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拯救个人记忆

来源 :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似乎就是在这几年的时间里,城市资本的“上山下乡”已然如火如荼地开始上演。新的历史形态下,乡村的政治生态也随之发生剧烈变动,人们所想象的静谧祥和的乡村世界早已不见踪迹。就像宋世明的《江河水》里所说的,“高速路把中国都拉直了”。确实,资本的冲击下,乡村不再宁静。那些无孔不入的家伙,呼啸着趋利而来,打破一切既定的秩序,翻云覆雨地缔造一个新的天地。而在这过程之中,遭受冲击的不仅仅是那些有形的世界,更包含着人们内心尘封已久的个人记忆。
  小说里荣归故里的“坏种”宋胜利,便带着他的投资,迎来了回报家乡的时刻。用曾经的玩伴,如今的流沙村书记刘卫东的话说,“你这一来,村子就要大发了!”确实,对于这位承担乡里招商引资重任的基层干部来说,小伙伴如今的发达,连同他那衣锦还乡的高调,当然意味着难得的机遇。然而,当我们以为宋胜利只是执着地开发乱石岗子,做一名“爱国爱家的模范,感动中国的好人”时,我们发现真的错了。他其实是以回报家乡父老的名义,做一单更大的生意,高明之处恰在这里:他“逆着命运干一次”的真相在于,将沙子卖给政府修建高速公路,转而在开发“荒凉山庄”的过程中,用南大沟的沃土来回填挖走的沙地。而这些,对于乡村生态却并没有什么损害,“破坏基本农田,倒卖国家矿产资源?农田不是还在那里吗?而且比以前更加的肥沃了,可以种出更好的庄稼来。”
  然而,赚一笔钱,造福一方百姓,只是一个方面。对于小说主人公来说,南大沟的秘密显然不止如此。为此,小说将现实与历史双线并置,不断交错,来抽丝剥茧地呈现宋胜利如此执着开发南大沟的真实缘由。小说从现实切入,试图打开的正是尘封已久的带有创伤感的个人记忆。在“我”的讲述中,宋胜利这个当年的“坏种”确实有些“劣迹斑斑”,诸如将7岁的女孩紫菜推进热气腾腾的黄粉大缸,甚至胆大妄为地看了她“不该看的地方”。当然,最令“我”困扰的当属那件刻骨铭心的事件,即小喜的意外死亡。对于“我”来说,年少蒙昧游荡的时光正是随着小喜的死亡戛然而止的。尽管这一切本与“我”无关,但在众人的想像中,“我”早已成为罪魁祸首,而命丧水底的小喜也顺理成章地成为埋藏在“我”心中永远无法释然的痛楚。而借开发“荒凉山庄”为名,挖开小喜的葬身之地南大沟,也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实现这为了忘却的纪念。正是因为小喜的死,以及由此展开的舆论压力,让“我”与女孩紫菜之间朦胧的爱恋被迫划上句号。“我”与她之间,用小说的话说,永远“充满了暧昧的挑衅和折磨”,双方长久的记恨被莫名地延续了下来,直到三十年后的再度相逢才一笑泯然。
  在当今的小说世界,乡村的荒芜几乎成为人们想象的基本模式,而资本的破坏性,更是让人嗅到一丝危险的气息。而《江河水》所有的架势似乎都要指向一个事关现实的悲怆与控诉,但我们的期待终究落了空。小说恰似从不可生活的乡村的心中生长出来的一个梦想,一个被叙事者内心的创伤与夙愿不断折磨,但终究破茧而出的绝妙构想。在此,你无法分辨宋胜利究竟是以赚钱的名义,来安顿个人身心;还是以拯救自我为名,攫取更大的利益。总之,在这个绝妙的想象中,过往的创伤得到最大限度的疗救,而曾经的恩怨情仇也被有效化解,更为重要的是,资本,这个最大的原始动力,有了它恰如其分的用武之地。
  小说最后,叙事者饶有意味地借用三十年前紫菜那首伴着童声的儿歌《小燕子》,来寄寓新的历史形态下乡村的美好未来。这绝美的景象不禁让人陶醉,“世界上所有的闹钟都在跑,而我的时间将会在这一刻停止”。在此,那些令人不胜其烦,甚至刻骨铭心的过往,终将随风飘散,而一派繁荣和谐的乡村未来图景则会悄然展现在人们面前。如此令人心驰神往的场景虽多少显得廉价,却也终究让人倍感温暖。
其他文献
多年前,汪政先生在关于朱辉小说的评论中强调过“似曾相识”这样一种感受,指出其小说的“实在”,其创作显现的小说“传统的力量和惯性的吸附力”,以及他对故事化和戏剧化的关注(《似曾相识燕归来——朱辉小说论》)。多年后,我们再看朱辉近期的创作,尤其是这本名为《视线有多长》的小说集,首先被我们清晰感受到的,仍旧是这种始终如一的“似曾相识”,或者说是对一种纯粹、朴质的小说传统或写实传统的持守。  如果我们缩小
期刊
让-弗朗索瓦·杜瓦尔(以下简称杜瓦尔):怎么开始做这个访谈?你说过,我们的本能就是被谈话侵蚀的。  埃米尔·齐奥朗(以下简称齐奥朗):当我们说话,就像我们写作,我们什么也解决不了。除非深入内部。我们卸下包袱。我们稍稍腾空自己。那些比较麻烦、令人忧心的问题,谈过之后,我们是带着某种解脱感来看待它们的……我们的忧虑减轻了。这就是谈话的意义。  杜瓦尔:对你作品的一次谈话,不也同样会导致可能的误解吗? 
期刊
杨波2007年从上海回到广州,也是在那一年我们认识。  之所以说“回”到广州,是因为杨波原来就在广州,更早一点的时候他创办《朋克时代》《盛世摇滚》《自由音乐》皆在广州。当时我们在李红旗的片场第一次见面,他也曾经主演过李红旗的电影《黄金周》,李红旗那时在广州拍短片,演员包括先锋音乐家小河和一位职业演员李易祥,当时客居广州的曹寇也客串了一个角色。  目睹李红旗拍了几场戏,其中有杨波客串的保险推销员,杨
期刊
一  老婆打过来电话时,我正在阳台上。一盆花快要枯萎了,我想着怎样把它救回来。或许该将花搬到另外的地方,离窗外的雾霾远些。老婆的声音变得低沉,我给你说一件事,非常突然的一件事。我的心慌起来,我想到了父亲,父亲的年龄大了。老婆仿佛猜到了我的心思,说,老人很好。然后,她吞吐着,说,我们,我们的佑全叔不在了。我捂了一下胸口,的确意外,我需要确认,我说,是,是佑全叔,不在了吗?她说,是,这事儿没法和谁开玩
期刊
田丽丽的红皮鞋像一只红色的鸟。  驮着她,一颤一颤地飞到了我面前。这双鞋是她上海的姑妈买的,穿上它,田丽丽就飞到了天上。自从田丽丽有了红皮鞋,走起路来小心翼翼的,生怕地上有什么东西把它磕碰了。那双皮鞋太红了,红得让我们眼睛发胀,嘴里发苦。她爱死了这双鞋,我们也爱,可我们没有姑妈,就是有,也没有上海的。我们的姑妈大多生活在农村,她们日子过得像张纸,单薄脆弱,别说红皮鞋了,就是一双布鞋,她们也买不起。
期刊
野火与自白  野火烧光了半个秋天的遗体,在旷野的边陲就像火烧云  冬天已深,年关将至,群峦在雾气中收揽清冽的肃杀  我端详内心金黄的一把火,向已然消沉的生活表明心迹  在这千山鸟飞绝的寂灭早晨,我和盘托出一种悲伤  在那开诚布公的自白中,未来如茫茫旷野干净而清晰  不可能之事  很多梦想像花朵一样虚无  我知道它们必死无疑  有人曾耻笑过我  但我已经忘记  那些空无粗暴地从我的青春中轧过  疑惑
期刊
我不知道是什么样的经历让我们的语言学教授选择并持续关注恐龙语,而不是东、西吐火罗语中的一种或赫梯语,哪怕是阿卡德语也说得过去啊。可偏偏是恐龙语,真是太让人泄气了。  正是因为做出这个让人多有不解的选择(尽管当初他下决心的时候,我们所有人均未在场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做这种决定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他不得不接受我们给他起的“恐龙教授”的称号,但据我观察,他对这个可笑的称呼并不反感。相
期刊
刷微信的时候,看到一篇《一个农村儿媳的乡村图景》,文中生动再现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农村发展之困,诸如养老、医疗、留守儿童、城乡二元对立等。作者从一个普通的农人家庭出发,写出了“待不下的城市,回不去的农村”严峻而残酷的社会现实。  其实,像这种走向现代化过程中的发展之困,岂止局限于农村,任何一个落后的贫困地区,我们都会目睹到如此的现代化冲击。在《我的凉山兄弟》一书里,作者刘绍华便生动呈现了生活在大
期刊
唐开元十八年(730),杜甫有过一次短暂的漫游——郇瑕之游。这一年,河南洛阳的洛水泛滥成灾,房屋倒塌,河里的船只沉溺了不少,就连坚固无比的永济桥都给冲垮了,严重的水患让杜甫第一次出了趟趟远门,去了郇瑕,也就是今天的山西临猗县一带。然而,这次因为天气原因而去避灾的出行,留存下来的信息除了他在那里结识了韦之晋与寇锡,其它的踪迹无从详考。第二年,也就是唐开元十九年(731),刚过弱冠之年的杜甫迎来了他人
期刊
陈一安有一个“寄娘”,这是确定无疑的事,不过他认寄娘时还很小,有关他认寄娘的事,全是听小姨说的。  陈一安的小姨,名叫葛琴——陈一安的母亲叫葛华——嫁在本地砻坊镇上。陈一安的村子叫陈家湾,葛华和葛琴原先是大刘庄的人。葛琴比葛华小三岁,陈一安从小喊她“小姨”,后来一直没有改口。到葛琴白发苍苍时,还喊她“小姨”。陈一安认寄娘这件事,本是由葛华亲定,可是葛华喂陈一安十个月奶后,乳汁还很富余,出门当了奶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