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吸气肌训练效果的Meta分析

来源 :中华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rWang98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吸气肌训练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和维普等国内外数据库中有关吸气肌训练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经筛选文献,提取资料与评价文献质量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9篇文献,共50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吸气肌训练能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和最大自主分钟通气量[WMD=0.37,95%CI(0.25,0.48),P<0.001;WMD=0.48,95%CI(0.37,0.58),P<0.001;WMD=11.26,95%CI(10.25,12.27),P<0.001],提高患者的6 min步行距离[WMD=43.11,95%CI(34.48,51.74),P<0.001],缓解患者的呼吸困难[WMD=-0.83, 95%CI(-1.31,-0.35),P<0.001],降低患者的静息心率[WMD=-4.69,95%CI(-9.18,-0.21),P=0.04],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WMD=-23.61,95%CI (-26.61,-20.61),P<0.001]。结论吸气肌训练可有效地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6min步行距离,缓解患者的呼吸困难,降低患者的静息心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涉及本研究评价指标的纳入研究数量较少且部分评价指标间存在异质性,故未来仍需多中心、高质量、大样本的研究进一步评价吸气肌训练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其他文献
本试验通过农杆菌(Agrobacterium)介导法将菜豆几丁质酶基因导入甜菜(BetavulgarisL.) ,再生植株经卡那霉素筛选后 ,进行PCR分析 ,结果表明 :再生植株的转化率为27.3 %,甜菜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社会不断发展和技术不断进步,使二十一世纪正式迎来了新媒体时代,在此形势下,视觉传达和其设计也成为人们对媒体方面关注的重点。本文从新媒体的应用、二维三维空间、场景营
对3个引进品种在不同病害程度条件下示范试验结果表明 ,在重病绝产地 ,平均根产量达67t/hm2,增产37 %~470 %,Beta4035和Beta4776的含糖率高达17 %以上 ;在中度病田 ,平均根产
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卡那霉素和2,4-D,研究其对抗2,4-D转基因(tfdA)棉花品系508和常规棉花品系中9409种子萌发和生长发育的影响,初步建立了一种不受时间限制的简便快速的室内鉴别转基因材料的方法。结果
对由湖北省某公证处封存的两份杂交稻材料进行DNA、蛋白质指纹鉴定,首先采用业已建立的可特异鉴定以明恢63为父本的杂交稻真、假的P18引物进行RAPD分析,发现两份材料的叶片及种子DNA在0.8kb扩增带上
在不同土壤环境 (病地、非病地 )条件下 ,研究了12份杂交组合和10份生产种 (其中含2个组合)的产质量表现。结果表明 ,各组合 (品种 )根产量、含糖率和产糖量非病地均高于病地
双子叶植物在缺铁时会发生一系列形态、生理、生化的适应性反应以提高对铁的吸收能力[1].对其调控机理虽提出了很多假说,但至今尚没有定论.近年来Romera等人[2]研究认为黄瓜
甜菜于定苗前测定根系伤流量结果表明 ,不同处理根系伤流量存在较大差异 ,以低施肥、浸种剂配方2和浸种时间3处理组合伤流量值为最高。但从苗期长势和根系伤流量两个因素综合
回顾了俯身呼吸困难的定义、发生机制、与心力衰竭之间的关系及其他影响因素,介绍了俯身呼吸困难的敏感度和预后,可为医护人员预见性评估患者病情状况、早期发现病情变化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