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
在如今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上,学生都安安静静地坐在教室等待教师的提问,而很少有学生会主动地将自己思考的问题提出来,向教师探讨,与同学讨论。这种单向教育在全国范围内是很普遍的,虽然说素质教育早已开展,但是由于如今的考核方式的束缚,教师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开拓课程教育之外的项目。在很好地应付考试之外,同时兼顾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需要我们教育机构做出比较有力的引导,从根源上给予学校和教师进行教育方式改革的力量。
二、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体制的缺陷
1 一味说教的灌输方式,阻碍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当前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内容稳定单一,基本上在几年内的变化很小。并且教师通常在教学过程中循着一贯的模式,即教师授课、学生听的基本模式。这种模式不但导致学生无法与教师交流想法,不能够获得与人交流、被人认可的乐趣,而且学生的主动性受到限制,创新能力没有办法在与教师的交流中得到提高。
2 重视理论、理性,忽略实践、感性的重要作用
“知易行难”永远是中国教育的一大缺陷,而学以致用却也永远是学生学习的目的。教师在课堂上没能鼓励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忽视知识的学习只有与丰富的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够更加鲜活、深刻。例如,在讲述西方工业革命的部分时,如果能够安排学生去做相关资料的查找、整理,最后在课堂上交流,那么学生肯定会对此印象深刻,同时也会提高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交流能力、团队合作意识等。
三、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创新举措
1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融洽的教学气氛
古人云:动之以情,方能晓之以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能够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起到推进作用。试想思想品德本来就是一个略显冷冰冰的课程,如果再加上授课教师的“专制”,整个课堂呈现“唯师命从”的气氛,怎么会有学生提起勇气去与教师交流呢?相反,如果教师能够在课堂上尊重学生的情感,鼓励他们勇于大胆猜测并思考,那么学生才能够不畏于教师的威严,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人行,必有我师。”在整个课堂中,和谐的师生关系、融洽的教学氛围,在某种程度来说,不仅是学生思维自由发挥、拓展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师生间相互学习的一个机会。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只有与学生和谐相处,才能够为教育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 运用创新型教材,使观念与时俱进
时代是在每分每秒进步的,对于我们教育工作来讲,在近期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的教育理念不会有很大的变化,但是我们所看到的、接触到的许多新知识、新观念确实能够运用在教学工作中,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质量。
创新型教材的使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生动活泼、形象生动的事例使教师不需要再干巴巴地讲解那些富有教育意义的思想理念。另外,创新型教材增加了让学生自己独立地去设定问题,再带着问题去阅读了解文章,最后与同学交流讨论等内容。创新型教材鼓励探究性学习,能够辅助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自由思考的能力。
3 知行统一,培养实践能力,倡导合作精神
教师还需要认真考虑活动课的重要性。通常的活动课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比如提出一个话题,在师生氛围和谐的基础上,大家各抒己见,对一些看法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教师在其中做一些辅助的指导、补充,使得整个环节不出现断裂或者冲突。
如果课堂活动已足够,则可以选择一些室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动手实践。在室外的活动可以将学生分成组,任务落实到个人;小组讨论时鼓励小组成员各抒己见、尽情发挥;然后组员商讨,完成相应的活动总结。
在如今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上,学生都安安静静地坐在教室等待教师的提问,而很少有学生会主动地将自己思考的问题提出来,向教师探讨,与同学讨论。这种单向教育在全国范围内是很普遍的,虽然说素质教育早已开展,但是由于如今的考核方式的束缚,教师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开拓课程教育之外的项目。在很好地应付考试之外,同时兼顾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需要我们教育机构做出比较有力的引导,从根源上给予学校和教师进行教育方式改革的力量。
二、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体制的缺陷
1 一味说教的灌输方式,阻碍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当前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内容稳定单一,基本上在几年内的变化很小。并且教师通常在教学过程中循着一贯的模式,即教师授课、学生听的基本模式。这种模式不但导致学生无法与教师交流想法,不能够获得与人交流、被人认可的乐趣,而且学生的主动性受到限制,创新能力没有办法在与教师的交流中得到提高。
2 重视理论、理性,忽略实践、感性的重要作用
“知易行难”永远是中国教育的一大缺陷,而学以致用却也永远是学生学习的目的。教师在课堂上没能鼓励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忽视知识的学习只有与丰富的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够更加鲜活、深刻。例如,在讲述西方工业革命的部分时,如果能够安排学生去做相关资料的查找、整理,最后在课堂上交流,那么学生肯定会对此印象深刻,同时也会提高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交流能力、团队合作意识等。
三、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创新举措
1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融洽的教学气氛
古人云:动之以情,方能晓之以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能够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起到推进作用。试想思想品德本来就是一个略显冷冰冰的课程,如果再加上授课教师的“专制”,整个课堂呈现“唯师命从”的气氛,怎么会有学生提起勇气去与教师交流呢?相反,如果教师能够在课堂上尊重学生的情感,鼓励他们勇于大胆猜测并思考,那么学生才能够不畏于教师的威严,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人行,必有我师。”在整个课堂中,和谐的师生关系、融洽的教学氛围,在某种程度来说,不仅是学生思维自由发挥、拓展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师生间相互学习的一个机会。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只有与学生和谐相处,才能够为教育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2 运用创新型教材,使观念与时俱进
时代是在每分每秒进步的,对于我们教育工作来讲,在近期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的教育理念不会有很大的变化,但是我们所看到的、接触到的许多新知识、新观念确实能够运用在教学工作中,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质量。
创新型教材的使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生动活泼、形象生动的事例使教师不需要再干巴巴地讲解那些富有教育意义的思想理念。另外,创新型教材增加了让学生自己独立地去设定问题,再带着问题去阅读了解文章,最后与同学交流讨论等内容。创新型教材鼓励探究性学习,能够辅助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自由思考的能力。
3 知行统一,培养实践能力,倡导合作精神
教师还需要认真考虑活动课的重要性。通常的活动课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比如提出一个话题,在师生氛围和谐的基础上,大家各抒己见,对一些看法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教师在其中做一些辅助的指导、补充,使得整个环节不出现断裂或者冲突。
如果课堂活动已足够,则可以选择一些室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动手实践。在室外的活动可以将学生分成组,任务落实到个人;小组讨论时鼓励小组成员各抒己见、尽情发挥;然后组员商讨,完成相应的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