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的问题绝不只是一个“穷”字

来源 :作文周刊(高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zhu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除夕夜,云南省镇雄县盐溪村17岁的留守少年小宝(化名)留下遗书自杀。他用死亡来抗争父亲的冷漠和暴力。冷漠表现在“这些年里,没有一天是父母在照顾他”;暴力表现在“父亲总是把气撒在他身上”,小宝也知道父亲在外面打拼辛苦不容易,但“不要把脾气撒在自己儿女身上,他们是无辜的,上帝把他们送到你们身边是希望他们得到爱,而不是父母的怒火”,小宝在遗书里这样控诉。
  近年来,留守儿童的非正常原因死亡事件时有发生,而且都较极端,甚至迅速演变成影响极大的社会事件。比如2015年6月9日,在贵州毕节市田坎乡,4个孩子在家中服农药死亡。而在2012年,当地还曾发生5名流浪儿童在垃圾箱内死亡的事件。
  除了非正常原因死亡,留守儿童还成了犯罪概率较高的一个人群。农村校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留守儿童中既有施暴者也有受害者。2015年7月,就读于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曙光中学的留守儿童郑某被同校13名学生围殴,后因伤势过重死亡。
  这些极端事件,不断提醒社会关注留守儿童问题。小宝自杀事件后,有媒体给出建议:要把留守儿童福利纳入扶贫和城市化的考核体系。“在当地建立留守儿童中心,專注留守儿童事务,提高这些孩子的福利水平”“发展农村经济,让农民在家门口就可以实现就业”“让城市更包容,慢慢地接纳外来务工人员和他们的家庭,让他们安居乐业,不再抛家舍子到城市务工”。
  建议指向了“精准扶贫”,将留守儿童的问题归结为一个字“穷”。但穷是唯一的原因吗?
  我接触过很多在外打工者,他们把孩子留在老家,自己外出挣钱。有一个在美容院打工的母亲,将儿子寄养在自己的弟弟家里,由老母亲带。老母亲要同时带3个小孩,每次她回家,母亲都要诉苦,说她的儿子越来越不听话,看电视,打表弟表妹,还偷家里的钱。她说自己也很苦恼,儿子不在身边,没法管,问题越来越多了。
  开始我以为他们夫妻因为穷才来城里打工,后来才知道他们已经在小县城买了两套房。我建议她回小县城开个美容院,她却支支吾吾,说自己在城市打拼不容易,要让儿子吃好、穿好,不能比别的孩子差……
  2016年,贵州毕节的4个孩子集体自杀,开始社会上很多人猜测,是因为他们家里穷。但记者实地调查后,发现并非如此,孩子手上还有几千元的存款,家里还养着一头大肥猪,存有几百斤玉米和一些腊肉。
  我想说的是,有些农民外出打工,起初是因为穷,但他们挣到钱以后,很多人并没有选择回家和孩子在一起,而是继续挣钱。他们用挣来的钱在农村老家盖大房子,逢年过节回趟家,节一过完又收拾行囊逃离了农村,留下年事已高的父母和未成年的孩子们。很多父母认为在外面辛苦挣钱是为了家、为了孩子,以为给孩子充足的生活费就尽到了父母的责任。我想,他们中的很多人即使在家门口就业,孩子也是留守儿童,是精神上的“留守儿童”。
  对于孩子而言,精神的留守其实更可怕。绝大多数留守儿童因为缺乏父母关爱,导致精神和心理层面出现问题。小宝的负气自杀,更多提及的不是父母亲不在身边,而是父亲常常把气撒在他身上,用暴力的方式与孩子进行沟通;毕节市的4个孩子在哥哥带领下集体自杀,是孩子们长期缺乏父母的关爱,导致内心深处产生绝望与无助情绪。
  减少留守儿童极端事件的发生,对农村父母们进行精神上的扶贫,同物质扶贫一样重要。
  父母这个职业,是世界上最需要学习成长的职业。在农村建立留守儿童中心的同时,更需要花力气建设“农村父母学校”,通过这样的机构和专业人员来教育农村的父母们:孩子的成长,除了物质需求,还有精神层面的需求,需要爱,需要亲情呵护,需要温暖沟通。社会的关爱代替不了孩子对父母的亲情需求;缺少父母的关爱教育,孩子们很难健康成长。有了这些,即使寒门也会出贵子,即使父母远在外,孩子也能感受到父母亲远方汇聚来的爱意;没有这些,就是把孩子留在身边,挣再多的钱,孩子也是孤独无助的,各种各样的留守儿童极端事件还会重演。
  (选自《中国青年报》2017年2月16日)
  含英咀华
  作者不仅是针对留守儿童问题发表看法,而且倾听民间的呼声、呼吸现实的空气,将自己的见闻也融入到评论当中,以善意理性、建设性而非单纯破坏性、颠覆性的出发点,为推动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提出真知灼见。
  俗话说:“生而不养,养而不教,则妄为父母。”父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责任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广大留守家庭的父母亲必须要在挣钱与养育子女中寻求一个平衡,真正承担起监护的责任和义务,弥补子女亲情的缺失,让子女充分感受到来自家庭的关爱和温暖。
其他文献
组材,是指在确定了文章主旨和选取了材料后,组合和剪辑材料,使相关材料合理、有序、连贯、统一起来,充分为中心思想表达服务。一般来说,组材的问题就是段落安排和详略处理的问题。段落安排要做到围绕中心,层次清晰,有条不紊;详略处理要做到主次分明,重点突出,相得益彰。别具匠心的组材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是作文赢得阅卷老师青睐的重要砝码。怎样做到组材别致呢?下面的几种方法值得考生借鉴:  彩线串珠法  散乱的
期刊
素材  1991年11月,汪国真应邀为北京大学演讲,学生们都拿着本子请他签名。汪国真的字写得有些“对不起观众”,他也不好推托。果不其然,一位拿到签名的女生失望地问他:“汪老师,你的诗写得好,字却怎么没诗好呢?”一句问话,问得汪国真满面通红。回到家,他决定从此练书法。当书法小有所成,他又开始学绘画。进入新世纪以来,汪国真又开始音乐的研究与创作,对自己的音乐作品,汪国真这么评价:“再过10年,有可能,
期刊
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公益活动于3月25日在世界各地再次举行,号召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共同抵御气候变暖。美国多地积极响应,以此表达对气候变化采取行动的决心。和往年一样,美国诸多地标性建筑,如纽约的帝国大厦、旧金山的金门大桥、西雅图的太空针等,都参与了今年的“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特意为“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发表视频,宣布联合国纽约总部及世界
期刊
素材  在杨绛眼里,“我的生平杰作就是一个钱瑗”,但钱瑗在1997年因肺癌转脊椎癌去世。还没有从丧女的悲哀中解脱,翌年12月,相伴了60多载的丈夫钱钟书又离她而去。两年间失去了两个至亲之人,只留下87岁高龄的杨绛孑然一身。这个打击几乎致命,但她以那羸弱的身躯挺过来了。这让杨绛对生、老、病、死有了透彻的领悟,希望自己能够“死者如生,生者无愧”(钱钟书语)。他们的足迹跨过半个地球,穿越风云多变的半个世
期刊
最近,动画界的老牌明星葫芦兄弟发现,要迎合网友的口味,比打蛇精难多了——《新葫芦兄弟》在2016年7月11日上线后,引来一片吐槽声,称其“糟蹋经典”“毁童年”的声音不绝于耳。在影片的宣传上,制作方自始至终打着“重温经典”的旗号。虽然此举赚足了眼球,但也蕴藏着不可小视的风险。开播仅一周,原计划260集的动画剧播到第26集,就在一片吐槽声中停播了。没想到,停播一周后,剧情反转,网友却开始哭喊着求更新。
期刊
《朗读者》自2017年2月18日起每周六、周日在央视综合频道和综艺频道联合播出后,好评如潮。《朗读者》里,朗读的文章必须和朗读者自身的故事有着情感的牵连,节目组先定下来主题词,比如遇见、眼泪、家、选择等等,然后让嘉宾根据主题词去讲他的人生故事。斯琴高娃朗读贾平凹的《写给母亲》,让董卿当场泪奔,“文字的背后是情感的承载,而朗读就是用最美、最直接的方式来表达情感、传递爱。”作家劉震云也参加了节目录制,
期刊
2017年“世界读书日”前夕公布的一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6年我国成年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近八成,人均图书阅读量7.86本,与2015年相比均有增长。而在国民对个人阅读数量评价中,仅1.7%的人认为自己阅读数量很多,逾四成的人感觉自己阅读量很少或比较少。国民阅读率的与日俱增说明人们对读书这件事,变得更加在乎了。  事有所成,常常是学有所成;学有所成,往往是读有所得。阅读有益于吸收知识、锻炼思维
期刊
只有那些能看清脚下荆棘、目测前方高峰,或竟能由星空俯瞰人所处的大地的人,才能有反躬自问的可贵品质。  人们善于根据自身的事业、立场来顺流而就,而“回头”已经成为难能可贵之事。  反思自身,需要明确个人的生活困境,更要在事业面前保持清醒认知。  史学大家班固面对自身笔墨事业,能言“大丈夫无他志略,当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有力地拷问了自己书写天下之心。面对擅长的领域和付诸心血的事业,他
期刊
语文素养是判定一个人是否有文化,是否有人文情怀的重要评判标准。于小,这关乎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发展;于大,这更能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软实力。我认为参加课外拓展实践,是提升语文素养的最好方式。  当今时代的学生,从小就学语文,可见国家十分重视从课堂教学入手,来提升每位公民的语文素养。可我认为,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学习了再多的知识,阅读了再多的书籍,只有经过日常生活中良好的实践后,才能更有效地
期刊
因为善行而受景仰,因为才华而获崇拜,因为爱国而受尊敬,因为仁慈而得到爱戴。这一切都唤起人们对你的亲切爱戴,你可以得到的最大欣慰,就是知道自己没有虚度一生。  ——乔治·华盛顿  作为功勋卓越的政治家、有多项成果的科学家、成功的实业家,富兰克林在书中以拉家常的方式,把自己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娓娓道来,使得整部自传既无哗众取宠,又不盛气凌人,在通俗易懂的叙述中不断迸出哲学与睿智的火花,深刻地阐明了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