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是一种奢侈的执着

来源 :讲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3p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6届名家名剧月3月21日在上海拉开帷幕,由茅威涛首次出演女角的新概念越剧《江南好人》被选为开幕剧。这位越剧第一女小生,在台下是意态娴淑的女人,台上是清俊轩昂的男儿。这一切,她是如何做到的?
  一辈子只做—件事,是—种奢侈的执着
  我小时候喜欢出些馊主意,思想也挺独立的。比如上学那会儿,要打扫卫生掏下水道。我就觉得我只要把活儿干好就行了,何必在乎用哪种形式呢?但是有些老师、同学偏要表现出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我就说那你跳下去呀,跳到阴沟里去掏,你只有跳下去才能掏得更干净。我心里其实在想,如果可以不跳下去,你为什么非要跳进去呢?小时候老师、同学都说我很淘气,又很乖巧,因为我是个懂规则的人。但我又不甘于墨守成规,总是想对我感到有疑问的惯例挑战。除了一次外婆说,“这个孩子长大会有出息”。因为那时候没有人对我看好过。
  学戏那会儿特别刻苦,我又是那种非要做到最好的学生。我可以发神经似地穿着靴子不脱下来,就为了适应那双靴子,连吃饭去食堂都穿着;为了勒上头不再呕吐、恶心,我就勒着头睡觉,第二天起来,脸都是肿的。当年原生代小百花有28朵小花,到如今台上只剩下零零落落的几朵老花,而我为什么还能坚持在这里?有一天我这样问自己。我的答案是,当这种守候从职业变成了使命,坚持的人就不会再感到犹豫和彷徨。记得一个朋友在看完我演的《藏书之家》后说,“茅茅,如果有来生,我一定要像你一样,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我听了特别感慨。真的是这样,有选择的人生很昂贵,而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更是一种奢侈的执著。
  我说过,哪天不再玉树临风我就不演了
  我丈夫郭小男曾经开玩笑说,茅威涛要好好研究研究,她身上的基因有问题,肯定有男性的成分,“我以为娶了一个江南女子是小鸟依人、温文尔雅型的,排了《秋瑾》后发现,江南女子还有一种是横刀立马型的,很不幸我娶了后者”。
  我有两个哥哥,我5岁就跟着哥哥在运河里游泳。小时候我会跟着哥哥去打鸟,去爬树。男孩子能玩的,我都会玩。这造成我比较敢去冒险的性格,什么都敢去闯一闯。我的前辈老师们,剃短发,身上一直都保存一种中性的东西。我年轻时候也是那样,一定要剪短头发,穿T恤,T恤的领子还要竖起来。早期我和何赛飞出去做活动,去电台接受采访,人家一看就知道,一个是小生,一个是花旦。那时我跟她去机场,她什么都不做,什么重东西都不拿,很自然地就推给了我。生活中,我很女人,特别不愿意男性化。但是唱小生一定是会受这种影响的。年轻的时候,如果扎辫子,演小生就演不出来。当然现在不需要了,我穿什么,扮不扮上,都能演出来。北京有位龚和德老师,写过一篇文章,说我是走进少女心中的白马王子。其实男人的形象,关键是有没有担当。女人期盼男人要有担当。为什么剧场里有那么多女人来看戏,因为她们在这里得到了一份欣然。所以说,我这辈子活得挺够的,做一辈子女人,又演了一辈子女人理想中的男人。我在舞台上呈现出的东西,承接了一种理想,一种理解。去年《西厢记》封箱,很多人赶来看。当然也有不少人说,不就是搞噱头。《西厢记》是我一个阶段的高度,真的放弃了心中也有不舍。但我到了知天命之年一定要学会舍得。我不会让观众觉得茅威涛嗓子、形象这么差了,还在舞台上不肯下来。我说过,哪天我觉得镜子里的自己不再玉树临风了,肯定就不演了。
  我和丈夫是不骂不相识,当然争到最后还是演员服从了导演
  我和郭导都很有个性,走到一起的过程也算是比较不寻常,几乎是不骂不相识。第一次郭小男去看我的艺术专场《蓦然又回首》,当时叫好声一片,他却开诚布公地批评了一番。他当时那句话对我犹如当头棒喝,其实做这个专场时,我的确在艺术上遭遇了瓶颈,他的话基本上是对我的否定,但我心里明白他说的是事实。直到排了《荆轲》、《孔乙己》之后,我才对自己那个“越剧青年表演艺术家”的称号有了些底气。
  我俩常会为一个艺术问题争得面红耳赤,当他坚持要按导演的构思完成时,我就会突然从演员上升到制作人或者监制人什么的角色,再拿那种身份压他。太有个性的演员和导演在一起的时候,又因为是夫妻,往往会错位,错位的时候两人就会较真儿,就会有争执。如果没有这样的关系,大家会尊重对方,总会有些忍让。因为有这样两层关系,就会变成两个人之间的问题,双方都不让步。当然,争到最后还是演员服从了导演。
  有件特别有意思的事。记得还是女儿上幼儿园时,有次我和郭导在家争剧本,嗓门就大起来了,女儿举着《三字经》,上面写着“父子亲,夫妇顺”,在我们跟前面无表情地走来走去,我俩看到就笑了,不吵了。现在我和小男基本都在排练场上说完,回到家就是围着女儿转。
  出演《江南好人》挑战巨大:女人做女人难上加难
  《江南好人》1月在北京的首演结束后,记者问我,“茅威涛在舞台上的角色转换相当神速,听说有高手毛戈平在后台操控。观众能清晰地看到你为了演一个女人而付出的艰苦努力,大家简直忘了,你本身就是女人啊。”我说,这部剧的确是个大挑战。濮存听看完戏到后台来看我们,一进来就说,“哎呀,小男,你们不得了,我看到了越剧的‘少年派’”。说的是当时李安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所有人都认为那小说根本没办法拍成电影,但是他还是拍成了。所以濮存听会用“少年派”来形容《江南好人》。
  这出戏,最大的挑战还是我怎么演女人。要知道,这可是从艺30多年来,茅威涛第一次在舞台上扮演一个女性角色。
  刘晓庆说“做女人难,做名女人更难”,我要补一句话:女人做女人难上加难。怎么说呢?戏曲理论大家阿甲先生曾说过,中国戏曲一定要技术先行。当年我年少气盛,对此还不以为然,我说怎么可能?一定是体验先行。演完这个戏,我感觉大家就是大家,戏曲真是技术先行。当我第一次站到排练场上演沈黛的时候,我手足无措,不知道该怎么走台步,不知道该怎么举手,所有的形体,包括声腔,所有的一切都要改变。这个戏几乎把我原先的功给废了。戏曲的生旦净末丑都要从小练功,忽然间你重新练一个功,不是简单的小生转身演女人的问题,而是小生和花旦的发力是不一样的。小生用腰发力的话,花旦可能要用腿发力,骨头都得掰过来,生理上要有很多改变。所以郭导专门请了一位老师改造我的形体。原本准备3个月的排练,我们加了一倍时间,用了6个月,也就是前3个月,我每天的排练必须化好妆,戴上花,穿上裙子,把自己“装扮”成一位女性。最后我说服自己,把自己当男旦行不行?把自己当成梅兰芳,当成张国荣,当成余少群,我来演一个女的。
  因此,在所有的技术准备上,我回到学生时代,去学习中国传统戏曲中花旦的所有身段。身段上我借用了昆舞,声腔上借助一些评弹。如果要我给自己一个评价,演表兄隋达,我驾轻就熟;演沈黛,我还在素描和描红,三场戏我每场都有不同。当演到最后她唱完自己的生平,男女同体哭诉:我不是个好人,我也不是一个坏人的时候,我也有一点抑制不住想哭的冲动。我控制住自己,但声音是哽咽的,这是我以前演小生没有的体会。
  我在排练中的状态也得到了郭导的肯定,“茅威涛极度能抗压,有点‘神九’的意思,我知道她能行”。
  “穿防弹衣”来北京,跪着不怕中枪
  关于这部戏的创新呢,其实刚接到布莱希特《四川好人》的剧本时,我很困惑,这么思辨的东西,怎么弄成越剧呢?越剧的传统观众是要拿着手巾到剧场等你催他泪下的呀。我心里很忐忑,但是真到了绝境,突然又生出了浴火重生的勇气。我来北京前在微博上开了一个玩笑,我说我是穿着防弹衣来的。我的粉丝说茅茅是躺着也中枪,这次至少是跪着,是一定要中枪的,我是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再说我不是特别能抗压嘛?至少现在,我们已经放下了忐忑,并且收获了鲜花。我们是“少年派”。
  我相信这个戏是值得一看的,而且会带给你很大的收获。佛家讲,没有对错的事,只有对错的人。我想借用宋代词人黄庭坚的一句词,“坐对真成被花恼,出门一笑大江横”。希望每个人都能够用这样一种心态去对待面前的事物。
其他文献
牙买加移民间流传着一个冷笑话:“瞧那个懒蛋,他居然只打两份工。”  我回想起了我年少时在布朗克斯的日子,那时我生活开心,工作愉快。从14岁开始,每年暑假和圣诞假期我都会在布朗克斯的一家儿童玩具店做兼职。店主杰·斯克瑟是俄罗斯的犹太移民,一天我走在街上路过他家店时,他叫住我问:“想不想帮我卸货赚点儿钱?”我当时就答应了。这个工作需要干几个小时,他每小时付了我50美分的薪水,并对我说:“小伙子,干得不
期刊
2012年5月,张其成教授在国际蜂胶文化节上做养生讲座。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界定,健康有四个标准:身体健康,也叫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良好;道德健康。健康有几大要素,首先是遗传因素占15%;医疗条件占8%;环境因素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占17%。遗传、医疗、环境加一起占了40%,这个40%不是我们能控制的。但是,还有60%,这个60%是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它是我们每一位都能控制的。 
期刊
问:果壳网  答:布赖恩·考克斯  现年45岁的布赖恩·考克斯  曾经是个名气不小的摇滚明星,但他正式的身份  是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粒子物理学教授。  他还频频出现在BBC的电视与广播节目中出,  他主持的纪录片《宇宙的奇迹》《生命的奇迹》广受推崇,  从而成为英国妇孺皆知的“科学化身”。  考克斯如何看待科学与流行文化的关系?  果壳网就此对他进行专访。  科学太重要了,它必须、也不得不成为流行文
期刊
“演说家”、“罗宾汉”、“反美斗士”、“社会主义者”、“玻利瓦尔革命者”……拉美左翼领导人查韦斯生前被外界贴上了诸多标签。无论敌友,谁也无法否认,这位个性鲜明的政治家创造了拉美政坛的传奇。  “我们预定的目标,暂时没能实现”  1954年7月,查韦斯出生于委内瑞拉萨巴内塔一个贫穷的乡村教师家庭,在六个兄弟中排行第二。他曾多次表示虽然家境贫寒,但自己有一个幸福的童年。  17岁时,查韦斯进入委内瑞拉
期刊
最近,名人李双江之子涉嫌刑事犯罪,引起全社会对子女教育话题的关注。现特辑南怀瑾生前有关子女教育的演讲,以飨读者。  传统上,中国的教育是从胎教开始,从怀胎就开始教育了,都有规定的,夫妻分房,然后家里挂的画、用的东西都要改变,胎儿会知道。生出来以后重要的是家教,不是靠学校的。我看现在人,大都把儿童教育寄托在学校,父母家长自己却都有问题。依我几十年经验看来,许多家长都犯了一个大错误:把自己达不到的目的
期刊
上海在1843年被开辟为通商口岸,到今年整整170年。我们回顾并理性地分析开埠通商及其以后的那段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一方面,外国军队、资本、宗教势力通过通商口岸进入中国,进行政治侵略、经济掠夺与文化渗透;另一方面,通商口岸客观上促进了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增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刺激了中国人的觉醒,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移民促成上海多元文化  开埠以前,上海只是一个普通的沿海城市。按照人口规
期刊
2007年,我国当代心理学家、北京大学原心理学系系主任朱滢教授出版了他的一本佳作《文化与自我》,在《专题一》中并列了两个标题:一个是“Searle论自我”,另一个是“张世英论自我”。他认为美国哲学家"Searle代表西方哲学对自我的看法,张世英代表中国哲学对自我的看法。  该书称西方人的自我观是“独立型的自我”,强调自我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中国人的自我观是“互倚型的自我”,强调自我与他人、与社会的相
期刊
未来有可能头戴谷歌眼镜,手腕上是智能手表,身上穿着智能服饰吗?  这个画面也许很快将成为现实。  以往我们必须学习如何与机器互动,现在则是完全相反:机器必须学习如何为我们工作。  欢迎来到未来,在这里,你的身体与感知触觉就是科技。  随着智能手机中配置的感知器与高运算能力成为常态,穿戴式电脑科技正在快速发展。数据显示,全球市场2011年共卖出1400万件高科技穿戴式设备;估计到2016年这个市场将
期刊
中国的太极拳,虽不是一副药到病除的“药方”,但若持之以恒地坚持,恰恰是能有效解决或缓解某些症状的“妙方”,对人类的生存、生活都有积极的意义。  太极拳强调放松肌肉,“一动无有不动”、“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气达四梢”等等,均有利于增强血管壁的弹性和血液循环,也有利于对微血管的锻炼,促进了微循环。有人进行太极拳微循环的研究表明,经常从事太极拳锻炼者管绊异常率和淤血管超标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起到
期刊
4月《讲刊》的主题是“敬畏变革”,是在唤醒我们对变革采取正视而不是轻慢的态度。  变革的对立面是稳定,稳定代表着安全。我们中国人好像不太喜欢不能带来安全感的事物,往往认为变革是一个危险品,因此缺乏变革的动力。所以我们常用一句老话“以不变应万变”来对付变动的世界,来安慰自己。  有趣的是,当我们看到其他人在别的地方经历变革后所取得的成就,又会万分羡慕地想达到这一结果。然而在迈出变革的第一步时,我们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