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孙犁的《荷花淀》中我们能读出的不仅有抗战大背景下人民的斗争以及作者对民族的深深热爱,还有透过故事中人物之间的关系、对话所流露出的一种男权思想,这其实也并非是作者的刻意为之,甚至于整个作品其实都有展现出对女性柔美与坚毅的赞赏,只是中国数千年的文化传统中的男权思想太过根深蒂固,对文学的创作也产生了很深的影响,《白洋淀》就是其中一部颇具典型意的作品。
关键词:荷花淀;传统文化;男权思想;根深蒂固
《白洋淀》是现当代著名作家孙犁的代表作,也因为其充满诗意的叙述与韵味被称为“诗体小说”,让读者在充满美的阅读中感受民族存亡的大背景下人民斗争的一出缩影,传递对祖国与人民的热爱之情。但即使是这样一篇佳作也避免不了会有封建思想所留下的印记,因为数千年的历史中,男性都凭借着自身力量的优势占有绝对话语权,在战争之时尤为如此,这些在《白洋淀》中也有清晰的体现。
一、 女性的家庭定位
自近代以来,女性为自身争取权益的“女权运动”就一直是整个世界范围中颇受重视的一个话题,即使在现代,对“重男轻女”思想的批判也不少见,可是,反过来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些运动与批判的存在?总归是先有不公的存在,才会有人的反抗,事实上,在数千年的传统社会中,因为身体条件的差异,男性在整个社会上占有绝对的话语权,尤其是涉及到战争,女性更是被排斥在外的,这种现象逐渐融入社会文化思想当中,让“女主内”“女性對丈夫的绝对服从”成为家庭关系的常态。这一点在《白洋淀》故事的前半部分水生与妻子对话中就可以明显看出来:
“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
“千斤的担子你先担吧,打走了鬼子,我回来谢你。”
在战争环境下,男人们有报国热情是理所当然的事,可他们在处理国与家的问题上时却带了一些的“理所当然”,当男人决定上战场时却是自己报了名没有想要与妻子商量的意思,甚至除了水生之外有很多人都因为“怕家里人拖尾巴”而不会来告别,而水生则是在潜意识中就认为自己的妻子会同意不会拦他,所以他即使心里清楚一个女人担一个家有多难,他还是只嘱咐妻子要担起家庭的担子。
其实这些出去义无反顾去“打鬼子”的男人都是英雄好汉,他们的做法也未必是因为他们不爱家人,只是潜意识中的男权思想让他们以及如水生嫂这样的女人都认可了女性就要支持自己男人,然后留在家中“挑大梁”,这不能简单用家庭地位的高下来分,而是男性话语强的社会中女性在家庭的“定位”,这也就是男权思想的一种体现。
二、女性的贞节意识
除了有关家庭中男女的家庭“定位”差异,在水生与水生嫂的对话中还有一点让男权思想在无意识中得到凸显,那就是对女性贞洁的在意,在水生嫂问自己的丈夫还有什么要嘱咐的话是,水生最后提到的一句是“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拼命。”,听到这句话水生嫂的反应则是:“流着眼泪答应了他”。
女人为什么会流泪,应该是她清楚的知道倘若自己真的落入“鬼子”手中,那只怕真的只有一死了,因为她绝不能受敌人的侮辱,这一点不只是水生嫂,几乎每个女人心中都有数,不然在后面她们遇到“鬼子”追赶时不会想到“假如敌人追上了,就跳到水里去死吧!”。可见,在作者的笔下,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自己都默认了一个现实,那就是对于女性而言,相比于她们的性命,贞节更为重要。这种思想即使在如今的社会中也还有存在,就足以看出这在中华民族的文化思想中是多么根深蒂固了,而这自然也是男权思想的一种突出表现,因为女性的贞洁意识归根到底是为男权社会服务的,因为在长久的历史发展中,女性都以男性的附庸而存在,所以这个社会就为女性制定了一系列越来越严苛的规则,“烈女”成为了对“优秀”女子的标榜,《白洋淀》中水生与水生嫂的一句看似“自然”的对话就是这种男权思想的突出体现。
三、男性潜意识下的优越感
在上文所提到的两种男权思想的体现形式之外,《白洋淀》故事的下半段女人在躲开“鬼子”的追捕后发现在水里伏击的男人们时,水生这个男性的代表所说的话显示出了男性在潜意识下所具有的优越感。
当时女人们出来找自己的丈夫想再见见他们反而经历了一次遇险又脱险时,水生也许是担心,也许是觉得她们“不懂事”,先是带着气吆喝了一句“出来吧,你们!”,然后在小队长问道“都是你村的?”时回了一句“不是她们是谁,一群落后分子!”,他也许是担心也是担心她们破坏了它们伏击的计划,但事实上如小队长说的那样她们并没有拖后腿甚至还在无意中帮了忙,只是水生在下意识中想到的不是这个,即使他没有丝毫恶意反而有些亲近中的担心,但我们依然能感觉到这其中有他身为男性的优越感,他在潜意识中就认为女人们的行为是不对的,她们根本不应该冒险出来,因为她们是属于家庭而非属于战场的,这种思想我们现在说来是“大男子主义”,其实也就是男权思想的体现。
综上所述,因为男性强大的话语权在中国社会中有着深厚的历史传统,因此男权思想也就在反应社会与人情的文学作品中有所展现,阅读《白洋淀》,我们需要对作品中男权思想的存在有所了解与思考,因为在那个时代女性意识也有明显的崛起,对这种思想交叉的探析不但可以让我们对作品有更深入的体会,同时也可让意识到一个社会的文化思想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在今后的阅读的有更多的体会。
参考文献:
[1]王晓琳.男权话语中的女性形象——《荷花淀》重读[J].学语文,2004(04):32-33.
关键词:荷花淀;传统文化;男权思想;根深蒂固
《白洋淀》是现当代著名作家孙犁的代表作,也因为其充满诗意的叙述与韵味被称为“诗体小说”,让读者在充满美的阅读中感受民族存亡的大背景下人民斗争的一出缩影,传递对祖国与人民的热爱之情。但即使是这样一篇佳作也避免不了会有封建思想所留下的印记,因为数千年的历史中,男性都凭借着自身力量的优势占有绝对话语权,在战争之时尤为如此,这些在《白洋淀》中也有清晰的体现。
一、 女性的家庭定位
自近代以来,女性为自身争取权益的“女权运动”就一直是整个世界范围中颇受重视的一个话题,即使在现代,对“重男轻女”思想的批判也不少见,可是,反过来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些运动与批判的存在?总归是先有不公的存在,才会有人的反抗,事实上,在数千年的传统社会中,因为身体条件的差异,男性在整个社会上占有绝对的话语权,尤其是涉及到战争,女性更是被排斥在外的,这种现象逐渐融入社会文化思想当中,让“女主内”“女性對丈夫的绝对服从”成为家庭关系的常态。这一点在《白洋淀》故事的前半部分水生与妻子对话中就可以明显看出来:
“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
“千斤的担子你先担吧,打走了鬼子,我回来谢你。”
在战争环境下,男人们有报国热情是理所当然的事,可他们在处理国与家的问题上时却带了一些的“理所当然”,当男人决定上战场时却是自己报了名没有想要与妻子商量的意思,甚至除了水生之外有很多人都因为“怕家里人拖尾巴”而不会来告别,而水生则是在潜意识中就认为自己的妻子会同意不会拦他,所以他即使心里清楚一个女人担一个家有多难,他还是只嘱咐妻子要担起家庭的担子。
其实这些出去义无反顾去“打鬼子”的男人都是英雄好汉,他们的做法也未必是因为他们不爱家人,只是潜意识中的男权思想让他们以及如水生嫂这样的女人都认可了女性就要支持自己男人,然后留在家中“挑大梁”,这不能简单用家庭地位的高下来分,而是男性话语强的社会中女性在家庭的“定位”,这也就是男权思想的一种体现。
二、女性的贞节意识
除了有关家庭中男女的家庭“定位”差异,在水生与水生嫂的对话中还有一点让男权思想在无意识中得到凸显,那就是对女性贞洁的在意,在水生嫂问自己的丈夫还有什么要嘱咐的话是,水生最后提到的一句是“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拼命。”,听到这句话水生嫂的反应则是:“流着眼泪答应了他”。
女人为什么会流泪,应该是她清楚的知道倘若自己真的落入“鬼子”手中,那只怕真的只有一死了,因为她绝不能受敌人的侮辱,这一点不只是水生嫂,几乎每个女人心中都有数,不然在后面她们遇到“鬼子”追赶时不会想到“假如敌人追上了,就跳到水里去死吧!”。可见,在作者的笔下,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自己都默认了一个现实,那就是对于女性而言,相比于她们的性命,贞节更为重要。这种思想即使在如今的社会中也还有存在,就足以看出这在中华民族的文化思想中是多么根深蒂固了,而这自然也是男权思想的一种突出表现,因为女性的贞洁意识归根到底是为男权社会服务的,因为在长久的历史发展中,女性都以男性的附庸而存在,所以这个社会就为女性制定了一系列越来越严苛的规则,“烈女”成为了对“优秀”女子的标榜,《白洋淀》中水生与水生嫂的一句看似“自然”的对话就是这种男权思想的突出体现。
三、男性潜意识下的优越感
在上文所提到的两种男权思想的体现形式之外,《白洋淀》故事的下半段女人在躲开“鬼子”的追捕后发现在水里伏击的男人们时,水生这个男性的代表所说的话显示出了男性在潜意识下所具有的优越感。
当时女人们出来找自己的丈夫想再见见他们反而经历了一次遇险又脱险时,水生也许是担心,也许是觉得她们“不懂事”,先是带着气吆喝了一句“出来吧,你们!”,然后在小队长问道“都是你村的?”时回了一句“不是她们是谁,一群落后分子!”,他也许是担心也是担心她们破坏了它们伏击的计划,但事实上如小队长说的那样她们并没有拖后腿甚至还在无意中帮了忙,只是水生在下意识中想到的不是这个,即使他没有丝毫恶意反而有些亲近中的担心,但我们依然能感觉到这其中有他身为男性的优越感,他在潜意识中就认为女人们的行为是不对的,她们根本不应该冒险出来,因为她们是属于家庭而非属于战场的,这种思想我们现在说来是“大男子主义”,其实也就是男权思想的体现。
综上所述,因为男性强大的话语权在中国社会中有着深厚的历史传统,因此男权思想也就在反应社会与人情的文学作品中有所展现,阅读《白洋淀》,我们需要对作品中男权思想的存在有所了解与思考,因为在那个时代女性意识也有明显的崛起,对这种思想交叉的探析不但可以让我们对作品有更深入的体会,同时也可让意识到一个社会的文化思想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在今后的阅读的有更多的体会。
参考文献:
[1]王晓琳.男权话语中的女性形象——《荷花淀》重读[J].学语文,2004(04):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