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越来越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山东省栖霞市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市,有名的“中国苹果之都”,如何进一步提高果品质量安全水平,打造“果都”品牌,增强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实现从果业大市向果业强市的跨跃,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栖霞市果品质量安全现状
栖霞市素有“中国苹果第一市”和“中国苹果之都”的美誉,苹果生产发展迄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目前,全市果园面积达到66万亩,年总产量达到150多万吨,年果品收入达20多亿元。近几年来,栖霞市适应入世形势和市场需求,把果业发展的重点转移到提高果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上,并按照“品种优、管理细、技术精、投入大、效益高”的要求,先后组织实施了“果品标准化”、“科技兴果”和“基地带动、市场拉动、龙头促动”战略,在逐步优化品种结构、稳定面积和产量的基础上,着重抓了无公害果品生产基地建设,促进了无公害标准化苹果生产,初步实现了由重数量向重质量的转移。先后组织制定实施了《无公害苹果生产技术标准》、《无公害苹果技术规程》,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办公室,加大了执法力度,建立了生产资料专营制度,注重从源头上对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化肥进行清理,广泛推广应用高效低毒农药,并进一步加大了苹果套袋、郁闭园改造、壁蜂授粉、苹果微喷、果园覆草、增施有机肥等新技术的推广力度。同时,在无公害标准化苹果生产基地设立了质量检测点,在重点果品批发市场设立了无公害果品专营区和质检站(点),有效地促进了无公害标准化果品生产的健康发展。目前全市已发展无公害果品生产基地40万亩,有机苹果基地1000亩,果园植草达到10万亩,郁闭园改造20万亩,苹果节水工程10万亩,年苹果套袋50多亿个。全市苹果新技术、新成果推广普及率达90%以上,覆盖率达96%以上;优质果率和高档果率分别达80%和50%;主要品种红富士、金帅、红金星、乔纳金等在全国、全省评比中多次获奖,“栖霞苹果”在国家工商局获得了产地注册登记,“宇冠”牌红富士等7个苹果品种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中华名果”称号,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企业、基地达到20多个。2002年,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全国苹果生产优势区域、优势产业,并先后被确定为“全国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全國无公害苹果生产示范市”、“全国苹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市”和“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市”;2009年12月,栖霞苹果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正式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0年栖霞苹果成功打入上海世博会。栖霞苹果不仅占领了全国各大中城市,而且出口远销港澳台地区、东南亚国家和欧美市场,年出口量20多万吨,创汇1.5亿美元。2012年11月,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2.栖霞市在果品质量安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培育壮大果品这一支柱产业,提高果品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力,栖霞市围绕提高果品质量安全水平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也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
一是果品质量安全意识不够高。目前,国家已将农产品质量标准分为四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无残留放心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栖霞市果业结构调整还主要集中在早中晚熟品种结构的优化、加工果与鲜食果的比例调整以及新品种的开发上,对果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仍处在探索阶段。特别是广大果农和加工经营企业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还比较薄弱,许多传统的生产习惯尚未得到根本改变。一些果农目前只停留在传统的管理方式上,打药、施肥等方面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有的简单地把标准视为等级,片面把质量视为个大、色正、等级高,有的果农和企业经营者甚至使假掺假、以次充好等等。这些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质量安全知识普及推广不够广泛,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认识不足,按照标准组织果品生产还没有成为生产者和经营者的自觉行动。
二是标准化配套体系不完备。农业标准化要求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三大体系。美国、以色列等发达国家非常重视标准化工作,从产前的生产资料供应,到产中的几乎每个技术服务环节,再到产后的农产品分级、加工、包装、储运等,都制定了完善的标准化配套体系和规范,并严格按照标准规范操作。而栖霞市果品生产的不少环节都是无标准,无规范,尤其是质量检验检测体系不完善,检验检测设备和手段落后,根本达不到国家规定的资质标准,发挥作用不明显等等。这些问题是当前制约栖霞果业生产发展和果品进入国内外市场的一大突出因素。
三是果品市场竞争力不强。栖霞市作为一个果业大市,无论是种植面积、产量,还是管理水平、综合效益都在全国名列前茅。但从出口情况看,栖霞市年出口果品仅有果品总产量的1/6,而且由于资源、劳动力、地价等方面的因素,果品成本普遍低于其他水果主产国,果品价格也远远低于国际市场价格。特别是入世后,果品出口取消了数量限制和出口补贴,实行单一关税,一些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利益,通过制定完善的标准体系和严格的质量评价体系设置技术壁垒、“绿色壁垒”,制约农产品的进口。在这种情况下,栖霞果品虽具有较强的价格优势,但由于标准化程度不高,优质果率和高档果率相对较低,影响了果品的市场竞争力,也影响了果业的整体效益。
3.提高果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对策和措施
标准化和质量安全是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核心,也是农产品进入市场的“身份证”和“通行证”。随着我国入世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日益加快,标准已成为产品质量的技术保证,质量安全已成为市场竞争的关键。在这种形势下,必须高度重视果品标准化,把提高果品质量安全水平作为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坚持“走特色的路子,创优质的牌子”,把以质取胜、以品牌取胜和以质促销、以质增效,作为果业发展的重要导向和基本策略。
(1)搞好宣传培训,增强标准意识。实施标准化、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赖于广大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和消费者的共同参与。因此,要大张旗鼓地搞好宣传和培训,普及标准化和质量安全知识。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通过宣传栏、发放明白纸、宣传手册等形式,面向千家万户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同时,切实加强果业科技和信息服务,充分利用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及时发布市场和科技信息,把果业标准、果业质量检测结果和果品供求状况、价格行情等及时传递给广大果品生产、加工、经营者和消费者,增强他们对实施果业标准化、提高果品质量安全的认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特别是对从事果业标准化工作的人员,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通过开设农业标准化课程、举办知识讲座、邀请专家进行辅导等形式,加强教育和培训,全面普及标准化知识,提高整体素质,做实施果业标准化的明白人、引路人、带头人。对有关工作岗位要实行持证上岗制度。 (2)加强体系建设,形成制度规范。推行标准化、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是一项科学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有一整套工作体系做保障,这是实施标准化的基础和前提。当前,要围绕果品标准化重点抓好三个体系的建设:一是果品质量标准体系。目前,我国已颁布了一批农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省、市也颁布了一些农业地方标准和技术规范,尤其对果业标准和技术规范都作出了具体而明确的规定。要在认真抓好贯彻实施的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和操作规程,并汇编成册,把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都纳入标准化管理轨道,使广大生产经营者有章可循。二是果品质量监督检测体系。要按照合理规划、合理布局,功能齐全、服务便捷的原则,尽快加大投入,完善设施,把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建设成为具有省、市级以上资质的高标准质量监测机构。同时,要在果品生产基地和专业批发市场设监测站,在龙头企业设监测室,形成市、镇、基、企一体化的监督检测网络,并加强配套建设,实现从生产到销售的全程质量监控。三是果业标准化示范推广体系建设。果业标准化科技含量高、质量安全标准严,不可能一下子全面铺开、一步到位。根据栖霞市的实际情况,可以先从生产示范基地、科技示范园区和龙头企业抓起,通过提供优惠的政策、信息、资金和服务等,搞好试点示范,总结经验,以点带(下转第245页)(上接第162页)面,逐步推广,力争做到市里有示范镇、镇里有示范村、村里有示范户。通过示范带动作用,促进果业标准化工程的实施。
(3)健全投入机制,合理安排使用。实施果业标准化、提高果品质量安全水平需要有必要的资金投入。因此,必须适应新形势,努力探索建立多元化投入、市场化运作的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导向,以社会投入为主体,运作合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投入机制,并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鼓励引导企业、个人等社会力量参与果业标准化建设,广泛吸纳民间资本,形成社会合力,调动全社会的投资积极性,加大果业标准化的投入力度。同時,要安排专项资金,并列入财政预算,加大扶持力度,确保落实到位。要增强“集中财力办大事”的意识,把扶持果业标准化作为支农工作的重点来抓,对果品质量监测体系建设和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龙头企业建设等,要集中资金,重点安排。
(4)完善政策法规,加大执法力度。要在加大对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贯彻力度的基础上,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标准化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尽快研究制定适合我市实际的农业标准化特别是果业标准化管理法规,力争做到实施果业标准化的每个环节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根据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首先要从解决果品药肥残留这一重点抓起,在保护生态环境、确保果品卫生安全上狠下功夫。一方面,对明令禁用和淘汰的果业生产资料的品种和范围,要及时向社会公开,并跟踪监督检查;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果品质量认定工作,严格标准、严格程序,确保质量、确保信誉。特别要加强农业执法队伍建设,加大农业投入品监管力度,积极开展农资市场特别是果业生产资料市场“打假护农”活动,切实加强对农药、化肥等果业生产资料市场的管理,维护果农合法权益。
(5)强化组织领导,保证工作落实。推行农业标准化、提高果品质量安全水平,必须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市里要成立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农业的副市长、秘书长和农业局长为副组长,各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果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协调和管理全市的果品质量安全工作。各有关部门要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特别要抓紧制定推行果业标准化、提高果品质量的发展规划,对果业标准体系、果品质量监测体系和示范园区、基地建设等,都要制定明确的目标和可行的措施。同时要把果品质量安全工作列入目标责任制,把工作层层分解到各级各部门和生产基地、龙头企业,并加强督促检查,实行年度考核,对在规定时间内达标的要给予扶持和奖励。 [科]
1.栖霞市果品质量安全现状
栖霞市素有“中国苹果第一市”和“中国苹果之都”的美誉,苹果生产发展迄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目前,全市果园面积达到66万亩,年总产量达到150多万吨,年果品收入达20多亿元。近几年来,栖霞市适应入世形势和市场需求,把果业发展的重点转移到提高果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上,并按照“品种优、管理细、技术精、投入大、效益高”的要求,先后组织实施了“果品标准化”、“科技兴果”和“基地带动、市场拉动、龙头促动”战略,在逐步优化品种结构、稳定面积和产量的基础上,着重抓了无公害果品生产基地建设,促进了无公害标准化苹果生产,初步实现了由重数量向重质量的转移。先后组织制定实施了《无公害苹果生产技术标准》、《无公害苹果技术规程》,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办公室,加大了执法力度,建立了生产资料专营制度,注重从源头上对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化肥进行清理,广泛推广应用高效低毒农药,并进一步加大了苹果套袋、郁闭园改造、壁蜂授粉、苹果微喷、果园覆草、增施有机肥等新技术的推广力度。同时,在无公害标准化苹果生产基地设立了质量检测点,在重点果品批发市场设立了无公害果品专营区和质检站(点),有效地促进了无公害标准化果品生产的健康发展。目前全市已发展无公害果品生产基地40万亩,有机苹果基地1000亩,果园植草达到10万亩,郁闭园改造20万亩,苹果节水工程10万亩,年苹果套袋50多亿个。全市苹果新技术、新成果推广普及率达90%以上,覆盖率达96%以上;优质果率和高档果率分别达80%和50%;主要品种红富士、金帅、红金星、乔纳金等在全国、全省评比中多次获奖,“栖霞苹果”在国家工商局获得了产地注册登记,“宇冠”牌红富士等7个苹果品种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中华名果”称号,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企业、基地达到20多个。2002年,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全国苹果生产优势区域、优势产业,并先后被确定为“全国优质苹果生产基地”、“全國无公害苹果生产示范市”、“全国苹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市”和“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市”;2009年12月,栖霞苹果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正式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0年栖霞苹果成功打入上海世博会。栖霞苹果不仅占领了全国各大中城市,而且出口远销港澳台地区、东南亚国家和欧美市场,年出口量20多万吨,创汇1.5亿美元。2012年11月,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2.栖霞市在果品质量安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为培育壮大果品这一支柱产业,提高果品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力,栖霞市围绕提高果品质量安全水平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也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
一是果品质量安全意识不够高。目前,国家已将农产品质量标准分为四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无残留放心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栖霞市果业结构调整还主要集中在早中晚熟品种结构的优化、加工果与鲜食果的比例调整以及新品种的开发上,对果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仍处在探索阶段。特别是广大果农和加工经营企业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还比较薄弱,许多传统的生产习惯尚未得到根本改变。一些果农目前只停留在传统的管理方式上,打药、施肥等方面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有的简单地把标准视为等级,片面把质量视为个大、色正、等级高,有的果农和企业经营者甚至使假掺假、以次充好等等。这些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质量安全知识普及推广不够广泛,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认识不足,按照标准组织果品生产还没有成为生产者和经营者的自觉行动。
二是标准化配套体系不完备。农业标准化要求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三大体系。美国、以色列等发达国家非常重视标准化工作,从产前的生产资料供应,到产中的几乎每个技术服务环节,再到产后的农产品分级、加工、包装、储运等,都制定了完善的标准化配套体系和规范,并严格按照标准规范操作。而栖霞市果品生产的不少环节都是无标准,无规范,尤其是质量检验检测体系不完善,检验检测设备和手段落后,根本达不到国家规定的资质标准,发挥作用不明显等等。这些问题是当前制约栖霞果业生产发展和果品进入国内外市场的一大突出因素。
三是果品市场竞争力不强。栖霞市作为一个果业大市,无论是种植面积、产量,还是管理水平、综合效益都在全国名列前茅。但从出口情况看,栖霞市年出口果品仅有果品总产量的1/6,而且由于资源、劳动力、地价等方面的因素,果品成本普遍低于其他水果主产国,果品价格也远远低于国际市场价格。特别是入世后,果品出口取消了数量限制和出口补贴,实行单一关税,一些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利益,通过制定完善的标准体系和严格的质量评价体系设置技术壁垒、“绿色壁垒”,制约农产品的进口。在这种情况下,栖霞果品虽具有较强的价格优势,但由于标准化程度不高,优质果率和高档果率相对较低,影响了果品的市场竞争力,也影响了果业的整体效益。
3.提高果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对策和措施
标准化和质量安全是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核心,也是农产品进入市场的“身份证”和“通行证”。随着我国入世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日益加快,标准已成为产品质量的技术保证,质量安全已成为市场竞争的关键。在这种形势下,必须高度重视果品标准化,把提高果品质量安全水平作为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坚持“走特色的路子,创优质的牌子”,把以质取胜、以品牌取胜和以质促销、以质增效,作为果业发展的重要导向和基本策略。
(1)搞好宣传培训,增强标准意识。实施标准化、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赖于广大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和消费者的共同参与。因此,要大张旗鼓地搞好宣传和培训,普及标准化和质量安全知识。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通过宣传栏、发放明白纸、宣传手册等形式,面向千家万户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同时,切实加强果业科技和信息服务,充分利用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及时发布市场和科技信息,把果业标准、果业质量检测结果和果品供求状况、价格行情等及时传递给广大果品生产、加工、经营者和消费者,增强他们对实施果业标准化、提高果品质量安全的认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特别是对从事果业标准化工作的人员,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通过开设农业标准化课程、举办知识讲座、邀请专家进行辅导等形式,加强教育和培训,全面普及标准化知识,提高整体素质,做实施果业标准化的明白人、引路人、带头人。对有关工作岗位要实行持证上岗制度。 (2)加强体系建设,形成制度规范。推行标准化、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是一项科学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有一整套工作体系做保障,这是实施标准化的基础和前提。当前,要围绕果品标准化重点抓好三个体系的建设:一是果品质量标准体系。目前,我国已颁布了一批农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省、市也颁布了一些农业地方标准和技术规范,尤其对果业标准和技术规范都作出了具体而明确的规定。要在认真抓好贯彻实施的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和操作规程,并汇编成册,把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都纳入标准化管理轨道,使广大生产经营者有章可循。二是果品质量监督检测体系。要按照合理规划、合理布局,功能齐全、服务便捷的原则,尽快加大投入,完善设施,把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建设成为具有省、市级以上资质的高标准质量监测机构。同时,要在果品生产基地和专业批发市场设监测站,在龙头企业设监测室,形成市、镇、基、企一体化的监督检测网络,并加强配套建设,实现从生产到销售的全程质量监控。三是果业标准化示范推广体系建设。果业标准化科技含量高、质量安全标准严,不可能一下子全面铺开、一步到位。根据栖霞市的实际情况,可以先从生产示范基地、科技示范园区和龙头企业抓起,通过提供优惠的政策、信息、资金和服务等,搞好试点示范,总结经验,以点带(下转第245页)(上接第162页)面,逐步推广,力争做到市里有示范镇、镇里有示范村、村里有示范户。通过示范带动作用,促进果业标准化工程的实施。
(3)健全投入机制,合理安排使用。实施果业标准化、提高果品质量安全水平需要有必要的资金投入。因此,必须适应新形势,努力探索建立多元化投入、市场化运作的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以政府投入为导向,以社会投入为主体,运作合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投入机制,并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鼓励引导企业、个人等社会力量参与果业标准化建设,广泛吸纳民间资本,形成社会合力,调动全社会的投资积极性,加大果业标准化的投入力度。同時,要安排专项资金,并列入财政预算,加大扶持力度,确保落实到位。要增强“集中财力办大事”的意识,把扶持果业标准化作为支农工作的重点来抓,对果品质量监测体系建设和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龙头企业建设等,要集中资金,重点安排。
(4)完善政策法规,加大执法力度。要在加大对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贯彻力度的基础上,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标准化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尽快研究制定适合我市实际的农业标准化特别是果业标准化管理法规,力争做到实施果业标准化的每个环节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根据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首先要从解决果品药肥残留这一重点抓起,在保护生态环境、确保果品卫生安全上狠下功夫。一方面,对明令禁用和淘汰的果业生产资料的品种和范围,要及时向社会公开,并跟踪监督检查;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果品质量认定工作,严格标准、严格程序,确保质量、确保信誉。特别要加强农业执法队伍建设,加大农业投入品监管力度,积极开展农资市场特别是果业生产资料市场“打假护农”活动,切实加强对农药、化肥等果业生产资料市场的管理,维护果农合法权益。
(5)强化组织领导,保证工作落实。推行农业标准化、提高果品质量安全水平,必须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市里要成立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农业的副市长、秘书长和农业局长为副组长,各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果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协调和管理全市的果品质量安全工作。各有关部门要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特别要抓紧制定推行果业标准化、提高果品质量的发展规划,对果业标准体系、果品质量监测体系和示范园区、基地建设等,都要制定明确的目标和可行的措施。同时要把果品质量安全工作列入目标责任制,把工作层层分解到各级各部门和生产基地、龙头企业,并加强督促检查,实行年度考核,对在规定时间内达标的要给予扶持和奖励。 [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