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0153-01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大多数的阅读文章中包含了浓厚的感情色彩。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心理的特性,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要把阅读活动变为学生的自我探究,自我体验的活动,使学生在研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中,发展想象能力,思维辨别能力。为此,笔者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
1在自主确定学习内容中兑现个性化
如何放手让学生自主确定所学内容,既保护学生的学习个性,又不导致教与学的脱离。我认为最根本的的一条就是要夯实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基础。
1.1以预习为基础。培养小学生自学能力,可以从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入手。其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凭借教材,要求学生通过自学做到:①把生字生词读准;②把课文读通读顺;③设置课前学习作业"预习"和利用教材课后的"思考练习",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一旦养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也就为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沟通和对话奠定了基础。
1.2以感知为前提。感知是学生了解课文、把握学习内容、产生探究欲望的起始阶段,其最基本最主要的手段就是要让学生充分地读书。教学时,首先要激发学生的感知兴趣。如"你最了解什么"或"最想知道什么"等;其次,感知课文时要从时空上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让学生想怎么读就这么读,爱跟谁读就跟谁读,尽可能让学生从多读几遍所获得的感悟中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提供沟通的可能和条件。
1.3以疏导为手段。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客观存在,对语文材料的反应也往往是多元化的。因此,教师在对待学生的课前预习和课堂过程中的感知交流反馈中,要以遵循学生的学习意愿为原则进行灵活疏导。其主要方法有:①适时引导。对于一般性问题,可让学习较好的学生即时帮助解答或借助学习过程之便解决,以鼓励学生个性张扬;②及时开导。对于重点性问题应把握时机,开导学生集思广益,进行读书感悟,以发展学生个性;③延后诱导。对于偏离性问题可诱导学生利用课后探究,以保护学生个性。
2在自主选择学习方式中兑现个性化
"自主、合作、探究"是《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语言学科的独特性和学生个体的丰富性都在呼唤着学习方式的个性化。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个性,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促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之中;用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来解决问题,也应让学生自主选择。
2.1独立学习。独立学习既是学习自主化的最佳体现,也是学生的学习个性得以自由驰骋的最佳方式。在日常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引导学生从独立学习的实践中总结出自主感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并尽量为学生提供学习实践的机会,以促进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个性。
2.2合作学习。合作学习不仅有利于学生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效率,而且对其良好学习个性的形成也是十分有利的。在合作学习中要给学生享有充分自主合作的权利,允许学生挑选自己喜欢和所需要的学习伙伴,允许学生打破时空的限制,使课堂成为学生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学习天地。如:读一读、说一说、议一议、画一画、做一做、演一演等都可以完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进行自由组合,自主选择。学生的学习个性在融洽与和谐合作氛围中通过学习性体验、借鉴、启发,就会有意识地进行取长补短和扬长避短,从而达到促进共同发展的目的。
3在自主评价学习结果中兑现个性化
3.1自我评价。在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自己满意的学习结果中反思学习过程,总结出成功经验;从自己比较满意的学习结果中反思学习过程,查找出不足和遗憾;从自己不太满意的学习结果中反思学习过程,领悟出改进的方法。如:学习《蜗牛慢条斯理的生活》一文时,有位学生在交流汇报时说:他做过实验,让蜗牛从小刀爬过去,竟没有被割伤。他感受到蜗牛身体构造的奇特,所以他的滑行才那样的安全,但同时又那样的慢条斯理。他还强调说:"这些也是课文中写的"。一句话看似简单,却道出了这位学生感悟的方法。显然,这位学生对自己理解的过程和结果是满意的。我及时给予肯定:"这位同学是通过实验和观察,在联系文中的句子来理解的,真是了不起。"教师对学生自我评价的肯定,正是突出学生的学习个性,并使之成为学生深入学习课文可借鉴的法宝。
3.2相互评价。"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小学生的自我评价难免会存在局限性和片面性。因此,课堂教学中,要重视组织学生对其学习结果展开互评,引导学生从互评中既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又了解他人的学习方法,从而推动学生彼此获得信息,进而取长补短,以此来不断地优化和丰富学生的学习个性化。
4在自主完成作业中兑现个性化
4.1重视学生的不同层次。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学生都有渴望成功和被赏识的心理需要。当学生这种心理得到满足时,就能引起积极的情感体验。但学习是千差万别的,他们的基础有好差之别,阅读能力、理解水平、接受能力有高低之分。因此在布置作业时根据学生的认识特点和规律,提出不同的要求,把目标定在他们的最近发展区,真正使每个学生在学习中能"跳一跳摘到桃子",分享到成功的喜悦,引发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并鼓励他们"拾级而上"。
4.2视学生的不同爱好。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班里每位学生的兴趣爱好都不一样,作为老师应正确对待。如:主动和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告之孩子某方面的兴趣特长,希望家长从时间上、物质上、精神上给予支持。教师则从方法上给予指导,建议学生从哪些方面去努力,通过哪些训练来不断提高。教师应经常与学生进行个别交谈,了解他们最近的学习情况,对他们出现的一些困难给予帮助。
4.3重视学生的不同潜能。
小学生因为年龄的限制对自身认识不够全面,或是由于他们不能及时发现自己身上的潜在能力,自主性得不到发挥,这时就必须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如:有的学生调皮、贪玩,但他的声音相当洪亮,语音标准,口齿伶俐。教师就要正面引导,在各种场合经常表扬他的优点,让他参加一些表演诸如诗歌朗诵、儿歌表演等活动;同时在其他老师、同学、家长面前造一些舆论,久而久之,这样的学生就会树立起信心,自主学习,张扬其个性。
学习方法千百种。我们提倡学习方法运用个性化,就是鼓励学生放飞个性,运用长期积淀下来的自认为最有效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实现异曲同工的学习效果。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大多数的阅读文章中包含了浓厚的感情色彩。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心理的特性,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要把阅读活动变为学生的自我探究,自我体验的活动,使学生在研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中,发展想象能力,思维辨别能力。为此,笔者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
1在自主确定学习内容中兑现个性化
如何放手让学生自主确定所学内容,既保护学生的学习个性,又不导致教与学的脱离。我认为最根本的的一条就是要夯实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基础。
1.1以预习为基础。培养小学生自学能力,可以从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入手。其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凭借教材,要求学生通过自学做到:①把生字生词读准;②把课文读通读顺;③设置课前学习作业"预习"和利用教材课后的"思考练习",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生一旦养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也就为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沟通和对话奠定了基础。
1.2以感知为前提。感知是学生了解课文、把握学习内容、产生探究欲望的起始阶段,其最基本最主要的手段就是要让学生充分地读书。教学时,首先要激发学生的感知兴趣。如"你最了解什么"或"最想知道什么"等;其次,感知课文时要从时空上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让学生想怎么读就这么读,爱跟谁读就跟谁读,尽可能让学生从多读几遍所获得的感悟中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提供沟通的可能和条件。
1.3以疏导为手段。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客观存在,对语文材料的反应也往往是多元化的。因此,教师在对待学生的课前预习和课堂过程中的感知交流反馈中,要以遵循学生的学习意愿为原则进行灵活疏导。其主要方法有:①适时引导。对于一般性问题,可让学习较好的学生即时帮助解答或借助学习过程之便解决,以鼓励学生个性张扬;②及时开导。对于重点性问题应把握时机,开导学生集思广益,进行读书感悟,以发展学生个性;③延后诱导。对于偏离性问题可诱导学生利用课后探究,以保护学生个性。
2在自主选择学习方式中兑现个性化
"自主、合作、探究"是《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语言学科的独特性和学生个体的丰富性都在呼唤着学习方式的个性化。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个性,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促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之中;用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来解决问题,也应让学生自主选择。
2.1独立学习。独立学习既是学习自主化的最佳体现,也是学生的学习个性得以自由驰骋的最佳方式。在日常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引导学生从独立学习的实践中总结出自主感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并尽量为学生提供学习实践的机会,以促进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个性。
2.2合作学习。合作学习不仅有利于学生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效率,而且对其良好学习个性的形成也是十分有利的。在合作学习中要给学生享有充分自主合作的权利,允许学生挑选自己喜欢和所需要的学习伙伴,允许学生打破时空的限制,使课堂成为学生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学习天地。如:读一读、说一说、议一议、画一画、做一做、演一演等都可以完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进行自由组合,自主选择。学生的学习个性在融洽与和谐合作氛围中通过学习性体验、借鉴、启发,就会有意识地进行取长补短和扬长避短,从而达到促进共同发展的目的。
3在自主评价学习结果中兑现个性化
3.1自我评价。在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自己满意的学习结果中反思学习过程,总结出成功经验;从自己比较满意的学习结果中反思学习过程,查找出不足和遗憾;从自己不太满意的学习结果中反思学习过程,领悟出改进的方法。如:学习《蜗牛慢条斯理的生活》一文时,有位学生在交流汇报时说:他做过实验,让蜗牛从小刀爬过去,竟没有被割伤。他感受到蜗牛身体构造的奇特,所以他的滑行才那样的安全,但同时又那样的慢条斯理。他还强调说:"这些也是课文中写的"。一句话看似简单,却道出了这位学生感悟的方法。显然,这位学生对自己理解的过程和结果是满意的。我及时给予肯定:"这位同学是通过实验和观察,在联系文中的句子来理解的,真是了不起。"教师对学生自我评价的肯定,正是突出学生的学习个性,并使之成为学生深入学习课文可借鉴的法宝。
3.2相互评价。"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小学生的自我评价难免会存在局限性和片面性。因此,课堂教学中,要重视组织学生对其学习结果展开互评,引导学生从互评中既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又了解他人的学习方法,从而推动学生彼此获得信息,进而取长补短,以此来不断地优化和丰富学生的学习个性化。
4在自主完成作业中兑现个性化
4.1重视学生的不同层次。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学生都有渴望成功和被赏识的心理需要。当学生这种心理得到满足时,就能引起积极的情感体验。但学习是千差万别的,他们的基础有好差之别,阅读能力、理解水平、接受能力有高低之分。因此在布置作业时根据学生的认识特点和规律,提出不同的要求,把目标定在他们的最近发展区,真正使每个学生在学习中能"跳一跳摘到桃子",分享到成功的喜悦,引发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并鼓励他们"拾级而上"。
4.2视学生的不同爱好。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班里每位学生的兴趣爱好都不一样,作为老师应正确对待。如:主动和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告之孩子某方面的兴趣特长,希望家长从时间上、物质上、精神上给予支持。教师则从方法上给予指导,建议学生从哪些方面去努力,通过哪些训练来不断提高。教师应经常与学生进行个别交谈,了解他们最近的学习情况,对他们出现的一些困难给予帮助。
4.3重视学生的不同潜能。
小学生因为年龄的限制对自身认识不够全面,或是由于他们不能及时发现自己身上的潜在能力,自主性得不到发挥,这时就必须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如:有的学生调皮、贪玩,但他的声音相当洪亮,语音标准,口齿伶俐。教师就要正面引导,在各种场合经常表扬他的优点,让他参加一些表演诸如诗歌朗诵、儿歌表演等活动;同时在其他老师、同学、家长面前造一些舆论,久而久之,这样的学生就会树立起信心,自主学习,张扬其个性。
学习方法千百种。我们提倡学习方法运用个性化,就是鼓励学生放飞个性,运用长期积淀下来的自认为最有效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实现异曲同工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