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物质财富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他们的精神追求也越来越强烈了,农民渴望像城市人一样拥有文化权益。但是落后的农村文化远远不能满足农民的精神需求,据调查,现在基层乡镇文化站的建设还存在诸多困难,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风雨飘摇,文化站日益陷入窘境,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农村文化事业严重“贫血”。 乡镇文化站一直是农村文化的重要基地,然而,由于财力投入不足、体制机制不顺,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已是风雨飘摇。调查显示,徐州市真正能较好发挥作用的乡镇文化站已不到1/3,半数以上基本丧失功能。有的乡镇文化站甚至一年不开展一项活动,基本处于瘫痪状态。这些文化站大多是上世纪80年代投资兴建的,现如今已基本成为危房,基础设施非常落后。特别是近几年,很多业务用房已被租赁、变卖。由于当时在建设时竞相攀比,致使一些文化站欠下大笔债务,只能通过将用房出租等方式来还债。近几年来,受财力限制,中央关于各级政府的文化投入不低于财政支出的1%的规定难以落实,农村文化事业严重“贫血”。 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压力进一步加大,文化经费成为首当其冲的削减对象,文化站处境更加艰难。
阵地犹在,但“名存实亡”。由于待遇过低,致使大批的文化站工作人员外流,一批曾受部、厅表彰的先进文化工作者陆续也外出打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价的飞涨,文化站那微薄的工资很难维持生计,大量人才外流。另外,乡镇机构改革后,文化站的人权全部归还镇政府直接管理,由于人手不够,有的文化站工作人员被随意抽调包村驻点,大部分时间从事催粮派款、计划生育等工作,无暇顾及自身职能的履行。这种人员上的不稳定,造成文化站很难开展工作,文化站的现状是阵地犹在,但“名存实亡”。加上投资经费不足,文化站没有财力来增添图书,文化站的阅览室也人烟稀少,久而久之,阅览室也名存实亡。
“文化大餐”不够丰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繁荣,农民的消费结构和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文化部门对农民的文化需求研究不够,供应的“文化大餐”仍是一成不变的“四菜一汤”(指吹拉弹唱和读报),群众参与率低。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吹拉弹唱和读报了,人们的视野已经越来越开阔了。农民已经从电视或网络等媒介获取了信息,而不是局限在读书读报上了。而且乡镇文化站长期以来工作由政府布置,活动由政府投资,人员工资由政府拨付,积极性和主动性差,文化活动根本不能满足农民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文化市场管理混乱。部分基层文化站不光没有财政拨款,而且还要上交收入,使得他们不得不利用一切途径来创收。他们对各县、乡的网吧和电子游戏室只收管理费,不管理,从而造成网吧和电子游戏室违规经营而無人过问的现象。民间艺术的开发与保护也基本停止,一些深受老百姓喜爱的民间文艺难觅踪影。而农民的生活仍然很单一,不少农民时常三五成群地约在一起搓麻将,有点小病就去找“半仙”。
许多基层文化站工作人员认为,当前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要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办农村文化,只依靠国家来办文化站,只会越办越难。时值建党90周年之际,乡镇文化站的管理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我们要找到一条真正适合乡镇文化站发展的道路,不要让文化站成为农村文化的空壳装饰,而要让它真正“站”起来。
2009年8月5日文化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了《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该管理办法强调了乡镇综合文化站是党和政府开展农村文化工作的基本阵地,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广大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基础。2011年7月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9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就要求我们要发挥基层文化站的重要作用,不断满足广大农民的精神需求。苏北农村文化要改变“生的伟大,活的艰辛”的状况,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首先,苏北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大对乡镇文化站的经济投入力度,确保文化站活动经费的正常运营。其次要为文化站配备一支业务能力强的工作人员,应落实他们的工资待遇,理顺人事、编制等方面的问题,为文化站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再次,不断满足农民的精神需求,定期开展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如睢宁县梁集镇文化站就结合当地的文化背景开办了农民“唢呐班”, 睢宁人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唢呐班,唢呐班也紧紧围绕睢宁县人的日常生活生存和发展着。文化站开展这种适合农民口味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也使文化站有了新的活力。最后省市级文化部门要对乡镇文化站进行定期检查监督,加大管理力度,让文化站成为管理当地文化风气的主要部门。只有做到以上几点,乡镇文化站才能步履轻盈地走在乡村小路上,而且是越走越有信心,去迎接一个又一个美好的春天。
(作者简介:杜艳伟(1979-),女,汉族,江苏睢宁人,文管员,睢宁县梁集镇文化站文管员,主要从事镇文化宣传管理工作。)
风雨飘摇,文化站日益陷入窘境,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农村文化事业严重“贫血”。 乡镇文化站一直是农村文化的重要基地,然而,由于财力投入不足、体制机制不顺,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已是风雨飘摇。调查显示,徐州市真正能较好发挥作用的乡镇文化站已不到1/3,半数以上基本丧失功能。有的乡镇文化站甚至一年不开展一项活动,基本处于瘫痪状态。这些文化站大多是上世纪80年代投资兴建的,现如今已基本成为危房,基础设施非常落后。特别是近几年,很多业务用房已被租赁、变卖。由于当时在建设时竞相攀比,致使一些文化站欠下大笔债务,只能通过将用房出租等方式来还债。近几年来,受财力限制,中央关于各级政府的文化投入不低于财政支出的1%的规定难以落实,农村文化事业严重“贫血”。 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压力进一步加大,文化经费成为首当其冲的削减对象,文化站处境更加艰难。
阵地犹在,但“名存实亡”。由于待遇过低,致使大批的文化站工作人员外流,一批曾受部、厅表彰的先进文化工作者陆续也外出打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物价的飞涨,文化站那微薄的工资很难维持生计,大量人才外流。另外,乡镇机构改革后,文化站的人权全部归还镇政府直接管理,由于人手不够,有的文化站工作人员被随意抽调包村驻点,大部分时间从事催粮派款、计划生育等工作,无暇顾及自身职能的履行。这种人员上的不稳定,造成文化站很难开展工作,文化站的现状是阵地犹在,但“名存实亡”。加上投资经费不足,文化站没有财力来增添图书,文化站的阅览室也人烟稀少,久而久之,阅览室也名存实亡。
“文化大餐”不够丰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繁荣,农民的消费结构和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文化部门对农民的文化需求研究不够,供应的“文化大餐”仍是一成不变的“四菜一汤”(指吹拉弹唱和读报),群众参与率低。农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吹拉弹唱和读报了,人们的视野已经越来越开阔了。农民已经从电视或网络等媒介获取了信息,而不是局限在读书读报上了。而且乡镇文化站长期以来工作由政府布置,活动由政府投资,人员工资由政府拨付,积极性和主动性差,文化活动根本不能满足农民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文化市场管理混乱。部分基层文化站不光没有财政拨款,而且还要上交收入,使得他们不得不利用一切途径来创收。他们对各县、乡的网吧和电子游戏室只收管理费,不管理,从而造成网吧和电子游戏室违规经营而無人过问的现象。民间艺术的开发与保护也基本停止,一些深受老百姓喜爱的民间文艺难觅踪影。而农民的生活仍然很单一,不少农民时常三五成群地约在一起搓麻将,有点小病就去找“半仙”。
许多基层文化站工作人员认为,当前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要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办农村文化,只依靠国家来办文化站,只会越办越难。时值建党90周年之际,乡镇文化站的管理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我们要找到一条真正适合乡镇文化站发展的道路,不要让文化站成为农村文化的空壳装饰,而要让它真正“站”起来。
2009年8月5日文化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了《乡镇综合文化站管理办法》,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该管理办法强调了乡镇综合文化站是党和政府开展农村文化工作的基本阵地,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广大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基础。2011年7月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9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就要求我们要发挥基层文化站的重要作用,不断满足广大农民的精神需求。苏北农村文化要改变“生的伟大,活的艰辛”的状况,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首先,苏北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大对乡镇文化站的经济投入力度,确保文化站活动经费的正常运营。其次要为文化站配备一支业务能力强的工作人员,应落实他们的工资待遇,理顺人事、编制等方面的问题,为文化站工作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再次,不断满足农民的精神需求,定期开展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如睢宁县梁集镇文化站就结合当地的文化背景开办了农民“唢呐班”, 睢宁人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唢呐班,唢呐班也紧紧围绕睢宁县人的日常生活生存和发展着。文化站开展这种适合农民口味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也使文化站有了新的活力。最后省市级文化部门要对乡镇文化站进行定期检查监督,加大管理力度,让文化站成为管理当地文化风气的主要部门。只有做到以上几点,乡镇文化站才能步履轻盈地走在乡村小路上,而且是越走越有信心,去迎接一个又一个美好的春天。
(作者简介:杜艳伟(1979-),女,汉族,江苏睢宁人,文管员,睢宁县梁集镇文化站文管员,主要从事镇文化宣传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