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包装中色彩与设计的应用创新研究

来源 :颂雅风·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sticlist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影视包装是电视媒体节目、影视动画、电视频道制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它主要是对电视节目、媒体的美化,影视包装中最常用的辨识色彩艺术,也是吸引观众眼球的首要元素。影视包装中的色彩与设计应用反映的是一个频道的整体包装定位,也是频道栏目最鲜明的特色,能够锁定观众的注意力,是提升频道收视率的最重要的设计和制作环节。本论文主要论述了影视包装中色彩与设计的应用,结合新时代电视媒体背景,提出了一些富有创新性的色彩与设计策略。
  关键词:影视包装 色彩与设计 应用创新
  色彩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非常熟悉的,我们生活在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色彩是最强烈的视觉冲击,也是带给我们最直观感受的艺术元素。从媒体学角度来说,色彩是影视制作与包装中最关键的因素,也是各个频道树立特色和录制节目的主要定位依据。笔者认为色彩在影视包装中占据着重要一环,媒体制作人员想要让频道和栏目取得理想的收视率,需要结合电视台、频道、栏目特色,选取适合的色调,围绕着色彩主调来进行影视包装,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影视包装中色彩的设计与创新应用可以从色彩贴合度、色彩配色、三维动画、新媒体技术的融合来开展,提升频道和栏目的色彩饱满度,把色彩打造为频道和栏目的一道亮点。
  一、影视包装的内涵解读
  简单来说影视包装指的是对影视、频道、节目的美化与设计,主要的方向是对电视台、频道整体定位和栏目形象设计的风格定位。新媒体背景下影视包装又包含了新的意义,例如频道主题曲、宣传片、栏目主题曲、栏目灯光与舞美设计、主持人服装设计、演播厅布置等,各个电视台是各显神通,把影视包装当成提升收视率、打造特色栏目文化的重要途径。影视包装在具体实践中主要是分为整体包装和栏目包装,媒体制作人要抓住频道、节目的亮点来进行包装,凸显出自家电视台、栏目的特色,在影视包装上要注意新颖性、趣味性、艺术性,提升自身的文化韵味,为观众提供更好的视觉享受和情感体验。正所谓“酒香也怕巷子深”,笔者认为对于电视媒体制作行业来说,影视包装的创新是非常必要的,要把自己的招牌特色吆喝出来,吸引观众的眼球,培养自己的忠实粉丝。
  二、影视包装色彩与设计应用创新的意义
  随着信息技術的发展,涌现了一批自媒体,例如微博、抖音、虎扑等直播平台,对于传统的电视台、电视媒体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为了更好地抢占市场、提升收视率,创新影视包装中的色彩与设计应用势在必行。从色彩学来说,世界是由三原色构成的,电视媒体中的色彩更为丰富,无论是在前期布景、录制中的调色,还是在后期制作中都离不开色彩学原理。创新色彩与设计应用,可以满足当下观众的审美,传统电视媒体中更喜欢使用大红色,营造出热情、奔放的节目氛围,但是久而久之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媒体制作人就需要对传统背景配色进行创新,这样更符合观众对颜色的审美。
  此外,创新影视包装中的色彩与设计应用,可以让电视节目更加富有吸引力,例如我们在电视节目中融合了现场连线、设置在第二现场等新环节,可以为节目增添神秘感和趣味性,有利于吸引观众注意力,让他们耐心把节目看完,对于提升电视台收视率大有好处。
  三、影视包装色彩的应用创新策略
  (一)色彩设计要贴合和电视台、栏目特色
  这里所说的色彩设计指的是电视媒体整体包装中的配色方案,不同观众群体对色彩的喜好、敏感度等都有着很大的差别,为了抓住不同年龄段、行业观众的眼球,设计一套科学的、个性化、创新性的色彩设计方案是非常有必要的。当下各大卫视唱起了擂台,都在致力打造自己的特色栏目,笔者认为颜色设计要尽量贴合电视台、栏目特色,这样能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例如浙江卫视以打造“中国蓝”为核心,开设了一系列综艺类栏目,围绕着蓝色设计了色彩方案,浙江卫视台标为天蓝色,体现了浙江这座城市良好的环境质量,蓝天白云是常态,反映着这座城市绿色环保生活理念,并打造了一些公益类综艺节目。例如《奔跑吧》,在给观众带来欢声笑语的同时,也在传达环保生活理念,例如制作垃圾分类、水污染治理等主题的栏目,都是以蓝色为主调,新闻媒体演播室也是以蓝色为主调。
  (二)注重色彩自身的调和性
  媒体制作人在进行色彩设计时,要基于色彩学原理,尊重色彩自身的调和性,色彩调和并不是随意搭配,而是注重冷暖色调的搭配,让观众产生愉悦、放松的观看体验。色彩调和会涉及到多种颜色的对比、配色等,我们在拍摄和后期制作中可以通过色彩明暗对比、色相、纯度、面积比例分配,利用现代一些专业的影视制作软件来提升色彩调和性。例如在电视栏目色彩设计中,选定主色调,根据色彩搭配理论选择辅助色,但是不能喧宾夺主,这也是当下很多电视台采用的单一色彩体系,更容易提升电视台的辨识度,让观众记住频道。
  我们在色彩设计中还要注意色彩对比规律的运用,尤其是多种色彩搭配上,注意颜色的组合搭配,例如粉色与蓝色的搭配,适合甜蜜、浪漫的情感、青春的搭配;宝蓝色与红色搭配更加热情奔放,适合动感、时尚类的节目等,色彩设计要融入时下流行原色,分析目标观众群,制定符合观众审美的色彩设计方案。
  四、影视包装设计应用创新策略
  (一)融合先进的数字媒体技术
  信息技术为提升影视包装效果提供了全新的思路,提供了技术支持,以往没办法实现的舞台、灯光、特效等只做效果,现在可以通过数字媒体技术来实现。数字媒体技术可以通过互联网或者专业软件创造一些特殊的场景,为节目录制增添新的趣味。
  最近几年流行的PS技术,电视媒体制作中可以利用这一技术,把现实生活中存在,却没有办法同时出现在同一空间的事物,利用计算机几乎合成起来,对画面进行美化,把镜头剪切组合在一起,渲染节目效果。例如在综艺节目中利用这一技术把主持人、节目嘉宾照片和影视剧人物进行换脸,利用演播厅的大屏幕进行演示,可以为节目增添趣味性,操作简单可以和现场观众进行互动,活跃节目现场气氛,这对于提升节目收视率是大有裨益的。
  此外,还可以利用合成技术,例如介绍一些当下年轻人喜欢的趣味照片合成软件,例如可以制作自己和明星的合照、一些搞怪照片,节目中可以增加一些这样的环节,可以为节目增加一些科技含量,更能吸引年轻观众的喜欢。
  (二)利用虚拟演播室功能
  目前很多影视制作中都考试使用虚拟演播室,主要是利用计算机虚拟技术、实现录制好的内容,与摄像机放在一个全蓝环境中拍摄的实时画面进行合成。这种影视制作技术不需要搭建布景,大大节约了演播室资源,可以把摄像机拍摄的干净画面和计算机制作好的画面进行合成,制作一些高难度画面,可以渲染节目、影视剧的气氛,是很多影视剧必不可少的技术。在电视节目制作中还可以利用当下流行的VR技术,增强节目的立体感,让频道的画面更加清晰,更有饱和度;还可以结合无人机航拍,创新拍摄的角度,为观众带来不一样的视觉体验,全面提升影视包装设计的创新性。
  结语
  总之,影视包装中色彩与设计的应用要跟上行业发展潮流,融合新媒体时代背景,突出创新,在新颖中求发展,积极学习色彩学理论,打造频道和栏目的主色调,营造一个色彩斑斓的视觉盛宴。影视包装中要积极运用数字媒体技术,增强画面质感与趣味性,拉高影视包装的品位,为提升频道收视率做好技术准备。
  参考文献:
  [1]赵杰.浅析色彩语言在影视艺术中的意象营造功能[J].中国电视,2019(05):100-103.
  [2]方娜.数字影视特效制作中色彩的有效运用[J].艺术科技,2018,31(12):112.
  [3]宋世雄,史吉婷.数字媒体技术在影视动画后期制作中的应用研究[J].传播力研究,2019,3(18):73.
  作者单位: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新闻与传播学院
其他文献
摘要:我国诗歌源远流长,诗经、楚辞、汉魏六朝乐府、唐诗、宋词、元曲……几乎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骄傲。至1980年代,随着中国社会的变迁,中国的新诗——现代诗又迎来了一个新的春天。  关键词:现代诗 土壤 特征 历史地位  一、现代诗诞生的土壤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进一步迈出了现代化的步伐,各种文艺思潮开始复苏,人们的心中开始冲破禁锢,这种心理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作为精神价值存在的诗歌艺术受到猛烈
期刊
摘要:微型小说作为一种短小精悍的叙事性文学体裁,具有丰富的审美内涵和文学价值,常常在简要的叙事中反映社会和人生的百态,阐明事理以发人深省,启迪智慧,对提高读者的文学素养也有着重要的作用。论文以沈宏的微型小说《走出沙漠》为例,从线式结构贯穿始终、延变模式融合运用、叙事策略多样结合三个方面对该篇微型小说展开阅读鉴赏。  关键词:微型小说 走出沙漠 鉴赏  小说以其特有的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设置和个性鲜明
期刊
摘要:传统文化的形成是漫长的,在历史长河中人们的行为习惯以及文化慢慢积累下来便成了如今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古人留下的宝贵财富,是能够对人们的生活习惯造成一定影响的重要思想及活动。在文化变迁过程中传统文化的生存也是几经波折,那么在此过程中传统文化是如何实现传承与弘扬的,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文化变迁 传统文化 生存  传统文化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由于我国历史悠久,经历朝代较多,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视觉传达专业教育也得到了快速的进步,已然形成了相对完善系统的人才培养体系,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视觉传达专业人才。但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变化的背景下,传统的人才培养体系逐渐难以适应企业对于视觉传达专业人才的需求。对此,学校应当跟随教育改革的步伐,以技能竞赛为导向,对视觉传达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创新,为学校与企业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充分运用学校、企业、社会多方面的资源来
期刊
摘要:文言文是我国历史留给我们的无价瑰宝,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还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推广以及发扬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就文言文与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关系进行了论述,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文言文 传统文化 方法  一、文言文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一)文言文是传统文化的载体  中华传统文化是我国世代相传的优秀文化,不仅具有一切世界优秀文化所具备的各种优
期刊
摘要:随着茶文化的传承,在茶艺表演过程,其形体与音乐艺术需要进一步研究,以挖掘其文化价值,不断提高认识,从而实现茶艺表演的有效传承,也进一步为国家文化建设提供有效支持。  关键词:茶艺表演 形体与音乐艺术 研究  现阶段,茶艺表演被人们关注,作为相关研究人员,更要深入实际,总结有效的工作实践,以提高对于茶艺表演的深刻理解,从而为构建完善的茶艺表演艺术提供有效保障。希望本文的进一步研究,能够为相关研
期刊
摘要:按照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目标,采取量化评价的方法,从学生的成绩变化衡量课题实施的直接效果。通过质性评价的方法反思课题开发、课程实施以及教学运用的全过程,结合二者的评价结果最终形成优秀传统文化引入高职人文教育的教学过程的价值判断。  关键词:人文素质 价值判断 量化评价 质性评价  人文素质是人文教育的重点,提升学生人文素质是各阶段人文教育的永恒追求。作为高职学生个体素质的重要构成部分,人文
期刊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是采用正确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对学生施加正面积极的影响,让学生能够拥有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积淀的文明成果,是民族历史在道德文化、思想文化和精神观念当中筛选出来的精髓。本文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分析优秀传统文化对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以及实施途径。  关键词:高职 思想政治
期刊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对中国人的影响深远,“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忠诚和责任感”一直是他们奉行的传统道德标准。  关键词:窃听风云 中国传统文化 道德感 责任感  《窃听风云》以高尖端、高科技、鲜为人知的警界内部调查方式和手段赢得受众的如潮好评,同时也获得了第三届韩国忠武路电影节最佳动作片奖。这部影片看点很多,有观众从来没有见过的各种窃听仪器、先进的窃听手段以及三个实力雄厚演技精湛的演员。
期刊
摘要:以河南为核心的黄河流域中下游广大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诗经》中所载此地先民于祀神、祈年、驱疫、问乩、劳作、爱恋中“弦歌鼓舞”的诗文很好说明了其文化底蕴之丰厚。原始歌舞是戏曲萌芽的基本要素,戏曲以实际人生为拟态,反映着当地人民的思想情感和艺术追求,沉淀着地域文化的历史变迁。如果说戏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不可忽视的一条血脉,那么全国五大剧种之一的豫剧无疑是这条血脉里风采卓然的时代强音,我们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