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花应好在,无计会江楼。”这是南宋诗人范成大过古合州时留下的千古绝唱,它生动地描绘了合川历史上始终保持着繁荣的文化景象。历代名人杜甫、杜审言、文天祥、余介、刘克庄、杨升庵等都曾游临三江揽胜,挥毫吟诗颂兴。声名远播的合川不仅仅是因为钓鱼城那场令上帝折鞭的抗蒙之战,更重要的是合川丰厚的人文积淀。在战火与硝烟的洗礼下,几经历史的沧桑,一张合川文化的名片日渐亮丽了起来,这就是合川峡砚。在凿子与刻刀的舞动下,它让世人看见了合川波光涌动的文风墨韵……
天赐良材,能工巧匠用心雕刻
“人文江城,巴国别都。”素有江城明珠之称的合川,渠江、涪江和嘉陵江在这里牵手相拥,合流并进,然后嘉陵江以其更为磅礴的气势奔涌而下——就在嘉陵江必经的沥鼻峡东岸的后山一代,也就是合川草街柳坪村的境内,山下数百米深处储藏着大量稀有的峡石,石层厚度达两米有余。该石材质地细腻,色泽淡雅,易于雕刻,在全国独一无二。
据《合川文史资料》记载,早在宋代,三江汇聚的合川不仅商贸发达,而且文风盛行,上天赐予的上好峡石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能工巧匠们雕刻制作砚台的首选材料,峡砚也便由此而得名。数百年来,历代合川峡砚雕刻艺人们使用刻刀、钻子、手锤、磨具等工具,要经过开采石材、选料、构思、描图、造型、精雕、细磨、上色、抛光等十余道工序,用心雕刻,才能制作出一方方精美绝伦的砚台。
且不说石工在石场窑洞里开采原材料和山路上远距离搬运的艰辛,也不必说大师们起龙甲点龙眼时精雕细刻的微妙刀法,单是工匠们使用刻刀、手锤和钻子等工具进行初步造型时工序的娴熟高超技艺就会让你叹为观止。他们胸中有祥龙,有百凤,有奇花,有异草,有着历代文人墨客的名篇巨制,还有本土异域的风土人情和名胜景观,总之,他们是胸有成竹,他们在既定的石材上采用打、凿、刻、挖、钻等技法对石材因式造型,要把粗糙的硖石塑造成他们心中那个栩栩如生的形象。其中“打”就是用手锤与錾子结合,通过手锤发力,经錾子受力在石材表面上,将多余的材料去掉,由大到小,至到成型,即所说的“削减法”;“凿”即凿子(凿刀)在石材表面用手腕着力,同样采用“削减法”进行凿削,有时还要使用肩部用力进行凿削;“刻”即是用刻刀在石材平面或表面上进行刻划;“挖”是对石料进行深度凿刻,以达到层次感和立体感;“钻”是用小刻刀在石料上打眼或钻孔,并要经过三百六十度旋转式的刻凿方法才能达到镂空雕琢的效果。易宗毅说,这些技法都是峡砚制作必备的基本功,如要熟练掌握,少说也得有数年的从业经验才行,尤其是力道的把握,稍不留神,不但不能造出心目中所要的那个鲜活的形象,还会把宝贵的原材料给废了!
王卫国在创作荣获第三届重庆工艺美术展铜奖的作品“鼎盛重庆”时,拿到一块原石,依据其形状像鼎,自己便在心中构思,鼎可以代表山城重庆最具特色的火锅,再加上用蛟龙吐火煮火锅,寓意鼎盛重庆,然后再经过制图、打坯造型、细磨、精雕、上色、抛光等十余道手工工序雕刻而成,花费了至少一个月的时间。看来,要创作一件好的峡砚作品,不仅需要有精湛的技艺,还得有一双慧眼,一颗独具创新的心灵,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文房至宝,骚人墨客情有独钟
峡砚具有磨墨快速、不损笔锋、砚中蓄水、数日不干、储墨不腐等特点,加之雕刻精湛、造型美观,砚上刻有诗词名句,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历史上与当时的四大名砚不分上下,在文风盛行的合川,深受文人的宠爱。相传,宋代著名的理学家周敦颐在养心亭(现在合川八角亭)著书立说时,使用的就是合川嘉陵江沥鼻峡所产的峡砚。自宋、明以来,峡砚更是受到无数骚人墨客的百般钟爱与称赞。
“峡畔茅屋僻,巧工凿石盘。启墨云龙舞,运笔虎榜悬。石腻堪如玉,工艺圣手传。贵似翰家客,四宝居一员。”这是明代(英宗时)合州人、吏部尚书李实对峡砚的题诗。冯玉祥对合川的墨玉石砚台尤其赞赏,曾泼墨亲自书写“有志者,事竟成” 和“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名言警句。近代知名人士及书画家于右任、谢无量、郭沫若等亦对合川峡砚题诗赞颂。
2010年11月,自幼跟随父亲王智贤学艺的王卫国,作为合川峡砚制作技艺的传承人受邀到上海参加世博会,当他穿着印有龙样图案的中式服装在技艺演示台上挥舞刻刀的时候,引得络绎不绝的游客团团围观,挤得水泄不通,他细腻的刀法和娴熟的技艺让围观者拍手叫绝,他带去展览的作品让前来观看的美国馆首席执行总裁和重庆市纪委书记徐敬业等赞叹不已!
险象环生,技艺传承不断创新
合川峡砚的雕刻制作始于宋代,本地雕刻工匠从事砚台的雕刻技艺已远近闻名,制作生产的峡砚与当时的四大名砚不分上下。后来,随着南宋中晚期宋蒙之间的交战,合川峡砚制作曾一度停止,到了明代才恢复了砚台的制作。明末时期,由于战乱原因,制作砚台的雕刻工匠为了躲避战乱,纷纷举家外出,至使合川峡砚的制作再度中断。清康熙年间,由“湖广填川”的移民与当地的民间艺人李银山又开始了从事这类手工雕刻工艺。
及至近代,以王智贤为首的民间艺人在继承传统峡砚制作技艺的同时,开始了从单一的方型、条型、小圆型演变为自然形状的多种异型体峡砚的尝试,他们还在砚盖刻上竹石、花草、鱼虫、仙佛仕女、古圣先贤、龙凤等,颇得社会人士好评,合川峡砚被列为“中国十大名砚”,上海的“四宝斋”、徽州的“老胡开文”、汉口的“邹紫光阁”等知名文具店都前来订货。王智贤成为峡砚使用保护油、用蜡油抛光、并将各种图案刻于砚上及镂空雕刻的创始人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雕刻艺人易宗毅与王卫国五兄弟一道,将峡砚雕刻技艺传承至今。从二十世纪80年代初,峡砚由几个款式发展到现在的近百个品种,雕刻从以前单一的平雕、阴刻、钻花、圆雕、浮雕、镂空发展成浮雕和镂空相结合等多种手法的复杂工艺,其因式造型的特点也更为明显。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广东、台湾,以及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易宗毅的代表作“嫦娥奔月”、“仙女献花”,特别是以56条龙构成的“中国龙”等峡砚作品频频获得全国大奖,“百龙戏龟”峡砚成为中南海收藏品。易宗毅也因此被重庆市政府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合川峡砚相继获得四川省旅游产品优质奖、国家外经部荣誉证书、重庆市优质产品证书,合川峡砚制作技艺也因此成为重庆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后继乏人,技艺传承凸显危机
现在,“巴渝三大名砚”中的金音石砚和夔砚的制作工艺已经失传,仅余合川峡砚。目前,峡砚工艺传承人也屈指可数了,被确定为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峡砚制作技艺传承人的只有易宗毅、周捷、李祖元三人。其中易宗毅年事已高,视力严重下降,很少再操刀雕刻。李祖元主要从事销售和推广峡砚工作,三人中只有周捷在家中零散地做些峡砚。
据传承人李祖元介绍:文革以前,峡砚主要以学生砚为主,简单实用,售价仅9分钱;解放初期,成立了合作社,开始雕刻盒砚。盒砚是一种含有盖子的砚台,以平刻为主,加浅浮雕;新中国成立后,峡砚工艺师的聚居地是合川草街,以民间雕刻大师易宗毅及其学徒和王氏五兄弟为代表的第三代峡砚制作技艺传人将峡砚雕刻技艺传承至今,草街镇曾专门建立工艺品厂生产峡砚及相关产品。但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因各种原因,峡砚的制作和生产销售便停了下来。这就使得峡砚工艺出现了断层。
此后的峡砚生产基本上是各自为政,自产自销,雕刻师有时间就雕刻,没时间就不雕刻,有人订购就做,没人订购就不做,没能形成资源整合和信息互通。有些雕刻师为了现实生活问题,纷纷转行,更别提招收学徒。这对于靠“人带人,手把手”传承的峡砚工艺是致命的。
2008年6月份,由合川政府牵线组织峡砚雕刻师到“博钰旅游文化产品开发公司”集中生产峡砚。由于峡砚雕刻搁浅得有些久,仅寻求到四名峡砚工艺师,而这四位工艺师亦无徒弟。
2010年7月份,钓鱼城峡砚工艺品公司成立,聚集了峡砚技艺传承人易宗毅的三位徒弟和周捷的一位徒弟,专职生产峡砚。该公司还是中国收藏协会理事单位。
峡砚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生命的延续依托传承人的口传、身授。目前,合川仅有十余名专业从事峡砚雕刻的工艺师,他们没有财力和精力去培训接班人,无力带徒弟。再加上学习雕刻峡砚时间长、练功苦、收入低,也导致年轻人不愿意学,峡砚工艺人才日渐凋零。传承人周捷说:“曾有两个年轻人想跟我学雕刻峡砚,可是一个月下来,枯燥的雕刻生活和急于求成的心态,以及现实经济状况让他们失去了坚持下来的信心,无奈地放弃了。”
夯实基础,探索市场运作之路
合川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领导说,合川峡砚制作技艺是我们申报成功的重庆市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之一,这一传统工艺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我们将继续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企业运作”的方式,加大对合川峡砚制作技艺的传承工作,更加合理科学地开发合川峡砚相关产品。针对如何更好地把峡砚技艺传承下去,他指出应当充分考虑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市场开发上寻找传统艺术和现代需求的契合点,开发出适合目前市场和群众认可的表现形式和作品,探索出一条成功的市场化道路,并在获得经济效益后“反哺”公益性需求。
钓鱼城峡砚工艺品公司董事长董定元说,在峡砚的市场化道路上,要走品牌路线,要成立专门的营销推广团队,在全国范围内招代理商和经销商,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来宣传峡砚;在技术上,要在夯实传统的基础上,添加现代化新元素,着力研发80后、90后所喜爱的产品;在包装上,要注重设计,结合峡砚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设计具有文化底蕴的和市场认可及需求的大气包装盒;针对峡砚较重、不便于运输和携带方面,可把砚台底板打薄或镂空以减轻其重量;针对峡砚市场价格偏高、不易被普通消费者接受的现象,可开发一些中低端产品,例如其公司生产的微型十二生肖峡砚系列,生产成本较低,耗时较短,价位也就较低,销量很好。
“云山独上会江楼,又下巴渝欲送秋。汇上波涛小三峡,灯前风雨一孤舟。”在凿子与刻刀的舞蹈下,我们衷心祝愿合川峡砚能走向全国,迈出海外,再度辉煌。
1.易宗毅和峡砚制作师傅们在切磋技艺
2.合川峡砚制作技艺重庆市级传承人周捷在雕刻峡砚
3.王卫国和他创作的“鼎盛重庆”
胡中华,男,重庆市合川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系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重庆文学院创作员、重庆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等。
天赐良材,能工巧匠用心雕刻
“人文江城,巴国别都。”素有江城明珠之称的合川,渠江、涪江和嘉陵江在这里牵手相拥,合流并进,然后嘉陵江以其更为磅礴的气势奔涌而下——就在嘉陵江必经的沥鼻峡东岸的后山一代,也就是合川草街柳坪村的境内,山下数百米深处储藏着大量稀有的峡石,石层厚度达两米有余。该石材质地细腻,色泽淡雅,易于雕刻,在全国独一无二。
据《合川文史资料》记载,早在宋代,三江汇聚的合川不仅商贸发达,而且文风盛行,上天赐予的上好峡石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能工巧匠们雕刻制作砚台的首选材料,峡砚也便由此而得名。数百年来,历代合川峡砚雕刻艺人们使用刻刀、钻子、手锤、磨具等工具,要经过开采石材、选料、构思、描图、造型、精雕、细磨、上色、抛光等十余道工序,用心雕刻,才能制作出一方方精美绝伦的砚台。
且不说石工在石场窑洞里开采原材料和山路上远距离搬运的艰辛,也不必说大师们起龙甲点龙眼时精雕细刻的微妙刀法,单是工匠们使用刻刀、手锤和钻子等工具进行初步造型时工序的娴熟高超技艺就会让你叹为观止。他们胸中有祥龙,有百凤,有奇花,有异草,有着历代文人墨客的名篇巨制,还有本土异域的风土人情和名胜景观,总之,他们是胸有成竹,他们在既定的石材上采用打、凿、刻、挖、钻等技法对石材因式造型,要把粗糙的硖石塑造成他们心中那个栩栩如生的形象。其中“打”就是用手锤与錾子结合,通过手锤发力,经錾子受力在石材表面上,将多余的材料去掉,由大到小,至到成型,即所说的“削减法”;“凿”即凿子(凿刀)在石材表面用手腕着力,同样采用“削减法”进行凿削,有时还要使用肩部用力进行凿削;“刻”即是用刻刀在石材平面或表面上进行刻划;“挖”是对石料进行深度凿刻,以达到层次感和立体感;“钻”是用小刻刀在石料上打眼或钻孔,并要经过三百六十度旋转式的刻凿方法才能达到镂空雕琢的效果。易宗毅说,这些技法都是峡砚制作必备的基本功,如要熟练掌握,少说也得有数年的从业经验才行,尤其是力道的把握,稍不留神,不但不能造出心目中所要的那个鲜活的形象,还会把宝贵的原材料给废了!
王卫国在创作荣获第三届重庆工艺美术展铜奖的作品“鼎盛重庆”时,拿到一块原石,依据其形状像鼎,自己便在心中构思,鼎可以代表山城重庆最具特色的火锅,再加上用蛟龙吐火煮火锅,寓意鼎盛重庆,然后再经过制图、打坯造型、细磨、精雕、上色、抛光等十余道手工工序雕刻而成,花费了至少一个月的时间。看来,要创作一件好的峡砚作品,不仅需要有精湛的技艺,还得有一双慧眼,一颗独具创新的心灵,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文房至宝,骚人墨客情有独钟
峡砚具有磨墨快速、不损笔锋、砚中蓄水、数日不干、储墨不腐等特点,加之雕刻精湛、造型美观,砚上刻有诗词名句,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历史上与当时的四大名砚不分上下,在文风盛行的合川,深受文人的宠爱。相传,宋代著名的理学家周敦颐在养心亭(现在合川八角亭)著书立说时,使用的就是合川嘉陵江沥鼻峡所产的峡砚。自宋、明以来,峡砚更是受到无数骚人墨客的百般钟爱与称赞。
“峡畔茅屋僻,巧工凿石盘。启墨云龙舞,运笔虎榜悬。石腻堪如玉,工艺圣手传。贵似翰家客,四宝居一员。”这是明代(英宗时)合州人、吏部尚书李实对峡砚的题诗。冯玉祥对合川的墨玉石砚台尤其赞赏,曾泼墨亲自书写“有志者,事竟成” 和“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名言警句。近代知名人士及书画家于右任、谢无量、郭沫若等亦对合川峡砚题诗赞颂。
2010年11月,自幼跟随父亲王智贤学艺的王卫国,作为合川峡砚制作技艺的传承人受邀到上海参加世博会,当他穿着印有龙样图案的中式服装在技艺演示台上挥舞刻刀的时候,引得络绎不绝的游客团团围观,挤得水泄不通,他细腻的刀法和娴熟的技艺让围观者拍手叫绝,他带去展览的作品让前来观看的美国馆首席执行总裁和重庆市纪委书记徐敬业等赞叹不已!
险象环生,技艺传承不断创新
合川峡砚的雕刻制作始于宋代,本地雕刻工匠从事砚台的雕刻技艺已远近闻名,制作生产的峡砚与当时的四大名砚不分上下。后来,随着南宋中晚期宋蒙之间的交战,合川峡砚制作曾一度停止,到了明代才恢复了砚台的制作。明末时期,由于战乱原因,制作砚台的雕刻工匠为了躲避战乱,纷纷举家外出,至使合川峡砚的制作再度中断。清康熙年间,由“湖广填川”的移民与当地的民间艺人李银山又开始了从事这类手工雕刻工艺。
及至近代,以王智贤为首的民间艺人在继承传统峡砚制作技艺的同时,开始了从单一的方型、条型、小圆型演变为自然形状的多种异型体峡砚的尝试,他们还在砚盖刻上竹石、花草、鱼虫、仙佛仕女、古圣先贤、龙凤等,颇得社会人士好评,合川峡砚被列为“中国十大名砚”,上海的“四宝斋”、徽州的“老胡开文”、汉口的“邹紫光阁”等知名文具店都前来订货。王智贤成为峡砚使用保护油、用蜡油抛光、并将各种图案刻于砚上及镂空雕刻的创始人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雕刻艺人易宗毅与王卫国五兄弟一道,将峡砚雕刻技艺传承至今。从二十世纪80年代初,峡砚由几个款式发展到现在的近百个品种,雕刻从以前单一的平雕、阴刻、钻花、圆雕、浮雕、镂空发展成浮雕和镂空相结合等多种手法的复杂工艺,其因式造型的特点也更为明显。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广东、台湾,以及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易宗毅的代表作“嫦娥奔月”、“仙女献花”,特别是以56条龙构成的“中国龙”等峡砚作品频频获得全国大奖,“百龙戏龟”峡砚成为中南海收藏品。易宗毅也因此被重庆市政府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合川峡砚相继获得四川省旅游产品优质奖、国家外经部荣誉证书、重庆市优质产品证书,合川峡砚制作技艺也因此成为重庆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后继乏人,技艺传承凸显危机
现在,“巴渝三大名砚”中的金音石砚和夔砚的制作工艺已经失传,仅余合川峡砚。目前,峡砚工艺传承人也屈指可数了,被确定为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峡砚制作技艺传承人的只有易宗毅、周捷、李祖元三人。其中易宗毅年事已高,视力严重下降,很少再操刀雕刻。李祖元主要从事销售和推广峡砚工作,三人中只有周捷在家中零散地做些峡砚。
据传承人李祖元介绍:文革以前,峡砚主要以学生砚为主,简单实用,售价仅9分钱;解放初期,成立了合作社,开始雕刻盒砚。盒砚是一种含有盖子的砚台,以平刻为主,加浅浮雕;新中国成立后,峡砚工艺师的聚居地是合川草街,以民间雕刻大师易宗毅及其学徒和王氏五兄弟为代表的第三代峡砚制作技艺传人将峡砚雕刻技艺传承至今,草街镇曾专门建立工艺品厂生产峡砚及相关产品。但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因各种原因,峡砚的制作和生产销售便停了下来。这就使得峡砚工艺出现了断层。
此后的峡砚生产基本上是各自为政,自产自销,雕刻师有时间就雕刻,没时间就不雕刻,有人订购就做,没人订购就不做,没能形成资源整合和信息互通。有些雕刻师为了现实生活问题,纷纷转行,更别提招收学徒。这对于靠“人带人,手把手”传承的峡砚工艺是致命的。
2008年6月份,由合川政府牵线组织峡砚雕刻师到“博钰旅游文化产品开发公司”集中生产峡砚。由于峡砚雕刻搁浅得有些久,仅寻求到四名峡砚工艺师,而这四位工艺师亦无徒弟。
2010年7月份,钓鱼城峡砚工艺品公司成立,聚集了峡砚技艺传承人易宗毅的三位徒弟和周捷的一位徒弟,专职生产峡砚。该公司还是中国收藏协会理事单位。
峡砚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生命的延续依托传承人的口传、身授。目前,合川仅有十余名专业从事峡砚雕刻的工艺师,他们没有财力和精力去培训接班人,无力带徒弟。再加上学习雕刻峡砚时间长、练功苦、收入低,也导致年轻人不愿意学,峡砚工艺人才日渐凋零。传承人周捷说:“曾有两个年轻人想跟我学雕刻峡砚,可是一个月下来,枯燥的雕刻生活和急于求成的心态,以及现实经济状况让他们失去了坚持下来的信心,无奈地放弃了。”
夯实基础,探索市场运作之路
合川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领导说,合川峡砚制作技艺是我们申报成功的重庆市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之一,这一传统工艺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我们将继续采取“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企业运作”的方式,加大对合川峡砚制作技艺的传承工作,更加合理科学地开发合川峡砚相关产品。针对如何更好地把峡砚技艺传承下去,他指出应当充分考虑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市场开发上寻找传统艺术和现代需求的契合点,开发出适合目前市场和群众认可的表现形式和作品,探索出一条成功的市场化道路,并在获得经济效益后“反哺”公益性需求。
钓鱼城峡砚工艺品公司董事长董定元说,在峡砚的市场化道路上,要走品牌路线,要成立专门的营销推广团队,在全国范围内招代理商和经销商,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来宣传峡砚;在技术上,要在夯实传统的基础上,添加现代化新元素,着力研发80后、90后所喜爱的产品;在包装上,要注重设计,结合峡砚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设计具有文化底蕴的和市场认可及需求的大气包装盒;针对峡砚较重、不便于运输和携带方面,可把砚台底板打薄或镂空以减轻其重量;针对峡砚市场价格偏高、不易被普通消费者接受的现象,可开发一些中低端产品,例如其公司生产的微型十二生肖峡砚系列,生产成本较低,耗时较短,价位也就较低,销量很好。
“云山独上会江楼,又下巴渝欲送秋。汇上波涛小三峡,灯前风雨一孤舟。”在凿子与刻刀的舞蹈下,我们衷心祝愿合川峡砚能走向全国,迈出海外,再度辉煌。
1.易宗毅和峡砚制作师傅们在切磋技艺
2.合川峡砚制作技艺重庆市级传承人周捷在雕刻峡砚
3.王卫国和他创作的“鼎盛重庆”
胡中华,男,重庆市合川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系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重庆文学院创作员、重庆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