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考完试,孩子都想疯一下。久经“考”验,我很理解。
成绩出来前,先快活了再说。这种心态,我也深度认同。
网上流传一张图,关于考分和待遇的挂钩:100分,想干啥干啥;95-99分,看电视、吃零食;90-94分,看书、写作业;80-89分,做家务、洗碗、拖地;80分以下,每天去捡垃圾。
代际鸿沟这么深了吗?
三四十年前,甭管考多少分,这些项目都可以有,都必须有啊。孩子们洗碗做家务那都是开胃小菜,正经大事是投入到广阔的农业生产领域。放学后至少要浇个菜园、收拾个牛圈啥的。放了假,孩子们就成了重要劳动力啦。特别是麦假和秋假,那广阔天地,真是大有作为。就连刨玉米秸、推粪车这样的壮劳力活儿,身强力壮的孩子都干得不亦乐乎,成就感满满。至于捡垃圾,农村倒是没有这样的资源,至多有几个“出溜”的孩子集市上卖卖蔬菜、走街串村做一下废品收购的工作。
小学二年级,我不小心考了个班级第一。记住这个成绩是因为大人们告诉我,常考第一的女孩在家痛哭了半天,声音穿过院墙传到了大街。作为一个考试连名字都写错过的人,我震惊到现在,也不具备足够的能力理解我的小伙伴。老师和家长都试图让我理解,什么是发奋图强、知耻后勇一类,但我想他们搞错了方向。我压根就没有他们所谓的荣耻观,自然也不具备这种内动力。全班28个孩子,考个第15名,我也没觉得跟耻和勇有啥关系。本尊的心思在于,糊弄完作业、突击完活计,偷偷摸摸在被窝里或书洞里看闲书,乐不可支。
鉴于自己的黑历史,当了妈腰杆子也不硬。知道考试前多刷几套题有助于提高分数,也斥资给孩子买了“状元卷”。但是,孩子們只肯完成学校布置的一点点作业,一个要睡觉,一个要看书,也就任凭那些试卷闲置了。
已故著名数学家陈省身先生曾给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题词:不要考100分。该校前任校长朱清时认为,这是要求学生做学问掌握精髓要义,考个七八十分即可,不要为了追求100分而在细枝末节上浪费时间。
让一个小学生大量刷卷子,耗费的不仅是时间、还有精力、好奇和热情。他会失去了探索自己、探索世界的内生动力。一篇《科学证明中国小学教育会造成脑损伤》的文章认为:小学阶段是脑缘系统发育的关键期,孩子承受的压力太大,在极端的情况下,脑缘系统(情感发育)的发育会被“提前”终止,直接启动皮质层发育(主导自控力和分析判断力),孩子会迅速变得“懂事”“听话”,心理早熟。但脑神经系统发育选择了“残缺模式”,会导致一个人成年后情绪不稳定、敏感自卑、运动能力差、血压血糖高等,造成情绪障碍和人格障碍。大部分国人在40岁以后就逐渐丧失了工作的激情,就是“残缺模式”的身心自动放弃。这简直就是“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脑神经科学版说明,也是钱学森“世纪之问”的另一重回答。
在寒假之前读到这篇文章,是娃和我的福气。我们不焦虑了,开开心心在班级群里每天打个读书卡。书都是娃随便抓来,娃窝在沙发、滚在床上、躺在地板上……恨不得拿出72种造型表达自己的惬意,读着读着就笑出声来,还颇为自得地展示自己的美滋滋:我是不是要成为一个小书呆啦?
“不是啦,妈觉得应该是小书虫。”
书虫是可以读进去也可以钻出来滴。林语堂觉得第一名都是书呆子。他在圣约翰大学读书,都是考第二。除了档案,谁还记得那个第一呢?但这世界,有没有林语堂可大不相同。
林语堂认为,考试出来的学问是强记而不生根的。既然不生根,当然无用。“一人的学问是花树式的,逐渐滋长的,不是积木式,偶然堆放而成。一人的思想学问,是由动了灵机,继续发育其本性,对事对物渐渐得一种见解,故是一贯的、整个的。……各人有各人之本性、趣味,故各人有各人发育之过程,或偏此偏彼,不能勉强。”
没有阅读和闲暇,何以动灵机、知本性、觅趣味?何以明确并成为最好版本的自己?
《生活手帖》的原主编松浦弥太郎去2000多年的伊势神宫,一位年长的工作人员跟他说:让上天喜欢你最好的方法,就是你自己要有趣而快乐地生活。
这也是让自己喜欢自己的最好的方法。这可比“100分”“第一”重要得多啦。
成绩出来前,先快活了再说。这种心态,我也深度认同。
网上流传一张图,关于考分和待遇的挂钩:100分,想干啥干啥;95-99分,看电视、吃零食;90-94分,看书、写作业;80-89分,做家务、洗碗、拖地;80分以下,每天去捡垃圾。
代际鸿沟这么深了吗?
三四十年前,甭管考多少分,这些项目都可以有,都必须有啊。孩子们洗碗做家务那都是开胃小菜,正经大事是投入到广阔的农业生产领域。放学后至少要浇个菜园、收拾个牛圈啥的。放了假,孩子们就成了重要劳动力啦。特别是麦假和秋假,那广阔天地,真是大有作为。就连刨玉米秸、推粪车这样的壮劳力活儿,身强力壮的孩子都干得不亦乐乎,成就感满满。至于捡垃圾,农村倒是没有这样的资源,至多有几个“出溜”的孩子集市上卖卖蔬菜、走街串村做一下废品收购的工作。
小学二年级,我不小心考了个班级第一。记住这个成绩是因为大人们告诉我,常考第一的女孩在家痛哭了半天,声音穿过院墙传到了大街。作为一个考试连名字都写错过的人,我震惊到现在,也不具备足够的能力理解我的小伙伴。老师和家长都试图让我理解,什么是发奋图强、知耻后勇一类,但我想他们搞错了方向。我压根就没有他们所谓的荣耻观,自然也不具备这种内动力。全班28个孩子,考个第15名,我也没觉得跟耻和勇有啥关系。本尊的心思在于,糊弄完作业、突击完活计,偷偷摸摸在被窝里或书洞里看闲书,乐不可支。
鉴于自己的黑历史,当了妈腰杆子也不硬。知道考试前多刷几套题有助于提高分数,也斥资给孩子买了“状元卷”。但是,孩子們只肯完成学校布置的一点点作业,一个要睡觉,一个要看书,也就任凭那些试卷闲置了。
已故著名数学家陈省身先生曾给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题词:不要考100分。该校前任校长朱清时认为,这是要求学生做学问掌握精髓要义,考个七八十分即可,不要为了追求100分而在细枝末节上浪费时间。
让一个小学生大量刷卷子,耗费的不仅是时间、还有精力、好奇和热情。他会失去了探索自己、探索世界的内生动力。一篇《科学证明中国小学教育会造成脑损伤》的文章认为:小学阶段是脑缘系统发育的关键期,孩子承受的压力太大,在极端的情况下,脑缘系统(情感发育)的发育会被“提前”终止,直接启动皮质层发育(主导自控力和分析判断力),孩子会迅速变得“懂事”“听话”,心理早熟。但脑神经系统发育选择了“残缺模式”,会导致一个人成年后情绪不稳定、敏感自卑、运动能力差、血压血糖高等,造成情绪障碍和人格障碍。大部分国人在40岁以后就逐渐丧失了工作的激情,就是“残缺模式”的身心自动放弃。这简直就是“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脑神经科学版说明,也是钱学森“世纪之问”的另一重回答。
在寒假之前读到这篇文章,是娃和我的福气。我们不焦虑了,开开心心在班级群里每天打个读书卡。书都是娃随便抓来,娃窝在沙发、滚在床上、躺在地板上……恨不得拿出72种造型表达自己的惬意,读着读着就笑出声来,还颇为自得地展示自己的美滋滋:我是不是要成为一个小书呆啦?
“不是啦,妈觉得应该是小书虫。”
书虫是可以读进去也可以钻出来滴。林语堂觉得第一名都是书呆子。他在圣约翰大学读书,都是考第二。除了档案,谁还记得那个第一呢?但这世界,有没有林语堂可大不相同。
林语堂认为,考试出来的学问是强记而不生根的。既然不生根,当然无用。“一人的学问是花树式的,逐渐滋长的,不是积木式,偶然堆放而成。一人的思想学问,是由动了灵机,继续发育其本性,对事对物渐渐得一种见解,故是一贯的、整个的。……各人有各人之本性、趣味,故各人有各人发育之过程,或偏此偏彼,不能勉强。”
没有阅读和闲暇,何以动灵机、知本性、觅趣味?何以明确并成为最好版本的自己?
《生活手帖》的原主编松浦弥太郎去2000多年的伊势神宫,一位年长的工作人员跟他说:让上天喜欢你最好的方法,就是你自己要有趣而快乐地生活。
这也是让自己喜欢自己的最好的方法。这可比“100分”“第一”重要得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