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8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胸痛患者的心电图诊断作用。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法,抽取2012年9月-2015年4月到本院施予诊治的64例胸痛患者,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实施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诊断,观察分析诊断结果。结果:经检查,有43例患者心电图异常,其中男性异常者有23例,女性异常者有20例。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也相应的增加。在心电图异常中最为多见的为原发性ST-T改变,其次为心律失常。结论:采用心电图检查诊断胸痛,无论心电图是否存在异常,均应引起高度重视,同时配合其他辅助检查,结合患者自身症状表现,予以合理的诊断,以保证诊断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词】心电图;异常;胸痛
胸痛作为临床常见病症,可危及患者生命,导致胸痛的原因非常多,如急性冠脉综合征、食管破裂、主动脉夹层、气胸以及肺栓塞等,其中所占比例最大的为急性冠脉综合征[1-2]。心电图在胸痛诊断中作为重要手段,所有由于胸痛而就诊的患者基本均需实施心电图检查。本次研究笔者就胸痛患者的心电图诊断作用进行研究和分析。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所选对象来自于2012年9月-2015年4月到本院施予诊治的64例胸痛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31例,年龄在30-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47±6.35岁,胸痛发作到就诊时间为30min-3h,症状表现除胸痛以外,还伴有咯血、心悸、咳嗽、发热、出汗、胸闷以及呼吸困难等。
1.2方法
详细询问患者发病史、疼痛性质、持续时间、疼痛位置、诱发因素、严重程度以及既往史,施予全面的体格检查。基于此所有患者均实施心电图检查,采用常规12导联心电图进行检查诊断,若有必要加施V7-9、V3R、V4R以及V5R导联。若患者存在心律失常,则予以1min节律导联,观察并记录心电图检查结果。
1.3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的统计分析均用SPSS20.0软件进行,应用卡方比较检验,以结果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64例胸痛患者经心电图检查诊断,有43例患者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为67.2%,其中男性患者有23例,女性患者有20例。将10年作为一个年龄段,分为30-40岁、41-50岁、51-60岁,61-70岁以及71岁以上五个年龄组,各年龄组心电图异常发生情况如表1所示,通过表1数据的分析可知,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电图异常发生率相应的增高,各年龄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43例心电图异常患者中,以ST-T改变为主,有11例患者,所占比重为25.6%;其次为心律失常,有8例患者,所占比重为18.6%,而后是传导阻滞、急性心梗和窦性心动过速。
3.讨论
胸痛作为临床常见病症之一,可发生于不同年龄层的人群,从病发实际情况来看,多见于中老年。引起胸痛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各种炎症、理化因素、外伤或者肿瘤等[3]。在胸痛临床检查诊断中,心电图具有简单方便且可行性强、检查费用低廉等特点,在心胸科疾病的诊治中是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本次研究笔者就胸痛患者心电图诊断作用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64例胸痛患者经心电图检查诊断,心电图异常的有43例,发生率为67.2%,其中男性心电图异常发生例数多于女性。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也呈现出逐步增长的趋势,同时以原发性ST-T改变最为常见,其次为心律失常。此外,经本次研究结果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关于胸痛的各种疾病发生已趋向于年轻化。对此,对于胸痛患者应做到及时就医和就诊,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尽早实施心电图检查,以便于尽早发现各种危险因素,从而做好相应的预防应对工作。
很多疾病首发症状就是胸痛,有学者曾对急性胸痛患者病因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发现导致急性胸痛的常见病因有心源性、神经精神性、胃肠源性、骨骼肌肉源性、病毒以及肺原性等,从该结果来看,大血管损伤或者心肌缺损为急性胸痛患者到院就诊的主要原因。此外,近年来在急性肺栓塞和主动脉夹层等疾病的诊治中,因这些疾病发病急且病情变化快,病死率较高等,因此在就诊期间,应及时实施心电图检查,同时结合患者症状表现、超声心动图、CT或者MRI等检查快速鉴别诊断,以此为制定正确且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
曾有文献报道指出,在胸痛患者中心电图检查显示正常者所占比重大约为三分之一。本次研究有32.8%胸痛患者心电图正常,该结果和报道结果相一致。可见在胸痛心动图检查过程中,对于检查结果显示正常者也需引起高度重视,因一次心电图检查显示正常不可完全将冠脉综合征排除,部分患者可能于后期发展成为急性心梗,对此,对于这种类型的患者同样不容忽视。
综上所述,在胸痛患者临床检查中应用心电图诊断时,不管心电图是否存在异常,均应引起高度重视,同时还要注意不同年龄层的胸痛患者所存差异,结合患者症状表现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诊断,以便获得正确且合理的诊断结果,从而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给治疗方案的明确。
【参考文献】
[1] 梁淑银,刘桂娟,潘永翔等.彩超及心电图检查对鉴别心源性胸痛的价值[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4):202.
[2] 俞雷,高岩萍,尹淑琴等.早期复极综合征心前区胸痛25例心电图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2011,02(1):247.
[3] 胡晓萍,常超,陈雷杰等.高危急性胸痛的早期诊断研究现状[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13,22(1):74-76.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胸痛患者的心电图诊断作用。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法,抽取2012年9月-2015年4月到本院施予诊治的64例胸痛患者,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实施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诊断,观察分析诊断结果。结果:经检查,有43例患者心电图异常,其中男性异常者有23例,女性异常者有20例。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也相应的增加。在心电图异常中最为多见的为原发性ST-T改变,其次为心律失常。结论:采用心电图检查诊断胸痛,无论心电图是否存在异常,均应引起高度重视,同时配合其他辅助检查,结合患者自身症状表现,予以合理的诊断,以保证诊断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词】心电图;异常;胸痛
胸痛作为临床常见病症,可危及患者生命,导致胸痛的原因非常多,如急性冠脉综合征、食管破裂、主动脉夹层、气胸以及肺栓塞等,其中所占比例最大的为急性冠脉综合征[1-2]。心电图在胸痛诊断中作为重要手段,所有由于胸痛而就诊的患者基本均需实施心电图检查。本次研究笔者就胸痛患者的心电图诊断作用进行研究和分析。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所选对象来自于2012年9月-2015年4月到本院施予诊治的64例胸痛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31例,年龄在30-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47±6.35岁,胸痛发作到就诊时间为30min-3h,症状表现除胸痛以外,还伴有咯血、心悸、咳嗽、发热、出汗、胸闷以及呼吸困难等。
1.2方法
详细询问患者发病史、疼痛性质、持续时间、疼痛位置、诱发因素、严重程度以及既往史,施予全面的体格检查。基于此所有患者均实施心电图检查,采用常规12导联心电图进行检查诊断,若有必要加施V7-9、V3R、V4R以及V5R导联。若患者存在心律失常,则予以1min节律导联,观察并记录心电图检查结果。
1.3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的统计分析均用SPSS20.0软件进行,应用卡方比较检验,以结果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64例胸痛患者经心电图检查诊断,有43例患者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为67.2%,其中男性患者有23例,女性患者有20例。将10年作为一个年龄段,分为30-40岁、41-50岁、51-60岁,61-70岁以及71岁以上五个年龄组,各年龄组心电图异常发生情况如表1所示,通过表1数据的分析可知,随着年龄的增长,心电图异常发生率相应的增高,各年龄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43例心电图异常患者中,以ST-T改变为主,有11例患者,所占比重为25.6%;其次为心律失常,有8例患者,所占比重为18.6%,而后是传导阻滞、急性心梗和窦性心动过速。
3.讨论
胸痛作为临床常见病症之一,可发生于不同年龄层的人群,从病发实际情况来看,多见于中老年。引起胸痛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各种炎症、理化因素、外伤或者肿瘤等[3]。在胸痛临床检查诊断中,心电图具有简单方便且可行性强、检查费用低廉等特点,在心胸科疾病的诊治中是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本次研究笔者就胸痛患者心电图诊断作用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64例胸痛患者经心电图检查诊断,心电图异常的有43例,发生率为67.2%,其中男性心电图异常发生例数多于女性。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也呈现出逐步增长的趋势,同时以原发性ST-T改变最为常见,其次为心律失常。此外,经本次研究结果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关于胸痛的各种疾病发生已趋向于年轻化。对此,对于胸痛患者应做到及时就医和就诊,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尽早实施心电图检查,以便于尽早发现各种危险因素,从而做好相应的预防应对工作。
很多疾病首发症状就是胸痛,有学者曾对急性胸痛患者病因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发现导致急性胸痛的常见病因有心源性、神经精神性、胃肠源性、骨骼肌肉源性、病毒以及肺原性等,从该结果来看,大血管损伤或者心肌缺损为急性胸痛患者到院就诊的主要原因。此外,近年来在急性肺栓塞和主动脉夹层等疾病的诊治中,因这些疾病发病急且病情变化快,病死率较高等,因此在就诊期间,应及时实施心电图检查,同时结合患者症状表现、超声心动图、CT或者MRI等检查快速鉴别诊断,以此为制定正确且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
曾有文献报道指出,在胸痛患者中心电图检查显示正常者所占比重大约为三分之一。本次研究有32.8%胸痛患者心电图正常,该结果和报道结果相一致。可见在胸痛心动图检查过程中,对于检查结果显示正常者也需引起高度重视,因一次心电图检查显示正常不可完全将冠脉综合征排除,部分患者可能于后期发展成为急性心梗,对此,对于这种类型的患者同样不容忽视。
综上所述,在胸痛患者临床检查中应用心电图诊断时,不管心电图是否存在异常,均应引起高度重视,同时还要注意不同年龄层的胸痛患者所存差异,结合患者症状表现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诊断,以便获得正确且合理的诊断结果,从而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给治疗方案的明确。
【参考文献】
[1] 梁淑银,刘桂娟,潘永翔等.彩超及心电图检查对鉴别心源性胸痛的价值[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4):202.
[2] 俞雷,高岩萍,尹淑琴等.早期复极综合征心前区胸痛25例心电图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中旬刊),2011,02(1):247.
[3] 胡晓萍,常超,陈雷杰等.高危急性胸痛的早期诊断研究现状[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13,22(1):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