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背后是人生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rl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假如几百年、几千年后,我的作品能够得到人们的认同,那么,我就可以从中获得第二次生命。
  ——新美南吉
  有人说,读新美南吉的文字,就像是在冬日里数着一缕缕阳光,原野上飘来的雪意,在阳光里消散;或者是冬夜里细数着在雪地里的“咯吱,咯吱”的脚步声,那声音让人因发现同类的存在而感到安慰。
  我想,从一定意义上讲,王崧舟老师就是新美南吉的“同类”。他们同样对一切生命怀着深切的同情与爱意,一样深刻地体会着世间的忧伤与孤独,也一样努力地用最纯粹的爱对抗生命的虚无,为原本平淡素朴的人生赋予丰满深厚的意义。只不过新美南吉用的是写作的方式,而王老师用的是语文的方式。
  如果说,教育的本质是一场相遇,那么,王崧舟执教《去年的树》,就像是他与新美南吉跨越时空的凝视,这样的对话注定与众不同。所以很多人在听完这一课之后,纷纷感叹到:“不一样,太不一样了”。我知道,这“不一样”首先来自对文本的解读。
  “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王老师在开课之初就巧妙地抓住关键词创设情境,让孩子们体会到了树与鸟儿相守相伴的幸福。是的,如果世间注定孤独,那么朋友就是这茫茫森林中的相互慰藉,那“一唱,一听”是简单至极的交流与沟通,也是不用多言的相知与默会。
  “于千万棵树里遇见这一棵树,于千万只鸟儿中遇见这一只鸟”,显然,王老师在课中已经用自己独特的感受丰沛了“一”的意蕴。其实,“一”不只是数词“一”,不只是“唯一”的“一”,“一”也是芸芸众生里的每一个“一”,哪怕你不是一棵“特别”的树,不“茂盛”,不“引人注目”,也总有一只愿意为你歌唱的鸟儿会在郁郁苍苍的森林里,一眼将你认出。


  鸟儿与树在美好的相守中度过了春,度过了夏,度过了秋,当冬天来到,鸟儿不得不飞往南方时,他们约定来年再相见,再歌唱,再倾听。
  可是,当鸟儿飞回时,她的朋友树却不见了,他被砍倒、拉走,又切成细条条做成了火柴。文本始终平静地讲述着这遭遇,可是谁都知道,这平静的语气下暗藏着多少人生的旋涡与感慨!世事无常,当大树与鸟儿淡淡地相约时,他们又如何能预想到这样的变故!用王老师课上的话说,大树是“拧不过自己的命啊!”
  新美南吉的童话就是这样,总是以死亡、离去、怅惘为结局。他在童话中,注入了自己对于人生不可避免的处境的体验与悲剧感。是的,新美南吉在一生中经历了太多的离别与死亡,但是,他知道人需要一种正视离别、正视生命逝去的勇气。于是,对于树的离开,鸟儿也一样,没有过多忧伤和抱怨,她在苦苦地追问、寻找之后,又一次为树歌唱,尽管这已经是“去年的树”了。歌唱之后,“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这种最终放下的释然,让人想起新美南吉的另一个童话——《蜗牛的悲哀》,在这个童话的结尾,蜗牛自言自语道:“不只是我,每个人都有悲哀。我必须化解自己的悲哀才行。”
  王老师知道,在这个故事里鸟儿是用歌唱化解悲哀的,这歌唱里就有一种对抗无常的永恒,那是曾经相依相伴的美好,也是超越死亡的真情。
  当然,面对四年级的孩子,教师无法把自己对文本的体验完全传递给他们,《去年的树》也是一个需要随着生命的成长不断去阅读与体会的故事。因此,在课堂上,王老师只是不断地创设情境,让孩子们去朗读、理解、体验与想象。可以说,在王老师的课堂上,对这则童话的阅读是诗性的,诗情的,也是审美的。
  当然,“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黑格尔),此课的“不一样”更在于王老师课堂教学的背后承载着他对当前语文教育的思考与探究。
  熟悉王老师的人都知道,这几年他始终在用自己的课堂探究、印证“阅读本位”与“写作本位”的对立与统一。传统的阅读教学是强调“阅读本位”的,以叶圣陶先生为代表的主流读写观认为“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的‘根’是阅读”;而2004年福建师大的潘新和先生在自己的《语文:表现与存在》一书中颠覆性地提出了“写作本位”说,他提出“阅读,指向言语表现、指向写作”“写作是阅读的目的”,这一读写观是“写作本位”的。二者的指向截然相反,也恰恰表明了二者是互补的,它们之间的作用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互动的。
  2010年,王崧舟老师的《与象共舞》就是用同一文本演绎两种价值取向,呈现出一种人为的分裂,让老师们去体会,去思考;2011年,王老师推出的《望月》一课,则试图将两种价值取向融在同一课里,当然,这种融合还有些类似于“井水不犯河水”的拼接;现在,王老师用《去年的树》来演绎两种价值取向的和谐统一,在这一课里,我们隐隐能感觉到有“学习阅读理解”与“学习表达运用”两条线,但这两条线始终相辅相成,形成一股合力,指向学生完善的语文体验与语文素养。
  正是因为如此,许多听课的老师认为此课完美地体现着修订版课标“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主张。本课出人意料地安排了三次练笔,这三次练笔既是创造一种理解课文内容的最佳情境,又通过对比强化感知了文本最大的言语秘妙——平淡的语言表达着深厚的情感。有人说,这种方式有些像心理学中的“试误”,先让学生根据常规思维,给课文“涂脂抹粉”,到最后“洗尽铅华”,还原文字最真实最自然最美丽的面孔,借此让学生品味文本“语至淡、情至深”的表达特色。借《去年的树》,孩子们不仅能感受到新美南吉素朴恬淡的文风,也能感受到日本文学纤细含蓄的特质以及日本美学的物哀、幽玄与空寂。
  这几年,语文界纷纷喊着“让语文回家”,王老师就是在用自己的课堂探索“回家的路怎样走”,他致力于“语言文字运用”,却又清楚地把握着语文课综合性、实践性的特质,并且始终小心翼翼地保护着文学本身的审美性。他为学生创设语言文字表达的情境,帮助学生扩大语言运用的容量,提升语言运用的品位,又将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与内容理解、情感熏陶、思想梳理有机相融。
  《去年的树》是一则童话。我们知道,真正经典的童话,不仅仅是为儿童的,它不仅表现了童梦之境,张扬了儿童的游戏与狂欢精神,同时也给予成人一定的启示意义,激活了成人的体验与思考。
  感谢王老师,保护了经典童话的这种特质,让我们与孩子们一起在新美南吉平静恬淡的文字里感受到他所传达的万千情绪,让我们在阅读的体验中不能自拔,甚至暗暗心惊。
  文字背后是人生。
  (作者单位:山东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责任编辑 杨文婷
其他文献
记者:徐老师,您好!您和您工作室里的老师们一直致力于语文共生课堂的研究,您能谈谈对共生的理解吗?  徐金贵:共生本是生物间的一种普遍现象,其生物学本义是指不同种类的生物生活在一起,结成相互有利的关系。后来,人们通过类比迁移把共生引入人类社会,强调尊重多元的价值取向、整体联系的思维方式、平等对话的活动策略和互利共赢的发展追求,最终走向“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和而不同”的理想境界。  记者:共
期刊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显而易见,“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学科的“独当之任”与“核心目标”。在阅读教学中积极倡导“读写即时链接”,即在课标所规定的学科核心目标视野下,遵循儿童的认知特点,充分把握文本内在机理,根据语言运用的知识布局和语文能力生长的基本规律,以“思”为核心,以“视、听、读、说”为基础,找准链接点和链接方式,在阅读教学中实
期刊
【教学理念】  本课设计强调以读代讲,引导学生自主研读。在读通读顺的基础上,以中心句切入教学,以此贯穿教学。在品读课文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从而使学生了解德国的一些民族风情特点,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受到教育,努力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文中优美语言、好词佳句,联系习作運用。  2.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和风俗特点,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体会含义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小学阶段是学生语言发展的最佳阶段。引导学生理解语言,积累丰富语言,内化运用语言,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而低年级又是学生言语发展的关键期。  李吉林老师说:“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语言的动机,提供语言的材料,从而促使语言的发展。”言语的具体情境不就是语境吗?李海林在《语境学与语文阅读教学》一文
期刊
《去年的树》选自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11课。本单元的专题是“中外童话”,围绕这一专题,教材选取了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4篇童话,安排了以读童话、编童话、讲童话、演童话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学习,“资料袋”“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也围绕这一专题安排,整组教材形成了一个比较严密的教学系统。教材在导读中对本单元的童话教学给出了明确的方向,即“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了解童话的内容,品味
期刊
民间故事在每个版本的教材中都彰显着独特的教学价值,它弥漫着浓郁的泥土气息,于平实中熔铸着伟大和奇丽,表达着老百姓对真、善、美无限的向往与追求,听起来给人以温暖、感动和震撼人心的力量。  《牛郎织女》主要讲述了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了织女,二人相亲相爱,结为夫妻,并生下一儿一女。可是后来王母娘娘把织女抓回天庭,并用玉簪划了一条天河隔开了他俩,最后两人只能在每年七月初七的夜晚鹊桥相会。  对于这样富有
期刊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学生“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对说话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多年从事低年级教学,我发现,低年级学生虽然具备一定的口语交际能
期刊
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精神饱满,目光专注,是不是昨天冬至吃了很多饺子,汲取了不少能量啊?  (生笑)  师:聊聊昨天吃的是什么馅儿的饺子?  生:胡萝卜羊肉馅。  生:白菜羊肉馅。  生:芹菜羊肉的,还有面条。  师:怎么还有面条啊?(众笑)饺子像耳朵的形状,这是有传说故事的哦!你们知道吗?  生:传说冬至吃饺子不会冻坏耳朵。  师:民间有句话说:“冬至不端饺子碗,冻坏耳朵没人管”。  生:我记得
期刊
顾城的诗《门前》里有这样的句子:“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每次听盛老师的课,我总想起这几句诗,总觉得盛老师站在那里,不说话,也十分美好。  ——写在前面  一直认为,现场才是研究课例的第一“文本”,文字实录甚至教学视频都难以完全呈现现场的氛围与气韵。盛老师的课堂气韵是沉静而温婉的,似乎无论什么题材、什么内容的课文,经了她的过滤,呈现出来的,总是淡然、安静与美
期刊
语文教学通过文本展开,文本解读是展开教学的基础。但我们常常有这样的感觉,面对一个文本,无从下手,最后只得聚焦一些优美的词语,寻找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或文章的结构等。福建师范大学孙绍振教授的《审美阅读十五讲》恰恰就是一本文学作品解读的指导书,它是孙教授基于中国本土文学传统的基础上建构的方法体系,而且以文学作品解读讲座的方式娓娓道来,具有很强的示范性与可读性。  “拘泥于统一性还是追求矛盾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