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建筑工程发展与建设的过程中,地基基础施工是相当重要的,所以需要施工人员掌握更加先进的加固技术,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建筑的整体质量,防止出现坍塌的现象。在大量数据的面前可以发现,如果建筑的地基稳定,那么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就极小,但是相反的是,如果地基不稳定,那么就会造成建筑物的整体质量受到损害,并且影响到其他施工环节。因此本文针对建筑地基基础施工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希望相关施工人员能够予以重视。
关键词: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加固;沉降;质量
地基是建筑工程的施工基础,要想实现理想化的施工,就要在地基施工方面多下功夫,加强对加固技术的研究,从而为建筑工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工程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与地基施工有极大的关系,所以这就需要对地基施工的技术加以重视,对其进行不断的强化,并且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由此实现更加理想化的工程建设。本文将对加固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进行详细的分析,希望能够为今后的地基工程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础。
1、地基基础
地基基础是一项基础性的工程项目,是建筑工程必不可少的工程项目之一。并且对其施工质量具有十分严格的要求。所以施工人員在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有这样的才能起到加固的作用,承担起相应的功能。一般情况下,地基都是采用岩石或者是土体进行加固支撑的,并且可以分为两种主要的形式,一种是天然地基,另外一种是人工建造的地基,天然地基不需要进行人工加工就能应用,但是人工地基在建设的过程中最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质量上的问题,所以一定要进行加固,以达到理想的要求。
在进行加固处理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施工材料为混凝土,用以进行回填,这种加固的方式可以进一步提升建筑的整体质量,并且满足工程建设的要求。从构成上来看,建筑物的地基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地基,另一部分是基础,二者共同构成了建筑工程的基础性施工,要想达到理想的施工状态,就必须要满足负载量的要求,尤其是在高层建筑中,对这方面的要求更加严格,所承载的负荷量也相对较多,一旦不能满足施工中的要求,就会造成建筑工程存在沉降方面的问题,因此,施工人员一定要加以重视。
在具体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满足一定的原则进行施工,以起到对建筑工程的约束性作用,保证地基的稳定性。同时,也能够免受外力的影响造成变形现象的产生。在上述要求下再开展施工,那么安全性就会得到大大的提升,施工效果也会获得广泛的称赞。除此之外,在施工细节方面也是需要加以足够的重视的,很多建筑工程的质量不过关就是因为没有关注细节上的问题才产生的。综上所述,要想确保建筑地基基础的稳定性,就要重视起细节问题的研究。
2、地基基础工程建设中常用的施工技术
2.1复合地基成套技术
运用该技术进行施工建设需要注意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施工材料的选择,应该以水泥粉煤灰为主,并且将其进行碎石桩的处理;另一方面是对水泥土桩的处理方式,一定要加强其密实度,对其进一步的夯实。在此基础上开展施工就能得到更加理想的效果。在施工的过程中因为施工材料应用较多,需要将水泥等相关的施工材料混合在一起,加入适量的水进行配制,最终达到粘合的状态后再进行浇筑。注意在桩基础的上部铺垫一层褥垫层,起到保护的作用。施工中应该充分了解工程的实际情况后再开展施工建设。
在使用夯实水泥土桩这一加固技术的过程中,水泥与其他原材料的配合比是有一定的要求的,如果配合比不到位,那么极有可能会造成工程的质量达不到要求,因此,要想配合均匀,必须要达到一定的配合比,以实现加固技术的本质要求。这一技术中对于密度的要求也很高,因为水泥本身就是一种施工中常见的材料,并且与混凝土一样,强度较大,因此施工中要求其使用这种复合型的加固技术就更加具有实践性的意义。同时,该施工技术能够有效的缩短施工的工期,为工程降低成本,具有经济价值高的特点,受到广大施工人员的重视,更为重要的是这一加固技术并不会对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对于现代化的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
2.2压实技术
压实技术是一种物理处理过程,在地基基础施工中,将固体、液体、气体混合物进行一定的碾压,排除掉混合物中的孔隙,使得小颗粒填料进入到大颗粒填料之间的孔隙中,实现填料的充分混合和再排列,排出填料中的空气和水分,降低孔隙率,这样就能增加单位面积内固体物质的颗粒数量,提高填料的密实度,使得地基的密实度、分层压实的厚度、机械设备的功能、碾压遍数、碾压方法等都会影响到地基的压实度。必须根据工程需要合理设计施工流程,选择合适的填料,考虑每一方面的因素,确保地基密实度符合工程要求。压实技术的施工可以分成三阶段、四区段和八流程:三阶段就是准备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阶段;四区段就是填土区段、平整区段、施压区段和检验区段:八流程则指测量放线一基地处理一分层填压一摊铺平整一洒水或晾晒一碾压一检验一地基整形。
3、加固技术介绍
3.1基础加宽加固技术
当地基的承载力无法满足工程需要或是基础面积不足时,必须增加基础的底面积,减少作用在地基上的接触压力,从而降低地基土中的附加应力水平,减小沉降量。当场地许可,基础埋深较浅时,可以采用基础加宽加固技术提高地基承载力,这是一种设计简单、工艺成熟的加固技术,直接使用钢筋混凝土加大基础底面,并保证新旧基础的可靠连接,考虑旧基础的强度,若旧基础的使用年限过长,强度出现较大折损,这时应尽量进行卸载降低旧基础中的应力。
3.2加深基础法加固技术
加深基础法是在原基础下设置墩式基础,使基础坐落在较好的土层上的一种加固技术。简单来说,该加固技术就是在基础下挖坑,然后往坑中填筑混凝土墩,从而实现加固效果,适用于地下水位低、地基浅层有较好持力层的地基基础施工中。加深基础法加固技术的施工流程为:在既有建筑物基础的一侧开挖一个长宽分别为1.2m、0.9m左右的导坑,并挖至原基础底面以下的1.5m处,接着继续将导坑延伸到基础下面,挖到要求的持力层标高为止。然后开始对基础下面的深坑进行混凝土浇筑,浇筑到距离基础底面80mm左右的地方停止,进行为期1d的混凝土养护,然后将掺加有膨胀剂和速凝剂的干稠水泥浆填入基础的空隙中,挤实水泥浆。最后就是分批挖坑和修筑混凝土墩子,直到基础托换工程全部完成。
4、结语
通过上文中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地基基础具有密切的联系,只有加强地基基础的建设,才能促进工程质量的提高,使人们居住在更加安全的环境中。因此,施工人员在工程建设中要善于利用先进的加固技术,并且与施工技术相结合,这样才能保证高品质的完成工程施工。
参考文献:
[1]梁照云.工业厂房地基基础施工技术与加固技术的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16):128.
[2]宋兆阳.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及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2(12):51-52.
[3]黄辉强,李中,刘军.浅析工程建设中的地基基础施工技术[J].科学与财富,2010(10):188-189.
关键词: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加固;沉降;质量
地基是建筑工程的施工基础,要想实现理想化的施工,就要在地基施工方面多下功夫,加强对加固技术的研究,从而为建筑工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工程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与地基施工有极大的关系,所以这就需要对地基施工的技术加以重视,对其进行不断的强化,并且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由此实现更加理想化的工程建设。本文将对加固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进行详细的分析,希望能够为今后的地基工程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础。
1、地基基础
地基基础是一项基础性的工程项目,是建筑工程必不可少的工程项目之一。并且对其施工质量具有十分严格的要求。所以施工人員在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有这样的才能起到加固的作用,承担起相应的功能。一般情况下,地基都是采用岩石或者是土体进行加固支撑的,并且可以分为两种主要的形式,一种是天然地基,另外一种是人工建造的地基,天然地基不需要进行人工加工就能应用,但是人工地基在建设的过程中最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质量上的问题,所以一定要进行加固,以达到理想的要求。
在进行加固处理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施工材料为混凝土,用以进行回填,这种加固的方式可以进一步提升建筑的整体质量,并且满足工程建设的要求。从构成上来看,建筑物的地基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地基,另一部分是基础,二者共同构成了建筑工程的基础性施工,要想达到理想的施工状态,就必须要满足负载量的要求,尤其是在高层建筑中,对这方面的要求更加严格,所承载的负荷量也相对较多,一旦不能满足施工中的要求,就会造成建筑工程存在沉降方面的问题,因此,施工人员一定要加以重视。
在具体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满足一定的原则进行施工,以起到对建筑工程的约束性作用,保证地基的稳定性。同时,也能够免受外力的影响造成变形现象的产生。在上述要求下再开展施工,那么安全性就会得到大大的提升,施工效果也会获得广泛的称赞。除此之外,在施工细节方面也是需要加以足够的重视的,很多建筑工程的质量不过关就是因为没有关注细节上的问题才产生的。综上所述,要想确保建筑地基基础的稳定性,就要重视起细节问题的研究。
2、地基基础工程建设中常用的施工技术
2.1复合地基成套技术
运用该技术进行施工建设需要注意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施工材料的选择,应该以水泥粉煤灰为主,并且将其进行碎石桩的处理;另一方面是对水泥土桩的处理方式,一定要加强其密实度,对其进一步的夯实。在此基础上开展施工就能得到更加理想的效果。在施工的过程中因为施工材料应用较多,需要将水泥等相关的施工材料混合在一起,加入适量的水进行配制,最终达到粘合的状态后再进行浇筑。注意在桩基础的上部铺垫一层褥垫层,起到保护的作用。施工中应该充分了解工程的实际情况后再开展施工建设。
在使用夯实水泥土桩这一加固技术的过程中,水泥与其他原材料的配合比是有一定的要求的,如果配合比不到位,那么极有可能会造成工程的质量达不到要求,因此,要想配合均匀,必须要达到一定的配合比,以实现加固技术的本质要求。这一技术中对于密度的要求也很高,因为水泥本身就是一种施工中常见的材料,并且与混凝土一样,强度较大,因此施工中要求其使用这种复合型的加固技术就更加具有实践性的意义。同时,该施工技术能够有效的缩短施工的工期,为工程降低成本,具有经济价值高的特点,受到广大施工人员的重视,更为重要的是这一加固技术并不会对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对于现代化的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
2.2压实技术
压实技术是一种物理处理过程,在地基基础施工中,将固体、液体、气体混合物进行一定的碾压,排除掉混合物中的孔隙,使得小颗粒填料进入到大颗粒填料之间的孔隙中,实现填料的充分混合和再排列,排出填料中的空气和水分,降低孔隙率,这样就能增加单位面积内固体物质的颗粒数量,提高填料的密实度,使得地基的密实度、分层压实的厚度、机械设备的功能、碾压遍数、碾压方法等都会影响到地基的压实度。必须根据工程需要合理设计施工流程,选择合适的填料,考虑每一方面的因素,确保地基密实度符合工程要求。压实技术的施工可以分成三阶段、四区段和八流程:三阶段就是准备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阶段;四区段就是填土区段、平整区段、施压区段和检验区段:八流程则指测量放线一基地处理一分层填压一摊铺平整一洒水或晾晒一碾压一检验一地基整形。
3、加固技术介绍
3.1基础加宽加固技术
当地基的承载力无法满足工程需要或是基础面积不足时,必须增加基础的底面积,减少作用在地基上的接触压力,从而降低地基土中的附加应力水平,减小沉降量。当场地许可,基础埋深较浅时,可以采用基础加宽加固技术提高地基承载力,这是一种设计简单、工艺成熟的加固技术,直接使用钢筋混凝土加大基础底面,并保证新旧基础的可靠连接,考虑旧基础的强度,若旧基础的使用年限过长,强度出现较大折损,这时应尽量进行卸载降低旧基础中的应力。
3.2加深基础法加固技术
加深基础法是在原基础下设置墩式基础,使基础坐落在较好的土层上的一种加固技术。简单来说,该加固技术就是在基础下挖坑,然后往坑中填筑混凝土墩,从而实现加固效果,适用于地下水位低、地基浅层有较好持力层的地基基础施工中。加深基础法加固技术的施工流程为:在既有建筑物基础的一侧开挖一个长宽分别为1.2m、0.9m左右的导坑,并挖至原基础底面以下的1.5m处,接着继续将导坑延伸到基础下面,挖到要求的持力层标高为止。然后开始对基础下面的深坑进行混凝土浇筑,浇筑到距离基础底面80mm左右的地方停止,进行为期1d的混凝土养护,然后将掺加有膨胀剂和速凝剂的干稠水泥浆填入基础的空隙中,挤实水泥浆。最后就是分批挖坑和修筑混凝土墩子,直到基础托换工程全部完成。
4、结语
通过上文中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地基基础具有密切的联系,只有加强地基基础的建设,才能促进工程质量的提高,使人们居住在更加安全的环境中。因此,施工人员在工程建设中要善于利用先进的加固技术,并且与施工技术相结合,这样才能保证高品质的完成工程施工。
参考文献:
[1]梁照云.工业厂房地基基础施工技术与加固技术的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16):128.
[2]宋兆阳.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及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2(12):51-52.
[3]黄辉强,李中,刘军.浅析工程建设中的地基基础施工技术[J].科学与财富,2010(10):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