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大纲中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其中“写”是最能体现学生综合能力的一方面,也是每位语文老师教学工作的难点。作为一个一线的语文老师,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培养学生写作水平的艰难,在教学中我们花了大量的心血指导作文,费了大量的精力批改作文,可学生却还是怕上作文课,也怕写作文。作文教学水平不高已成了长期困扰我校作文教学的严重问题。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练笔是一种很好的方法,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而现有的教材中就蕴涵着丰富的练笔契机。“以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善于抓住教材中的练笔契机,不断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1 抓住文中字、词,练习遣词造句
现有的教材规定学生每学期要掌握认识一定数量的字、词,学习这些字与词不能停留于会读会写,关键要训练学生要会用,作为语文老师、作为一个传承中国文化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有义务有责任让学生把最基本的字词学会运用。当然,方法很多:
1.1 组词并造句。这是实际教学中最常用的培养学生学会运用最基本的字灵活搭配,培养学生对句的最基本构成元素字的正确驾驭能力的一种方法。这可以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语。但我认为不能光达了到积累目的就可以了,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是否会用。比如,可以设计这样的作业:例:用“发”(发扬)造句:我们要发扬艰苦朴素的精神。既让学生学会了组词,又让学生学会了运用,一举两得。这种方法其实从一年级就可以开始运用,长此以往,我想,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定能有所提高。
1.2 扩词并造句。这是以上形式的扩充。例如:请你用“发”组成不同的词语并造句,看谁组的词最多,造的句最多。发(发生)造句:昨天,我家里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发(发现)造句:我发现妈妈昨天哭了。发(发明)造句:长大后,我要发明能减轻妈妈家务的机器人。当然“发”可组很多其他的词,更可造更多的句子。这样能使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1.3 关联词、成语、一般词语的混合运用到了一定阶段,我们可以充分运用学生所学词汇,进行综合训练。例如:请运用“如果……就……拾金不昧”这三个词语写一段话。又如:请运用“厕所、苍蝇、白瓷砖”或“玫瑰、花盆、泥土”编一个故事。诸如此类的练习,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又提高了学生写作的兴趣。
1.4 运用图画指导写作。图画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出示某些具体的或抽象的图画,或某些连续的、毫无关系的图画,让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编写故事,既训练了学生的习作,同时可让学生编写不同的故事,培养学生的语言个性。例如:请发挥想象,把以上至少两种图形想象成具体事物,编写故事。
2 充分挖掘文本,指导学生练笔
我们现在所用的教本都是经过有关专家缜密论证后才刊印的,每一篇课文都是学生最好的写作典范,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应有效挖掘利用这些资源,引导学生写作。
2.1 模仿课文片段,进行练笔。课文中有许多精彩片段值得我们学习。
2.1.1 学习修辞手法。例如:苏教版第十一册《长江之歌》此文是一首经典的现代诗,共两段,虽是现代诗,上下两段对仗极为工整,字字饱含深情,表达了对祖国母亲的热爱。我在实际教学中,让学生充分体会了本文对仗、排比的写作特色后,我因材施教,因地制宜,针对我班学生都来自阳澄湖畔,要求大家也用诗的形式赞美家乡的母亲湖,布置进行了以下的练笔:阳澄湖之歌、你从、你向、你用、你用、你是、你有,虽结果没有豪言壮语出现,但至少让学生经历了创作诗的过程,有了写诗的体会,或快乐、或艰难,也是一种收获。
2.1.2 学习描写方法例如:苏教版第十一册《灰椋鸟》一文中出现了两段精彩的场面描写,鸟儿归林的场面及鸟儿喧闹的场面,学习之后,不妨布置仿写一段场面描写,能力强的自己写,能力差的根据老师提示写:下课了,操场上热闹极了。
2.2 模仿整篇课文,进行练笔。教材中有许多具有特色的课文,值得一仿。
2.2.1 模仿课文写作结构。例如:苏教版第十一册《游天然动物园》一文,典型的游记,作者按游览顺序,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有详有略地记录了下来,并同时发表了自己的感想。文章层次分明,是一篇优秀范文。学后,可布置学生去游玩一处风景名胜或景点,以《游》为题,学习作者按游览顺序把自己的一次游览过程记录下来,做到详略得当,并发表一定的自我感想。当然,像这样结构有特色的课文还有很多,如《山谷中的秘密》、《最大的麦穗》是先分后总结构,先讲一个故事,然后说明一个道理,结构分明,让人一目了然;《鼎湖山听泉记》是按时间顺序写的,先写白天听泉感受,再写晚上的听泉感受,条理清楚……类似课文,作为写作执导者,都可布置学生练笔,丰富学生的写作经验。
2.2.2 模仿课文主要描写手法。例如:苏教版第十一册《负荆请罪》一文,属于剧本,它通过人物语言成功刻画了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蔺相如与知错就改的廉颇。老师在引导学生欣赏任人物语言时可设计这样的练笔:请仿照《负荆请罪》一文,主要运用语言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品质,写一篇写人记事的文章。例如:苏教版第十一册《爷爷的芦笛》一文,它的特色是把人物心理描写与环境描写的互相结合。课后,老师应有意识地布置这样的练笔:请运用环境描写来衬托人物心理。①我今天真高兴,②我今天很伤心。通过练习,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环境描写为烘托气氛、刻画人物心理服务。
3 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心理差异,对学生进行练笔指导
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心理差异对学生进行练笔指导,是小学生根据自己在社会生活实际中不同的具体经历,用书面语言积极、真实、客观地反映自己的情感和体验的形式。在训练过程中充分反映出教师尊重儿童,相信儿童的自主意识,在评价上充分发挥激励机制的积极作用,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发展。它符合《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倡作文讲真话,述真事,抒真情的精神,对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作文要“写自己想说的话”,“自由表达”作文内容,“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为了实现这个培养目标,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3.1 培养学生“写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所经历”。小学作文教学一直被限制在“师授作文”的狭小天地中,无疑是对学生智慧的禁锢和个性的扼杀。培养学生写写“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所经历”,就是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使作文呈现个性风格。老师应大力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表达,甚至宽容学生的一些毛病,一些不成熟的缺点,让他们自己去克服,让他们自我成长,从而使学生个性在文章中日益张扬起来,让一个个不同的“我”在作文中活灵活现、充分展现。
3.2 培养学生写真情实感的作文。真情实感是作文个性化的基础。在作文训练过程中,我们要主张写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情感、真实的思想。在训练方法上应强调:①只定范围不命题。让学生有话好说,有话要说,鼓励学生在一个范围内,从生活中找素材,写出真情;②重视表达方式,但不限文体。鼓励学生突破常用文体的模式,不拘一格,不落俗套表露自己鲜活的思想;③不限篇幅和篇数;④强调写真情实感,但不限于写真人真事。
3.3 培养学生作文有新意。个性化作文不但要有自己的生活体验,有真情实感,还要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将身边的琐事写出“典型”、写出新意来。因此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做有心人,时时处处留意生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对生活的感悟需要长时间逐渐培养,老师要结合实际,适当加以引导。学生一旦有了一定的感悟能力,他们就会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用自己的心理感悟生活。引导学生将自己不同于别人的感受写出来,作文就不愁没有新意。
总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训练自己对文本的敏感度,做个有心人,充分挖掘文本资源,多给学生提供练笔机会,巧妙设计,不断丰富学生写作经验,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这也是我们应尽的义务与责任。张扬个性,让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中获得真切的好感受,提高运用语文文字的能力。张扬个性,让学生在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中获得真切的美好感受,提高运用语文文字的能力。
1 抓住文中字、词,练习遣词造句
现有的教材规定学生每学期要掌握认识一定数量的字、词,学习这些字与词不能停留于会读会写,关键要训练学生要会用,作为语文老师、作为一个传承中国文化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有义务有责任让学生把最基本的字词学会运用。当然,方法很多:
1.1 组词并造句。这是实际教学中最常用的培养学生学会运用最基本的字灵活搭配,培养学生对句的最基本构成元素字的正确驾驭能力的一种方法。这可以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语。但我认为不能光达了到积累目的就可以了,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是否会用。比如,可以设计这样的作业:例:用“发”(发扬)造句:我们要发扬艰苦朴素的精神。既让学生学会了组词,又让学生学会了运用,一举两得。这种方法其实从一年级就可以开始运用,长此以往,我想,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定能有所提高。
1.2 扩词并造句。这是以上形式的扩充。例如:请你用“发”组成不同的词语并造句,看谁组的词最多,造的句最多。发(发生)造句:昨天,我家里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发(发现)造句:我发现妈妈昨天哭了。发(发明)造句:长大后,我要发明能减轻妈妈家务的机器人。当然“发”可组很多其他的词,更可造更多的句子。这样能使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1.3 关联词、成语、一般词语的混合运用到了一定阶段,我们可以充分运用学生所学词汇,进行综合训练。例如:请运用“如果……就……拾金不昧”这三个词语写一段话。又如:请运用“厕所、苍蝇、白瓷砖”或“玫瑰、花盆、泥土”编一个故事。诸如此类的练习,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又提高了学生写作的兴趣。
1.4 运用图画指导写作。图画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出示某些具体的或抽象的图画,或某些连续的、毫无关系的图画,让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编写故事,既训练了学生的习作,同时可让学生编写不同的故事,培养学生的语言个性。例如:请发挥想象,把以上至少两种图形想象成具体事物,编写故事。
2 充分挖掘文本,指导学生练笔
我们现在所用的教本都是经过有关专家缜密论证后才刊印的,每一篇课文都是学生最好的写作典范,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应有效挖掘利用这些资源,引导学生写作。
2.1 模仿课文片段,进行练笔。课文中有许多精彩片段值得我们学习。
2.1.1 学习修辞手法。例如:苏教版第十一册《长江之歌》此文是一首经典的现代诗,共两段,虽是现代诗,上下两段对仗极为工整,字字饱含深情,表达了对祖国母亲的热爱。我在实际教学中,让学生充分体会了本文对仗、排比的写作特色后,我因材施教,因地制宜,针对我班学生都来自阳澄湖畔,要求大家也用诗的形式赞美家乡的母亲湖,布置进行了以下的练笔:阳澄湖之歌、你从、你向、你用、你用、你是、你有,虽结果没有豪言壮语出现,但至少让学生经历了创作诗的过程,有了写诗的体会,或快乐、或艰难,也是一种收获。
2.1.2 学习描写方法例如:苏教版第十一册《灰椋鸟》一文中出现了两段精彩的场面描写,鸟儿归林的场面及鸟儿喧闹的场面,学习之后,不妨布置仿写一段场面描写,能力强的自己写,能力差的根据老师提示写:下课了,操场上热闹极了。
2.2 模仿整篇课文,进行练笔。教材中有许多具有特色的课文,值得一仿。
2.2.1 模仿课文写作结构。例如:苏教版第十一册《游天然动物园》一文,典型的游记,作者按游览顺序,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有详有略地记录了下来,并同时发表了自己的感想。文章层次分明,是一篇优秀范文。学后,可布置学生去游玩一处风景名胜或景点,以《游》为题,学习作者按游览顺序把自己的一次游览过程记录下来,做到详略得当,并发表一定的自我感想。当然,像这样结构有特色的课文还有很多,如《山谷中的秘密》、《最大的麦穗》是先分后总结构,先讲一个故事,然后说明一个道理,结构分明,让人一目了然;《鼎湖山听泉记》是按时间顺序写的,先写白天听泉感受,再写晚上的听泉感受,条理清楚……类似课文,作为写作执导者,都可布置学生练笔,丰富学生的写作经验。
2.2.2 模仿课文主要描写手法。例如:苏教版第十一册《负荆请罪》一文,属于剧本,它通过人物语言成功刻画了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蔺相如与知错就改的廉颇。老师在引导学生欣赏任人物语言时可设计这样的练笔:请仿照《负荆请罪》一文,主要运用语言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品质,写一篇写人记事的文章。例如:苏教版第十一册《爷爷的芦笛》一文,它的特色是把人物心理描写与环境描写的互相结合。课后,老师应有意识地布置这样的练笔:请运用环境描写来衬托人物心理。①我今天真高兴,②我今天很伤心。通过练习,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环境描写为烘托气氛、刻画人物心理服务。
3 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心理差异,对学生进行练笔指导
立足于学生的个性心理差异对学生进行练笔指导,是小学生根据自己在社会生活实际中不同的具体经历,用书面语言积极、真实、客观地反映自己的情感和体验的形式。在训练过程中充分反映出教师尊重儿童,相信儿童的自主意识,在评价上充分发挥激励机制的积极作用,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发展。它符合《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倡作文讲真话,述真事,抒真情的精神,对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作文要“写自己想说的话”,“自由表达”作文内容,“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为了实现这个培养目标,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3.1 培养学生“写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所经历”。小学作文教学一直被限制在“师授作文”的狭小天地中,无疑是对学生智慧的禁锢和个性的扼杀。培养学生写写“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所经历”,就是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使作文呈现个性风格。老师应大力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表达,甚至宽容学生的一些毛病,一些不成熟的缺点,让他们自己去克服,让他们自我成长,从而使学生个性在文章中日益张扬起来,让一个个不同的“我”在作文中活灵活现、充分展现。
3.2 培养学生写真情实感的作文。真情实感是作文个性化的基础。在作文训练过程中,我们要主张写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情感、真实的思想。在训练方法上应强调:①只定范围不命题。让学生有话好说,有话要说,鼓励学生在一个范围内,从生活中找素材,写出真情;②重视表达方式,但不限文体。鼓励学生突破常用文体的模式,不拘一格,不落俗套表露自己鲜活的思想;③不限篇幅和篇数;④强调写真情实感,但不限于写真人真事。
3.3 培养学生作文有新意。个性化作文不但要有自己的生活体验,有真情实感,还要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将身边的琐事写出“典型”、写出新意来。因此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做有心人,时时处处留意生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对生活的感悟需要长时间逐渐培养,老师要结合实际,适当加以引导。学生一旦有了一定的感悟能力,他们就会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用自己的心理感悟生活。引导学生将自己不同于别人的感受写出来,作文就不愁没有新意。
总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训练自己对文本的敏感度,做个有心人,充分挖掘文本资源,多给学生提供练笔机会,巧妙设计,不断丰富学生写作经验,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这也是我们应尽的义务与责任。张扬个性,让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中获得真切的好感受,提高运用语文文字的能力。张扬个性,让学生在主动探索、发现和体验中获得真切的美好感受,提高运用语文文字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