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飞瀑飘逸,碧潭墨蓝,相连的七瀑七潭与青山翠林融于一体,宛如一幅流动的水墨画,宁静清幽,让人沉醉。
每到清晨时分,云雾如潮,淹没群山,唯有石桅岩峰顶呈现在云雾之上,这雄奇的气势也为它赢得了“浙南天柱”的美誉。
詩人谢灵运,带着诗词情怀走进楠溪江,寄情山水,恣意遨游,一不小心就成了中国山水诗派的开山鼻祖,而楠溪江也成为中国山水诗的起源地。
水是楠溪江的灵魂。这里溪水清澈,江宽水浅,滩有急流而不汹涌,潭水平静而不阻滞,给人以舒畅的韵律感。如果想与江水亲近,那么乘坐竹筏漂流绝对是不二之选,顺流而下,清清水底,游鱼卵石,历历在目……
想要感受楠溪江水的灵动,除了乘坐竹筏畅游于江面,还可以深入江畔的山林之中,去寻觅那些隐藏在山间的灵动瀑布,而百丈瀑就是其中的代表。
百丈瀑位于楠溪江大若岩景区,瀑布从128米的高崖飞出,如银河倒悬,蔚为壮观。随着季节变化,瀑布的形态也不尽相同:雨季水旺,瀑布如玉龙飞降,骏马奔腾,瀑风袭来,五六十米之外都会湿透衣襟;到了旱天,瀑布则变成缕缕银丝,缥缈迷蒙,人坐潭边,舒心惬意。
如果说百丈瀑是以高度取胜,那么七折瀑则以形态奇特而引人入胜。
七折瀑位于楠溪江上游的龙湾潭国家森林公园内,因水流顺山谷而下,曲曲折折,跌跌宕宕,依山势形成了七条瀑布,故名“七折瀑”。
七折瀑的每一折都各具特色:一瀑细小,仅见瀑花;二瀑似苍龙从石洞中钻出,侧身蜿蜒下游,卷起一片水雾,形似瓢;三瀑有两股,左细右粗,双瀑齐下;四瀑犹如腾蛟穿峡,轰鸣而下;五瀑舒展开朗,形似一把银制琵琶;六瀑斜泻,沿石槽而下,绰约多姿;七瀑落差约50余米,势如破竹,声震山岳。值得一提的是,每一折瀑布下方,都有一个深潭,最漂亮的是最后一潭——大泄龙潭,略呈半月形,人坐潭边,瀑风扑面,遍体清凉。飞瀑飘逸,碧潭墨蓝,相连的七瀑七潭与青山翠林融于一体,宛如一幅流动的水墨画,宁静清幽,让人沉醉。
石桅岩南面脚下还有一个深潭,乘竹筏溯流向西,两岸黝黑如铁的悬崖近在咫尺,让人觉得压抑。眼看到了绝境,倏然间,竹筏拐个弯,又钻进一条3米左右宽的岩缝,岩缝峭壁上有一架钢梯,攀登其上,可到“水仙洞”。水仙洞高8米,宽6米,深10米,洞中有壁泉,飞珠抛玉,洞口有一棵大树倚壁而生,苍枝瘦干向内欹偃,似天然盆景,洞旁怪石嶙峋,乔松排青。
楠溪江不仅多奇石,还遍布险峰,位于大若岩的十二峰就是最典型的代表。十二峰是十二座如柱石一般拔地而起的峰峦,峰峰相挤,错落有致。
十二峰嵯峨峭拔,气势磅礴,各有所似——如香炉峰峰顶似香炉,石笋峰形似竹笋,展旗峰犹如一面欲展开的战旗,横琴峰酷似一架古琴……这些形象逼真的山峰,是楠溪江上一道美丽的风景,演绎出山水相伴的动人景象。
謝灵运与楠溪江的相遇中国山水诗的起源地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迷人的楠溪江总有看不尽的缱绻缠绵。但由于三面环山,在漫长的时间里,楠溪江都深藏于浙东南的山野之中,鲜为人知。直到1600多年前的一天,楠溪江上漂来一叶扁舟,才打破了这里的平静。船首站立之人长袍飘逸,以兴奋和新奇的目光打量着这方古朴秀美的山水,胸中激起万千涟漪——他便是从京城跋山涉水而来的谢灵运。
这是一场神奇的相遇。谢灵运还不知道,他将在这里写下中国第一批山水诗,而楠溪江也未曾意识到,自己将融入中国古代诗歌的血脉和基因之中,源远流长。
受谢灵运的影响,后世无数的文人学士都为楠溪江泼洒下笔墨。如丘迟也吟咏“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孟浩然写下“借问同舟客,何时到永嘉?”苏东坡也感叹“自言长官如灵运,能使江山似永嘉”……如今,三百里楠溪江依然潺潺不息,江岸的山水田园恍若昨日。乘竹筏顺流而下,望着两岸风光,似乎能够想象当年的诗词大家立于船头,抚着长须,抒发情感的那份潇洒与惬意。
是的,谢灵运将楠溪江带到了世人面前,而1600年来,楠溪江也在深深地怀念着这位伟大的诗人,散落于永嘉的池上楼、谢公池、落屐亭、谢池巷等纪念性遗迹就是最好的见证。尤其是矗立在楠溪江大桥桥头的那尊高大的谢灵运塑像,更是让人崇敬。他一手捋着长须,一手握书,眺望远方,仿佛在默默地感悟这条曾经温暖过他的河流……
每到清晨时分,云雾如潮,淹没群山,唯有石桅岩峰顶呈现在云雾之上,这雄奇的气势也为它赢得了“浙南天柱”的美誉。
詩人谢灵运,带着诗词情怀走进楠溪江,寄情山水,恣意遨游,一不小心就成了中国山水诗派的开山鼻祖,而楠溪江也成为中国山水诗的起源地。
水是楠溪江的灵魂。这里溪水清澈,江宽水浅,滩有急流而不汹涌,潭水平静而不阻滞,给人以舒畅的韵律感。如果想与江水亲近,那么乘坐竹筏漂流绝对是不二之选,顺流而下,清清水底,游鱼卵石,历历在目……
想要感受楠溪江水的灵动,除了乘坐竹筏畅游于江面,还可以深入江畔的山林之中,去寻觅那些隐藏在山间的灵动瀑布,而百丈瀑就是其中的代表。
百丈瀑位于楠溪江大若岩景区,瀑布从128米的高崖飞出,如银河倒悬,蔚为壮观。随着季节变化,瀑布的形态也不尽相同:雨季水旺,瀑布如玉龙飞降,骏马奔腾,瀑风袭来,五六十米之外都会湿透衣襟;到了旱天,瀑布则变成缕缕银丝,缥缈迷蒙,人坐潭边,舒心惬意。
如果说百丈瀑是以高度取胜,那么七折瀑则以形态奇特而引人入胜。
七折瀑位于楠溪江上游的龙湾潭国家森林公园内,因水流顺山谷而下,曲曲折折,跌跌宕宕,依山势形成了七条瀑布,故名“七折瀑”。
七折瀑的每一折都各具特色:一瀑细小,仅见瀑花;二瀑似苍龙从石洞中钻出,侧身蜿蜒下游,卷起一片水雾,形似瓢;三瀑有两股,左细右粗,双瀑齐下;四瀑犹如腾蛟穿峡,轰鸣而下;五瀑舒展开朗,形似一把银制琵琶;六瀑斜泻,沿石槽而下,绰约多姿;七瀑落差约50余米,势如破竹,声震山岳。值得一提的是,每一折瀑布下方,都有一个深潭,最漂亮的是最后一潭——大泄龙潭,略呈半月形,人坐潭边,瀑风扑面,遍体清凉。飞瀑飘逸,碧潭墨蓝,相连的七瀑七潭与青山翠林融于一体,宛如一幅流动的水墨画,宁静清幽,让人沉醉。
石桅岩南面脚下还有一个深潭,乘竹筏溯流向西,两岸黝黑如铁的悬崖近在咫尺,让人觉得压抑。眼看到了绝境,倏然间,竹筏拐个弯,又钻进一条3米左右宽的岩缝,岩缝峭壁上有一架钢梯,攀登其上,可到“水仙洞”。水仙洞高8米,宽6米,深10米,洞中有壁泉,飞珠抛玉,洞口有一棵大树倚壁而生,苍枝瘦干向内欹偃,似天然盆景,洞旁怪石嶙峋,乔松排青。
楠溪江不仅多奇石,还遍布险峰,位于大若岩的十二峰就是最典型的代表。十二峰是十二座如柱石一般拔地而起的峰峦,峰峰相挤,错落有致。
十二峰嵯峨峭拔,气势磅礴,各有所似——如香炉峰峰顶似香炉,石笋峰形似竹笋,展旗峰犹如一面欲展开的战旗,横琴峰酷似一架古琴……这些形象逼真的山峰,是楠溪江上一道美丽的风景,演绎出山水相伴的动人景象。
謝灵运与楠溪江的相遇中国山水诗的起源地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迷人的楠溪江总有看不尽的缱绻缠绵。但由于三面环山,在漫长的时间里,楠溪江都深藏于浙东南的山野之中,鲜为人知。直到1600多年前的一天,楠溪江上漂来一叶扁舟,才打破了这里的平静。船首站立之人长袍飘逸,以兴奋和新奇的目光打量着这方古朴秀美的山水,胸中激起万千涟漪——他便是从京城跋山涉水而来的谢灵运。
这是一场神奇的相遇。谢灵运还不知道,他将在这里写下中国第一批山水诗,而楠溪江也未曾意识到,自己将融入中国古代诗歌的血脉和基因之中,源远流长。
受谢灵运的影响,后世无数的文人学士都为楠溪江泼洒下笔墨。如丘迟也吟咏“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孟浩然写下“借问同舟客,何时到永嘉?”苏东坡也感叹“自言长官如灵运,能使江山似永嘉”……如今,三百里楠溪江依然潺潺不息,江岸的山水田园恍若昨日。乘竹筏顺流而下,望着两岸风光,似乎能够想象当年的诗词大家立于船头,抚着长须,抒发情感的那份潇洒与惬意。
是的,谢灵运将楠溪江带到了世人面前,而1600年来,楠溪江也在深深地怀念着这位伟大的诗人,散落于永嘉的池上楼、谢公池、落屐亭、谢池巷等纪念性遗迹就是最好的见证。尤其是矗立在楠溪江大桥桥头的那尊高大的谢灵运塑像,更是让人崇敬。他一手捋着长须,一手握书,眺望远方,仿佛在默默地感悟这条曾经温暖过他的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