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于神经源性膀胱的反流性肾病患儿9例分析

来源 :国际儿科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001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继发于神经源性膀胱后反流性肾病患儿的病例特点、治疗经过及转归等.方法 对2004年4月到2013年2月期间来河北省儿童医院就诊的继发于神经源性膀胱后的反流性肾病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例患儿均先患有神经源性膀胱,在发生反流性肾病之前,均未经正规治疗,最终导致3例接受血液透析,1例死亡,其余5例的生活质量也受到严重影响.结论 对于怀疑神经源性膀胱并有可能继发反流性肾病的患儿,应及早完善相关检查,查明原发病,采取恰当治疗措施.一旦发生反流性肾病,积极采取减轻膀胱内压力、减少泌尿系统感染等措施,延长其进入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时间。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钙敏感受体(CaSR)对缺氧/复氧(A/R)所诱导乳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原代培养乳鼠心室肌细胞缺氧2 h/复氧24 h,建立A/R心肌细胞损伤模型.心肌细胞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A/R组和CaSR激动剂氯化钆(GdCl3)组.四氮唑嗅盐法(MTT)检测细胞的存活率,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分析细胞凋亡率,蛋白印迹法检测CaSR、半胱氨酸天冬酶(caspase)-3
1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生时胰岛β细胞受到免疫性破坏.通过基因传导调控β细胞的再生及增殖可能成为重建自身胰岛素分泌功能,而成为防治糖尿病的新途径.目前已经有多种基因经体外和体内实验证明对β细胞有再生或增殖作用,但这些基因全身应用后可能产生不良反应.因此,该文对近年来研究较多的基因在胰腺选择性表达后对胰岛β细胞的再生及增殖作用进行综述。
核因子-κB(NF-κB)是一种重要的核转录因子,广泛参与炎症介质、黏附分子、趋化因子和一些炎性相关酶类的基因调控,引起免疫损伤.血管细胞黏附分子-l(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能介导炎症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引起炎症损伤.VCAM-1基因的启动子区域包含许多功能串联的NF-κB站点,NF-κB激活可使VCAM-1
儿童呼吸道梗阻是一种少见却棘手的临床问题.随着支架置入术成功应用于成年人治疗,它在儿童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但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也随之而来.因此,严格把握适应证,选择合适大小及材料的支架,仔细随访、评估疗效,及时处理并发症,并掌握熟练的支架置入方法和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宫内感染后胎儿炎症反应在早产及早产儿脑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胎儿炎症反应表现为胎儿循环中前炎症细胞因子增加.炎症信号可通过血脑屏障启动胎儿神经炎症反应,导致发育中大脑损伤.全面理解胎儿炎症反应有助于提出干预措施并改善早产儿神经发育结局.该文就胎儿炎症反应与早产儿脑损伤相关问题作一综述。
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泌尿外科是国内最早建立的小儿泌尿外科专业科室之一,2009年成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先天性泌尿生殖系畸形外科诊治中心”,是一支临床技能卓越的优秀团队,
期刊
嗜碱性粒细胞一直以来由于与肥大细胞功能相似,且缺乏深入研究,而被认为在过敏性炎症中的作用仅仅是作为效应细胞辅助肥大细胞释放炎症介质.然而近年来研究发现,人类嗜碱性粒细胞在启动和维持过敏性免疫反应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且能促进B细胞增殖和免疫球蛋白向IgE和IgG4的类别转换,其免疫调节作用也日益受到关注.此外,嗜碱性粒细胞的非特异性激活方式为儿童感染后诱发过敏性疾病的机制研究指明了新的方向。
血管迷走性晕厥(VVS)是小儿不明原因晕厥中最常见的原因,倾斜试验是诊断VVS的基础方法,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斜板试验和异丙肾上腺素激发试验可进一步提高VVS诊断的敏感性,饮水试验可使倾斜试验阳转阴.目前VVS的治疗以非药物治疗--健康教育和自身调整为主,饮水试验是一种简单有效可行的防治措施,药物治疗尚需多中心合作的进一步研究,对倾斜试验中VVS患儿的心率、血压变化的监测,可能对药物治疗疗效有预测作用
近年来,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CA-MRSA)已经在无明确危险因素儿童中出现,其发病率在世界各地正在上升.CA-MRSA感染已经使儿童葡萄球菌感染流行病学、实验室方法、抗生素治疗和预防等方面发生了变化.尽管多数CA-MRSA感染是轻度的,最初涉及皮肤和软组织,但也可导致严重的、侵袭性和威胁生命的感染.作为一种遗传学上截然不同的病原,CA-MRSA通常对多种非β-内酰胺类抗生素敏感.在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G6PD)是磷酸戊糖途径的主要调节酶,对维持细胞内能量代谢和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G6PD缺乏症是最常见的遗传性红细胞酶缺陷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防治重点是尽早明确诊断,避免接触易导致发病的敏感性因素。目前应用于临床诊断的方法主要是G6PD酶活性的检测,该方法对女性杂合子检出率低。国内外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