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乡与贵州省交界,距离县城140多公里,是全县最边远、最偏僻的高寒山区乡。在这里,有一位教龄超过40年的老教师叫梁新招,他被当地村民称为“杆洞乡最老的校长”。梁新招当过代课教师,曾经每天奔波于几个教学点教学,做过14年全乡数学辅导员,担任过18年村小校长。40多年的教师生涯,他始终怀着一颗淳朴的育人初心,默默坚守在苗山深处,用心浇灌着大苗山里的孩子们。
不畏艰苦,选择坚守
1976年,高中毕业的梁新招成为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乡尧告村小学的一名代课教师。最初的几年,他辗转于附近的几个教学点工作,虽然奔波,但也充实。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梁新招一边忙着教学工作,一边下功夫学习新的文化知识。1979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县师范学校继续深造。1981年7月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杆洞乡英洞学区达言小学(以下简称达言小学)任教。
梁新招家距离达言小学有40多公里的路程,当时還没有公路,都是山沟小路,往返家校只能靠步行。每次从家里来,梁新招都要背上至少一个星期的口粮,徒步7个多小时才能到校。要是碰到下雨天,路途便更加艰辛,稍不留神就会滑倒摔伤。梁新招已经记不清,在这条路上摔伤过多少回,每次摔倒后,他都咬着牙爬起来,继续前行。多年的山路奔波使他的双腿落下了风湿的病根,一到天冷或下雨的时候关节就会隐隐作痛。
由于工作能力突出,两年后,梁新招被调到杆洞乡尧告村小学(以下简称尧告村小学)任教,并担任校长职务。在新的岗位上,他依旧兢兢业业,用心做好每一件事。他尊重每一位教师,关心每一位教师的成长。曾在他领导下工作的一位姓韦的教师回忆起这样一件小事:她刚从教学点调到尧告村小学时,在一次全体教师大会上,校长梁新招表扬她批改作业认真,这让她备感意外。她说:“原来校长这么关注我,我下决心以后要更加认真工作!”其实,在梁新招的管理理念中,从来不会给教师制定条条框框的要求,他唯一强调的就是教师要有担当,要对得起这一神圣的职业,而他自己40多年勤勤恳恳地工作,正是对这句话最好的诠释。
2015年,尧告村大寨教学点缺教师,由于条件艰苦,很多教师不愿意去,梁新招主动提出到该教学点任教。在这个更偏远的岗位上,他既给学生上课,又负责他们的营养午餐,每天都很忙碌,但他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以校为家,不计报酬
过去,尧告村小学只有一栋破烂的木质结构教学楼,办学条件较为简陋。为此,很多教师不愿到该校任教,有些来了不久后又申请调走,所以师资不足的情况十分突出。“在这样的环境下怎么可能出人才?”想到这里,身为校长的梁新招坚定信念,一定要建一栋新的教学楼。
首先要解决的是土地问题。梁新招将自己的想法汇报给村干部,村干部很支持,但如何与村民协调是一大难题。一些村民有异议,梁新招便在每天放学后到这些村民家做思想工作。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学校用地问题终于妥善解决,可新的问题又来了:资金问题怎么解决?当时上级提供的资金有限,为不影响教学楼建设进程,梁新招到处想办法筹集资金,他与村委、各屯屯长一起發动村民献料,一点一点凑足建设的材料和资金。
在众人齐心协力下,一年后,一栋建筑面积300多平方米的两层木瓦结构教学楼建成使用,加上原来的校舍,尧告村小学拥有了7间教室,1间图书室,1栋学生宿舍楼以及1间学生食堂,教学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
新建的尧告村小学具备了寄宿条件,离校较远、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可申请住校。自从有了内宿生,梁新招比以前更忙了。为了更好地照管这些学生,他也住进了学校,和内宿生一样,星期日来校,星期五再回家,每次放假前,他都要等全部学生离校了才安心回家。白天他给学生上课、管理学校日常事务;晚上他便承担起宿管员的职责,认真检查学生的晚休情况,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有了内宿生,就要解决吃饭问题。当时食堂请不到合适的工人,梁新招就主动承担起内宿生一日三餐的任务。他不计报酬,甘于奉献,与学生相互配合,一起做饭,一起吃饭,大家有说有笑,就像家庭聚餐一样。后来,越来越多的教师加入进来,分担梁新招的工作,他这才轻松一些。
抓好教学,积极创新
梁新招长年担任尧告村小学六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上课时,他善于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让学生们听明白。为了活跃课堂气氛,他还会在教学中穿插一些有趣的游戏和小竞赛,所以他的课学生都爱听,学得很开心。“梁老师的课特别有意思。”听过梁新招上课的学生都有这个同感。
1985年,尧告村小学有3名学生考上融水县民族中学(当时该县的重点中学),这是杆洞乡没有过的先例。1984—1992年,尧告村小学连续获评为杆洞乡先进学校,梁新招本人多次获评为县先进工作者、柳州市优秀教师。
由于教学成绩突出,1992年9月,梁新招调到杆洞乡教办,成为一名数学辅导员,负责全乡的数学教学指导工作。为提高全乡的数学教学质量,梁新招多次步行下乡(当时只有两个村通车)调研,走遍全乡11个村完小及40多个教学点,全面了解全乡数学教学情况及各校的常规工作情况。在此基础上,他总结其中的不足,然后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师培训。他邀请经验丰富的教师在培训会上执教示范课,力求改变杆洞乡教师“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在梁新招的努力下,杆洞乡的数学课堂慢慢有了变化,并开始涌现出一批年轻的骨干教师,他们多次参加县里组织的各种教师基本功大赛,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梁新招也多次获得教师基本功大赛优秀指导奖。
2004年,杆洞乡教办解散,年近五旬的梁新招选择回到尧告村小学继续教书。2008年,梁新招再次担任尧告村小学校长。他始终将提高教学质量作为第一要务。在他的带领下,尧告村小学的办学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多次被县政府评为优秀教学质量学校。
2015年,梁新招主动到尧告村大寨教学点任教,这次遇到了难题。教惯了高年级的他在给低年级学生上课时,学生们有点“水土不服”。为了改变现状,梁新招细心观察与琢磨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喜好,在此基础上,他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设计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小游戏,通过“玩”拉近师生的距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功夫不负有心人,学生们开始接受他们眼中的这个“老顽童”,逐渐喜欢上了他的数学课。
一转眼,四十多年过去了,梁新招始终坚守在杆洞乡,把自己半辈子的心血都用在了他所热爱的农村教育事业中。如今,梁新招不得不面临退休的问题,他最大的心愿是有更多的年轻教师能够到苗山里来。他说:“现在我们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在一点一点变好,希望有更多年轻的老师投身到农村教育事业中,让我们的苗娃们能够走出大山,用知识改变命运。”
(责编 蒋海兰)
不畏艰苦,选择坚守
1976年,高中毕业的梁新招成为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乡尧告村小学的一名代课教师。最初的几年,他辗转于附近的几个教学点工作,虽然奔波,但也充实。为了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梁新招一边忙着教学工作,一边下功夫学习新的文化知识。1979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县师范学校继续深造。1981年7月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杆洞乡英洞学区达言小学(以下简称达言小学)任教。
梁新招家距离达言小学有40多公里的路程,当时還没有公路,都是山沟小路,往返家校只能靠步行。每次从家里来,梁新招都要背上至少一个星期的口粮,徒步7个多小时才能到校。要是碰到下雨天,路途便更加艰辛,稍不留神就会滑倒摔伤。梁新招已经记不清,在这条路上摔伤过多少回,每次摔倒后,他都咬着牙爬起来,继续前行。多年的山路奔波使他的双腿落下了风湿的病根,一到天冷或下雨的时候关节就会隐隐作痛。
由于工作能力突出,两年后,梁新招被调到杆洞乡尧告村小学(以下简称尧告村小学)任教,并担任校长职务。在新的岗位上,他依旧兢兢业业,用心做好每一件事。他尊重每一位教师,关心每一位教师的成长。曾在他领导下工作的一位姓韦的教师回忆起这样一件小事:她刚从教学点调到尧告村小学时,在一次全体教师大会上,校长梁新招表扬她批改作业认真,这让她备感意外。她说:“原来校长这么关注我,我下决心以后要更加认真工作!”其实,在梁新招的管理理念中,从来不会给教师制定条条框框的要求,他唯一强调的就是教师要有担当,要对得起这一神圣的职业,而他自己40多年勤勤恳恳地工作,正是对这句话最好的诠释。
2015年,尧告村大寨教学点缺教师,由于条件艰苦,很多教师不愿意去,梁新招主动提出到该教学点任教。在这个更偏远的岗位上,他既给学生上课,又负责他们的营养午餐,每天都很忙碌,但他从不后悔自己的选择。
以校为家,不计报酬
过去,尧告村小学只有一栋破烂的木质结构教学楼,办学条件较为简陋。为此,很多教师不愿到该校任教,有些来了不久后又申请调走,所以师资不足的情况十分突出。“在这样的环境下怎么可能出人才?”想到这里,身为校长的梁新招坚定信念,一定要建一栋新的教学楼。
首先要解决的是土地问题。梁新招将自己的想法汇报给村干部,村干部很支持,但如何与村民协调是一大难题。一些村民有异议,梁新招便在每天放学后到这些村民家做思想工作。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学校用地问题终于妥善解决,可新的问题又来了:资金问题怎么解决?当时上级提供的资金有限,为不影响教学楼建设进程,梁新招到处想办法筹集资金,他与村委、各屯屯长一起發动村民献料,一点一点凑足建设的材料和资金。
在众人齐心协力下,一年后,一栋建筑面积300多平方米的两层木瓦结构教学楼建成使用,加上原来的校舍,尧告村小学拥有了7间教室,1间图书室,1栋学生宿舍楼以及1间学生食堂,教学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
新建的尧告村小学具备了寄宿条件,离校较远、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可申请住校。自从有了内宿生,梁新招比以前更忙了。为了更好地照管这些学生,他也住进了学校,和内宿生一样,星期日来校,星期五再回家,每次放假前,他都要等全部学生离校了才安心回家。白天他给学生上课、管理学校日常事务;晚上他便承担起宿管员的职责,认真检查学生的晚休情况,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有了内宿生,就要解决吃饭问题。当时食堂请不到合适的工人,梁新招就主动承担起内宿生一日三餐的任务。他不计报酬,甘于奉献,与学生相互配合,一起做饭,一起吃饭,大家有说有笑,就像家庭聚餐一样。后来,越来越多的教师加入进来,分担梁新招的工作,他这才轻松一些。
抓好教学,积极创新
梁新招长年担任尧告村小学六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上课时,他善于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让学生们听明白。为了活跃课堂气氛,他还会在教学中穿插一些有趣的游戏和小竞赛,所以他的课学生都爱听,学得很开心。“梁老师的课特别有意思。”听过梁新招上课的学生都有这个同感。
1985年,尧告村小学有3名学生考上融水县民族中学(当时该县的重点中学),这是杆洞乡没有过的先例。1984—1992年,尧告村小学连续获评为杆洞乡先进学校,梁新招本人多次获评为县先进工作者、柳州市优秀教师。
由于教学成绩突出,1992年9月,梁新招调到杆洞乡教办,成为一名数学辅导员,负责全乡的数学教学指导工作。为提高全乡的数学教学质量,梁新招多次步行下乡(当时只有两个村通车)调研,走遍全乡11个村完小及40多个教学点,全面了解全乡数学教学情况及各校的常规工作情况。在此基础上,他总结其中的不足,然后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师培训。他邀请经验丰富的教师在培训会上执教示范课,力求改变杆洞乡教师“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在梁新招的努力下,杆洞乡的数学课堂慢慢有了变化,并开始涌现出一批年轻的骨干教师,他们多次参加县里组织的各种教师基本功大赛,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梁新招也多次获得教师基本功大赛优秀指导奖。
2004年,杆洞乡教办解散,年近五旬的梁新招选择回到尧告村小学继续教书。2008年,梁新招再次担任尧告村小学校长。他始终将提高教学质量作为第一要务。在他的带领下,尧告村小学的办学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多次被县政府评为优秀教学质量学校。
2015年,梁新招主动到尧告村大寨教学点任教,这次遇到了难题。教惯了高年级的他在给低年级学生上课时,学生们有点“水土不服”。为了改变现状,梁新招细心观察与琢磨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喜好,在此基础上,他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设计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小游戏,通过“玩”拉近师生的距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功夫不负有心人,学生们开始接受他们眼中的这个“老顽童”,逐渐喜欢上了他的数学课。
一转眼,四十多年过去了,梁新招始终坚守在杆洞乡,把自己半辈子的心血都用在了他所热爱的农村教育事业中。如今,梁新招不得不面临退休的问题,他最大的心愿是有更多的年轻教师能够到苗山里来。他说:“现在我们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在一点一点变好,希望有更多年轻的老师投身到农村教育事业中,让我们的苗娃们能够走出大山,用知识改变命运。”
(责编 蒋海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