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 乡村游的未来

来源 :商品与质量·旅游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zou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部分旅游者来自相对发达的中心城市,他们所带来的强势文化对乡村旅游地的弱势文化具有很强的影响力,使乡村的弱势文化向城市的强势文化靠拢,最后被同化而失去吸引力。
  我国是农业大国,更是乡村大国,在广阔的中国大地上乡村永远是主导的景观。由于国土面积大,各地特色鲜明,民族风情各异。目前,乡村旅游已成为国内旅游的一种重要形式。去农家院、吃农家饭、睡农家炕等等,农村的一切都成为城市游客眼里的新奇。通过这些活动,他们重识了自然,得到身心的放松。
  目前,乡村旅游已走上规范化发展的轨道,并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越来越大的发展潜力。但事物的发展是相对的,一系列的改造和规模化经营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美丽的乡村遭到迫害,集众式旅游大批量的涌入乡村,侵蚀着那里的美丽和自然。因此,关注低碳发展,在低碳旅游中实现乡村旅游产业升级和产品换代成为旅业人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现象一:商业运作急功近利,缺乏合理规划
  我们知道,乡村旅游兴起的原因是自然生态相对完美,山清水秀,柳绿花红,空气清新,氧离子丰富,吸引着大量的旅客。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基础设施需要改善,以解决问题为名的破坏活动就开始了。为了盈利提高档次和规模,造成极大的浪费。为了发展吸引游客,开始出现不合理不诚信经营。乡村旅游市场逐渐扭曲,失去了发展空间。有些旅游开发和经营者虽有规划,但因资金问题,规划变成一纸空文;有些只重硬开发,在基础设施上模仿城市的建筑建造星级酒店,建设大型停车场,损坏了乡村旅游的特色。
  总之,乡村旅游景点乱占耕地、乱砍滥伐、过度商业化运作的情况随时可见。这些破坏性开发把本应是低碳传统产业的乡村旅游开发等同于工业开发,增加了碳排放,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而换取经济效益,对保护和维持乡村生态环境而言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决定。
  现象二:奢华之风弥漫,环境污染严重
  现在,很多乡村旅游景点在道路、餐馆、购物商场、星级酒店、娱乐场所等方面的建设,尽显豪华与奢侈之风。有业内人士曾多次考察乡村旅游情况,很多农庄和农家乐有包间、内设空调、真皮沙发,一次性筷子等;住宿如同城市中的星级酒店,一次性牙刷、牙具、拖鞋等日用品比比皆是,且物品的质量差、使用率低、浪费严重。在城市大力提倡绿色消费的今天,这一城市游客需求问题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始终冲突种种。其实,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和高耗能为代价的。
  另外,在乡村游览过程中,常出现游客在景区随意采摘与践踏,破坏旅游地的植被面积,使其减少;还有随处可见的游客遗弃的食品袋,经营者遗留的生活垃圾,开发商抛弃的建筑垃圾等等,严重地破坏了环境,影响了旅游地视觉形象;旅游者自驾汽车排放大量尾气、尘埃飞扬,饭店餐馆内等生活锅炉排放的废气到处都有,这些无疑都增加了碳排放量,构成了对整个乡村原有的清新、自然、带泥土气息的空气的污染,也构成了对乡村旅游环境的威胁。
  现象三:强势文化对阵,特色文化丢失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渐深入,旅游开发商触角的探入,出现了一幕幕乡村建筑文化被摧毁的境况。目前全国大部分地方都在进行简单的改造运动,实施“改造乡村城市化”,但这一举动无疑不适宜在文化特色突出,旅游业态兴起的地方实施。因为,这不仅破坏了旅游资源,还造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缺失。有业内人士称:很多地方在拆除老建筑,牺牲乡村当地文化,例如类似村头的风水树、界碑、栈道、宗祠、龙王庙等等,它们是村落家族的“DNA”,是村民精神寄托的重要载体,在机械的轰鸣声中土崩瓦解甚是可惜。在城市化进程中,且不可忘记这种乡村文化才是旅游兴起的缘由。不珍视、不保护乡村历史的文脉,就无法促进城乡统筹和可持续发展。
  大部分旅游者来自相对发达的中心城市,他们所带来的强势文化对乡村旅游地的弱势文化具有很强的影响力,使乡村的弱势文化向城市的强势文化靠拢,最后被同化而失去吸引力。定位高端是他们失去自我的一个诱因,乡村居民在装束打扮和娱乐方式上盲目模仿,继而发展到有意识的追求,致使乡村朴实的民风和生活秩序遭到破坏,也将断送乡村旅游的发展前景。
  现象四:乡村旅游是纽带,低碳发展有未来
  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乡村旅游是工业城市污染和快节奏生活方式的产物。而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国家政策等在我国乡村旅游产生及发展过程中起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乡村旅游作为连接城市和乡村的纽带,促进了社会资源和文明成果在城乡之间的共享以及财富重新分配的实现,并为地区间经济发展差异和城乡差别的逐步缩小、产业结构优化等做出很大贡献,推动了欠发达、开发不足的乡村地区经济、社会、环境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乡村旅游对于加快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乡村旅游作为国内旅游趋势的一匹“黑马”,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当今的乡村旅游应以低碳经济理念为指导,以积极的姿态引导乡村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
  首先,重视统一规划,设立乡村旅游低碳标准
  国务院办公厅在2010年7月23日,印发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意见重点工作分工方案》,此举从政策的角度对旅游包括乡村旅游低碳发展在内的工作进行了部署。
  方案提到要推进节能环保,需实施旅游节能节水减排工程,五年内将星级饭店、A级景区用水用电量降低20%;支持宾馆饭店、景区景点、乡村旅游经营户和其他旅游经营单位积极利用新能源新材料,广泛运用节能节水减排技术,实行合同能源管理,实施高效照明改造,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创建绿色环保企业;合理确定景区游客容量,严格执行旅游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强水资源保护和水土保持。
  在此基础上,各省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制订本省或本地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统一方案,制定相应的乡村旅游标准或地方法规,标准中应明确低碳指标,建立相应的低碳机制,同时掌握碳足迹、熟悉碳交易,尽量减少碳债务。对于乡村旅游中的生态农庄、生态示范景区的低碳旅游项目,政府应当投入必要的资金,鼓励旅游酒店、交通等相关旅游企业采用新能源新材料,引进先进高效的节能减排技术。另外,政府应加强各部门间的合作,共同宣传乡村绿色旅游、低碳旅游;多做公益广告,强化公众的环保意识,使其了解低碳旅游,促进公众在乡村旅游中主动进行绿色消费,践行低碳旅游,追求低碳生活
  其次,倡导低碳理念,学习低碳楷模
  我们在发展低碳旅游的同时,可通过创建低碳乡村旅游景区,传达低碳理念,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在低碳景区的创建方面,台湾坪林景区提供了很好的借鉴。该景区1997年由台北县政府低碳中心策划,当地居民参与,开发的台湾第一个低碳旅游观光景区。该景区坚持“走路骑车共乘好,自备餐具不可少,当季当地饮食好,只留回忆垃圾少”的原则,通过低碳交通、低碳资讯、低碳行为、低碳活动、低碳记录等途径,让旅游者通过旅游,亲身体验低碳生活,享受“低碳之旅”的旅游特色。乡村旅游在开发中应吸取坪林开发的经验,重视低碳元素。
  旅游企业应设计环保旅游产品,贯彻低碳旅游理念,倡导绿色消费。旅游企业包括乡村旅馆业、乡村餐饮业、乡村旅游交通业、旅行社等企业在经营乡村旅游产品时,应低碳二字当头,优先考虑产品中的低碳元素,发展低碳旅游。
  再次, 实现低碳行为,发展乡村旅游
  旅游者选择乡村旅游线路时,尽量采取低碳的交通方式。在乡村景点游览时,尽量步行或租用自行车,减少自驾;在餐馆就餐时,尽量自带水具、餐具;在田间游玩时,不随地乱丢垃圾等等,这些都是低碳行为的良好习惯,是每一位游客的神圣职责。
  过于便利的事物必然价值有限,过于重要的事情必然是过于缓慢,凡事不能一蹴而就,旅游也是一样,低碳旅游更是如此。
  乡村旅游是健康的旅游休闲方式,它迎合了都市人“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从另一面来讲,它也圆了都市人的绿色梦,丰富了我国生态旅游的内容。乡村旅游从业者应有超越农耕文化社会阶段的现代意识,既是农耕文化“戏中人”,又是农耕文化这场戏的“导演”,清醒地抉择两种文化的精华,使其有主宾、分主次地熔铸于乡村旅游大地上。
其他文献
4月24日下午,在习近平主席和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的见证下,中国国家旅游局副局长王志发与丹麦驻华大使裴德盛先生共同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和丹麦王国商业与经济增长部关于旅游合作谅解备忘录》。  当前,中丹关系处在历史最好时期,务实合作富有成果,中国已经成为丹麦在亚洲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海外第二大投资目的地国。中丹旅游合作谅解备忘录的签署将为两国实现互惠互利务实开展旅游领域的长期合作创造有利条件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互动合作学习模式逐步成为音乐课堂教学的主流,师生共同营造和谐合作的教学氛围,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浓厚兴趣,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给音乐教学带来无限生机。  一、循循善诱,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在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主要是主导者、指挥者和控制者,在“满堂灌”为主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像鹦鹉一样跟着老师或录音机学唱,根本谈不上学生去自主参与学习。音乐新课程
期刊
由人民网联合中国旅游报、中华文化促进会旅游研究中心、凤凰卫视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文化旅游品牌建设与发展峰会暨“影响世界的中国文化旅游知名品牌”发布盛典于4月12日在京召开。  第二届中国文化旅游品牌建设与发展峰会旨在落实中央提出的“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的要求,加快推进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并配合做好国家旅游局关于中国旅游整体形象“美丽中国之旅”的推广宣传工作,集中展示中国旅游的自然之美
期刊
从媒体的基本特点来看,主流媒体具有一般非主流媒体难以企及的优势,它的权威性、公信力、资源的垄断是新媒体在短时间内不可替代,还有政治优势、经济优势。但面对网络迅猛发展的压力,我们必须要做好这一课:发挥自身优势,提升舆论引导水平。  一、认真研究受众需求  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中,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是党和政府赋予主流媒体的重要使命。主流媒体一是在日常的新闻报道中,开展舆论监督要立足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建筑行业迎来了很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在建筑施工企业的工作中,处处都涉及到资金的使用和会计核算,会计工作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及经济效益最大化。本文结合自己工作实践和建筑施工企业的特点,对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新形式下如何加强和规范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提高会计质量进而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出了建议措施。  关键词:
期刊
为了纪念第45个世界地球日,以“绿色出行,我爱蓝天”为主题的2014“地球·唯一村庄”绿色出行公益活动于4月20日下午在北京中央电视台梅地亚新闻中心隆重启动。来自主办方领导、文艺界、企业界、媒体界、高校学生代表及各界环保志愿者等近500人参加了此次活动,并在百米长卷留下绿色寄语,表达出对地球母亲45岁生日深深的祝福。  下午14时,启动仪式正式开始。活动由央视知名主持人肖贵宁、北京卫视主持人索妮担
期刊
年度最受欢迎旅行社  河南百事通旅游有限公司(大河报)、上海锦江旅游有限公司(新闻晨报)、南昌铁路国际旅行社(江南都市报)、安徽宝中招商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新安晚报)、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新京报)、湖南百事通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潇湘晨报)、辽宁康辉国际旅行社(辽沈晚报)、广东南湖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广州日报)、中南国际旅游公司(楚天都市报)、旅游百事通(湖北)(楚天都市报)、浙江省中青国际
期刊
中国旅游投资当前最为主要的问题是什么?有人说是缺资金,有人说是缺项目,有人说是旅游地产的走势已经影响到开发商投资旅游的积极性,但我认为中国旅游投资最大的问题还是项目水平和项目质量不高,不能很好地完成投资商的盈利需求。  事实上,中国旅游投资在过去的几年间爆发出的投资热情很大程度上来自政府的积极推动和投资商对旅游地产的看好上,尽管有诸如万达这样一批具有长期战略眼光的企业已经在旅游产品的设计与营造上做
期刊
新华社“美丽中国·寻找最美城镇”大型新媒体报道活动4月23日在京启动。国务院副秘书长王仲伟出席启动仪式。活动将通过实地调研采访与主题论坛相结合的方式,展示我国近年来城镇化进程中的最美风景线。来自宏观经济、旅游研究、城乡规划、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的数十位知名专家,开始对全国提名的首批76个候选城镇进行综合考察,按照“自然生态美、文化传承美、经济活力美、社会和谐美、城市形态美”五位一体评价
期刊
六类获奖名单(排列无先后顺序)  中国文化旅游名城  1 北京市 2 重庆市 3 杭州市 4 成都市 5 西安市 6 武汉市 7兰州市 8长春市 9哈尔滨市 10拉萨市 11厦门市 12苏州市 13大连市 14无锡市 15济宁市 16临沂市 17丽江市 18桂林市 19咸阳市 20汉中市 21 大同市 22张家口市 23洛阳市 24焦作市 25漯河市 26井冈山市 27酒泉市 28喀什市 29 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