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学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精华,蕴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底蕴,如今的教育环境是高考一统天下,以高考成败论
英雄,所以现行高中语文教学与国学教学直接关联的内容很少。就文化传承而言,高中语文中开展国学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既能促进国学文化的传承,更有助于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关键词】高中语文;国学教育;重要性;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国学教育的重要性
第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适当进行国学教育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语文教学中的国学教育能够激发兴趣,引导中学生了解、认知、探究传统文化,从传统经典中了解所蕴含的人生哲理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帮助中学生领悟国学的精粹,帮助中学生深刻理解民族文化的内涵,激发中学生的爱国情怀。
第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适当进行国学教育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和民族精神的弘扬。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外来文化的涌入,利己主义、个人主义以及金钱至上等不良的价值观对人们造成了一定的冲击。部分中学生受社会不良思潮的影响,容易产生从众心理,从而对我国传统的价值观持鄙视、批判的观点。因此,国学教育可以帮助中学生深刻了解我国国学经典中所蕴含的精华,端正中学生的品行,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二、高中语文国学教育面临的困境
(一)对国学教育的认识不足
当前,国学内容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所占的比例小,难以满足当前国学教育的需要。虽然《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素质教育,强调语文教学与国学教育的结合,但是受当前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学校及家长过分关注学生的成绩,过分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高中教学都围绕高考转圈,不愿在国学教育方面投入太多的时间与精力。
(二)教学力量较为薄弱
学校是开展国学教育的重要基地,教师又是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国学教育的氛围不够浓厚,师资力量薄弱是影响高中语文国学教育的重要原因。据了解,当前高中语文教师队伍在国学方面缺少研究。许多高中语文教师对国学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只是偶尔出于道义良知对国学经典进行一定的教授与宣讲,学校也没有聘请国学教师来进行相关指导。有的教学以简单的经典诵读为主,学生不能有更深的理解,难以企及其中道理。
(三)教学效率有待提高
受当前应试教育以及不恰当主流意识观念的影响,家长并不支持国学教育,推行国学教育的社会环境不够好,加之学校的认识不足等原因,导致高中语文国学教育效率较为低下。国学经典中的部分词句晦涩,与我们现代汉语差距较大,给学生带来的理解障碍,造成中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兴趣低下,对国学教育产生了抵触心理,影响了国学教育的开展。
三、加强高中语文国学教育的对策
(一)提高认识,开发课程
第一,学校应在校园内安置孔子、孟子等古代著名思想家的雕塑或雕塑群,为中学生营造一个较为浓厚的文化氛围,在学校教学楼的走廊、楼梯等处悬挂或张贴孔子、陶行知等古今中外著名思想家、医学家的励志名言警句,在校园内悬挂具有教育意义或包含人文关怀思想的标语牌,使中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国学教育的熏陶。
第二,教师应当注意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国学教育的重要性。加大宣传力度,通过讲座、座谈会、文艺节目等方式提高人们对国学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促其认识到开展国学教育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各校可以依据实际情况指定部分经典作为教学内容,甚至在经典中有选择性开发、编写校本课程,开设国学教育课。
(二)注重学习,提高素养
第一,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尽可能地为教师提供一定的进修与学习机会。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等方式提高高中语文教师的国学素养,为国学教育的推行提供良好的保证。语文教师自身应当注意树立终身学习意识,认真研读国学经典,加强与本校教师以及校外专家学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不断提高自身的国学底蕴,促进国学教育的进一步开展。
第二,开展实践活动,让沉淀在历史长河中的文化开出新花。在国学教育活动中,选择喜闻乐见的内容与形式,以太极、古曲、茶艺、书画、戏剧以及讲座等以传承文化经典为主题的文化活动,鼓励中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国学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审美观。
(三)拓宽思路,提升水平
第一,语文教师应当注意将国学教育与高中语文教学有效结合起来,寻找国学与书本之间的衔接点,有效连接国学与书本,让中学生在语文学习的同时综合了解相关历史、文学等方面的知识,提高中学生的国学修养。例如在学习孟子的《鱼我所欲也》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同时阅读《论语》的相关内容和孟子的其他文章,通过纵横比较,从而对孟子的思想与德行有一个较为明确的认识与了解。
第二,相关教育部门可以将国学教育与当前高考相结合,将国学教育内容纳入高中语文教材体系,以提高学校、教师以及学生对国学教育的重视。也可以在高考考綱中增设考点,这一点在各省自主命题的时代,福建等省份就已经出现过将高考与文化经典挂钩的先例。
第三,语文教师应当注意认识自身在国学教育方面存在的不 足,改变自身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提高国学教育的效率。在推行国学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当前国学教育活动中,在不同层面上存在对其重要性认识不 足,学校在国学教育方面应当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推进高中语文国学教育水平,不仅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更有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徐秋林.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国学教育研究[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6(3).
[2]由秋月.高一语文教学中的国学教育研究——以高一语文教材为例[J].课外语文,2016(18).
英雄,所以现行高中语文教学与国学教学直接关联的内容很少。就文化传承而言,高中语文中开展国学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既能促进国学文化的传承,更有助于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关键词】高中语文;国学教育;重要性;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国学教育的重要性
第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适当进行国学教育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需要。语文教学中的国学教育能够激发兴趣,引导中学生了解、认知、探究传统文化,从传统经典中了解所蕴含的人生哲理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帮助中学生领悟国学的精粹,帮助中学生深刻理解民族文化的内涵,激发中学生的爱国情怀。
第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适当进行国学教育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和民族精神的弘扬。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外来文化的涌入,利己主义、个人主义以及金钱至上等不良的价值观对人们造成了一定的冲击。部分中学生受社会不良思潮的影响,容易产生从众心理,从而对我国传统的价值观持鄙视、批判的观点。因此,国学教育可以帮助中学生深刻了解我国国学经典中所蕴含的精华,端正中学生的品行,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二、高中语文国学教育面临的困境
(一)对国学教育的认识不足
当前,国学内容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所占的比例小,难以满足当前国学教育的需要。虽然《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素质教育,强调语文教学与国学教育的结合,但是受当前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学校及家长过分关注学生的成绩,过分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高中教学都围绕高考转圈,不愿在国学教育方面投入太多的时间与精力。
(二)教学力量较为薄弱
学校是开展国学教育的重要基地,教师又是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国学教育的氛围不够浓厚,师资力量薄弱是影响高中语文国学教育的重要原因。据了解,当前高中语文教师队伍在国学方面缺少研究。许多高中语文教师对国学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只是偶尔出于道义良知对国学经典进行一定的教授与宣讲,学校也没有聘请国学教师来进行相关指导。有的教学以简单的经典诵读为主,学生不能有更深的理解,难以企及其中道理。
(三)教学效率有待提高
受当前应试教育以及不恰当主流意识观念的影响,家长并不支持国学教育,推行国学教育的社会环境不够好,加之学校的认识不足等原因,导致高中语文国学教育效率较为低下。国学经典中的部分词句晦涩,与我们现代汉语差距较大,给学生带来的理解障碍,造成中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兴趣低下,对国学教育产生了抵触心理,影响了国学教育的开展。
三、加强高中语文国学教育的对策
(一)提高认识,开发课程
第一,学校应在校园内安置孔子、孟子等古代著名思想家的雕塑或雕塑群,为中学生营造一个较为浓厚的文化氛围,在学校教学楼的走廊、楼梯等处悬挂或张贴孔子、陶行知等古今中外著名思想家、医学家的励志名言警句,在校园内悬挂具有教育意义或包含人文关怀思想的标语牌,使中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国学教育的熏陶。
第二,教师应当注意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国学教育的重要性。加大宣传力度,通过讲座、座谈会、文艺节目等方式提高人们对国学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促其认识到开展国学教育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各校可以依据实际情况指定部分经典作为教学内容,甚至在经典中有选择性开发、编写校本课程,开设国学教育课。
(二)注重学习,提高素养
第一,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尽可能地为教师提供一定的进修与学习机会。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等方式提高高中语文教师的国学素养,为国学教育的推行提供良好的保证。语文教师自身应当注意树立终身学习意识,认真研读国学经典,加强与本校教师以及校外专家学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不断提高自身的国学底蕴,促进国学教育的进一步开展。
第二,开展实践活动,让沉淀在历史长河中的文化开出新花。在国学教育活动中,选择喜闻乐见的内容与形式,以太极、古曲、茶艺、书画、戏剧以及讲座等以传承文化经典为主题的文化活动,鼓励中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国学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审美观。
(三)拓宽思路,提升水平
第一,语文教师应当注意将国学教育与高中语文教学有效结合起来,寻找国学与书本之间的衔接点,有效连接国学与书本,让中学生在语文学习的同时综合了解相关历史、文学等方面的知识,提高中学生的国学修养。例如在学习孟子的《鱼我所欲也》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同时阅读《论语》的相关内容和孟子的其他文章,通过纵横比较,从而对孟子的思想与德行有一个较为明确的认识与了解。
第二,相关教育部门可以将国学教育与当前高考相结合,将国学教育内容纳入高中语文教材体系,以提高学校、教师以及学生对国学教育的重视。也可以在高考考綱中增设考点,这一点在各省自主命题的时代,福建等省份就已经出现过将高考与文化经典挂钩的先例。
第三,语文教师应当注意认识自身在国学教育方面存在的不 足,改变自身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提高国学教育的效率。在推行国学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当前国学教育活动中,在不同层面上存在对其重要性认识不 足,学校在国学教育方面应当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推进高中语文国学教育水平,不仅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更有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徐秋林.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国学教育研究[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6(3).
[2]由秋月.高一语文教学中的国学教育研究——以高一语文教材为例[J].课外语文,20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