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萧友梅对中国早期音乐教育的影响

来源 :科技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eSt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世纪初,随着西方科学知识的涌入和新式学堂的建立,我国近代的音乐拉开帷幕。作为学贯中西的音乐教育家,萧友梅不仅创办和推动了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的成长和发展,而且借鉴西方先进的教育经验,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音乐教育之路进行了探索。本文从萧友梅的生平、音乐教育思想、音乐教育实践活动三个方面对萧友梅对中国早期音乐教育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萧友梅 中国早期音乐教育 音乐教育思想 音乐教育实践
  中图分类号:J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0(c)-0218-01
  1 萧友梅的生平
  萧友梅(1884—1940),原名乃学,字四鹤,又自雪朋,广东香山人。1901年萧友梅自“时敏学堂”毕业后留学日本,先后进入东京大学教育系和东京音乐学校学习。后于1913年,公费至德国莱比锡音乐学院学习理论作曲。1916年7月,他以一篇《17世纪以前中国管弦乐队的历史的研究》(中文译名为《中国古代乐器考》)通过答辩,获得了莱比锡大学的哲学博士学位。随后萧友梅又在柏林大学的哲学系及斯特恩音乐学院继续进修,1920年回到北平。
  回国后,萧友梅先后任教育部编审员、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实验小学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讲师、北京大学音乐研究会(后改建为“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导师等职务。1927年夏,北京政府教育当局下令关闭所有的国立院校的音乐系科,萧友梅南下上海,组织了我国第一所正规的高等专业音乐教育机构“国立音乐学院”,任教务主任。国立音乐学院改组后,改名为“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简称“国立音专”),萧友梅任校长。
  1940年12月31日,萧友梅卒于上海。萧友梅是我国近代著名的音乐教育家,他的许多音乐教育思想和音乐教育实践活动都对我国音乐教育事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 萧友梅的音乐教育思想
  2.1 “学习西乐、改良旧乐、创造新乐”
  “学习西乐、改良旧乐、创造新乐”,又可称之为萧友梅的“新乐”思想。这种“新乐”思想对当代我国音乐的民族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
  萧友梅认为,中国应该大力提倡的新型音乐文化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国乐”,而是一种与欧美等西方国家相类似的新型专业音乐文化。为了建设这种音乐文化,首先应该“以西为师”,向西方学习,甚至走“西化”的道路。但要注意这种学习只是方法和形式上的,在音乐风格上应该坚持中国的特色。除此之外,我国的传统音乐(即所谓的“国乐”或“旧乐”)也应该利用西方先进的音乐文化和体制形式来改进。
  萧友梅先生的“新乐”思想非常明显地体现在“国立音专”的办学上。在国立音专的建院章程上,明确地提出了“输入世界音乐,整理我国音乐”的办学宗旨,这是对“新乐”思想的直接体现。在课程设置和专业设置上,国立音专与欧洲音乐院校的体制大致相仿,体现了“以西为师”的思想。另外,国立音专还开设了民乐等专业,规定学习理论作曲和管弦乐主科的学习必须学习一门民乐为副科,这是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音乐的“新乐思想”的直接体现。
  2.2 教育救国,重视音乐对国民教育的重要性
  萧友梅把发展音乐教育当作是提高整个中华音乐文化水平,赶超世界音乐文化先进潮流的必由之路。因此,他提出了“教育救国论”。
  萧友梅在《复兴国乐之我见》中阐述了国立音专为“复兴国乐”而拟定和实施的七点计划,其中涉及到了音乐办学的方向和目标以及对各科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要求。另外,他还在《旧乐沿革》中阐述了中国发展音乐教育的六点设想。其中考虑到了专业音乐教育、中小学音乐教育、音乐师范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是萧友梅对整个中国发展音乐教育的完整构想。萧友梅的这个构想在当今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中仍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2.3 “古今中外,兼收并蓄”
  从归国办学到逝世,萧友梅都非常重视蔡元培“古今中外,兼收并蓄”的方针。在北京、上海办学期间,他曾先后聘请了陈子敬、刘天华、朱英等优秀的国乐名师在校授课。在音专时期,他还规定所有学习理论作曲和器乐演奏的学生必须选择一门民族乐器作为副科。同时,他还规定学习音乐的学生必须学习英语、法语等外语课,声乐专业的学生还必须学习意大利语和德语等。此外,萧友梅还亲自向学生开设了有关中国古代音乐史方面的课程。这是当时将中国古代音乐发展作为一门课程纳入教学的最早的尝试。
  3 萧友梅的音乐教育实践活动
  3.1 创办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和国立音专
  从1902年到1920年,萧友梅一直致力于音乐、教育两个方面,并在创建专业音乐教育机构上做出了许多有益的尝试。这些专业音乐教育机构是对我国专业音乐教育进行的拓荒实验。
  在萧友梅创建的专业音乐教育机构中,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虽无音乐学院之名,但却行音乐学院之实。它在事实上为我国创立真正意义上的专业音乐教育机构做了必要的前期铺垫。不过真正实现萧友梅梦想的是他与蔡元培共同设立的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虽然创办时间不长,但为我国培养了数百名理论、作曲等方面的人才,如贺绿汀、江定仙、冼星海等。他们为我国音乐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3.2 编写教材
  萧友梅将他的声乐创作,特别是学校歌曲的创作都分别收录在三本教材性的曲集中,以供学生学习。这三本曲集是:1922年出版的《今乐初集》,供高中使用;1923年出版的《新歌初集》,供高等学校使用;1924年出版的《新学制唱歌教科书》,供初级中学使用。这些歌曲的基本内容主要是对学生的生活进行描述,向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的教育和审美情操的教育。
  3.3 重视师资队伍培养
  在国立音专成立之后,萧友梅十分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他聘请了查哈罗夫、富华、佘普杰夫、苏石林、阿萨科夫等外籍音乐家来校任教,并先后将留学归来的周淑安、青主、黄自、吴伯超、应尚能等音乐学家网罗到院内开课。更有远见的是他聘请了琵琶名家朱英担任琵琶教师和国乐合奏指导老师,以实践他“兼收并蓄”的教育方针。1929年以后,国立音专主义到了音乐师范教育的重要性,于是开设了高中师范和本科师范。
  4 结语
  萧友梅是我国第一代专业作曲家、音乐理论家和音乐教育家。他毕生为我国专业音乐的未来发展殚精竭虑,奉献出全部心血。萧友梅的音乐教育思想和音乐教育实践活动不仅在当时,对后来也影响深远。
  参考文献
  [1] 张少飞,吴跃华.论萧友梅的“新乐”思想及其实践[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5(22):5-7.
  [2] 王珀.一代宗师萧友梅的思想与贡献[J].黄河之声,2010,23:74-76.
  [3] 马迪.论萧友梅对我国早期音乐教育的贡献[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9):376-379.
其他文献
帆船比赛辅助训练平台以帆船比赛最优行驶路径规划方法作为理论基础,综合利用(GPS技术,GIS技术、无线传输技术、串口通信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考虑赛场的各种气象、环境参数。
由于DNA分子之间存在静电斥力能防止弹性杆之间相互穿越,与普通弹性杆不一样。为研究DNA分子在静电斥力作用下,其结构形状受静电斥力影响的情况,给出了DNA在存在静电斥力作用下
随着Google Earth技术含量的不断提高,基于Google Earth的应用技术在国内外已成为研究的热点。该文章提出利用Google Earth搭建动态的虚拟旅游平台,实现三维化的人、景交互界
设T是三角代数,B是有理数域Q上的代数,r是一个有理数,本文的主要目标是研究从T到B上的Jordan三元映射的可加性。利用三角代数的矩阵结构,证明了如果ф是从T到B上的双射,满足
桥梁建筑体现了我国文化的内涵和特点,特别是古代桥梁,表现出劳动人民的精神意志和智慧力量,它也是各个历史时期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的典型标本。但随着当今社会的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