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分析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的课程特点,以及授课对象高职学生的群体特征,在此基础上,从教学内容设置、教学形式方法、实验项目选择三个方面提出了改进或加强教学效果的一些体会心得。
关键词:教学内容; 教学形式; 实验课程
中图分类号:TP3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2-146-001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是计算机、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等多个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掌握现代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与典型接口技术,建立微机系统的整体概念,使学生具有运用现代微机技术进行软硬件开发的初步能力[1]。本课程内容丰富,理论性强,概念抽象,对于学生学习和老师讲授,都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高职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兴趣性很明显,对于理论性太强的学科,往往容易望而生畏,失去学习的信心和动力;而对于实践性或应用性很强的内容,比较容易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鉴于学科的以上特点,以及授课对象的群体特征,笔者认为,《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在授课过程中,应注重讲授方式和方法,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1.知识结构系统化,突出课程学习的目的性。本课程内容包括微机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和典型结构技术三部分内容。这三部分相互独立,又相辅相成。
第一部分包括计算机内部硬件结构、工作原理以及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包括数制和编码等。这部分抽象难懂,但又是继续进行下一步汇编语言学习的基础,二者的联系好比庖丁解牛,对牛的身体结构了如指掌,进行解剖时才能得心应手。汇编语言是面向机器的语言,只有对计算机的硬件结构熟悉,才可以编写与硬件相关的语言程序。
第二部分是汇编语言,掌握了这门入门语言,今后单片机知识的学习和应用都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汇编语言也是一门语言,它的学习过程可以借鉴外语的学习方法,我们是按照单词、词组的顺序,然后根据语法规则连接成句,组成段落,甚至是一篇文章。汇编语言也是从介绍指令开始,根据一定的用法和功能,组织成一条条汇编语句,选择顺序、循环、分支等常用结构,完成满足功能要求的程序设计。
第三部分是课程的应用部分,以常用的芯片为例,综合前两部分内容,软硬件结合,体现出本课程内容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芯片的介绍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和透,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由于课程开始的内容理论性较强,容易给学生下马威。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可以在课堂伊始,从展示本课程在工业现场、机器人、导弹引信等现实中的应用入手,学习之初,让学生了解这门课程有什么用,明确了目的性,变被动学为感兴趣而学,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
2.课程讲解形象化。要把抽象的知识讲解得形象生动、浅显易懂,教学手段很重要,可以借助比喻来丰富讲解内容。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比作人体的灵魂和躯干,只有二合一才能发挥效能;把8086内存器,联想成早出晚归的宿舍楼,段相当于楼层,偏移地址类似于每层的房间,这样内存器逻辑段管理中的段基址、偏移地址等概念,就不再难以理解。
语言讲解不易达到的效果,多媒体手段可以轻而易举地实现。例如8086CPU内部工作过程,仅凭语言描述很难想象硬件之间的协作,若换成动态的课件演示,既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又有助于接受和理解。堆栈的入栈出栈操作,也可以动态演示或比喻来解释。
课堂问题的设置也有技巧。比如讲解逻辑指令,除了必要的介绍指令的功能用法之外,可以通过设置启发性的问题,如何用一条指令语句判别数据是奇数还是偶数?实战中掌握指令的学习。
3.适时安排实验加强效果。实验包括汇编语言程序上机调试、接口芯片的编程两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针对本课程的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可以安排在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学习结束后。教师选择几个典型的、实验结果比较明显的例子,巩固加强学生对顺序程序设计、分支程序设计、循环程序设计、串处理程序设计、子程序设计和综合程序设计等内容的掌握。比如设计一个偶数挑选程序,从输入的一串数据中挑选出其中的偶数,统计其个数,并将结果显示在屏幕上。实验内容难度不大,而且实验结果直观。
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的课程设置和改革也要围绕着这个目标进行,“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标,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能力培养贯穿教学全过程”[3]课程内容与时俱进,教学方式也要不断探索,从而提高专业的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合格的高职人才。
参考文献:
[1]焦纯等.论“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的课程设置和改革.价值工程,2010/23:210-211
[2]陈卫梦.高职高专《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与实践改革.科技信息,2010,14:181
[3]聶宗瑶. 高职院校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的探讨.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4):162-153
关键词:教学内容; 教学形式; 实验课程
中图分类号:TP3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12-146-001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是计算机、自动化、机电一体化等多个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主要任务是使学生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掌握现代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与典型接口技术,建立微机系统的整体概念,使学生具有运用现代微机技术进行软硬件开发的初步能力[1]。本课程内容丰富,理论性强,概念抽象,对于学生学习和老师讲授,都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高职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兴趣性很明显,对于理论性太强的学科,往往容易望而生畏,失去学习的信心和动力;而对于实践性或应用性很强的内容,比较容易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鉴于学科的以上特点,以及授课对象的群体特征,笔者认为,《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在授课过程中,应注重讲授方式和方法,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1.知识结构系统化,突出课程学习的目的性。本课程内容包括微机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和典型结构技术三部分内容。这三部分相互独立,又相辅相成。
第一部分包括计算机内部硬件结构、工作原理以及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包括数制和编码等。这部分抽象难懂,但又是继续进行下一步汇编语言学习的基础,二者的联系好比庖丁解牛,对牛的身体结构了如指掌,进行解剖时才能得心应手。汇编语言是面向机器的语言,只有对计算机的硬件结构熟悉,才可以编写与硬件相关的语言程序。
第二部分是汇编语言,掌握了这门入门语言,今后单片机知识的学习和应用都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汇编语言也是一门语言,它的学习过程可以借鉴外语的学习方法,我们是按照单词、词组的顺序,然后根据语法规则连接成句,组成段落,甚至是一篇文章。汇编语言也是从介绍指令开始,根据一定的用法和功能,组织成一条条汇编语句,选择顺序、循环、分支等常用结构,完成满足功能要求的程序设计。
第三部分是课程的应用部分,以常用的芯片为例,综合前两部分内容,软硬件结合,体现出本课程内容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芯片的介绍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和透,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由于课程开始的内容理论性较强,容易给学生下马威。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可以在课堂伊始,从展示本课程在工业现场、机器人、导弹引信等现实中的应用入手,学习之初,让学生了解这门课程有什么用,明确了目的性,变被动学为感兴趣而学,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
2.课程讲解形象化。要把抽象的知识讲解得形象生动、浅显易懂,教学手段很重要,可以借助比喻来丰富讲解内容。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比作人体的灵魂和躯干,只有二合一才能发挥效能;把8086内存器,联想成早出晚归的宿舍楼,段相当于楼层,偏移地址类似于每层的房间,这样内存器逻辑段管理中的段基址、偏移地址等概念,就不再难以理解。
语言讲解不易达到的效果,多媒体手段可以轻而易举地实现。例如8086CPU内部工作过程,仅凭语言描述很难想象硬件之间的协作,若换成动态的课件演示,既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又有助于接受和理解。堆栈的入栈出栈操作,也可以动态演示或比喻来解释。
课堂问题的设置也有技巧。比如讲解逻辑指令,除了必要的介绍指令的功能用法之外,可以通过设置启发性的问题,如何用一条指令语句判别数据是奇数还是偶数?实战中掌握指令的学习。
3.适时安排实验加强效果。实验包括汇编语言程序上机调试、接口芯片的编程两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针对本课程的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可以安排在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学习结束后。教师选择几个典型的、实验结果比较明显的例子,巩固加强学生对顺序程序设计、分支程序设计、循环程序设计、串处理程序设计、子程序设计和综合程序设计等内容的掌握。比如设计一个偶数挑选程序,从输入的一串数据中挑选出其中的偶数,统计其个数,并将结果显示在屏幕上。实验内容难度不大,而且实验结果直观。
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的课程设置和改革也要围绕着这个目标进行,“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标,以必需、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能力培养贯穿教学全过程”[3]课程内容与时俱进,教学方式也要不断探索,从而提高专业的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合格的高职人才。
参考文献:
[1]焦纯等.论“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的课程设置和改革.价值工程,2010/23:210-211
[2]陈卫梦.高职高专《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与实践改革.科技信息,2010,14:181
[3]聶宗瑶. 高职院校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的探讨.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4):16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