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十一五”环保规划马上收官的关口,环保部门都在加大力度,力争在“十一五”环保规划结束时如期完成各项指标。
“环保罚单”撬动产业结构调整
在对待环境污染的问题上,各地环保部门或许显得“六亲不认”,不论是企业,还是政府,只要有污染环境的行为,都会被环保部门予以重罚。
以陕西省为例,今年5月底,由于地处黄河中上游的西安市政府向流经区域内的黄河一级支流渭河超标排放污染物,陕西省环境保护厅向西安、宝鸡、咸阳等市政府开出总计70万元的“环保罚单”。
陕西省环保部门对排污企业或是政府的惩罚力度可见一斑。
全长800多公里的渭河是黄河第一大支流,渭河就像一条腰带,依次将宝鸡、咸阳、西安、渭南这四大关中重镇联结起来,承载着陕西省三分之二的土地、人口和GDP。
可是,在两岸加速工业化、城镇化浪潮中,渭河承受越来越重的污染负荷,导致河流逐渐失去生态功能。渭河流域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COD)年排放量曾高达28万吨,两岸150多家重污染造纸企业年排放COD就达7万吨,已远远超过渭河总的环境容量。
据相关媒体报道,面对严峻局面,陕西省政府一直在采取强有力的治污措施。截至今年4月,渭河流域已建成污水处理厂50家;5年来,淘汰关闭造纸企业134家。2009年,渭河干流的综合污染指数已经下降到2.09,但此时渭河仍是陕西省污染最严重的河流,出境断面主要污染物仍严重超标,渭河治理进入一个“瓶颈期”。
据悉,2010年初,陕西省开始在渭河干流的西安、宝鸡、咸阳和渭南4市开展地表水生态环境补偿试点,通过“奖优惩劣”的曝光机制,为地方政府真正戴上环保治污的“紧箍咒”。
陕西省以市界断面为实施监测考核断面,环保部门每月都对各设区市考核断面的水质进行监测、核定。当各设区市考核断面出境水体中的化学需氧量月平均浓度高于污染物浓度控制指标时,省财政厅将向各设区市收取污染补偿金,化学需氧量每超标1毫克/升缴纳10万元。
据了解,陕西省环保厅向地方政府处罚的污染补偿资金,60%将用于渭河流域各设区市综合治理减排工程、群众饮水安全工程和污染补偿项目,另外40%将用于奖励工作力度大、水质改善明显的设区市。
陕西省环保厅向地方政府开出的“环保罚单”,督促各级地方政府切实地把环境保护工作抓好,承担起环保治理的责任,这种以环保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方法具有良好的标本价值,专业人士指出。
主要目标有望如期实现
国务院新闻办6月3日举行新闻发布会,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表示,“十一五”环保规划实施首次达到进度要求,部分指标超额完成,主要规划目标有望首次如期实现,是截至目前执行得较好的一个环境保护五年规划。
张力军在介绍2009年工作情况时表示,2009年部分环境质量指标持续好转,污染防治继续深化,生态保护逐步强化,核与辐射安全处于受控状态,主要得益于环保工作的扎实推进。
一是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的综合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去年,环境保护部共批准建设项目环评文件400个,总投资达2.7万亿元。对总投资1905亿元的49个项目环评文件做出退回报告书、不予批复或暂缓审批的决定。
二是污染减排取得好于预期的明显成效。去年,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330万吨/日,新增燃煤脱硫机组1.02亿千瓦。全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与2005年相比分别下降9.66%和13.14%,二氧化硫“十一五”减排目标提前一年实现,化学需氧量减排目标有望如期实现。
三是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取得新进展。《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项规划实施情况考核暂行办法》已经国务院办公厅转发,重点流域省界断面水质考核制度全面建立,成为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的重要抓手。
四是一批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得以解决。去年,环境保护部联合国务院九部门开展重金属污染企业专项检查,共检查企业9123家,查处环境违法企业2183家,取缔关闭231家,停产整治641家。联合发改委等八部门,深入开展2009年全国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
五是“以奖促治”政策带动农村环保工作广泛开展。中央财政设立农村环保专项资金,投入15亿元,支持2160多个村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示范建设,带动地方投资达25亿元,直接受益农民达1300万人。
六是三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获得丰硕成果。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顺利完成,共组织动员57万多人,调查工业源、农业源、生活源和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4大类普查对象592万多个,全面掌握了我国污染源排放的基本情况。
七是环保规划实施与能力建设取得新突破。“十一五”环保规划实施首次达到进度要求,部分指标超额完成,主要规划目标有望首次如期实现,是截至目前执行得较好的一个环境保护五年规划。
“十一五”环保规划取得的突破为“十二五”环保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分析人士普遍指出。
“环保罚单”撬动产业结构调整
在对待环境污染的问题上,各地环保部门或许显得“六亲不认”,不论是企业,还是政府,只要有污染环境的行为,都会被环保部门予以重罚。
以陕西省为例,今年5月底,由于地处黄河中上游的西安市政府向流经区域内的黄河一级支流渭河超标排放污染物,陕西省环境保护厅向西安、宝鸡、咸阳等市政府开出总计70万元的“环保罚单”。
陕西省环保部门对排污企业或是政府的惩罚力度可见一斑。
全长800多公里的渭河是黄河第一大支流,渭河就像一条腰带,依次将宝鸡、咸阳、西安、渭南这四大关中重镇联结起来,承载着陕西省三分之二的土地、人口和GDP。
可是,在两岸加速工业化、城镇化浪潮中,渭河承受越来越重的污染负荷,导致河流逐渐失去生态功能。渭河流域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COD)年排放量曾高达28万吨,两岸150多家重污染造纸企业年排放COD就达7万吨,已远远超过渭河总的环境容量。
据相关媒体报道,面对严峻局面,陕西省政府一直在采取强有力的治污措施。截至今年4月,渭河流域已建成污水处理厂50家;5年来,淘汰关闭造纸企业134家。2009年,渭河干流的综合污染指数已经下降到2.09,但此时渭河仍是陕西省污染最严重的河流,出境断面主要污染物仍严重超标,渭河治理进入一个“瓶颈期”。
据悉,2010年初,陕西省开始在渭河干流的西安、宝鸡、咸阳和渭南4市开展地表水生态环境补偿试点,通过“奖优惩劣”的曝光机制,为地方政府真正戴上环保治污的“紧箍咒”。
陕西省以市界断面为实施监测考核断面,环保部门每月都对各设区市考核断面的水质进行监测、核定。当各设区市考核断面出境水体中的化学需氧量月平均浓度高于污染物浓度控制指标时,省财政厅将向各设区市收取污染补偿金,化学需氧量每超标1毫克/升缴纳10万元。
据了解,陕西省环保厅向地方政府处罚的污染补偿资金,60%将用于渭河流域各设区市综合治理减排工程、群众饮水安全工程和污染补偿项目,另外40%将用于奖励工作力度大、水质改善明显的设区市。
陕西省环保厅向地方政府开出的“环保罚单”,督促各级地方政府切实地把环境保护工作抓好,承担起环保治理的责任,这种以环保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方法具有良好的标本价值,专业人士指出。
主要目标有望如期实现
国务院新闻办6月3日举行新闻发布会,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表示,“十一五”环保规划实施首次达到进度要求,部分指标超额完成,主要规划目标有望首次如期实现,是截至目前执行得较好的一个环境保护五年规划。
张力军在介绍2009年工作情况时表示,2009年部分环境质量指标持续好转,污染防治继续深化,生态保护逐步强化,核与辐射安全处于受控状态,主要得益于环保工作的扎实推进。
一是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的综合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去年,环境保护部共批准建设项目环评文件400个,总投资达2.7万亿元。对总投资1905亿元的49个项目环评文件做出退回报告书、不予批复或暂缓审批的决定。
二是污染减排取得好于预期的明显成效。去年,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330万吨/日,新增燃煤脱硫机组1.02亿千瓦。全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与2005年相比分别下降9.66%和13.14%,二氧化硫“十一五”减排目标提前一年实现,化学需氧量减排目标有望如期实现。
三是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取得新进展。《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专项规划实施情况考核暂行办法》已经国务院办公厅转发,重点流域省界断面水质考核制度全面建立,成为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的重要抓手。
四是一批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得以解决。去年,环境保护部联合国务院九部门开展重金属污染企业专项检查,共检查企业9123家,查处环境违法企业2183家,取缔关闭231家,停产整治641家。联合发改委等八部门,深入开展2009年全国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
五是“以奖促治”政策带动农村环保工作广泛开展。中央财政设立农村环保专项资金,投入15亿元,支持2160多个村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示范建设,带动地方投资达25亿元,直接受益农民达1300万人。
六是三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获得丰硕成果。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顺利完成,共组织动员57万多人,调查工业源、农业源、生活源和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4大类普查对象592万多个,全面掌握了我国污染源排放的基本情况。
七是环保规划实施与能力建设取得新突破。“十一五”环保规划实施首次达到进度要求,部分指标超额完成,主要规划目标有望首次如期实现,是截至目前执行得较好的一个环境保护五年规划。
“十一五”环保规划取得的突破为“十二五”环保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分析人士普遍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