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中国城市化进程迅猛发展之时,也伴随了很多城市病的出现。2013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发展新型城镇化,中心镇也逐渐成为探索的一条路径。本文通过研究浙江省比较成功的中心镇案例,总结出了促进中心镇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中心镇;发展模式;战略对策
1.中心镇发展背景分析——以浙江省为例
近年来,浙江省委省政府及时制定发展战略,大力倡导中心镇建设。1999年提出“着力培育100个中心镇”,“中心镇”概念第一次在省委省政府的规范性文件中出现,随着中心镇发展各方面也都不断进步。
1.1综合经济实力较强
2009年平均每个中心镇的财政总收入为3.28亿元,为建制镇平均数的2.15倍;中心镇人均财政总收入达4047元,比735个建制镇的人均财政总收入高出623元;平均每个中心镇拥有企业2182家,为平均每个建制镇的2.16倍;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为81.24%,比建制镇高出个5.43个百分点。
中心镇101.60%103.90%105.20%107.4
2012年,杭州市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固定资产投入增幅分别达9.1%、10.7%和21.9%,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17017元,同比增长11.6%,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1.5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持续缩小。
1.2人口集聚水平较高,土地集约利用
中心镇人均总人口镇区人口镇区人口/镇总人口高于建制镇率单位面积人口高出建制镇
8.1万人3.68万人45.46%11.90%4275人/平方公里75.40%
1.3基础设施和社会发展水平较高
2.成功中心镇实例分析
浙江省位于中国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通过以上的背景分析我们得出浙江已经具备了中心镇发展的硬件条件,而浙江特色园区、工业功能区又非常好的为中心镇发展提供了载体。比较典型的有:店口镇、横店镇、塘栖镇-瓜沥镇。
2.1店口镇:产业城市相互促进
店口镇以产业集聚推动城市发展,同时又以城市发展带动产业升级。2010年年底,店口镇有两家中国五百强企业和上市公司、5家超10亿、27家超亿、3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形成了铜加工、管业、汽配、制冷四大产业集群。店口镇依靠自己的产业集聚优势,进行投融资的体质改革,引入民间产投资建设教育文化体育等公共设施,建成全省首个镇级日处理能力30吨的垃圾焚烧厂、全省首条镇级天然气管网,全省首家镇级商业综合体、全省首个镇级现代数码影城、全省首家镇级四星级现代化农贸市场和华东地区最大的汽配水暖集散基地,使城市功能得到不断完善,成为中心镇发展的一个成功范例。
2.2横店镇:“拍摄基地”带起来的中心镇
横店为于浙江省中部,她在一个小城市形成影视梦的途径中,打造了自己横店影视城的身份标签。从一部电影到一个拍摄基地再到一个影视产业实验区,这一条日趋成熟的产业链,串起了影视、商贸、旅游等多个行业的共同繁荣。它用自己的崛起之路告诉我们,文化产业可以做大做强,并且成为一个城镇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于没有先天发展优势的城镇来说,挖掘一个遵从自身客观实际,符合科学发展的产业支点,横店是值得参考的范本。
2.3塘栖镇、瓜沥镇: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来发展中心镇
塘溪镇坐落在风景秀丽的白岩山麓、梅溪溪畔,她北倚东钱湖,南枕象山港,汇聚天地之精气,吐纳日月之英华,是一个兴起于唐宋,成型于明清的千年古镇,塘栖镇充分利用靠近杭州旅游消费地的优势,积极发展旅游业,通过旅游业带动城市发展。瓜沥镇境内拥有现代化航空港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沪杭南高速公路瓜沥出口处。其依托空港、高速公路等交通设施的优势,积极建设环杭州湾地区的现代物流基地;借助江东开发的机遇,拓展工业发展空间,积极承接杭州产业转移,打造杭州市都市经济圈的工贸卫星城市;加快基础设施的联动建设,构建现代化的基础设施网络,强化环境综合治理,改善生态环境,建设杭州市东南部宜居宜业的新城。
3.完善中心镇功能的战略对策
3.1经济建设是中心镇发展之根本
要积极培育中心镇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加快产业集聚,壮大经济规模。以产业发展体制创新实现中心镇发展。鼓励中心镇走特色专业化道路,与大中小城市联合构筑一个优势互补、合理分工、错位竞争、互动融合的城镇产业发展格局。对工业基础较好的中心镇应切实做好工业园区规划,抓好工业园区建设,突出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城镇工业和服务业,多引进发展潜力大、污染小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对农业主导型小城镇,应提高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积极发展包容性大、产业链长的现代农业。通过综合考虑中心镇的区位优势、产业基础等因素,将其发展成为区域经济中心、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平台。
3.2完善中心镇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作为中心镇发展的硬件支撑系统,不仅关系到中心镇的运行效率,而且对中心镇规模经济效益有着重要影响。当前,造成中心镇设施短缺、落后的主要因素是公共财政的长期忽视。各级政府必须改变重城轻镇的传统观念,切实加大对中心镇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
3.3增强中心镇人口的凝聚性
第一,改革户籍制度,使农村人口有效地向中心镇集中。第二,正确处理入镇农民与承包地的关系。按农民意愿保留其迁移户口后对土地的承包权利。第三,改革农民的宅基地使用办法。以县为单位,统一农民住宅用地指标,允许入镇农民利用原有宅基地按一定折算标准置换城镇住宅用地。
4.结语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发展被形象的比喻为“摸着石头过河”,而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亦是一个不断试错的渐进式变革。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优先发展中心镇,用其产生的极化效应来带动周边辐射的城市以及农村,优先发展中心镇这样的城镇化之路也是在探索过程中的一个科学路径。本文通过实证分析,提出中心镇发展的一些对策建议来促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具有现实意义。(作者单位:郑州大学)
参考文献:
[1]王辉,城市化背景下如何加快小城市和中心镇建设[A]政策瞭望,2012(2).
[2]杨红新,创新中心镇小城市化模式——以浙江小城市培育为例[A]经济研究导刊,2012(10).
[3]中共淄川区委党校淄川区政府调研室,关于推进市级中心镇发展的调查与思考---以淄博市淄川区昆仑镇为例[A]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12(4).
[4]王岚陈增凤许志安,提升中心镇集聚辐射能力探索[A]统计科学与实践201O(8).
[5]浙江省地方统计调查局课题组,浙江中心镇发展进程分析[A]统计科学与实践2011(4).
关键词:中心镇;发展模式;战略对策
1.中心镇发展背景分析——以浙江省为例
近年来,浙江省委省政府及时制定发展战略,大力倡导中心镇建设。1999年提出“着力培育100个中心镇”,“中心镇”概念第一次在省委省政府的规范性文件中出现,随着中心镇发展各方面也都不断进步。
1.1综合经济实力较强
2009年平均每个中心镇的财政总收入为3.28亿元,为建制镇平均数的2.15倍;中心镇人均财政总收入达4047元,比735个建制镇的人均财政总收入高出623元;平均每个中心镇拥有企业2182家,为平均每个建制镇的2.16倍;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为81.24%,比建制镇高出个5.43个百分点。
中心镇101.60%103.90%105.20%107.4
2012年,杭州市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固定资产投入增幅分别达9.1%、10.7%和21.9%,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17017元,同比增长11.6%,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1.5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持续缩小。
1.2人口集聚水平较高,土地集约利用
中心镇人均总人口镇区人口镇区人口/镇总人口高于建制镇率单位面积人口高出建制镇
8.1万人3.68万人45.46%11.90%4275人/平方公里75.40%
1.3基础设施和社会发展水平较高
2.成功中心镇实例分析
浙江省位于中国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通过以上的背景分析我们得出浙江已经具备了中心镇发展的硬件条件,而浙江特色园区、工业功能区又非常好的为中心镇发展提供了载体。比较典型的有:店口镇、横店镇、塘栖镇-瓜沥镇。
2.1店口镇:产业城市相互促进
店口镇以产业集聚推动城市发展,同时又以城市发展带动产业升级。2010年年底,店口镇有两家中国五百强企业和上市公司、5家超10亿、27家超亿、3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形成了铜加工、管业、汽配、制冷四大产业集群。店口镇依靠自己的产业集聚优势,进行投融资的体质改革,引入民间产投资建设教育文化体育等公共设施,建成全省首个镇级日处理能力30吨的垃圾焚烧厂、全省首条镇级天然气管网,全省首家镇级商业综合体、全省首个镇级现代数码影城、全省首家镇级四星级现代化农贸市场和华东地区最大的汽配水暖集散基地,使城市功能得到不断完善,成为中心镇发展的一个成功范例。
2.2横店镇:“拍摄基地”带起来的中心镇
横店为于浙江省中部,她在一个小城市形成影视梦的途径中,打造了自己横店影视城的身份标签。从一部电影到一个拍摄基地再到一个影视产业实验区,这一条日趋成熟的产业链,串起了影视、商贸、旅游等多个行业的共同繁荣。它用自己的崛起之路告诉我们,文化产业可以做大做强,并且成为一个城镇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于没有先天发展优势的城镇来说,挖掘一个遵从自身客观实际,符合科学发展的产业支点,横店是值得参考的范本。
2.3塘栖镇、瓜沥镇: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来发展中心镇
塘溪镇坐落在风景秀丽的白岩山麓、梅溪溪畔,她北倚东钱湖,南枕象山港,汇聚天地之精气,吐纳日月之英华,是一个兴起于唐宋,成型于明清的千年古镇,塘栖镇充分利用靠近杭州旅游消费地的优势,积极发展旅游业,通过旅游业带动城市发展。瓜沥镇境内拥有现代化航空港杭州萧山国际机场;沪杭南高速公路瓜沥出口处。其依托空港、高速公路等交通设施的优势,积极建设环杭州湾地区的现代物流基地;借助江东开发的机遇,拓展工业发展空间,积极承接杭州产业转移,打造杭州市都市经济圈的工贸卫星城市;加快基础设施的联动建设,构建现代化的基础设施网络,强化环境综合治理,改善生态环境,建设杭州市东南部宜居宜业的新城。
3.完善中心镇功能的战略对策
3.1经济建设是中心镇发展之根本
要积极培育中心镇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加快产业集聚,壮大经济规模。以产业发展体制创新实现中心镇发展。鼓励中心镇走特色专业化道路,与大中小城市联合构筑一个优势互补、合理分工、错位竞争、互动融合的城镇产业发展格局。对工业基础较好的中心镇应切实做好工业园区规划,抓好工业园区建设,突出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城镇工业和服务业,多引进发展潜力大、污染小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对农业主导型小城镇,应提高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积极发展包容性大、产业链长的现代农业。通过综合考虑中心镇的区位优势、产业基础等因素,将其发展成为区域经济中心、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平台。
3.2完善中心镇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作为中心镇发展的硬件支撑系统,不仅关系到中心镇的运行效率,而且对中心镇规模经济效益有着重要影响。当前,造成中心镇设施短缺、落后的主要因素是公共财政的长期忽视。各级政府必须改变重城轻镇的传统观念,切实加大对中心镇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
3.3增强中心镇人口的凝聚性
第一,改革户籍制度,使农村人口有效地向中心镇集中。第二,正确处理入镇农民与承包地的关系。按农民意愿保留其迁移户口后对土地的承包权利。第三,改革农民的宅基地使用办法。以县为单位,统一农民住宅用地指标,允许入镇农民利用原有宅基地按一定折算标准置换城镇住宅用地。
4.结语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发展被形象的比喻为“摸着石头过河”,而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亦是一个不断试错的渐进式变革。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优先发展中心镇,用其产生的极化效应来带动周边辐射的城市以及农村,优先发展中心镇这样的城镇化之路也是在探索过程中的一个科学路径。本文通过实证分析,提出中心镇发展的一些对策建议来促进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具有现实意义。(作者单位:郑州大学)
参考文献:
[1]王辉,城市化背景下如何加快小城市和中心镇建设[A]政策瞭望,2012(2).
[2]杨红新,创新中心镇小城市化模式——以浙江小城市培育为例[A]经济研究导刊,2012(10).
[3]中共淄川区委党校淄川区政府调研室,关于推进市级中心镇发展的调查与思考---以淄博市淄川区昆仑镇为例[A]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12(4).
[4]王岚陈增凤许志安,提升中心镇集聚辐射能力探索[A]统计科学与实践201O(8).
[5]浙江省地方统计调查局课题组,浙江中心镇发展进程分析[A]统计科学与实践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