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审美能力是学生在看待事物、感受情境的过程中感受其中真善美的情感和内心共鸣,这对学生之后的学习和生活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在音乐教学中进行美育更是非常必要的,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因此,本文主要总结了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希望能够给予广大教师在教学上的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指导。
【关键词】初中音乐;审美教育;渗透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在当前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素养的培养,传授给学生基础的知识已经再不是教师唯一的教学目标,都希望能够培养出一个全面的人才进而造福社会。但是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过度关注学生的成绩以及升学率,忽略了对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长此以往,学生的艺术素养以及审美能力就很难丰富,这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和成长。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转变对音乐教学的态度,其次,要注重对审美教育和内容的渗透,使学生在鉴赏音乐的过程中挖掘出音乐作品中的美,进而提升自身的艺术素养。
一、感受音乐作品的旋律美
音乐作品都是由特定的旋律和节奏组成,很多流传于世的音乐作品都有着独特的能够让人们记住的旋律。优秀的音乐作品的旋律是耐人寻味的,也是优美的。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让学生感受音乐作品的旋律,使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增强自身的音乐节奏感,掌握不同的音乐作品的特征,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感受音乐的韵律美。例如,在教学《踏浪》这首歌时,从学生成长的背景分析,很多学生对这首歌的意境非常熟悉,甚至可以自主地演唱。这首歌之所以能被大部分的学生熟知且广为传唱,与它的旋律是分不开的。所以,在这首歌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旋律打着节拍,让学生感受这种轻快的青春之歌,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进而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这首歌的旋律美。由此可见,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创新课堂教学形式,让学生充分参与进来,通过打节拍的形式让学生感受音乐作品中的旋律美,进而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印象。
二、赏析音乐作品的意境美
音乐家通过旋律和歌词的完美结合为我们呈现出一种美妙的意境,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出一个特定的情境,让学生在学习和欣赏的过程中感受音乐作品呈现出来的意境美,也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例如,在教学《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这首歌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出一种特定情境,学生在此情境中聆听和欣赏歌曲,随着歌词和旋律缓缓展开,学生的脑海中会浮现出一幅绝美的草原风光画——绿草如海、鲜花烂漫、晚霞夕照、百鸟歌唱……仿佛瞬间置身于广阔的草原中,从而对这首歌有更深的理解,进而联想到草原人民安宁、祥和的生活,然后深深地爱上这片广阔的草原。由此可见,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借助音乐作品中呈现出的意境来给予学生美的享受,培养学生挖掘美、感知美的意识,进而有效提高学生自身的审美能力。
三、品味音乐作品的形象美
有些音乐作品为我们描绘的是一个具体的事物或者是一个具体的人物形象,然后运用最独特的旋律、节奏以及歌词等来描述某个形象,为的就是向大家更好、更深刻地介绍这个形象,进而和听者产生共鸣。所以,教师在初中音乐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分析和品味音乐作品中的不同形象,在分析的过程中能使学生感受到音乐中的形象美。例如,在教学《雪绒花》这首歌时,首先通过歌名我们就可以知道整首歌是以介绍雪绒花为主,之后在学习和鉴赏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歌词以及旋律来认识雪绒花的形状、特征等,感受雪绒花在音乐作品的赞美下的洁白与芬芳。之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雪绒花的相关图片,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雪绒花的美。由此可见,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借助音乐作品中的形象来向学生进行审美教育。通过教师的介绍以及音乐作品的渲染,让学生对音乐作品中所描述的形象有更深的认识,进而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四、理解音乐作品的情感美
每一个创作者在创作一个作品的时候都蕴含着自己丰富的情感,比如,诗人在创作诗歌的时候通过文字来传达自己的情感;画家通过自己的画笔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同样,音乐家也会通过自己的音乐作品来传达自己的情感,每一首歌都蕴含着音乐家独特的、细腻的情感。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要引导学生去感受和理解音乐作品中的情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例如,在教学《我爱你,中国》这首歌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去分析这首歌的歌词以及这首歌背后的众多爱国中华儿女的心声,进而让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我們伟大的祖国带给我们的安全感。同时,在歌声中感受作者对祖国深沉的爱。这样学生在鉴赏这首歌的时候也会带着自己丰富的情感去学习。由此可见,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音乐作品中想传达的情感,借助音乐作品背后的故事,使学生在把握作品情感的基础上去鉴赏和学习,更能够发现音乐作品的价值。
五、结语
一个人的气质和骨子里渗透出来的美是经过长期培养和熏陶的,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在初中音乐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应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审美能力,然后善于根据教学内容有效地渗透审美教育,创新音乐鉴赏方式,进而调动学生参与音乐课堂的兴趣,使学生在对音乐的鉴赏和学习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路丽萍.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9).
(责任编辑 范娱艳)
【关键词】初中音乐;审美教育;渗透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在当前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素养的培养,传授给学生基础的知识已经再不是教师唯一的教学目标,都希望能够培养出一个全面的人才进而造福社会。但是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过度关注学生的成绩以及升学率,忽略了对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长此以往,学生的艺术素养以及审美能力就很难丰富,这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和成长。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转变对音乐教学的态度,其次,要注重对审美教育和内容的渗透,使学生在鉴赏音乐的过程中挖掘出音乐作品中的美,进而提升自身的艺术素养。
一、感受音乐作品的旋律美
音乐作品都是由特定的旋律和节奏组成,很多流传于世的音乐作品都有着独特的能够让人们记住的旋律。优秀的音乐作品的旋律是耐人寻味的,也是优美的。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让学生感受音乐作品的旋律,使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增强自身的音乐节奏感,掌握不同的音乐作品的特征,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感受音乐的韵律美。例如,在教学《踏浪》这首歌时,从学生成长的背景分析,很多学生对这首歌的意境非常熟悉,甚至可以自主地演唱。这首歌之所以能被大部分的学生熟知且广为传唱,与它的旋律是分不开的。所以,在这首歌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旋律打着节拍,让学生感受这种轻快的青春之歌,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进而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这首歌的旋律美。由此可见,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创新课堂教学形式,让学生充分参与进来,通过打节拍的形式让学生感受音乐作品中的旋律美,进而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印象。
二、赏析音乐作品的意境美
音乐家通过旋律和歌词的完美结合为我们呈现出一种美妙的意境,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创设出一个特定的情境,让学生在学习和欣赏的过程中感受音乐作品呈现出来的意境美,也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例如,在教学《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这首歌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出一种特定情境,学生在此情境中聆听和欣赏歌曲,随着歌词和旋律缓缓展开,学生的脑海中会浮现出一幅绝美的草原风光画——绿草如海、鲜花烂漫、晚霞夕照、百鸟歌唱……仿佛瞬间置身于广阔的草原中,从而对这首歌有更深的理解,进而联想到草原人民安宁、祥和的生活,然后深深地爱上这片广阔的草原。由此可见,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借助音乐作品中呈现出的意境来给予学生美的享受,培养学生挖掘美、感知美的意识,进而有效提高学生自身的审美能力。
三、品味音乐作品的形象美
有些音乐作品为我们描绘的是一个具体的事物或者是一个具体的人物形象,然后运用最独特的旋律、节奏以及歌词等来描述某个形象,为的就是向大家更好、更深刻地介绍这个形象,进而和听者产生共鸣。所以,教师在初中音乐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分析和品味音乐作品中的不同形象,在分析的过程中能使学生感受到音乐中的形象美。例如,在教学《雪绒花》这首歌时,首先通过歌名我们就可以知道整首歌是以介绍雪绒花为主,之后在学习和鉴赏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歌词以及旋律来认识雪绒花的形状、特征等,感受雪绒花在音乐作品的赞美下的洁白与芬芳。之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雪绒花的相关图片,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雪绒花的美。由此可见,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借助音乐作品中的形象来向学生进行审美教育。通过教师的介绍以及音乐作品的渲染,让学生对音乐作品中所描述的形象有更深的认识,进而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四、理解音乐作品的情感美
每一个创作者在创作一个作品的时候都蕴含着自己丰富的情感,比如,诗人在创作诗歌的时候通过文字来传达自己的情感;画家通过自己的画笔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同样,音乐家也会通过自己的音乐作品来传达自己的情感,每一首歌都蕴含着音乐家独特的、细腻的情感。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要引导学生去感受和理解音乐作品中的情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例如,在教学《我爱你,中国》这首歌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去分析这首歌的歌词以及这首歌背后的众多爱国中华儿女的心声,进而让学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我們伟大的祖国带给我们的安全感。同时,在歌声中感受作者对祖国深沉的爱。这样学生在鉴赏这首歌的时候也会带着自己丰富的情感去学习。由此可见,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音乐作品中想传达的情感,借助音乐作品背后的故事,使学生在把握作品情感的基础上去鉴赏和学习,更能够发现音乐作品的价值。
五、结语
一个人的气质和骨子里渗透出来的美是经过长期培养和熏陶的,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在初中音乐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应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审美能力,然后善于根据教学内容有效地渗透审美教育,创新音乐鉴赏方式,进而调动学生参与音乐课堂的兴趣,使学生在对音乐的鉴赏和学习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路丽萍.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9).
(责任编辑 范娱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