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影响逐渐加深。作为国家软实力之一的文化在其中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尤其在审美倾向上,人们更多感知到的是外来文化。但以道家美学为代表的中国古典美学,在中华民族美学进程中发挥了不容小觑的作用。因此,我国现代审美应积极融合道家美学思想。
【关键词】中华传统美学;道家美学;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B21 【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当代审美现状
我国对于中华传统美学的审美正在逐步缺失。这种缺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衣食住行更多体现了外来的现代文化。宜家以简约的北欧风格深受大众欢迎,以至于世界闻名,反观以传统中式风格而闻名世界的家居店至今仍未出现。同样,在理论研究上,不少学者也注意到中华传统审美的缺失。“缺少中国审美文化的诗意尺寸是无法避免的理论和实践问题。20世纪末中国美学界关于学生审美教育文化的探讨中,审美性问题仍旧被认为是审美传统文化的根本解决问题原因之一。关于审美文化的批评,原本属于文化认同和审美价值尺度(审美)问题的诗意维度,但会被忽略。”[1]因此,我国现代审美应积极融合中華传统美学思想。
二、道家文化是中华传统美学代表的原因
中华传统美学思想是以道家美学思想为代表,其中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两点:
(一)道家美学思想的内涵
道家美学文化是中国传统古典主义美学的基本理论派别之一,指老子、庄子开创、发挥并建立在“道”论的哲学研究基础上的美学教育思想。其最高的哲学范畴“道”及“法自然”“无名论”。[2]道家美学思想的基本出发点是相对主义,他们在批判西周以来传统的宗法思想文化和道德观念的基础上揭露文明进步带来的罪恶和丑陋,认为美产生和存在的根本是“道”。
(二)道家美学与中华传统美学的关系
与西方文化美学注重写实的审美能力不同,中华民族传统建筑美学更注重学习情感神韵的传达与共鸣,尤以道家美学为典例。叶朗有言:“老子美学是中国美学史的起点”,以老子、庄子开创的道家无为的审美倾向为代表,他们探讨寻找天人合一的审美意境的含义,目的即探究大象之外,开启了中国古典美学浪漫主义,并随后通过各种艺术表现形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古代书法、绘画、诗歌、戏剧、建筑等艺术形式的特点和审美情趣皆有道家风格的展现。
同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美学注重“意境”,并将其作为最高审美标准。这里的“意境”包含两层含义:“意”即审美主体的主观情感,而“境”即外在客观环境的展现。其中,追求意境同一与道家美学思想中追求“天人合一”高度类似。
由此可见,中华传统美学思想是以道家美学思想为代表,故而我国现代审美应与道家美学思想相融合。
三、道家美学思想与现代审美融合的原因
基于上述可见道家美学思想在中华传统美学思想中的地位。同时,由于道家美学思想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与作用,因此,在我国当代审美中,我们也要积极融入道家的美学思想。
其价值作用也可分为两方面:
(一)反思:奠基价值
在道家美学思想中,“自然无为”和“意在言外”两种审美观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自然无为”是道家美学思想的审美取向。所谓“自然”并不是指自然界,而是与佛教相对立的,即强调世间万物都有其独立性。老子在《道德经》中表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同样,庄子也在《天道》篇里主张“静而圣,动而王,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都表达出“未经雕琢的自然之美才是世间极致之美”,因此,在审美过程中也需要这种顺应自然的审美观念。而“无为”又反映出儒道两家思想的不同,儒家的“无为”更多强调统治者的仁德,但道家的“无为”则强调顺应自然、强调不刻意。无论是老子表示的“我无为,而民自化”,还是庄子主张的“无欲而天下足,无为而万物化”,都透露出万物应随其本性而自然发展,并最终达到“复得返自然”的终极目的。[3]
“意在言外”是道家美学思想的审美旨意。“言有尽而意无穷”,道家美学注重艺术未全然表达于外的旨意,道家审美目的便有探究万物表象之外的“未尽意”,即强调万世万物不仅具有具体形态的外在,更具备肉眼无法直接看到的内在韵味。这种韵味依附于具体意象,却又不仅有意象表达的含义,这就要求审美主体必须透过表面的审美意象去体察其中无形的韵味,进而达到体会象外之旨的目的。审美主体体会象外之韵的过程就是审美主体心境与象外之韵的融合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审美主体与意象之间产生了共鸣,由此获得审美快感。[3]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画中的留白画法,就是为了使整体画卷达到和谐而有意留下空白,从而使审美主体产生无尽想象。而留白作为中华传统绘画中的独特风格,也凸显了道家美学中“意在言外”的审美旨意。
“天人合一”是道家美学思想的审美意境。“天人合一”的思想与“天人之分”的概念相对立,最早由庄子提出,并发展成为一整套完整的哲学思想体系。在此,“天”是有意志的,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天”的意志体现,同时,人们的行为也影响着“天”,人和天是统一,而非对立的。[4]老子有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这里,“天”就是“道”“真理”“法则”的意思,而“天人合一”就是人与其先天本性相结合,从而回归大道。因此,“天人合一”不仅仅是一种思想,更是一种境界。从审美观上看,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注重强调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的统一,强调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由此获得审美快感。
由此观之,道家美学深刻影响了中国传统美学的各个方面,形成了中华传统美学的审美风格,道家的美学思想影响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诸多领域,以其特有的“自然无为”的审美取向和“意在言外”的审美旨意的特征丰富了中国现代美学的思想创构及精神意蕴,也由此奠定了我国传统美学的审美理念。 (二)展望:融合价值
“自然无为”与当代审美倾向融合有利于整体社会审美观念多样化。随着外来审美文化的不断深入,我国在审美倾向上更偏好高鼻梁、宽双眼皮的欧式长相,由此造成整容风气盛行、审美标准单一等不良现象。但在我国传统文艺作品中,也有不少自然淳朴的中式长相,以《红楼梦》为例,王熙凤的丹凤眼也在传统美学意义上属于美人标准。因此,如果在当代审美中将道家美学思想的“自然无为”的审美取向加入其中,人们的审美观念是“自然为美”,由此我国整体审美标准将丰富多样,社会整体风气也将会更加开放、包容。
“意在言外”与当代审美创作融合有利于文艺作品蓬勃发展。自工业革命以来,科技发展迅猛,人們的娱乐活动和方式极大丰富,尤其是大众传媒的进步,为我国文艺作品创作提供了重要支撑。但同时,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文艺作品一味追求更加强烈的感官体验,却忽视了审美主体的主观意识。而道家美学思想中的“意在言外”的审美旨意恰恰弥补了当代文艺的不足,更加注重作品为审美主体的主观感受。海明威有言:“冰山移动的尊严就在于仅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在文艺创作中,这句话与道家美学思想的“意在言外”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以张艺谋导演的《影》为例,其电影没有运用时下流行的3D技术,而是融入传统水墨画与道家“意在言外”的思想,却赢得了不俗的成绩。由此可见,当我国的文艺创作融入了“意在言外”的思想时,无论文学还是艺术作品都将获得属于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天人合一”与当代审美力融合有利于中华传统文化弘扬。在中华传统审美中,人与自然贯穿于整个审美过程。在故宫博物院的长春宫中,十八幅壁画中就有两幅是运用线法通景画的方式,使居住者与壁画、自然景观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由此让审美主体产生物我两忘的审美体验。反观当代建筑的设计,设计者更多注重凸显建筑本身的实用性,让人可一眼看出该建筑的用途,就像人们永远不会将学校和医院混淆不清,尽管便于人们的生活,却很难使审美主体产生“物我两忘”的审美快感,更别提“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了。如今,我国当代审美力正在逐渐缺失,但当设计者与使用者都具备“天人合一”的审美思想时,我们会发现无论是衣食住行等产品上会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更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使用者本身也会更加注重这种审美快感的获得。
值得庆幸的是,在大多数领域中已经有不少学者发现了中华传统美学文化的缺失,他们也在为中华传统美学文化而努力。而道家美学思想作为中华传统美学思想的代表,也越来越受重视,因此,在中华传统审美观念缺失的现代,我们应发现道家美学思想的重要性,在反思与展望中华传统美学思想中,将道家美学思想积极与现代审美相互融合,丰富整体社会审美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王鑫.当代审美文化诗性维度的缺失[J].艺术广角,2013(6).
[2]知乎[DB\OL].https://www.zhihu.com/answer/919829343,2019-12-02.
[3]知乎[DB\OL].https://zhuanlan.zhihu.com/p/98182009,2019-12-19.
[4]搜狗百科[DB\OL].https://baike.sogou.com/m/fullLemma?lid=217 802
【关键词】中华传统美学;道家美学;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B21 【文献标识码】A
一、我国当代审美现状
我国对于中华传统美学的审美正在逐步缺失。这种缺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衣食住行更多体现了外来的现代文化。宜家以简约的北欧风格深受大众欢迎,以至于世界闻名,反观以传统中式风格而闻名世界的家居店至今仍未出现。同样,在理论研究上,不少学者也注意到中华传统审美的缺失。“缺少中国审美文化的诗意尺寸是无法避免的理论和实践问题。20世纪末中国美学界关于学生审美教育文化的探讨中,审美性问题仍旧被认为是审美传统文化的根本解决问题原因之一。关于审美文化的批评,原本属于文化认同和审美价值尺度(审美)问题的诗意维度,但会被忽略。”[1]因此,我国现代审美应积极融合中華传统美学思想。
二、道家文化是中华传统美学代表的原因
中华传统美学思想是以道家美学思想为代表,其中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两点:
(一)道家美学思想的内涵
道家美学文化是中国传统古典主义美学的基本理论派别之一,指老子、庄子开创、发挥并建立在“道”论的哲学研究基础上的美学教育思想。其最高的哲学范畴“道”及“法自然”“无名论”。[2]道家美学思想的基本出发点是相对主义,他们在批判西周以来传统的宗法思想文化和道德观念的基础上揭露文明进步带来的罪恶和丑陋,认为美产生和存在的根本是“道”。
(二)道家美学与中华传统美学的关系
与西方文化美学注重写实的审美能力不同,中华民族传统建筑美学更注重学习情感神韵的传达与共鸣,尤以道家美学为典例。叶朗有言:“老子美学是中国美学史的起点”,以老子、庄子开创的道家无为的审美倾向为代表,他们探讨寻找天人合一的审美意境的含义,目的即探究大象之外,开启了中国古典美学浪漫主义,并随后通过各种艺术表现形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古代书法、绘画、诗歌、戏剧、建筑等艺术形式的特点和审美情趣皆有道家风格的展现。
同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美学注重“意境”,并将其作为最高审美标准。这里的“意境”包含两层含义:“意”即审美主体的主观情感,而“境”即外在客观环境的展现。其中,追求意境同一与道家美学思想中追求“天人合一”高度类似。
由此可见,中华传统美学思想是以道家美学思想为代表,故而我国现代审美应与道家美学思想相融合。
三、道家美学思想与现代审美融合的原因
基于上述可见道家美学思想在中华传统美学思想中的地位。同时,由于道家美学思想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与作用,因此,在我国当代审美中,我们也要积极融入道家的美学思想。
其价值作用也可分为两方面:
(一)反思:奠基价值
在道家美学思想中,“自然无为”和“意在言外”两种审美观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自然无为”是道家美学思想的审美取向。所谓“自然”并不是指自然界,而是与佛教相对立的,即强调世间万物都有其独立性。老子在《道德经》中表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同样,庄子也在《天道》篇里主张“静而圣,动而王,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都表达出“未经雕琢的自然之美才是世间极致之美”,因此,在审美过程中也需要这种顺应自然的审美观念。而“无为”又反映出儒道两家思想的不同,儒家的“无为”更多强调统治者的仁德,但道家的“无为”则强调顺应自然、强调不刻意。无论是老子表示的“我无为,而民自化”,还是庄子主张的“无欲而天下足,无为而万物化”,都透露出万物应随其本性而自然发展,并最终达到“复得返自然”的终极目的。[3]
“意在言外”是道家美学思想的审美旨意。“言有尽而意无穷”,道家美学注重艺术未全然表达于外的旨意,道家审美目的便有探究万物表象之外的“未尽意”,即强调万世万物不仅具有具体形态的外在,更具备肉眼无法直接看到的内在韵味。这种韵味依附于具体意象,却又不仅有意象表达的含义,这就要求审美主体必须透过表面的审美意象去体察其中无形的韵味,进而达到体会象外之旨的目的。审美主体体会象外之韵的过程就是审美主体心境与象外之韵的融合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审美主体与意象之间产生了共鸣,由此获得审美快感。[3]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画中的留白画法,就是为了使整体画卷达到和谐而有意留下空白,从而使审美主体产生无尽想象。而留白作为中华传统绘画中的独特风格,也凸显了道家美学中“意在言外”的审美旨意。
“天人合一”是道家美学思想的审美意境。“天人合一”的思想与“天人之分”的概念相对立,最早由庄子提出,并发展成为一整套完整的哲学思想体系。在此,“天”是有意志的,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天”的意志体现,同时,人们的行为也影响着“天”,人和天是统一,而非对立的。[4]老子有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这里,“天”就是“道”“真理”“法则”的意思,而“天人合一”就是人与其先天本性相结合,从而回归大道。因此,“天人合一”不仅仅是一种思想,更是一种境界。从审美观上看,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注重强调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的统一,强调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由此获得审美快感。
由此观之,道家美学深刻影响了中国传统美学的各个方面,形成了中华传统美学的审美风格,道家的美学思想影响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诸多领域,以其特有的“自然无为”的审美取向和“意在言外”的审美旨意的特征丰富了中国现代美学的思想创构及精神意蕴,也由此奠定了我国传统美学的审美理念。 (二)展望:融合价值
“自然无为”与当代审美倾向融合有利于整体社会审美观念多样化。随着外来审美文化的不断深入,我国在审美倾向上更偏好高鼻梁、宽双眼皮的欧式长相,由此造成整容风气盛行、审美标准单一等不良现象。但在我国传统文艺作品中,也有不少自然淳朴的中式长相,以《红楼梦》为例,王熙凤的丹凤眼也在传统美学意义上属于美人标准。因此,如果在当代审美中将道家美学思想的“自然无为”的审美取向加入其中,人们的审美观念是“自然为美”,由此我国整体审美标准将丰富多样,社会整体风气也将会更加开放、包容。
“意在言外”与当代审美创作融合有利于文艺作品蓬勃发展。自工业革命以来,科技发展迅猛,人們的娱乐活动和方式极大丰富,尤其是大众传媒的进步,为我国文艺作品创作提供了重要支撑。但同时,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文艺作品一味追求更加强烈的感官体验,却忽视了审美主体的主观意识。而道家美学思想中的“意在言外”的审美旨意恰恰弥补了当代文艺的不足,更加注重作品为审美主体的主观感受。海明威有言:“冰山移动的尊严就在于仅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在文艺创作中,这句话与道家美学思想的“意在言外”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以张艺谋导演的《影》为例,其电影没有运用时下流行的3D技术,而是融入传统水墨画与道家“意在言外”的思想,却赢得了不俗的成绩。由此可见,当我国的文艺创作融入了“意在言外”的思想时,无论文学还是艺术作品都将获得属于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天人合一”与当代审美力融合有利于中华传统文化弘扬。在中华传统审美中,人与自然贯穿于整个审美过程。在故宫博物院的长春宫中,十八幅壁画中就有两幅是运用线法通景画的方式,使居住者与壁画、自然景观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由此让审美主体产生物我两忘的审美体验。反观当代建筑的设计,设计者更多注重凸显建筑本身的实用性,让人可一眼看出该建筑的用途,就像人们永远不会将学校和医院混淆不清,尽管便于人们的生活,却很难使审美主体产生“物我两忘”的审美快感,更别提“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了。如今,我国当代审美力正在逐渐缺失,但当设计者与使用者都具备“天人合一”的审美思想时,我们会发现无论是衣食住行等产品上会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更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使用者本身也会更加注重这种审美快感的获得。
值得庆幸的是,在大多数领域中已经有不少学者发现了中华传统美学文化的缺失,他们也在为中华传统美学文化而努力。而道家美学思想作为中华传统美学思想的代表,也越来越受重视,因此,在中华传统审美观念缺失的现代,我们应发现道家美学思想的重要性,在反思与展望中华传统美学思想中,将道家美学思想积极与现代审美相互融合,丰富整体社会审美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王鑫.当代审美文化诗性维度的缺失[J].艺术广角,2013(6).
[2]知乎[DB\OL].https://www.zhihu.com/answer/919829343,2019-12-02.
[3]知乎[DB\OL].https://zhuanlan.zhihu.com/p/98182009,2019-12-19.
[4]搜狗百科[DB\OL].https://baike.sogou.com/m/fullLemma?lid=217 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