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自公开发表以来就吸引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同时也成为了马克思最有争议的观点之一,其中不免有对这一理论的误解之见。文章通过概念解读、思想概述争意义阐释,以及与通过与黑格尔的“精神异化理论”相对比,还原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应有之意。
【关键词】:马克思;异化劳动;精神异化;异化扬弃
1、马克思异化劳动思想概述
马克思认为“异化”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哲学概念,指主体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自身的能力而产生自己的对立面,并作为一种外在的异己的力量来反对主体自身。黑格尔认为人类最根本的活动是精神活动,而马克思认为人类最根本的活动是实践活动。马克思的异化思想同以往的异化思想不同,是“劳动异化论”。 马克思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对“异化劳动”进行了规定。
(一)从生产结果看,劳动者的劳动和他的劳动产品相异化。马克思认为劳动产品是劳动的结晶,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劳动产品本应该属于工人,但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异己的东西,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独立力量,是同劳动对立的”。就是说,劳动所带来的后果就是“劳动为富人生产了珍品,却为劳动者生产了赤贫。劳动创造了宫殿,却为劳动者创造了贫民窟”。
(二)从生产过程来看,劳动者和他的劳动行为本身相异化。马克思认为,劳动本来是人的本质,是一种区别于动物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人在劳动中肯定自己,满足自己的需要,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智力。而异化劳动则使劳动变成了外在于人的东西。“因此,劳动者在自己的劳动中并不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并不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并不自由地发挥自己的肉体力量和精神力量,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到损伤、精神遭到摧残。”马克思还指出:“劳动的异化性的一个明显表现是,只要对劳动的肉体强制或其他强制一消失,人们就会像逃避鼠疫一样地逃避劳动。”
(三)从人的类本质上看,人的类本质与人相异化。这是马克思根据异化劳动的已有的两个规定推导出的第三个规定。马克思认为“人是类存在物”,人的类生活、类存在就是劳动,即自由自觉的活动,这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最根本的标志。人类通过改造对象世界,使人类的类本质对象化,在改造无机自然界得到表现和确证。在异化劳动状态下,人对人的类本质的体现完全发生了变化。“异化劳动从人那里剥夺了他所生产的对象,从而也剥夺了他的类生活、他的现实的、类的对象性,而把人对动物所具有的优点变成缺点”;“异化劳动把自我活动、自由活动贬低为单纯的手段,从而把人的类生活变成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由于劳动产品的异化使人不能确证其类本质,劳动本身的异化则是把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变成仅仅维持肉体生存的手段,于是造就了人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人的类本质变成人的异己的本质,人变成了丧失类本质的人。
(四)从人的社会交往看,人与人关系相异化。马克思认为:“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这一事实所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人从人那里的异化。”当人同自身相对立的时候,他也必然同他人相对立,也是他们中每个人都同人的本质相异化。他指出,如果劳动产品对工人说来是异己的,作为一种异己的力量同工人相对立,“如果说劳动者的活动对他来说是苦恼,那么,这种活动就必然给别的什么人带来享受和欢乐”。至于这“别的什么人”不是神也不是自然界,而是由异化的、外化的劳动所生产出来的资本家。从而,私有财产是外化劳动即工人对自然界和自身的外在关系的产物、结果和必然后果。这样,马克思就解决了开始时所提出的任务——考察资产阶级经济学当作不言而喻的前提(私有财产)的任务。马克思的“劳动异化论”认为决定人的本质最根本的是实践活动,这种劳动异化论是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来变革资本主义条件下的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理论。
马克思这里的整个思考线索是:从资产阶级经济学肯定的事实出发,分析了他们所说的劳动其实不过是异化劳动,然后由劳动的自身异化理解了人类的自身异化,理解了阶级关系和私有财产的本质马克思指出,劳动的对象化不等于异化,只有在私有制条件下,才表现为异化,从而把劳动异化和私有制联系起来,因而要消除异化就必须消灭私有制;异化是现实的、客观的,异化借以实现的手段本身就是实践的,异化劳动概念及其四个规定就是对现实劳动异化的概括。马克思通过对异化劳动的分析研究,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暂时性,论证了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2、马克思与黑格尔异化扬弃途径的区别
黑格尔是客观唯心主义者,认为世界本体是客观精神,这就决定了他的“精神异化论”仅仅只能从精神、理念中找到异化扬弃的途径。而马克思的异化思想是建立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的,认为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是消除异化劳动的途径。
2.1黑格尔异化扬弃的途径
黑格尔认为“存在着的东西的运动,一方面,是使它自己成为他物,因而就是使它成为自己的内在内容的过程。而另一方面 ,它又把这个展开出去的他物或它自己的这个具体存在收回于自身,即是说,把他自己变成一个环节并简单化为规定性,并且,精神变成对象并扬弃自己的过程不可认为是逻辑的理念借以从外面获得一种异己的内容,而应是逻辑理念出于自身的主动,进一步规定并展开其自身和精神。“劳动是受到限制或节制的欲望。亦即延迟了的满足的消逝,换句话说,劳动陶冶事物。对于对象的否定关系成为对象的形式并且成为一种有持久性的东西,这是因为对象对于那劳动者来说是有独立性的。因此那劳动着的意识使达到了以独立存在为自己本身的直观。”但是,黑格尔“所了解的‘劳动’乃只是思维的过程,乃只是自我意识自身异化又克服异化的精神活动,而不是辩证唯物主义所了解的革命的实践。”
虽然黑格尔是客观唯心主义者,他的异化思想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之上的,但它仍有积极地一面,他之所以能对历史作出辨证的理解,实际上是因为他对劳动的本质有所理解。他的最大功绩是把能动的原则发展成为深刻的否定性辩证法。世界和人类都是自我发展的,它们自身中的矛盾或否定性,使它们获得自己发展运动的动力和形式,形成为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运动。 2.2马克思扬弃异化劳动的途径
马克思认为,私有财产是外化劳动即工人对自然界和对自身的外在关系的产物,结果和必然结果。诚然,我们从国民经济学得到作为私有财产运动之结果的外化劳动这一概念。但是,对这一概念的分析表明,尽管私有财产表现为外化劳动的根据和原因,但确切地说,它是外化劳动的后果,正像神原先不是人类理智迷雾的原因,而是人类理智迷误的结果一样。后来,这种关系就变成相互作用的关系。因此,对异化劳动的扬弃必定归结为在现实中对私有财产的扬弃。而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和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生成的。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
3、异化劳动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
虽然,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思想是一个不成熟的理论,其中还受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较深。但《手稿》在马克思思想发展史上的作用和地位是不容抹杀的,其核心概念劳动异化导引着马克思以后理论研究的思维方式和方向,劳动异化理论正是不成熟的马克思思想向成熟的马克思思想过渡的中介和桥梁。异化劳动理论的历史作用主要在于为马克思以后发现并创立剩余价值学说和唯物史观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异化劳动理论把生产劳动看成社会历史的基础,为唯物史观找到了科学的理论前提。以往历史观的根本缺陷之一,是不能理解物质生产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因而不能理解人类历史是个自然史过程,不能发现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相反,异化劳动学说却已开始把对社会历史问题的研究转向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生产劳动,找到了理解全部人类发展中的决定作用,从本质上揭示了人与动物的独特差别;并用这种观点说明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发现人类历史所以会发展到私有制社会,是劳动自身性质发展的结果。
(二)异化劳动理论通过解剖生产劳动接近了唯物史观的核心——生产关系思想。实际上,异化劳动的规定已经接触到了生产过程中人与人、阶级与阶级之间的关系问题。因为人们的社会关系恰恰是在劳动中体现的;从主体方面看,生产关系就是主体发挥其生产能力时的内部结构。这样,私有财产关系、工人与资本家阶级的对立不过是异化劳动的物质的、概括的表现。
(三)异化劳动理论论述了唯物史观的结论——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把共产主义理解为私有制的对立物,认为,在实践上由于私有财产的运动突出表现为劳动与资本的对立,而“这种对立一达到极限,就必然成为整个(私有财产)关系的高峰、顶点和灭亡”。但私有财产的运动是以往全部生产的运动的感性表现,因此共产主义归根到底源于生产运动的必然性。在逻辑上,马克思引证黑格尔的异化观指出,任何现存的东西都确证自己的对立面,“自我异化的扬弃同自我异化走的是一条道路”。
4、研究马克思异化思想的意义
4.1研究马克思异化思想的现实意义
在我们当今社会生活中,人的各种异化现象举不胜举:各种自然灾害例如水灾、旱灾的发生都是由于人们当时只顾眼前利益而所遭到的大自然的报复;我们的物质生活随着社会的进步而日益丰富,可是我们的精神生活却越来越贫乏。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认为,人的各种异化现象主要由于人自己所造成的,我们克服各种异化现象也必须从人本身中寻找。因此对马克思异化思想的研究,有助于人们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来克服各种异化现象,从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4.2马克思异化思想的哲学意义
它是彻底批判一切唯心主义的。黑格尔用绝对精神来说明人类历史的发展,而马克思则是用人的实践劳动来说明人类历史的发展。“劳动异化论”对“精神异化论”的批判是唯物主义对唯心主义的彻底批判。它是彻底批判旧资产阶级的人本主义,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以前的理论,他们所理解的人不能说明社会历史发展的原因。马克思的“劳动异化论”和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的本质的异化论”的出发点都是人,都力图用唯物主义来说明人的本质,两者不同的是:费尔巴哈所理解的人是感性存在的人,而马克思所理解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
5、结论
恩格斯说:“摩尔根在美国,以他自己的方式,重新发现了40年前马克思所发现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四十年前”正是马克思写成《手稿》那一年。因此,有充分的论据表明,异化劳动理论既是标志马克思从《莱茵报》时期开始的两个根本转变的最后完成,也是马克思创立包括多个组成部分在内的科学体系的开端与诞生地。它不仅直接为《神圣家族》《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做了理论准备,而且也在某种意义上为《资本论》开辟了道路,提供了指导线索和方法。异化劳动理论及其所蕴涵的强烈的人类意识是使马克思最终得以阐释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完成其根本任务——科学地解答历史之谜的钥匙。
【关键词】:马克思;异化劳动;精神异化;异化扬弃
1、马克思异化劳动思想概述
马克思认为“异化”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哲学概念,指主体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自身的能力而产生自己的对立面,并作为一种外在的异己的力量来反对主体自身。黑格尔认为人类最根本的活动是精神活动,而马克思认为人类最根本的活动是实践活动。马克思的异化思想同以往的异化思想不同,是“劳动异化论”。 马克思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对“异化劳动”进行了规定。
(一)从生产结果看,劳动者的劳动和他的劳动产品相异化。马克思认为劳动产品是劳动的结晶,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劳动产品本应该属于工人,但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异己的东西,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独立力量,是同劳动对立的”。就是说,劳动所带来的后果就是“劳动为富人生产了珍品,却为劳动者生产了赤贫。劳动创造了宫殿,却为劳动者创造了贫民窟”。
(二)从生产过程来看,劳动者和他的劳动行为本身相异化。马克思认为,劳动本来是人的本质,是一种区别于动物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人在劳动中肯定自己,满足自己的需要,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智力。而异化劳动则使劳动变成了外在于人的东西。“因此,劳动者在自己的劳动中并不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并不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并不自由地发挥自己的肉体力量和精神力量,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到损伤、精神遭到摧残。”马克思还指出:“劳动的异化性的一个明显表现是,只要对劳动的肉体强制或其他强制一消失,人们就会像逃避鼠疫一样地逃避劳动。”
(三)从人的类本质上看,人的类本质与人相异化。这是马克思根据异化劳动的已有的两个规定推导出的第三个规定。马克思认为“人是类存在物”,人的类生活、类存在就是劳动,即自由自觉的活动,这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最根本的标志。人类通过改造对象世界,使人类的类本质对象化,在改造无机自然界得到表现和确证。在异化劳动状态下,人对人的类本质的体现完全发生了变化。“异化劳动从人那里剥夺了他所生产的对象,从而也剥夺了他的类生活、他的现实的、类的对象性,而把人对动物所具有的优点变成缺点”;“异化劳动把自我活动、自由活动贬低为单纯的手段,从而把人的类生活变成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由于劳动产品的异化使人不能确证其类本质,劳动本身的异化则是把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变成仅仅维持肉体生存的手段,于是造就了人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人的类本质变成人的异己的本质,人变成了丧失类本质的人。
(四)从人的社会交往看,人与人关系相异化。马克思认为:“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这一事实所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人从人那里的异化。”当人同自身相对立的时候,他也必然同他人相对立,也是他们中每个人都同人的本质相异化。他指出,如果劳动产品对工人说来是异己的,作为一种异己的力量同工人相对立,“如果说劳动者的活动对他来说是苦恼,那么,这种活动就必然给别的什么人带来享受和欢乐”。至于这“别的什么人”不是神也不是自然界,而是由异化的、外化的劳动所生产出来的资本家。从而,私有财产是外化劳动即工人对自然界和自身的外在关系的产物、结果和必然后果。这样,马克思就解决了开始时所提出的任务——考察资产阶级经济学当作不言而喻的前提(私有财产)的任务。马克思的“劳动异化论”认为决定人的本质最根本的是实践活动,这种劳动异化论是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来变革资本主义条件下的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理论。
马克思这里的整个思考线索是:从资产阶级经济学肯定的事实出发,分析了他们所说的劳动其实不过是异化劳动,然后由劳动的自身异化理解了人类的自身异化,理解了阶级关系和私有财产的本质马克思指出,劳动的对象化不等于异化,只有在私有制条件下,才表现为异化,从而把劳动异化和私有制联系起来,因而要消除异化就必须消灭私有制;异化是现实的、客观的,异化借以实现的手段本身就是实践的,异化劳动概念及其四个规定就是对现实劳动异化的概括。马克思通过对异化劳动的分析研究,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暂时性,论证了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2、马克思与黑格尔异化扬弃途径的区别
黑格尔是客观唯心主义者,认为世界本体是客观精神,这就决定了他的“精神异化论”仅仅只能从精神、理念中找到异化扬弃的途径。而马克思的异化思想是建立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的,认为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是消除异化劳动的途径。
2.1黑格尔异化扬弃的途径
黑格尔认为“存在着的东西的运动,一方面,是使它自己成为他物,因而就是使它成为自己的内在内容的过程。而另一方面 ,它又把这个展开出去的他物或它自己的这个具体存在收回于自身,即是说,把他自己变成一个环节并简单化为规定性,并且,精神变成对象并扬弃自己的过程不可认为是逻辑的理念借以从外面获得一种异己的内容,而应是逻辑理念出于自身的主动,进一步规定并展开其自身和精神。“劳动是受到限制或节制的欲望。亦即延迟了的满足的消逝,换句话说,劳动陶冶事物。对于对象的否定关系成为对象的形式并且成为一种有持久性的东西,这是因为对象对于那劳动者来说是有独立性的。因此那劳动着的意识使达到了以独立存在为自己本身的直观。”但是,黑格尔“所了解的‘劳动’乃只是思维的过程,乃只是自我意识自身异化又克服异化的精神活动,而不是辩证唯物主义所了解的革命的实践。”
虽然黑格尔是客观唯心主义者,他的异化思想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之上的,但它仍有积极地一面,他之所以能对历史作出辨证的理解,实际上是因为他对劳动的本质有所理解。他的最大功绩是把能动的原则发展成为深刻的否定性辩证法。世界和人类都是自我发展的,它们自身中的矛盾或否定性,使它们获得自己发展运动的动力和形式,形成为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运动。 2.2马克思扬弃异化劳动的途径
马克思认为,私有财产是外化劳动即工人对自然界和对自身的外在关系的产物,结果和必然结果。诚然,我们从国民经济学得到作为私有财产运动之结果的外化劳动这一概念。但是,对这一概念的分析表明,尽管私有财产表现为外化劳动的根据和原因,但确切地说,它是外化劳动的后果,正像神原先不是人类理智迷雾的原因,而是人类理智迷误的结果一样。后来,这种关系就变成相互作用的关系。因此,对异化劳动的扬弃必定归结为在现实中对私有财产的扬弃。而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和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生成的。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
3、异化劳动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
虽然,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思想是一个不成熟的理论,其中还受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较深。但《手稿》在马克思思想发展史上的作用和地位是不容抹杀的,其核心概念劳动异化导引着马克思以后理论研究的思维方式和方向,劳动异化理论正是不成熟的马克思思想向成熟的马克思思想过渡的中介和桥梁。异化劳动理论的历史作用主要在于为马克思以后发现并创立剩余价值学说和唯物史观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异化劳动理论把生产劳动看成社会历史的基础,为唯物史观找到了科学的理论前提。以往历史观的根本缺陷之一,是不能理解物质生产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因而不能理解人类历史是个自然史过程,不能发现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相反,异化劳动学说却已开始把对社会历史问题的研究转向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生产劳动,找到了理解全部人类发展中的决定作用,从本质上揭示了人与动物的独特差别;并用这种观点说明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发现人类历史所以会发展到私有制社会,是劳动自身性质发展的结果。
(二)异化劳动理论通过解剖生产劳动接近了唯物史观的核心——生产关系思想。实际上,异化劳动的规定已经接触到了生产过程中人与人、阶级与阶级之间的关系问题。因为人们的社会关系恰恰是在劳动中体现的;从主体方面看,生产关系就是主体发挥其生产能力时的内部结构。这样,私有财产关系、工人与资本家阶级的对立不过是异化劳动的物质的、概括的表现。
(三)异化劳动理论论述了唯物史观的结论——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必然性。马克思把共产主义理解为私有制的对立物,认为,在实践上由于私有财产的运动突出表现为劳动与资本的对立,而“这种对立一达到极限,就必然成为整个(私有财产)关系的高峰、顶点和灭亡”。但私有财产的运动是以往全部生产的运动的感性表现,因此共产主义归根到底源于生产运动的必然性。在逻辑上,马克思引证黑格尔的异化观指出,任何现存的东西都确证自己的对立面,“自我异化的扬弃同自我异化走的是一条道路”。
4、研究马克思异化思想的意义
4.1研究马克思异化思想的现实意义
在我们当今社会生活中,人的各种异化现象举不胜举:各种自然灾害例如水灾、旱灾的发生都是由于人们当时只顾眼前利益而所遭到的大自然的报复;我们的物质生活随着社会的进步而日益丰富,可是我们的精神生活却越来越贫乏。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认为,人的各种异化现象主要由于人自己所造成的,我们克服各种异化现象也必须从人本身中寻找。因此对马克思异化思想的研究,有助于人们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来克服各种异化现象,从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4.2马克思异化思想的哲学意义
它是彻底批判一切唯心主义的。黑格尔用绝对精神来说明人类历史的发展,而马克思则是用人的实践劳动来说明人类历史的发展。“劳动异化论”对“精神异化论”的批判是唯物主义对唯心主义的彻底批判。它是彻底批判旧资产阶级的人本主义,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以前的理论,他们所理解的人不能说明社会历史发展的原因。马克思的“劳动异化论”和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的本质的异化论”的出发点都是人,都力图用唯物主义来说明人的本质,两者不同的是:费尔巴哈所理解的人是感性存在的人,而马克思所理解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
5、结论
恩格斯说:“摩尔根在美国,以他自己的方式,重新发现了40年前马克思所发现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四十年前”正是马克思写成《手稿》那一年。因此,有充分的论据表明,异化劳动理论既是标志马克思从《莱茵报》时期开始的两个根本转变的最后完成,也是马克思创立包括多个组成部分在内的科学体系的开端与诞生地。它不仅直接为《神圣家族》《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做了理论准备,而且也在某种意义上为《资本论》开辟了道路,提供了指导线索和方法。异化劳动理论及其所蕴涵的强烈的人类意识是使马克思最终得以阐释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完成其根本任务——科学地解答历史之谜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