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和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都从不同角度论述了教育和生活的关系。教育与生活之间存在着不可割裂的关系。深刻了解教育与生活的关系,可以对受教育对象的生活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教育;生活;不可割裂
中外教育家认为制度化教育中存在的基本问题之一是教育与生活的关系。对于两者的关系问题,教育家们做出了较为详尽的阐释。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教育理论中的"生活即教育"主张教育要贴近生活实际,反对过于重视书本,在生活中寻求教育的真谛。中国人民大学项贤明的《泛教育论》中提到:"教育是作为主体的人在共同的社会生活过程中开发、占有和消化人的发展资源,从而生成特定的、完整的、社会的个人之过程。教育是在生活中进行的,是生活的一部分。英国赫伯特·斯宾塞从教育的生物学方面提出"教育即为未来人的完满生活做准备"和美国约翰·杜威倡导的"教育即生活":人们通过接受教育改善生活,教育是通往美好生活的媒介。
一、教育与生活含义的界定
透彻掌握教育与生活的关系,首先要熟悉教育和生活的涵义,以下是对文中"教育"与"生活"涵义的界定。
(一)教育的涵义
在教育学中,教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从广义上说,泛指一切能够增长人的知识与技能,促进人的身心健康的发展以及形成或改变人的思想意识形态的社会实践活动。从狭义上讲,教育专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遵循一定社会发展需求和受教育者身心成长的规律,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科学系统地使受教育者获取知识、习得技能,提升思想境界以及增强人的智力和体力的符合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活动。①在此引用英国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关于教育的观点:"教育是一个使有机体的结构臻于完善并使它适合生活事物的过程。"也就是说,教育的作用就是培养和发展人的各个方面,使其适应社会大环境的要求,并满足他们所期望发展方向的要求的社会活动。
(二)生活的涵义
笔者认为生活是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经验活动的总和。中国现代教育家黄现璠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对生活进行了解释,狭义的生活是指人在生存期间为维持生活和繁衍后代所必需从事的不可缺少的生计活动,包括衣、食、住、行的生活;广义的生活是指人类的各种活动,包括日常生活行动、工作、休闲、社交等职业生活、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人类的生活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包括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复杂的生活中蕴涵着许多值得我们探寻的真知,生活实例对人更具教育意义。
二、教育与生活的关系
通过深入理解"教育"和"生活"的涵义,我了解到教育与生活存在不可割裂的天然联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世界上不可能存在无教育的生活,也不可能存在于生活之外的教育。总的来说,教育融合于生活中,教育与生活同步,贯穿于生活始终,教育过程即为生活过程。
(一)教育源于生活,教育服务于生活中的社会人,教育是一种个别的生活,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内容不是孤立创造的,它能够通过生活表现出来,教育所传授的知识是在生活中不断实践、不断检验而总结得到的,不是凭空臆造的,教育源自于生活。教育服务于生活,人作为生活的主体,教育服务于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分别通过不同的形式和角色为生活中的社会人提供积极地引导。人们通过教育获取知识,能够较深刻的把握现实,才有可能正确预测事物发展的趋势,以理性的预见来指导自己进一步的活动。生活中处处可见教育,教育发生在生活的各个方面,生活由各种教育情境组成,其实教育就是一种个别的生活,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生活决定教育,为教育提供新课题和丰富素材,拓展了教育的范围,是教育发展的基石。
教育会跟随社会发展的步伐而不断变革,社会生活决定教育,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教育。生活的发展不断给教育提供新课题,推动教育在探索和解决新课题中向前发展。同时生活不断给教育提供大量的可利用的经验素材,增加了教育的生活化,鲜活生动的素材有利于教育的实施。生活的发展为教育提供了日益完备的各种条件,促进教育更全面地发展,从而为生活更好地服务。生活的不断发展拓宽了教育的范围,教育涉及的领域不断扩大,促使人们能够学到更多知识,掌握更全面的技能,加速人对事物认识的深化和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生活是教育的基石。
(三)教育对生活有能动的反作用,促进生活现代化、多样化和信息化,提倡终身教育。
教育对生活有能动的反作用,它引领生活,指明方向。美国近代教育家杜威认为,"没有教育即不能生活",可见,教育在生活中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教育能够培养人具有实践意识和改造能力,教育可以使人的生活具有计划性,教育可以调节人的生活行为,教育可以影响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教育促使人积极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教育的发展使生活更加现代化、多样化和信息化。生活的不断进步和人的持续发展都离不开教育,持续学习就是要终身教育,终身教育满足了当下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提升道德修养和思想境界,使生活中的人们在教育的给养中不断进步。
三、结语
生活是教育的基础和源泉,也是教育的止境和归属。教育创造于生活之中,没有脱离生活的纯粹的教育,生活体现并受制于教育,没有脱离教育的纯粹的生活。两者之间相互依赖、相互融合、相互转化,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只有清晰地认识到教育与生活的关系,在不断受教育的生活中才能更好地感受到教育的存在。
注释:
①教育.百度百科.http://baike.so.com/doc/5338309.html
参考文献:
[1]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董宝良主编.陶行知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3]林存华.教育世界与生活世界:从"隔离"到"融通"[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10).
[4]迟艳杰.教学意味着" 生活"[ J]. 教育研究, 2004, (11).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6]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关键词:教育;生活;不可割裂
中外教育家认为制度化教育中存在的基本问题之一是教育与生活的关系。对于两者的关系问题,教育家们做出了较为详尽的阐释。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教育理论中的"生活即教育"主张教育要贴近生活实际,反对过于重视书本,在生活中寻求教育的真谛。中国人民大学项贤明的《泛教育论》中提到:"教育是作为主体的人在共同的社会生活过程中开发、占有和消化人的发展资源,从而生成特定的、完整的、社会的个人之过程。教育是在生活中进行的,是生活的一部分。英国赫伯特·斯宾塞从教育的生物学方面提出"教育即为未来人的完满生活做准备"和美国约翰·杜威倡导的"教育即生活":人们通过接受教育改善生活,教育是通往美好生活的媒介。
一、教育与生活含义的界定
透彻掌握教育与生活的关系,首先要熟悉教育和生活的涵义,以下是对文中"教育"与"生活"涵义的界定。
(一)教育的涵义
在教育学中,教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的区别。从广义上说,泛指一切能够增长人的知识与技能,促进人的身心健康的发展以及形成或改变人的思想意识形态的社会实践活动。从狭义上讲,教育专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遵循一定社会发展需求和受教育者身心成长的规律,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科学系统地使受教育者获取知识、习得技能,提升思想境界以及增强人的智力和体力的符合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活动。①在此引用英国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关于教育的观点:"教育是一个使有机体的结构臻于完善并使它适合生活事物的过程。"也就是说,教育的作用就是培养和发展人的各个方面,使其适应社会大环境的要求,并满足他们所期望发展方向的要求的社会活动。
(二)生活的涵义
笔者认为生活是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经验活动的总和。中国现代教育家黄现璠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对生活进行了解释,狭义的生活是指人在生存期间为维持生活和繁衍后代所必需从事的不可缺少的生计活动,包括衣、食、住、行的生活;广义的生活是指人类的各种活动,包括日常生活行动、工作、休闲、社交等职业生活、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人类的生活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包括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复杂的生活中蕴涵着许多值得我们探寻的真知,生活实例对人更具教育意义。
二、教育与生活的关系
通过深入理解"教育"和"生活"的涵义,我了解到教育与生活存在不可割裂的天然联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世界上不可能存在无教育的生活,也不可能存在于生活之外的教育。总的来说,教育融合于生活中,教育与生活同步,贯穿于生活始终,教育过程即为生活过程。
(一)教育源于生活,教育服务于生活中的社会人,教育是一种个别的生活,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内容不是孤立创造的,它能够通过生活表现出来,教育所传授的知识是在生活中不断实践、不断检验而总结得到的,不是凭空臆造的,教育源自于生活。教育服务于生活,人作为生活的主体,教育服务于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分别通过不同的形式和角色为生活中的社会人提供积极地引导。人们通过教育获取知识,能够较深刻的把握现实,才有可能正确预测事物发展的趋势,以理性的预见来指导自己进一步的活动。生活中处处可见教育,教育发生在生活的各个方面,生活由各种教育情境组成,其实教育就是一种个别的生活,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生活决定教育,为教育提供新课题和丰富素材,拓展了教育的范围,是教育发展的基石。
教育会跟随社会发展的步伐而不断变革,社会生活决定教育,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教育。生活的发展不断给教育提供新课题,推动教育在探索和解决新课题中向前发展。同时生活不断给教育提供大量的可利用的经验素材,增加了教育的生活化,鲜活生动的素材有利于教育的实施。生活的发展为教育提供了日益完备的各种条件,促进教育更全面地发展,从而为生活更好地服务。生活的不断发展拓宽了教育的范围,教育涉及的领域不断扩大,促使人们能够学到更多知识,掌握更全面的技能,加速人对事物认识的深化和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生活是教育的基石。
(三)教育对生活有能动的反作用,促进生活现代化、多样化和信息化,提倡终身教育。
教育对生活有能动的反作用,它引领生活,指明方向。美国近代教育家杜威认为,"没有教育即不能生活",可见,教育在生活中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教育能够培养人具有实践意识和改造能力,教育可以使人的生活具有计划性,教育可以调节人的生活行为,教育可以影响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教育促使人积极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教育的发展使生活更加现代化、多样化和信息化。生活的不断进步和人的持续发展都离不开教育,持续学习就是要终身教育,终身教育满足了当下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提升道德修养和思想境界,使生活中的人们在教育的给养中不断进步。
三、结语
生活是教育的基础和源泉,也是教育的止境和归属。教育创造于生活之中,没有脱离生活的纯粹的教育,生活体现并受制于教育,没有脱离教育的纯粹的生活。两者之间相互依赖、相互融合、相互转化,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只有清晰地认识到教育与生活的关系,在不断受教育的生活中才能更好地感受到教育的存在。
注释:
①教育.百度百科.http://baike.so.com/doc/5338309.html
参考文献:
[1]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董宝良主编.陶行知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3]林存华.教育世界与生活世界:从"隔离"到"融通"[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10).
[4]迟艳杰.教学意味着" 生活"[ J]. 教育研究, 2004, (11).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6]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