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农村学生致辍因素分析
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我国政府之前对教育有过承诺,在教育方面的投入一定要占到GDP的4%,但是实际上根本没有做到。有数据显示,2010年到2012年,我国教育财政投入占GDP的比重从2.79%提高到了3.48%,说明政府在对教育方面还是相当重视的。对教育的投入后来又出现了下滑,说明政府还是没有充分认识到经费投入不足是制约农村教育落后的根源,由于经费不足,学校办学条件自然就差,学生学习毫无兴趣,久而久之,本就厌学的学生就会走上辍学之路。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弊端日益显现,学校要求狠抓学生的考试成绩,扭曲了学生对学习的认识,变成了对分数的单一追求,这种方式更使得教师和学生不堪重负。老师为让学生取得理想分数,只得采取强硬手段逼迫学生学习,致使学生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辍学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
教育内容枯燥无味。有时候,教育管理部门在改革教材方面也有可能导致学生走上辍学之路。现在编写的课程中,内容很枯燥,而且很多课程脱离实际。
(一)教师因素方面
教师队伍素质低,相当一部分教师的文化功底比较薄弱,没有生动课堂语言,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学质量很难保证。
教师学历水平普遍偏低。许多农村教师的学历都是参加工作之后通过自学考试或函授而取得,如果只考虑第一学历,许多教师都是不合格的。教学方法也相当陈旧。他们知识更新的速度完全跟不上现代教育改革的要求,更不用说把新鲜知识传授给学生了。
优秀教师流失,师资队伍不稳定。教师的待遇很低,相比同一地区的公务员来说,长期以来没有住房公积金,就广西苍梧县来说,近几年农村老师才有住房公积金,但是比例只有公务员的一半不到,这也是教师流失的原因。
(二)家长因素方面
家长因素方面,因超生等原因造成了贫困。由于部分农村地区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不到位,导致部分家庭子女偏多。使得本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生活更加艰难,让孩子特别是女孩子辍学便是自然而然的事。
家长对读书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在农村,许多孩子的父母文化程度偏低,对读书重要性的认识往往不够,加之目前就业局势的紧迫,使得他们只看到眼前利益,而忽视了长远利益。使得本应在校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学生,只得放下书本外出务工。
对孩子缺乏父母直接的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往往跟随爷爷奶奶等生活,导致了隔代教育的普遍存在。隔代教育氛围中的孩子,学习等方面往往得不到有效监管、缺乏父母关爱,学习和心理等的变化难以得到及时发现和疏导,往往发现时已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最终导致辍学。
(三)学生方面因素
厌学是重要因素。留守儿童辍学问题除了经济因素之外,孩子本身学习兴趣减弱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由于监护人知识、能力和认识的局限,加之传统教育模式的误导误判,使得很多留守儿童产生心理疾病,厌恶上学,精神抑郁、孤僻,并最终导致辍学。
升学无望,就业无门。农村孩子读书的唯一动力就是能够考上大学,找到工作。而农村教育质量的落后,使得考上大学者寥寥无几。能就业者更是少之更少。导致家长认为既然升学无望、就业无门,不如早点下学挣钱,减轻家庭负担。这种观念也导致农村辍学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校园周边环境的因素。电子游戏室、台球室、网吧、歌厅等娱乐场所,甚至有的商贩昧着良心向学生出租一些不健康的音像制品和书刊。学生心理本来就脆弱,加之缺少家人管束,极易沉溺这些不当场所而不能自拔,无暇顾及学习,甚至由此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严重影响着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成为引发学生厌学、乃至辍学的重要诱因。
二、关于解决农村留守儿童辍学问题的对策
第一,留守儿童问题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关系到农村的稳定,更关系到祖国的未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拥有广阔的农村和大量的农业人口,农村的贫穷和落后使得很多人不得不去大城市谋生而产生了大量的留守儿童。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今天,留守儿童应该受到我们全社会的关注。他们的衣食住行、身心健康以及关系他们一生的教育,都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因此,国家应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营造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使农村孩子不再输在起跑线上,让他们有机会成长,有条件成才。地方政府和村干部更要注重关爱留守儿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同时,家长也要加强对留守子女的关心,虽然不能在身边照顾,平时也要多加联系,多加关心,帮助孩子正确解决生活上和学习上遇到的问题,让孩子健康成长。
第二,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注定要面临更多的挑战和困难,因为他们没有父母守在身边关心他们的成绩,关注他们的心理。大部分留守儿童都由爷奶帮忙照看,解决吃饱穿暖尚可,根本无力顾及学习和性格培养。再加上我国目前的教育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单纯的以考试来衡量学生的优劣,使得很多儿童逐渐地失去了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应该有所反思,我们必须改革当前的教育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改变单纯以考试成绩为教育评价指标的做法。对思想有偏差、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加强教育,平时多组织集体活动,减轻孩子的孤独感,让他们融入集体。只有这样,承受着孤独和寂寞的留守儿童才能体会到社会的关爱,才会激起学习的兴趣。
第三,父母转变对孩子的教育观念。作为父母,一定要为自己的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条件,不能因为怕麻烦而荒废了孩子的学业。条件允许范围内,父母外出务工时一定要尽可能把孩子带在身边并送到学校,让孩子接受义务教育。也可以其中一方外出经商或务工,留下一方在家里,以便照顾孩子。如果父母确实不能留家照顾孩子,一定要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关注、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以及心理状况,加强与监护人的沟通,让监护人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和管理。
三、结语
当前,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学生辍学问题的严重性,采取各种有力措施,保证入学率,遏制学生辍学,使义务阶段所有学生都得到好的教育。
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我国政府之前对教育有过承诺,在教育方面的投入一定要占到GDP的4%,但是实际上根本没有做到。有数据显示,2010年到2012年,我国教育财政投入占GDP的比重从2.79%提高到了3.48%,说明政府在对教育方面还是相当重视的。对教育的投入后来又出现了下滑,说明政府还是没有充分认识到经费投入不足是制约农村教育落后的根源,由于经费不足,学校办学条件自然就差,学生学习毫无兴趣,久而久之,本就厌学的学生就会走上辍学之路。
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弊端日益显现,学校要求狠抓学生的考试成绩,扭曲了学生对学习的认识,变成了对分数的单一追求,这种方式更使得教师和学生不堪重负。老师为让学生取得理想分数,只得采取强硬手段逼迫学生学习,致使学生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辍学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
教育内容枯燥无味。有时候,教育管理部门在改革教材方面也有可能导致学生走上辍学之路。现在编写的课程中,内容很枯燥,而且很多课程脱离实际。
(一)教师因素方面
教师队伍素质低,相当一部分教师的文化功底比较薄弱,没有生动课堂语言,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学质量很难保证。
教师学历水平普遍偏低。许多农村教师的学历都是参加工作之后通过自学考试或函授而取得,如果只考虑第一学历,许多教师都是不合格的。教学方法也相当陈旧。他们知识更新的速度完全跟不上现代教育改革的要求,更不用说把新鲜知识传授给学生了。
优秀教师流失,师资队伍不稳定。教师的待遇很低,相比同一地区的公务员来说,长期以来没有住房公积金,就广西苍梧县来说,近几年农村老师才有住房公积金,但是比例只有公务员的一半不到,这也是教师流失的原因。
(二)家长因素方面
家长因素方面,因超生等原因造成了贫困。由于部分农村地区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不到位,导致部分家庭子女偏多。使得本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生活更加艰难,让孩子特别是女孩子辍学便是自然而然的事。
家长对读书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在农村,许多孩子的父母文化程度偏低,对读书重要性的认识往往不够,加之目前就业局势的紧迫,使得他们只看到眼前利益,而忽视了长远利益。使得本应在校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学生,只得放下书本外出务工。
对孩子缺乏父母直接的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往往跟随爷爷奶奶等生活,导致了隔代教育的普遍存在。隔代教育氛围中的孩子,学习等方面往往得不到有效监管、缺乏父母关爱,学习和心理等的变化难以得到及时发现和疏导,往往发现时已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最终导致辍学。
(三)学生方面因素
厌学是重要因素。留守儿童辍学问题除了经济因素之外,孩子本身学习兴趣减弱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由于监护人知识、能力和认识的局限,加之传统教育模式的误导误判,使得很多留守儿童产生心理疾病,厌恶上学,精神抑郁、孤僻,并最终导致辍学。
升学无望,就业无门。农村孩子读书的唯一动力就是能够考上大学,找到工作。而农村教育质量的落后,使得考上大学者寥寥无几。能就业者更是少之更少。导致家长认为既然升学无望、就业无门,不如早点下学挣钱,减轻家庭负担。这种观念也导致农村辍学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校园周边环境的因素。电子游戏室、台球室、网吧、歌厅等娱乐场所,甚至有的商贩昧着良心向学生出租一些不健康的音像制品和书刊。学生心理本来就脆弱,加之缺少家人管束,极易沉溺这些不当场所而不能自拔,无暇顾及学习,甚至由此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严重影响着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成为引发学生厌学、乃至辍学的重要诱因。
二、关于解决农村留守儿童辍学问题的对策
第一,留守儿童问题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关系到农村的稳定,更关系到祖国的未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拥有广阔的农村和大量的农业人口,农村的贫穷和落后使得很多人不得不去大城市谋生而产生了大量的留守儿童。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今天,留守儿童应该受到我们全社会的关注。他们的衣食住行、身心健康以及关系他们一生的教育,都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因此,国家应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营造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使农村孩子不再输在起跑线上,让他们有机会成长,有条件成才。地方政府和村干部更要注重关爱留守儿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同时,家长也要加强对留守子女的关心,虽然不能在身边照顾,平时也要多加联系,多加关心,帮助孩子正确解决生活上和学习上遇到的问题,让孩子健康成长。
第二,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注定要面临更多的挑战和困难,因为他们没有父母守在身边关心他们的成绩,关注他们的心理。大部分留守儿童都由爷奶帮忙照看,解决吃饱穿暖尚可,根本无力顾及学习和性格培养。再加上我国目前的教育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单纯的以考试来衡量学生的优劣,使得很多儿童逐渐地失去了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应该有所反思,我们必须改革当前的教育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改变单纯以考试成绩为教育评价指标的做法。对思想有偏差、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加强教育,平时多组织集体活动,减轻孩子的孤独感,让他们融入集体。只有这样,承受着孤独和寂寞的留守儿童才能体会到社会的关爱,才会激起学习的兴趣。
第三,父母转变对孩子的教育观念。作为父母,一定要为自己的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条件,不能因为怕麻烦而荒废了孩子的学业。条件允许范围内,父母外出务工时一定要尽可能把孩子带在身边并送到学校,让孩子接受义务教育。也可以其中一方外出经商或务工,留下一方在家里,以便照顾孩子。如果父母确实不能留家照顾孩子,一定要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关注、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以及心理状况,加强与监护人的沟通,让监护人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和管理。
三、结语
当前,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学生辍学问题的严重性,采取各种有力措施,保证入学率,遏制学生辍学,使义务阶段所有学生都得到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