930 年,南京国民政府花10 万美元, 聘请美国桥梁专家华达尔到南京,经过几个月的实地勘察后,得出了“水深流急,不宜建桥”的结论。1936 年,国民政府又想在南京建桥,但不久因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而作罢。抗战期间,南京沦陷,日本侵略军出于侵略掠夺的需要,一度计划在南京下关至浦口间挖长江隧道,并编制了方案图,但最后也没能实现。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从重庆还都南京, 想要建桥,终因国民党政府挑起内战,最后计划付之东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即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经济建设。在进行长期规划时,中共中央提出了在长江中下游重点地区架设桥梁,连接京广、京沪铁道线,贯通我国南北铁路交通的设想。根据当时的条件,中央首先选定在武汉地区架设大桥,连接京广线。1953 年铁道部根据政务院的指示,成立了大桥工程局,开始武汉长江大桥的筹备工作。1955 年,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武汉长江大桥开工建设。与此同时,大桥工程局开始为建造南京长江大桥收集资料,酝酿建桥。到1956 年,武汉长江大桥建设工程进入后期,大桥工程局即开始进行南京长江大桥桥址的选择、地质勘探、测量工作,并对南京长江大桥的初步设计做准备工作。
负责南京长江大桥勘测设计工作的是铁道部大桥设计事务所的一级工程师胡竞铭。胡竞铭是安徽滁州人,曾先后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密歇根大学学习,获交通工程学硕士学位,后在美国桥梁公司、建筑公司任職,参加过美国旧金山金门大桥的部分设计工作。新中国建立后,他参加了国内10*多座大型桥梁的设计工作,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956 年5 月, 胡竞铭率两个勘探队和一个设计组来到南京,对长江下游进行实地勘探。当年底,完成了草测,并于1957 年8月编就了《南京长江大桥设计意见书》。《设计意见书》提出了将南京地区长江南岸的三处地点作为桥址候选,即下三山、煤炭港和宝塔桥,并倾向于下关宝塔桥附近为桥址,因此处位于长江窄口的出口处,水势平稳,流向顺直,河床变化不大,且桥南紧邻南京市区(距市区仅2 公里),方便南京市江南江北的交通。建议南京大桥像武汉大桥一样,修建双层桥面, 上层为六车道公路,下层为双线铁道。设计书编就后,上报铁道部审査。
正式筹建南京大桥
1957*年10 月15 日,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毛泽东在视察武汉长江大桥时非常高兴,并提出“我们以后还要在长江上建设南京大桥、宜都大桥、芜湖大桥”。于是,铁道部门决定再在长江上建设南京、芜湖、宜都三座大桥,以连接津浦线、沪宁线和规划中的京九线以及焦枝线和枝柳线。
经过反复研究,决定首先建南京长江大桥。因为上海市的发电用煤量大,且煤主要通过火车从北方运过来。但火车在南京用轮渡过江,速度慢、效率低,1949年前后火车轮渡每日仅20 渡,到1958 年也只有每日100 渡,远远不能满足需要,急需在南京建长江大桥,将津浦线和沪宁线连接起来。于是,铁道部大桥工程局派出筹备小组先进驻南京。
1958 年, 铁道部派大桥工程局局长彭敏等人去苏联考察,学习他们建设桥梁的经验和技术,但由于国情和大型河流的具体情况不同, 这次考察实际成效不大。为了加强南京长江大桥的设计力量,铁道部决定将部属的大桥设计事务所合并到大桥工程局。彭敏从苏联回国后,按照铁道部领导的要求,即成立了南京长江大桥设计组,由局总工程师梅旸春负责, 王序森为组长,到南京先绘出大桥草图。同时,组织力量对南京长江大桥进行初测,工程地质研究所派专家谷德振主持初步设计勘探,在桥址江面钻孔获取初勘资料。从1958年10 月起, 铁道部与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共同在武汉、南京召开了三次南京长江大桥科学技术协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领导、专家、学者、科技人员和有实践经验的建桥工人代表。与会者对南京长江大桥设计中的有关难点问题,如大桥的梁式、跨长、桥墩基础等进行了反复的研讨。
铁道部大桥工程局还成立了由我国著名桥梁专家组成的技术顾问委员会,由上海同济大学教授李国豪任主任,对建桥的技术问题进行把关。经过讨论,与会专家、学者同意大桥工程局的设计方案。
经对大桥设计中的几个重要问题的反复研究,确定了建桥方案。如关于大桥底下通航的净高度问题,原来铁道部确定的原则是保证万吨海轮能从桥下通过,上溯武汉。因此,方案原设计净空高度为26 米, 这是根据长江吴淞口通航水位标高8.1 米而确定的。由于净空高度越高,对桥的设计、施工和钢材的要求越大, 交通部的意见是应定在24 米(我国水上交通归交通部管), 认为这个高度完全可以保证万吨海轮通过。所以铁道部在修改意见中提出将26 米改为24 米, 这在当时引起了一场争论,但最后仍然确定为24 米。还有就是公路桥的车道问题。武汉长江大桥是四车道,南京长江大桥设计上是六车道,但南京市的一位领导(同时也是专家)认为四车道就够了,最后从节约出发确定为四车道,将公路桥桥面由18 米缩为15 米。
建设南京大桥的提出
南京地处长江的下游。长江南京段江面宽阔, 水深流急,地质情况复杂。江宽一般都在1500 米以上, 下关和浦口之间最狭处也有1100 米, 水深大都在15 至30 米, 最深在50 米以上。南京东距长江入海口仅400公里,终年受潮汐的侵袭和夏秋季节台风的影响。南京附近江面的潮汐一涨一落平均历时12 小时25 分, 年最大潮差平均值为1.42 米。当台风袭来时,江面风力可达10 级以上。江底覆盖层厚,以砂岩、页岩为基底的岩石岩性复杂,风化程度较高。
南京作为东南重镇,扼华东地区水陆交通要冲,自古以来战略地位就十分重要。因此,在南京江面上架设桥梁,是中国人民多少年来的愿望。1908 年,沪宁铁路贯通,1911 年,津浦铁路也建成通车。但由于长江的阻隔,南北铁路不能贯通,南来北往的旅客和货物都得在南京换乘船只过江。1933 年,虽建成宁浦火车轮渡,但因轮渡有“四个不渡”(夜间不渡、大雾不渡、涨潮不渡、台风不渡),加上火车轮渡过长江需要几个小时,故客货运输仍十分不便。
为了解决过江这一难题,孙中山先生在其《建国方略》中,曾规划建设南京到浦口之间的过江隧道, 但因各种条件的限制,这一设想未能实现。1913 年,北洋军阀政府曾请法国桥梁专家到南京进行建桥的勘测设计,未有结果。1930 年,南京国民政府花10 万美元, 聘请美国桥梁专家华达尔到南京,经过几个月的实地勘察后,得出了“水深流急,不宜建桥”的结论。1936 年,国民政府又想在南京建桥,但不久因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而作罢。抗战期间,南京沦陷,日本侵略军出于侵略掠夺的需要,一度计划在南京下关至浦口间挖长江隧道,并编制了方案图,但最后也没能实现。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从重庆还都南京, 想要建桥,终因国民党政府挑起内战,最后计划付之东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即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经济建设。在进行长期规划时,中共中央提出了在长江中下游重点地区架设桥梁,连接京广、京沪铁道线,贯通我国南北铁路交通的设想。根据当时的条件,中央首先选定在武汉地区架设大桥,连接京广线。1953 年铁道部根据政务院的指示,成立了大桥工程局,开始武汉长江大桥的筹备工作。1955 年,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武汉长江大桥开工建设。与此同时,大桥工程局开始为建造南京长江大桥收集资料,酝酿建桥。到1956 年,武汉长江大桥建设工程进入后期,大桥工程局即开始进行南京长江大桥桥址的选择、地质勘探、测量工作,并对南京长江大桥的初步设计做准备工作。
负责南京长江大桥勘测设计工作的是铁道部大桥设计事务所的一级工程师胡竞铭。胡竞铭是安徽滁州人,曾先后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密歇根大学学习,获交通工程学硕士学位,后在美国桥梁公司、建筑公司任職,参加过美国旧金山金门大桥的部分设计工作。新中国建立后,他参加了国内10*多座大型桥梁的设计工作,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956 年5 月, 胡竞铭率两个勘探队和一个设计组来到南京,对长江下游进行实地勘探。当年底,完成了草测,并于1957 年8月编就了《南京长江大桥设计意见书》。《设计意见书》提出了将南京地区长江南岸的三处地点作为桥址候选,即下三山、煤炭港和宝塔桥,并倾向于下关宝塔桥附近为桥址,因此处位于长江窄口的出口处,水势平稳,流向顺直,河床变化不大,且桥南紧邻南京市区(距市区仅2 公里),方便南京市江南江北的交通。建议南京大桥像武汉大桥一样,修建双层桥面, 上层为六车道公路,下层为双线铁道。设计书编就后,上报铁道部审査。
正式筹建南京大桥
1957*年10 月15 日,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毛泽东在视察武汉长江大桥时非常高兴,并提出“我们以后还要在长江上建设南京大桥、宜都大桥、芜湖大桥”。于是,铁道部门决定再在长江上建设南京、芜湖、宜都三座大桥,以连接津浦线、沪宁线和规划中的京九线以及焦枝线和枝柳线。
经过反复研究,决定首先建南京长江大桥。因为上海市的发电用煤量大,且煤主要通过火车从北方运过来。但火车在南京用轮渡过江,速度慢、效率低,1949年前后火车轮渡每日仅20 渡,到1958 年也只有每日100 渡,远远不能满足需要,急需在南京建长江大桥,将津浦线和沪宁线连接起来。于是,铁道部大桥工程局派出筹备小组先进驻南京。
1958 年, 铁道部派大桥工程局局长彭敏等人去苏联考察,学习他们建设桥梁的经验和技术,但由于国情和大型河流的具体情况不同, 这次考察实际成效不大。为了加强南京长江大桥的设计力量,铁道部决定将部属的大桥设计事务所合并到大桥工程局。彭敏从苏联回国后,按照铁道部领导的要求,即成立了南京长江大桥设计组,由局总工程师梅旸春负责, 王序森为组长,到南京先绘出大桥草图。同时,组织力量对南京长江大桥进行初测,工程地质研究所派专家谷德振主持初步设计勘探,在桥址江面钻孔获取初勘资料。从1958年10 月起, 铁道部与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共同在武汉、南京召开了三次南京长江大桥科学技术协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领导、专家、学者、科技人员和有实践经验的建桥工人代表。与会者对南京长江大桥设计中的有关难点问题,如大桥的梁式、跨长、桥墩基础等进行了反复的研讨。
铁道部大桥工程局还成立了由我国著名桥梁专家组成的技术顾问委员会,由上海同济大学教授李国豪任主任,对建桥的技术问题进行把关。经过讨论,与会专家、学者同意大桥工程局的设计方案。
经对大桥设计中的几个重要问题的反复研究,确定了建桥方案。如关于大桥底下通航的净高度问题,原来铁道部确定的原则是保证万吨海轮能从桥下通过,上溯武汉。因此,方案原设计净空高度为26 米, 这是根据长江吴淞口通航水位标高8.1 米而确定的。由于净空高度越高,对桥的设计、施工和钢材的要求越大, 交通部的意见是应定在24 米(我国水上交通归交通部管), 认为这个高度完全可以保证万吨海轮通过。所以铁道部在修改意见中提出将26 米改为24 米, 这在当时引起了一场争论,但最后仍然确定为24 米。还有就是公路桥的车道问题。武汉长江大桥是四车道,南京长江大桥设计上是六车道,但南京市的一位领导(同时也是专家)认为四车道就够了,最后从节约出发确定为四车道,将公路桥桥面由18 米缩为15 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