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改革初期的三个重大问题

来源 :世纪风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xin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间过得很快,一晃农村改革都40 周年了。回顾往事,听到的、看到的、自己经历的,都历历在目。改革波澜壮阔,留下许多可记可说、可歌可泣的历史。其中,有三件,我感到具有里程碑意义。在这里,我说一说,以纪念农村改革40 周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一个理论突破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即俗称的包产到户, 上世纪50 年代中期浙江温州地区就搞过。60年代初三年困难时期,在河南新乡、洛阳,河北省张家口地区和安徽、贵州一些地方又自发蔓延。据统计,1961 年达到全国生产队的五分之一左右。当时的中央领导人刘少奇、陈云、邓小平都支持毛泽东秘书田家英所反映的农民要求包产到户的意见。
  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邓子恢更是多次向毛泽东主席陈述农民对包产到户的恳切愿望,但都被严词拒绝。在1962 年9 月中央北戴河会议上,包产到户问题被作为“农村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条道路斗争”提了出来。那些搞包产到户的地区都被视为“资本主义复辟”“倒退行为”而遭到严厉打击。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粉碎“四人帮”后,贵州、内蒙、安徽等许多地方都有一些农村偷偷搞起了包产到户。
  1978 年12 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但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和认识局限,仍重申“人民公社要坚决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制度,稳定不变”,重申了过去长期以来“不准包产到户”的政策规定。
  三中全会确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打破了长期禁锢农村干部群众的思想桎梏。三中全会结束后,安徽省委派工作组到肥西县山南区宣传全会精神,人们纷纷要求包产到户。省委书记万里主张“在山南地区进行包产到户试验”。
  加上此前1977 年下发的省委“六条”,安徽省不少地方开始划小核算单位,有的地方搞起了包产到组,凤阳县有的地方搞了大包干。万里说,对下面这些做法,我都没有表示反对,更没有加以制止, 实际上是默许和支持了。
  四川省委1979 年1 月决定全省实行休养生息方针,包产到组的不少, 一些地方又将地分包到人。
  正当大包干“又生”的时候,1979 年3 月15 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了张浩《“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应该稳定》的来信,并加了编者按语。按语的语气很重:已经出现分田到组和包产到组的地方,必须认真地学习中央的文件,坚决纠正错误的做法。张浩来信引起了轩然大波,议论大哗。张浩家乡洛阳地区革委会一领导作打油诗一首:《人民日报》太荒唐,张浩不写好文章。一瓢冷水泼洛阳,弄得群众没主张。
  最热闹的是正在北京崇文门饭店召开的七省三县农委负责人座谈会。与会同志争论热烈。激辩的结果有两大贡献:一是会议纪要上写上“深山、偏僻地区的孤门独户实行包产到户,也应当允许”。二是“对已经搞包产到户的不批判、不斗争、不强制纠正”。这两条上报后,华国锋表态同意。华国锋当时说”包产到户,大家不赞成,但有些大山区孤门独户,那里有几块地。不能把人家赶下山来, 造成浪费,可以包产到户”。这在当时确属难能可贵。允许深山偏僻区孤门独户包产到户和对已搞包产到户的不批不斗,对以后农村改革都产生了重大影响,算是开了一个口子。1979 年9 月召开的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吸收了上述两点“共识”,指出:除某些副业生产的特殊需要和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的单家独户外, 也不要包产到户。“不许”变“不要”,一字之改,由命令改成了商量。
  1980 年9 月, 中央召开各省市区党委第一书记会议,讨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会上争论热烈。在贵州省委书记池必卿发言讲到准备全面推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责任制时,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杨易辰立即表态说:
  “我们不能搞那个东西。”池必卿回答说:“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两位书记的话都上了会议简报。会后,中央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 即著名的75 号文件。这个文件是五个一号文件的前奏和基础。文件为包产到户上了个临时户口:承认它是“联系群众、发展生产、解决温饱问题的一种必要措施”,是“依存于社会主义经济, 而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的,没有什么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因而并不可怕”。包产到户是依存于社会主义经济, 那它本身到底是什么,当时还没有从本质上予以回答。
  事情的转机是1982 年一号文件。文件第二条指出,包括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在内的“目前实行的各种责任制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这就讲明确了, 各种责任制都姓“社”不姓“资”,请大家去掉顾虑。
  理论的飞跃和突破是1983年一号文件。指出农村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其中影响最深远的是普遍实行了多種的农业生产责任制,而联产承包制又越来越成为主要形式,“这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至此,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终于在中央文件里面作为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合法形式确定下来。
  1982 年底之前, 江苏对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也是争论激烈,波涛汹涌。安徽省在农村改革之初开展了大包干试点探索,徐淮地区开动宣传机器,“不准包产到户的妖风刮到江苏来,要守住江苏的北大门、西大门”。
  省委多次派出调查组暗访安徽,明查本省泗洪、沭阳等县,面对同一实际,结论却迥异。有的说“平安无事”,有的说“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还有的说“暂时看来不错,但易滑向单干,滑向资本主义”。我也参加了调研,题目是纯客观的《谈话记录》, 附上各种责任制形式的产量对比。如实汇报说,从层次看,上层坚持反对的多,基层特别是农民和村干部赞成的多;包产到组比不包的增产多,包产或包干到户增产更多。1981 年人民日报发表了《春到上塘》长篇通讯,介绍泗洪县上塘镇垫湖大队包产到户的做法。省委主要领导下决心亲自下去看,最终促成了江苏推广包产到户。1982 年,在北京香山饭店开会讨论中央一号文件,万里还问我:“你们那一位(指省委主要领导)思想通了吗? ”我答:“通了。”提出“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家庭联产承包制”, 并强调这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 是一个破天荒的理论突破。1983 年一号文件这段具有重大理论突破的话,起先执笔倡议者是林则徐的后裔、经济学家林子力。在政治局讨论该文件时,薄一波称赞中国包产到户,解决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长期以来没有解决的一个根本问题。万里几次说到这个问题是“几亿农民教育了党中央”。小平、耀邦同志一再肯定。   林子力之所以有这样的贡献, 在于他有深厚的理论素养,一贯有理论创新。1977 年6 月,他就与有林等同志著文《评“四人帮”对“唯生产力论”的批判》,当年1 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连续全文播发,被当时人们称为十年浩劫后思想拨乱反正的“第一只报春燕”。
  一场意义深远的思辨
  与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一样,乡镇企业的发展也是争论不断,坎坷曲折。
  1979 年9 月, 十一届四中全会正式通过的《關于加快农业发展的若干问题的决定》, 要求社队企业要有一个大发展。叶剑英同志在国庆30 周年讲话中首次公开提出:“使我国农村逐步变成农工商经营的富庶的农村。”正当农民兴高采烈准备大力发展社队工业的时候,碰到了“对国民经济进行大的调整”。一些人利用此,把矛头对准社队企业,有的说“社队企业是乘乱发展起来的”,有的说“社队企业以小挤大、以落后挤先进、以劣挤优,与城市大工业争能源、争原料、争资金”,主张“限制”“收缩”“关停一批”,“小毛驴也要下”。
  而有的领导说,经济调整,关停并转企业,不包括社队企业,“这些小厂虽然落后, 但当地需要”“小企业关停多了, 市场东西就少了, 把刚搞活的市场又搞死了”。
  1981 年2 月中旬, 国务院副总理薄一波就“挤”和“争”的问题,带队到江苏调研。结论是:总的说来, 社队机械工业的产品,对国营大厂有挤有补,目前补的多一些,挤的少一些。薄老说,我是山西人,关公老乡,带着大刀,看来这大刀还砍不下去。
  1981 年2 月,中央决定“加强对经济领域中不正之风的斗争”。按中央文件精神,社队企业不在这个范围内。但一些人把矛头引向社队企业,有的说:“社队企业是不正之风的风源。”还有的对社队企业发祥地的江苏和无锡进行指责,说“发展社队企业富了地方,穷了国家,社队企业满天飞的活动, 以物易物,冲击了国家的计划,大方向上有问题”。后来中纪委调查并听汇报,总的意思是社队企业不正之风确实存在, 但都是生存逼迫的,是受害者,而不是害人者。中纪委负责同志说,社队企业是老百姓办的企业,要把老百姓和国家工作人员区别开来。
  从1981 年11 月开始,国家组织了全国性社队企业大调查,到1982 年2 月基本结束, 农业部起草了《关于开创社队企业新局面的报告》。然后多方征求意见、修改完善。1984 年3 月1日,中央转发了这个报告,即中央四号文件,把社队企业正名为乡镇企业,并指出:乡镇企业的发展,“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支柱,是广大农民群众走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是“国民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争议了两年多,告一段落,从此开辟了“乡镇企业发展的黄金时代”。
  1984 年8 月, 江苏在北京农展馆举办首次乡镇企业展览会。王震剪彩。江苏省长顾秀莲陪同田纪云副总理参观时,希望田副总理写篇文章表示支持。田副总经理说:“我可写不了,叫吕东(国家经委主任)写吧。”顾省长说:“我们写好代拟稿,因为有些数据写上,省得吕主任查了。”吕东当即笑允。9 月24 日,人民日报二版发表了吕东文章《乡镇企业是振兴农村经济的重要环节》。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江苏有突出贡献。1978 年9 月,根据国务院要求,全国农垦系统开展农工商综合经营试点,学习南斯拉夫“贝科倍”经验。后来我省农垦黄海农场流传出了“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的说法。苏南地区基层干部和农民也说,农业一碗饭,副业一桌菜,工商富起来。两句话上报中央,万里很欣赏,多次引述。1984 年2月万里同志在烟台调研时向当地干部作了一个报告, 报告说:
  “要重视发展乡镇企业。我在全国农村工作会议上总结了江苏省的经验,谈到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对乡镇企业,要推动它更快地发展。”但即使中央四号文件下发了,也不等于一帆风顺了。1985年粮食减产,社会上包括上层都有些议论,认为“无工不富”的声音太响,盖过了“无农不稳”。更为严重的是当时“跑步前(钱)
  进”,不正之风有所滋长,又怪罪乡镇企业是“不正之风的风源”。
  我专门写了答辩文章《不正之风的风源》,认为北风、乡风、南风(改革开放) 三个源头要仔细分析。
  在对“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议论纷纷的当口,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在《农村问题论坛》1986 年第86 期上,发表了题为《不稳·不富·不活》的论文,他既肯定了江苏这个经验产生了很大的积极作用,但也指出,三句话,特别是前两句话,也的确有其不足之处。“如果我们认识只限于无农不稳,就会合乎逻辑地产生这样一种思想:我这里的农业已经发展到足以使社会政治生活‘稳’的程度,似乎就没有必要再去大力发展农业了”。他同时指出, 无工不仅不富,也会“不稳”。如果不指出和重视这些“不足之处”, 会带来“某种消极作用”。
  为了表达对于老论文的思辨,我在同一刊物第98 期上,写了一篇《再谈稳·富·活》的文章,并在《经济日报》上刊出一篇《三句话是“三位一体”》的文章,表明群众创造的经验,形象、生动地阐明客观规律和事实,无可指责,不必求全。我在文章中说,无农不稳,并未排除农业也可成为致富之道, 但当时从总体上看,单一农业经济难以致富。无工不富,并非排除“无工也不稳”,要因地制宜。无商不活,也没有“排除商业同样是富和稳的条件或前提”, 而且当时的情况,“流通问题往往大于生产问题”。江苏农民创造性提出的三句话,至今没有过时,现在提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提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本质上是一致的。
  三句话的思辨,一直反映到上层。中央主要领导听说后,关照我们不要再争论。他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说: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这些提法都是正确的。事实已经证明,农村许多有条件的地方工业兴起后, 就富起来了。
  无农不稳,这也是千真万确的真理。手中有粮,心里不慌。我们应当把“无工不富”“无农不稳”结合起来, 把二者看成是互相促进、互相支援的,而不是互相抵触的。
其他文献
山东省梁山县境内的“水泊梁山”是《水浒传》里一百单八将聚义之地。历史上,许多英雄好汉的故事在此上演,这儿的每一寸土地上都写满传奇。1939 年8 月,一个更具传奇色彩的故事又发生在“水泊梁山”:我八路军一一五师东进支队的600 名新一代“好汉”,在一一五师政委罗荣桓和代师长陈光的指挥下,创造了一个与敌兵力相当而武器装备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全歼日军一个大队的奇迹,被八路军总部和国民政府嘉誉为“ 模范歼
期刊
历史的长河,波澜壮阔、大浪淘沙。70年前的渡江战役,宛如天地间雄浑浩荡的伟力,以排山倒海的气势,力挽狂澜,推动着一个改天换地的时代进程。  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有一幕场景至今令人感动:那是1949年4月22日,炮声隆隆的江苏省扬中县西南江面上,一位身材瘦小、梳着大辫子的姑娘正奋力摇橹,一心想要船儿驶得飞快,好让船上的解放军战士尽快登陆,到对岸去打胜仗,解放全中国;另一位姑娘半蹲在船舱内,她们的父亲在
期刊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始终把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作为神圣职责,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告台湾同胞书》是在上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关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中国国家战略重心进行重大调整的历史背景下诞生的。是新时期党和政府对台方针政策的重要宣言。  中美关系改善,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双方签署《上海公报》,中美两国结束了长期的敌对关系。1977年
期刊
一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直逼长江北岸。此时,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已经南全面内战爆发时的120万人增加到358万,而国民党军的总兵力虽还有204万人,但能用于作战的部队却只有146万人。这些国民党部队分散在西起新疆、东至台湾的漫长战线上,且大部分部队皆遭受过解放军的重创,或是新组建的,或是被歼甚至多次被歼后又拼凑、补充起来的,士气低落,战斗力也弱,已无法在战略上组成有效
期刊
井冈山位于罗霄山脉中段,地处湘赣边界。自从毛泽东率领红四军来到这里,创建中共领导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以来,怎样对付敌人,怎样打仗,成了此地日常生活的中心问题。不过,常言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因如何筹措足够的、以粮草为代表的日常生活所需物资而产生的经济问题,其实并不比军事问题轻松多少。边界的党组织和红军与群众一道,为解决经济问题进行了顽强的斗争,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并且培育出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
期刊
1932年春末夏初,瞿秋白和鲁迅在上海北川公寓会面,他们由此相识相交。在此之前,他们已有书信来往,互以“最亲密的人”和“敬爱的同志”相称。1934年1月,瞿秋白离开上海前往中央苏区江西瑞金。路途迢迢,他总要抽出时间给鲁迅写信,告知行程。在他深陷敌手时,第一个通知的就是鲁迅,他把鲁迅当作最可信赖的同志和朋友。鲁迅也一直把瞿秋白的安危系于心上,在他被俘后曾经设法营救而未果。瞿秋白罹难后,鲁迅悲痛欲绝。
期刊
1939 年到1942 年,刘少奇先后担任中共中原局书记、中共华中局书记、新四军政委、中共新四军分会书记,领导华中人民英勇抗战。刘少奇是踏入宿迁最早,也是次数最多的老一代中共主要领导。抗战期间,刘少奇亲临宿迁境内,领导创建抗日根据地,在宿迁地区留下了一串串光辉足迹。  顶层设计,确定方向  抗战爆发后,随着八路军在敌后的发展,华北各地纷纷建立起抗日根据地。相比之下,中共在华中地区的敌后力量则较为薄
期刊
第一次进入雪域高原  跨越数千公里的距离,飞越4000 多米的高差, 从烟雨江南来到雪域高原工作,其实一开始我内心是拒绝的。听说前几批援藏医生中有几位曾经出现了肺结核、视网膜脱落等病症,说实话我挺怕的,我还没等到儿子娶媳妇呢。  参加援藏还是不参加?我对此很纠结。敏感的儿子似乎也猜到了几分, 不停追问我援藏的事,我只能如实相告。在知道此次不是短期援藏, 而是一年后,善良可爱的儿子连续问了我八个为什
期刊
雷晋笙,1898年9月17日出生在陕西省长安县三桥镇一个贫苦农家。他是早期传播共产主义思想到陕西,为陕西建团、建党作过重要贡献的革命活动家之一。大革命失败后,他坚持党的地下工作,曾任中共河南省委秘书长、中共山东省委书记,两次被捕,坚贞不屈,1931年4月5日,于济南纬八路慷慨就义,时年33岁。  为推动国民革命运动开展积极宣传  1920年夏,在上海法国天主教会办的震旦大学法政科学习的雷晋笙结识了
期刊
1926年底和1927年底,周恩来两次应召到上海中共中央机关工作,并于1928年中共六大后实际主持中共中央日常事务,开始了他“苦难辉煌”人生之旅的新征程。梳理青年周恩来在风云变幻、生死存亡情形下的这段革命生涯,有助于我们对坚守共产主义信仰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有助于我们对正在进行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所应持有的坚定信念和信心。  “入地狱”:冲锋在武装起义第一线  1926年12月,周恩来移交广东区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