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参加完山东省小学思想品德骨干教师培训已经有些日子了,但是思考和学习却在持续进行中。培训内容从德育、教师专业成长、教育理念、师德教育、教学实践与教学问题研究等方面展开,综合作用下来使自己对教育教学、对品德课程、对自身专业成长都有了新的认识。尤其是对品德课程,经过培训澄清了我的一些困惑,使自己对课程的认识更加清晰,也一定会将这些清晰的认识转化为教学实践,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一、关于课程性质的再认识
新课标中对课程性质是这样叙述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一直以来在我的认识中,品社课是一门综合课程兼具品德培养的任务,促进学生品德形成是第二位的。之所以有这样的认识一是教材编排体现综合性,二是实践中中高年级的史地内容难找品德培养的落脚点。
经过培训发现自己的认识是本末倒置的。品社课的任务是“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而社会性发展的核心是“良好品德的形成”。这句话表明了社会性发展与品德形成的关系,即社会性发展包含了品德形成,而品德形成是社会性发展的核心。也就是说品德形成是这门课程的核心任务,这是本课程的首要特性。
二、关于回归生活的再认识
品社课程强调“以学生生活为基础”。我的原有认识就是教学不脱离学生生活实际,教学程度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而且这一认识也基本上停留在认识阶段,在教学实践中缺少理性对接和有效操作。
回顾我们的课堂貌似围绕学生的生活展开,但是教学中充斥着成人的视角、成人的思维,教师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使得学生“被生活”,教师往往“以己度生”还不自知。当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多方面:一是教师缺少深入学生中间调查访问的态度和行动。二是现代社会学生的生活严重“贫血”,致使学生生活经验非常单一、贫乏。学生的生活实际基本上是“学校生活”+“名目繁多的辅导班生活”+“网上生活”。当然这也不是绝对化,但是相当的普遍化。在这种现状下,回归生活谈何容易,学生的生活经验更是无从谈起的。但是只有真生活才会有真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让学生体验“准生活”,甚至尝试“真生活”,但是不需要“假生活”。
三、关于教学目标的再认识
新课标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在学科中的传承。既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社会性发展,同时将课程目标指向公民性。课程内容中许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指向的是作为公民的基本人文素养,而非直接指向道德教育,但它们是学生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地理环境、民族文化的基础,是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应具备的能力。品德课是以社会知识学习为依托,实现品德教育目标的课程。是否意味着必须赋予每一项学习内容以品德教育的意义?这也就是品德与社会性的关系。
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需要我们建立新的教学目的观。那就是培养一个人的品德不在于告诉他遵守多少道德规范、规则,最根本的是要形成一定的、基本的待人做事的观念、态度、和思考问题的取向。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关注学生品德的形成、品行的规范和人格的培养,正直的力量、诚心的价值、合作的回报、人格的魅力等,其重要性远远超过对“见闻之知”的学习,将使学生终生受用。因此,在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实施了教学目标朴素花策略,使得教师从道德规范的浅层面跳出来,进而关注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于培养学生一些现代人待人做事的基本观念:换位观,双赢观,生态观,分享观,多元观,对话观。
课时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具体可操作,不能直接将课标和教学参考书上的目标直接定为课时教学目标。要把教的目标转成学的目标。教师要把《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细化成每个学期、每个单元和每堂课的學习目标,每堂课的学习目标应具体明确。
四、关于课程资源的再认识
课程资源是指依据课程标准所开发的各种教学材料以及品德课程可以利用的各种教学资源。课程资源的内容来源是多渠道的,丰富多彩的。它可以是教材,也可以是各种社会资源,自然资源,以及来自网络中的信息化课程资源。它可以来自书本、影视、学生,也可以来自家庭、社会、学校,甚至教师自身。
应该看到,我们现在可以开发的课程资源是极其广阔的,关键在于我们教师肯动脑筋,肯下工夫。首先,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普及,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可利用的信息资源极其丰富。我们可以通过网上搜索,电脑下载,把文字资料,图片制成幻灯片或课件,就可以供课堂教学使用。其次,利用好学校的教育基地,这也是一个重要的课程资源,应充分发挥这些基地的教育功能。课外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深化,开发这方面的资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最后,时事政治、国学、广告等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总之,品德课的教育资源是极其丰富的,“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变成中小学的实际教育成果”。可见课程资源的重要性。因此,必须树立正确的课程观,积极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为自己的教学所用,使我们的课堂天天有“活水”,成为永不干涸的河流。
但是课程资源一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能力、参与乃至情感脱节,使用它就失去了意义。拒绝课程资源的滥用。
品德课堂还倡导开展多种教学活动,这并不意味着排斥或取消讲授式教学。要使活动形式适合活动内容,就要消除形式与内容的“拉郎配”,消除形式大于内容的套路。现在课堂教学提倡“多打井,少挖坑”。打井是要出水出效益的,挖坑是徒劳而无益的。具体到品德与社会课程而言,就是多开展能有效引起交流、反思,教育目的到位的活动,少一些形式花哨但目标不明的活动。在教学中,学生的参与不仅是活动形式上的参与,更多的要体现在思维的参与上。
作为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师,在关注教学实践中问题的同时,还应站在学生的德行发展和参与社会生活需求的立场上,审视、思考和践行我们的品德课程,找到一条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德育课程新路径。
一、关于课程性质的再认识
新课标中对课程性质是这样叙述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一直以来在我的认识中,品社课是一门综合课程兼具品德培养的任务,促进学生品德形成是第二位的。之所以有这样的认识一是教材编排体现综合性,二是实践中中高年级的史地内容难找品德培养的落脚点。
经过培训发现自己的认识是本末倒置的。品社课的任务是“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而社会性发展的核心是“良好品德的形成”。这句话表明了社会性发展与品德形成的关系,即社会性发展包含了品德形成,而品德形成是社会性发展的核心。也就是说品德形成是这门课程的核心任务,这是本课程的首要特性。
二、关于回归生活的再认识
品社课程强调“以学生生活为基础”。我的原有认识就是教学不脱离学生生活实际,教学程度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而且这一认识也基本上停留在认识阶段,在教学实践中缺少理性对接和有效操作。
回顾我们的课堂貌似围绕学生的生活展开,但是教学中充斥着成人的视角、成人的思维,教师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使得学生“被生活”,教师往往“以己度生”还不自知。当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多方面:一是教师缺少深入学生中间调查访问的态度和行动。二是现代社会学生的生活严重“贫血”,致使学生生活经验非常单一、贫乏。学生的生活实际基本上是“学校生活”+“名目繁多的辅导班生活”+“网上生活”。当然这也不是绝对化,但是相当的普遍化。在这种现状下,回归生活谈何容易,学生的生活经验更是无从谈起的。但是只有真生活才会有真教育。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让学生体验“准生活”,甚至尝试“真生活”,但是不需要“假生活”。
三、关于教学目标的再认识
新课标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在学科中的传承。既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社会性发展,同时将课程目标指向公民性。课程内容中许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指向的是作为公民的基本人文素养,而非直接指向道德教育,但它们是学生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地理环境、民族文化的基础,是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应具备的能力。品德课是以社会知识学习为依托,实现品德教育目标的课程。是否意味着必须赋予每一项学习内容以品德教育的意义?这也就是品德与社会性的关系。
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需要我们建立新的教学目的观。那就是培养一个人的品德不在于告诉他遵守多少道德规范、规则,最根本的是要形成一定的、基本的待人做事的观念、态度、和思考问题的取向。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关注学生品德的形成、品行的规范和人格的培养,正直的力量、诚心的价值、合作的回报、人格的魅力等,其重要性远远超过对“见闻之知”的学习,将使学生终生受用。因此,在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实施了教学目标朴素花策略,使得教师从道德规范的浅层面跳出来,进而关注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于培养学生一些现代人待人做事的基本观念:换位观,双赢观,生态观,分享观,多元观,对话观。
课时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具体可操作,不能直接将课标和教学参考书上的目标直接定为课时教学目标。要把教的目标转成学的目标。教师要把《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细化成每个学期、每个单元和每堂课的學习目标,每堂课的学习目标应具体明确。
四、关于课程资源的再认识
课程资源是指依据课程标准所开发的各种教学材料以及品德课程可以利用的各种教学资源。课程资源的内容来源是多渠道的,丰富多彩的。它可以是教材,也可以是各种社会资源,自然资源,以及来自网络中的信息化课程资源。它可以来自书本、影视、学生,也可以来自家庭、社会、学校,甚至教师自身。
应该看到,我们现在可以开发的课程资源是极其广阔的,关键在于我们教师肯动脑筋,肯下工夫。首先,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普及,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可利用的信息资源极其丰富。我们可以通过网上搜索,电脑下载,把文字资料,图片制成幻灯片或课件,就可以供课堂教学使用。其次,利用好学校的教育基地,这也是一个重要的课程资源,应充分发挥这些基地的教育功能。课外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深化,开发这方面的资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最后,时事政治、国学、广告等都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总之,品德课的教育资源是极其丰富的,“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变成中小学的实际教育成果”。可见课程资源的重要性。因此,必须树立正确的课程观,积极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为自己的教学所用,使我们的课堂天天有“活水”,成为永不干涸的河流。
但是课程资源一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能力、参与乃至情感脱节,使用它就失去了意义。拒绝课程资源的滥用。
品德课堂还倡导开展多种教学活动,这并不意味着排斥或取消讲授式教学。要使活动形式适合活动内容,就要消除形式与内容的“拉郎配”,消除形式大于内容的套路。现在课堂教学提倡“多打井,少挖坑”。打井是要出水出效益的,挖坑是徒劳而无益的。具体到品德与社会课程而言,就是多开展能有效引起交流、反思,教育目的到位的活动,少一些形式花哨但目标不明的活动。在教学中,学生的参与不仅是活动形式上的参与,更多的要体现在思维的参与上。
作为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师,在关注教学实践中问题的同时,还应站在学生的德行发展和参与社会生活需求的立场上,审视、思考和践行我们的品德课程,找到一条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德育课程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