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傅莹以善于沟通著称,
深谙与西方主流社会沟通之道。
她用女性特有的柔性表达,
以及刚柔并济的气质和个性的语言,
改变了中国外交官
不苟言笑、铁板一块的形象。
她和风细雨,娓娓道来,其从容坦然,雠自信,让人心悦诚服
花白短发高雅利落,宝蓝色外套知性端庄,精致的妆容搭配黑色镶金珠项链更显典雅时尚,蒙古族特有的高颧骨上架黑色细金属框眼镜,同样具有民族特点的细长眼睛闪烁着睿智的光芒,这便是全国人大设立发言人30年来第一位女新闻发言人傅莹的首次亮相。
在一个多小时的答问会上(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首场新闻发布会——编者注),傅莹始终和颜悦色、柔声细语。媒体起身提问时,她专注真诚地与之眼神交流,还善解人意地用微笑点头,消除某些因紧张而磕巴的记者的尴尬。
除了特别专业的术语外,她从不照本宣科,搬出官话套话,而是和风细雨,娓娓道来。即便面对军费预算、中日关系等相对敏感的话题,她也未曾表现出厉言呵斥、怒目圆睁的锐气,但恳切温婉中又明显带有不容置疑的刚毅。一句“你提到这个问题,中国记者都笑了”,轻松回应了日本记者对中国“咄咄逼人”的评价,又以两句中国俗语“一个巴掌拍不响”和“来而不往非礼也”,来阐述中国面对无端挑衅将会果断应对的原则立场,其从容坦然,优雅自信,让人心悦诚服。
中国奉行和平、合作、发展、共赢的外交理念,同时又坚定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在对外交往中既不需要张牙舞爪,也不会忍气吞声。傅莹在同媒体相处时显示出一种独特的亲和力,同时又透着一股果敢、坚定。这种风格正是中国外交在现阶段所需要的。
“人类的共同之处远远大于差异,完全可以通过相互接触和交流加深人民之间的精神纽带”
傅莹是名副其实的“职业外交官”。1977年大学毕业后进入外交部工作,至今外交生涯己逾30载。1953年严冬,傅莹出生在内蒙古呼和浩特,父亲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艾思奇的得意门生,曾任内蒙古军区宣传部副部长。在父亲的教导与家庭氛围的熏陶下,傅莹从小就热爱读书。阅读的爱好,训练了她缜密的逻辑,也培养了她独立思考的能力。
1973年,傅莹作为工农兵学员考入北京外国语学院,她的专业是英语,第二外语是法语,可是傅莹似乎还嫌不够,为了适应工作的需要,她又学习了罗马尼亚语。
1985年,傅莹经历了人生的重要转折——到英国肯特大学卢瑟福学院深造,获国际关系硕士学位。这段经历对傅莹影响至深。在一次演讲中,她回忆说:“我至今仍得益于在肯大养成的严谨、扎实的治学态度。更重要的是,这是我第一次在西方国家生活,有机会与英国人民和其他国家留学生进行个人层面上的交流。”那时,中西方人生活在迥然不同的环境中,但傅莹在肯大体验到,在人的内心深处,人类的本性是共通的。“我认识到,人类的共同之处远远大于差异,完全可以通过相互接触和交流加深人民之间的精神纽带,而不应在敌对意识形态的面具下相互排斥。”
在肯大的学习更坚定了傅莹在不同观点之间找到交汇点的决心。无论是在参与80年代末解决柬埔寨问题的和谈中,还是在本世纪初推进朝核问题六方会谈的努力中,这一决心帮助傅莹在棘手的谈判中悉心寻找利益的汇合点,提高谈判能力,打开局面。
30多年的外交岁月,傅莹在无意间创造了很多个“第一”:她在外交部工作的首站是翻译室,是外交部有名的高翻之一,曾多次给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作翻译。1992-1993年,傅莹赴柬埔寨参加维和,是中国第一位参加维和的女性;1998年傅莹出任中国驻菲律宾大使,成了中国最年轻的女大使,而且也成了第一位少数民族女大使一一傅莹是个地道的蒙古族人,始终表现出蒙古族人的坚韧与睿智。如今,她又成为全国人大首位女发言人。
她善用各种技巧传播中国,最为引人称道的便是“会讲故事”
傅莹以善于沟通著称,深谙与西方主流社会沟通之道。她用女性特有的柔性表达,以及刚柔并济的气质和个性的语言,改变了中国外交官“不苟言笑、铁板一块”的形象。她善用各种技巧传播中国,最为引人称道的便是“会讲故事”。这被视为向世界介绍中国的“傅莹模式”,即运用个性化和人性化的话语体系,来沟通变化中的中国与变革中的世界,不生硬,不突兀,有高潮,有转折,行云流水,游刃有余。
傅莹善于处理与媒体的关系,她的媒体公关意识和媒体实践,在同时代的外交官中是比较超前的,而她的自信——对自身水平和能力的自信、对中国前景的自信,则使她在媒体前挥洒自如。早在任驻菲律宾大使期间,傅莹就主动与当地媒体交流,针对记者们对改革开放中的中国的好奇和关注,经常主动“喂料”,让这些媒体记者自觉不自觉地当起传播中国的“义务宣传员”。傅莹更是频繁出现在菲律宾的大学、研究所,发表演讲,回答问题,介绍真实的中国,发出中国的声音。而在任驻澳大利亚大使期间,傅莹发出的“中国声音”更加响亮了,外界对“中国声音”更加倾听与重视。
2007年4月,傅莹出任中国驻英大使。第二年,由于西藏“3·14”事件的影响,北京奥运火炬在西方一些国家传递时受到严重干扰,而外媒“一边倒”的歪曲报道,更在国际社会掀起一波“妖魔化”中国的浪潮。火炬传递风波之后的几天,傅莹一直在思考:怎样让中国的声音出现在西方的媒体上?怎样让西方公众了解中国的立场,了解中国的真实情况?4月10日,傅莹应邀走访英国电讯媒体集团总部,会见集团主席、首席执行官和集团旗下《每日电讯报》《星期日电讯报》的主编们。傅莹谴责火炬传递中的破坏活动,并质问这些新闻从业人员为什么更关心那些干扰活动,而忽略那些积极参与的镜头?
电讯媒体集团高层和两位总编承认,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大国,西方新闻机构完全没有掌握足够的知识去了解。他们请傅莹撰文投稿,提供另一方面的信息和声音。作为这次对话的成果之一,三天后,傅莹的署名文章《火炬传递之后的思考》在《星期日电讯报》刊出,引发英国公众的热烈讨论,被海外媒体评价为一次“成功的危机公关”。
从品茶谈到合作,落脚点又轻巧地回到外交上
在很多人眼里,傅莹更能代表中国女性的气质,虽然韶华已逝,而美丽依旧,满头银发一丝不乱,装束落落大方。如今已经年届60的傅莹,容貌秀丽,温文尔雅,刚毅果断,说话柔声细语,不卑不亢,充满了东方女性所特有的妩媚。
傅莹的服饰也为人们津津乐道。她喜欢戴清一色的净色长围巾,简单、大方——不同的场合,不同的着装,不同的服装色彩,她一定会用与之相配的围巾,相互点缀,融为一体。
优雅的着装只是外在的展示,最根本的还是内在修养。傅莹喜欢需要慢慢品味的东西,从中一点点雕琢自己。
进入外交部后,傅莹很少有机会回内蒙古,但她很喜欢听内蒙古的长调。在任澳大利亚大使时,她经常选用蒙古歌曲的CD作为礼品。“澳大利亚人也很喜欢,有人听了之后,还专门给我发来E-mail,讲述听后的感受。”
在英国,傅莹喜欢讲中国的茶文化,讲茶道的禅意、境界。有一次与英国政界朋友聊天时,她幽默地说出一句英国民谣:当时钟敲响四下时,世上的一切瞬间都为茶而停。“英国人把一生三分之一的时间花费在饮茶上,可见多么热爱茶。”傅莹说,既然有着共同的爱好,相信双方通过交流能找到新的合作机会。
从品茶谈到合作,落脚点又轻巧地回到外交上。
深谙与西方主流社会沟通之道。
她用女性特有的柔性表达,
以及刚柔并济的气质和个性的语言,
改变了中国外交官
不苟言笑、铁板一块的形象。
她和风细雨,娓娓道来,其从容坦然,雠自信,让人心悦诚服
花白短发高雅利落,宝蓝色外套知性端庄,精致的妆容搭配黑色镶金珠项链更显典雅时尚,蒙古族特有的高颧骨上架黑色细金属框眼镜,同样具有民族特点的细长眼睛闪烁着睿智的光芒,这便是全国人大设立发言人30年来第一位女新闻发言人傅莹的首次亮相。
在一个多小时的答问会上(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首场新闻发布会——编者注),傅莹始终和颜悦色、柔声细语。媒体起身提问时,她专注真诚地与之眼神交流,还善解人意地用微笑点头,消除某些因紧张而磕巴的记者的尴尬。
除了特别专业的术语外,她从不照本宣科,搬出官话套话,而是和风细雨,娓娓道来。即便面对军费预算、中日关系等相对敏感的话题,她也未曾表现出厉言呵斥、怒目圆睁的锐气,但恳切温婉中又明显带有不容置疑的刚毅。一句“你提到这个问题,中国记者都笑了”,轻松回应了日本记者对中国“咄咄逼人”的评价,又以两句中国俗语“一个巴掌拍不响”和“来而不往非礼也”,来阐述中国面对无端挑衅将会果断应对的原则立场,其从容坦然,优雅自信,让人心悦诚服。
中国奉行和平、合作、发展、共赢的外交理念,同时又坚定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在对外交往中既不需要张牙舞爪,也不会忍气吞声。傅莹在同媒体相处时显示出一种独特的亲和力,同时又透着一股果敢、坚定。这种风格正是中国外交在现阶段所需要的。
“人类的共同之处远远大于差异,完全可以通过相互接触和交流加深人民之间的精神纽带”
傅莹是名副其实的“职业外交官”。1977年大学毕业后进入外交部工作,至今外交生涯己逾30载。1953年严冬,傅莹出生在内蒙古呼和浩特,父亲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艾思奇的得意门生,曾任内蒙古军区宣传部副部长。在父亲的教导与家庭氛围的熏陶下,傅莹从小就热爱读书。阅读的爱好,训练了她缜密的逻辑,也培养了她独立思考的能力。
1973年,傅莹作为工农兵学员考入北京外国语学院,她的专业是英语,第二外语是法语,可是傅莹似乎还嫌不够,为了适应工作的需要,她又学习了罗马尼亚语。
1985年,傅莹经历了人生的重要转折——到英国肯特大学卢瑟福学院深造,获国际关系硕士学位。这段经历对傅莹影响至深。在一次演讲中,她回忆说:“我至今仍得益于在肯大养成的严谨、扎实的治学态度。更重要的是,这是我第一次在西方国家生活,有机会与英国人民和其他国家留学生进行个人层面上的交流。”那时,中西方人生活在迥然不同的环境中,但傅莹在肯大体验到,在人的内心深处,人类的本性是共通的。“我认识到,人类的共同之处远远大于差异,完全可以通过相互接触和交流加深人民之间的精神纽带,而不应在敌对意识形态的面具下相互排斥。”
在肯大的学习更坚定了傅莹在不同观点之间找到交汇点的决心。无论是在参与80年代末解决柬埔寨问题的和谈中,还是在本世纪初推进朝核问题六方会谈的努力中,这一决心帮助傅莹在棘手的谈判中悉心寻找利益的汇合点,提高谈判能力,打开局面。
30多年的外交岁月,傅莹在无意间创造了很多个“第一”:她在外交部工作的首站是翻译室,是外交部有名的高翻之一,曾多次给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作翻译。1992-1993年,傅莹赴柬埔寨参加维和,是中国第一位参加维和的女性;1998年傅莹出任中国驻菲律宾大使,成了中国最年轻的女大使,而且也成了第一位少数民族女大使一一傅莹是个地道的蒙古族人,始终表现出蒙古族人的坚韧与睿智。如今,她又成为全国人大首位女发言人。
她善用各种技巧传播中国,最为引人称道的便是“会讲故事”
傅莹以善于沟通著称,深谙与西方主流社会沟通之道。她用女性特有的柔性表达,以及刚柔并济的气质和个性的语言,改变了中国外交官“不苟言笑、铁板一块”的形象。她善用各种技巧传播中国,最为引人称道的便是“会讲故事”。这被视为向世界介绍中国的“傅莹模式”,即运用个性化和人性化的话语体系,来沟通变化中的中国与变革中的世界,不生硬,不突兀,有高潮,有转折,行云流水,游刃有余。
傅莹善于处理与媒体的关系,她的媒体公关意识和媒体实践,在同时代的外交官中是比较超前的,而她的自信——对自身水平和能力的自信、对中国前景的自信,则使她在媒体前挥洒自如。早在任驻菲律宾大使期间,傅莹就主动与当地媒体交流,针对记者们对改革开放中的中国的好奇和关注,经常主动“喂料”,让这些媒体记者自觉不自觉地当起传播中国的“义务宣传员”。傅莹更是频繁出现在菲律宾的大学、研究所,发表演讲,回答问题,介绍真实的中国,发出中国的声音。而在任驻澳大利亚大使期间,傅莹发出的“中国声音”更加响亮了,外界对“中国声音”更加倾听与重视。
2007年4月,傅莹出任中国驻英大使。第二年,由于西藏“3·14”事件的影响,北京奥运火炬在西方一些国家传递时受到严重干扰,而外媒“一边倒”的歪曲报道,更在国际社会掀起一波“妖魔化”中国的浪潮。火炬传递风波之后的几天,傅莹一直在思考:怎样让中国的声音出现在西方的媒体上?怎样让西方公众了解中国的立场,了解中国的真实情况?4月10日,傅莹应邀走访英国电讯媒体集团总部,会见集团主席、首席执行官和集团旗下《每日电讯报》《星期日电讯报》的主编们。傅莹谴责火炬传递中的破坏活动,并质问这些新闻从业人员为什么更关心那些干扰活动,而忽略那些积极参与的镜头?
电讯媒体集团高层和两位总编承认,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大国,西方新闻机构完全没有掌握足够的知识去了解。他们请傅莹撰文投稿,提供另一方面的信息和声音。作为这次对话的成果之一,三天后,傅莹的署名文章《火炬传递之后的思考》在《星期日电讯报》刊出,引发英国公众的热烈讨论,被海外媒体评价为一次“成功的危机公关”。
从品茶谈到合作,落脚点又轻巧地回到外交上
在很多人眼里,傅莹更能代表中国女性的气质,虽然韶华已逝,而美丽依旧,满头银发一丝不乱,装束落落大方。如今已经年届60的傅莹,容貌秀丽,温文尔雅,刚毅果断,说话柔声细语,不卑不亢,充满了东方女性所特有的妩媚。
傅莹的服饰也为人们津津乐道。她喜欢戴清一色的净色长围巾,简单、大方——不同的场合,不同的着装,不同的服装色彩,她一定会用与之相配的围巾,相互点缀,融为一体。
优雅的着装只是外在的展示,最根本的还是内在修养。傅莹喜欢需要慢慢品味的东西,从中一点点雕琢自己。
进入外交部后,傅莹很少有机会回内蒙古,但她很喜欢听内蒙古的长调。在任澳大利亚大使时,她经常选用蒙古歌曲的CD作为礼品。“澳大利亚人也很喜欢,有人听了之后,还专门给我发来E-mail,讲述听后的感受。”
在英国,傅莹喜欢讲中国的茶文化,讲茶道的禅意、境界。有一次与英国政界朋友聊天时,她幽默地说出一句英国民谣:当时钟敲响四下时,世上的一切瞬间都为茶而停。“英国人把一生三分之一的时间花费在饮茶上,可见多么热爱茶。”傅莹说,既然有着共同的爱好,相信双方通过交流能找到新的合作机会。
从品茶谈到合作,落脚点又轻巧地回到外交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