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近二十年来,发生在新疆境内及与新疆民族宗教极端势力有关的暴力恐怖袭击案件在我国呈上升趋势,暴恐团伙成员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趋于低龄化、年轻化,因此关注暴恐分子年轻化的原因对遏制暴力恐怖袭击事件的发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
【关键词】:暴恐分子年轻化; 因素;分析
新疆位于祖国的西北边陲,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古老的丝绸之路文明体现了新疆长期多民族聚居的历史,直至十九世纪末,新疆形成了以维吾尔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分布格局。在这个民族杂居、信仰交错的地区,近二十年来不断有新疆民族宗教的极端势力的暴力恐怖事件。据《中国国家安全研究报告(2014)》示,“2013年发生在中国境内的暴力恐怖主义案件有10起,呈现出地域扩大、以政府机构和军警为主要袭击目标,恐怖势力使用冷兵器等简陋工具作案的新特点,且多起案件与宗教极端分子有关。”暴恐分子成员呈现出文化低、女性化、年轻化的特点。本文从微观系统角度出发探讨导致暴恐成员年轻化的因素。
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并不是从出生起就会进行暴恐活动,暴恐分子的产生是在特定的情景下受他人的影响的结果。微观环境中的家庭、学校、同辈群体等作为影响青少年发展的重要环境因素,父母、老师、同伴则作为影响青少年个体成长的重要影响人,在青少年个体的德智等方面的形成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要重点关注微观系统中的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对青少年的影响。
1.家庭教育的影响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它担负着抚养和教育子女的重要职能,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校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折射地反映出来,而学校的复杂教育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困难的根源,也都可以追溯到家庭”。 家庭作为实现青少年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对青少年个体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技能习得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新疆这样一个特殊的政治地缘环境中,家庭教育直接可以促成新疆当地青少年的基本认知的形成,新疆地区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教育主要有关于生产劳动教育、宗教信仰教育、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等方面,其中宗教信仰特别是对伊斯兰教的信仰在新疆有着广泛而深入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家长通过严格的宗教教义和礼仪对子女进行宗教文化教育。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父母对于子女的爱如果不够,子女会感到痛苦,但过分的溺爱,虽然也是一种伟大的情感,却会使子女遭到毁灭”。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新疆的家庭結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家庭教育长期以来走入了一些误区,家庭教育方式不当,某些家庭由于过于繁忙不去关于教育子女,或者过分保护、干涉、严厉惩罚子女,又或只看重智力、身体发展而忽视孩子的德育等等,促使青少年或多或少产生叛逆心理,加上父母或其他家庭教育主体自身素质低和不良言行对于青少年的潜移默化,容易使青少年产生错误思想,从而误入歧途。传统教育观念中认为对青少年的教育就只能是学校的责任,从而忽视家庭教育的基础性作用。
2.学校教育的影响
学校作为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一个最重要的阵地,对青少年的培育有着重要的教育责任,在进行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近年来,新疆的学校教育依旧沿袭着以课堂灌输说教为基本的教学方式,导致青少年对学校课堂教育兴趣低下、乏味,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因此,新疆的学校教育存在教学实际效果差的现状,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交汇的地区,在这种复杂的地缘环境中,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直接可以影响着青少年认知和主流价值观的形成。据调查新疆暴恐分子青年大多学习成绩差,学业的失败使得对该类青少年产生一系列负面评价“后进生”“小混混”等等,根据Howard Becker在标签理论方面的研究,偏离行为或犯罪行为并不是个人行为的固有性质,而是别人、法律和惩罚加诸适用于偏离者或者犯罪者,犯罪就是人们对一种行为的标签。青少年通过认同、惩罚、再认同、再惩罚,重新评估和强化自我身份标签认同,最终让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据调查,在新疆传统普遍的学校大班制教育,并未设置伊斯兰教相关经典教义课程,要接受正宗的伊斯兰教教义只有去新疆的伊斯兰教经学院,而传统的学校缺乏人性关怀,一些学校只是把学生当做接受知识的工具,这样的情况下,学校和学生的关系渐渐疏离,学校对青少年的教育成果收效甚微。
教育水平不高以及就业难是新疆暴恐分子年轻化问题的根源之一。现在新疆一些地区,特别是南疆地区的青年人失业率比较高,导致青年人游手好闲,成为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部分少数民族青年缺乏最起码的社会常识和正确的宗教观念,其中少数人被“三股势力”教唆利用,长期接受错误的思想观念,从事暴力恐怖犯罪活动。近年来发生的暴恐案件涉案人员中,青年人占据不少数量。2014年5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坚持教育优先,全面提高新疆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质量,在南疆全面实行高中阶段免费教育。”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维吾尔族孩子依旧不爱念书,导致文化低下,因而缺少辨别能力。据了解,新疆暴恐分子的成员主要都是80、90后,他们基本上都是初中以下文化水平,很小就不再上学。其中最关键的是他们不懂汉语,不懂汉语就没有办法融入中国大环境,这就存在学校教育的问题,没有大力普及双语教育,同时懂维语、汉语的双语人才无法施展才华,对新疆的基础性通识教育并未起太大的作用。新疆本地人与中国大环境下的官方语言不通造成信息沟通不畅,信息不对称,也会造成双方之间的矛盾。
3.同辈群体的影响
同辈群体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尤其是在青少年时期,同辈群体的影响日趋重要,甚至有可能超过父母和教师的影响。
同辈群体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首先,青少年同辈群体的形成多数以共同的利益为基础,以感情为纽带,这种群体不具有稳定性,缺乏理性的指导,易导致意气用事。近几年,“独狼式”活动的个体和小群体暴恐活动明显趋多,而且新疆发生的几乎所有暴恐事件的暴恐团伙多以年轻人纠集在一起实施的恐袭,这类群体就是青年同辈群体,感性思维大于理性思考,很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不法分子利用,进行狭隘民族宗教思想洗脑从而做出不理智和极端的行为。
其次,在青少年同辈群体中会有一套不成文的非正式的行为规范,其约束力不亚于学校的规章制度约束和家长的教导,一旦群体内规范与社会行为规范相悖时,群体内强大的无形的制约力会促使青少年屈从于群体行为规范,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特别是由一些常有不良行为表现的青少年组成的同辈群体。暴恐分子的青年群体里他们会经常聚集在一起,观看暴恐视频、参与极端思想洗腦曲解教义的宣讲会,这些都会成为暴恐分子违法犯罪滋生的原因,这样的群体内部通常以秘密形式举行集会,也使外部世界难以了解掌握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的发展动向。
综上所述,微观系统在爆恐分子年轻化中占有重要作用,通过上述分析,也为在微观系统系统下为解决这系列问题提供参考,为更深入的相关研究抛砖引玉。
参考文献:
[1]刘慧.国家安全蓝皮书:中国国家安全研究报告(2014)[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赵小涛.郑秀娟.家校沟通的家庭障碍性成因及对策[J].《学校管理》 2014年04期
[3]赵晓会.独生子女教育问题及对策分析[J].陕西师范大学2012
作者简介:杨 恒(1992—),女,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邢园园(1989—),男,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中国近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关键词】:暴恐分子年轻化; 因素;分析
新疆位于祖国的西北边陲,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古老的丝绸之路文明体现了新疆长期多民族聚居的历史,直至十九世纪末,新疆形成了以维吾尔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分布格局。在这个民族杂居、信仰交错的地区,近二十年来不断有新疆民族宗教的极端势力的暴力恐怖事件。据《中国国家安全研究报告(2014)》示,“2013年发生在中国境内的暴力恐怖主义案件有10起,呈现出地域扩大、以政府机构和军警为主要袭击目标,恐怖势力使用冷兵器等简陋工具作案的新特点,且多起案件与宗教极端分子有关。”暴恐分子成员呈现出文化低、女性化、年轻化的特点。本文从微观系统角度出发探讨导致暴恐成员年轻化的因素。
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并不是从出生起就会进行暴恐活动,暴恐分子的产生是在特定的情景下受他人的影响的结果。微观环境中的家庭、学校、同辈群体等作为影响青少年发展的重要环境因素,父母、老师、同伴则作为影响青少年个体成长的重要影响人,在青少年个体的德智等方面的形成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要重点关注微观系统中的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对青少年的影响。
1.家庭教育的影响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它担负着抚养和教育子女的重要职能,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校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折射地反映出来,而学校的复杂教育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困难的根源,也都可以追溯到家庭”。 家庭作为实现青少年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对青少年个体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技能习得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新疆这样一个特殊的政治地缘环境中,家庭教育直接可以促成新疆当地青少年的基本认知的形成,新疆地区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教育主要有关于生产劳动教育、宗教信仰教育、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等方面,其中宗教信仰特别是对伊斯兰教的信仰在新疆有着广泛而深入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家长通过严格的宗教教义和礼仪对子女进行宗教文化教育。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父母对于子女的爱如果不够,子女会感到痛苦,但过分的溺爱,虽然也是一种伟大的情感,却会使子女遭到毁灭”。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新疆的家庭結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家庭教育长期以来走入了一些误区,家庭教育方式不当,某些家庭由于过于繁忙不去关于教育子女,或者过分保护、干涉、严厉惩罚子女,又或只看重智力、身体发展而忽视孩子的德育等等,促使青少年或多或少产生叛逆心理,加上父母或其他家庭教育主体自身素质低和不良言行对于青少年的潜移默化,容易使青少年产生错误思想,从而误入歧途。传统教育观念中认为对青少年的教育就只能是学校的责任,从而忽视家庭教育的基础性作用。
2.学校教育的影响
学校作为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一个最重要的阵地,对青少年的培育有着重要的教育责任,在进行教育过程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近年来,新疆的学校教育依旧沿袭着以课堂灌输说教为基本的教学方式,导致青少年对学校课堂教育兴趣低下、乏味,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因此,新疆的学校教育存在教学实际效果差的现状,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交汇的地区,在这种复杂的地缘环境中,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直接可以影响着青少年认知和主流价值观的形成。据调查新疆暴恐分子青年大多学习成绩差,学业的失败使得对该类青少年产生一系列负面评价“后进生”“小混混”等等,根据Howard Becker在标签理论方面的研究,偏离行为或犯罪行为并不是个人行为的固有性质,而是别人、法律和惩罚加诸适用于偏离者或者犯罪者,犯罪就是人们对一种行为的标签。青少年通过认同、惩罚、再认同、再惩罚,重新评估和强化自我身份标签认同,最终让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据调查,在新疆传统普遍的学校大班制教育,并未设置伊斯兰教相关经典教义课程,要接受正宗的伊斯兰教教义只有去新疆的伊斯兰教经学院,而传统的学校缺乏人性关怀,一些学校只是把学生当做接受知识的工具,这样的情况下,学校和学生的关系渐渐疏离,学校对青少年的教育成果收效甚微。
教育水平不高以及就业难是新疆暴恐分子年轻化问题的根源之一。现在新疆一些地区,特别是南疆地区的青年人失业率比较高,导致青年人游手好闲,成为成为社会的不稳定因素。部分少数民族青年缺乏最起码的社会常识和正确的宗教观念,其中少数人被“三股势力”教唆利用,长期接受错误的思想观念,从事暴力恐怖犯罪活动。近年来发生的暴恐案件涉案人员中,青年人占据不少数量。2014年5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坚持教育优先,全面提高新疆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质量,在南疆全面实行高中阶段免费教育。”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维吾尔族孩子依旧不爱念书,导致文化低下,因而缺少辨别能力。据了解,新疆暴恐分子的成员主要都是80、90后,他们基本上都是初中以下文化水平,很小就不再上学。其中最关键的是他们不懂汉语,不懂汉语就没有办法融入中国大环境,这就存在学校教育的问题,没有大力普及双语教育,同时懂维语、汉语的双语人才无法施展才华,对新疆的基础性通识教育并未起太大的作用。新疆本地人与中国大环境下的官方语言不通造成信息沟通不畅,信息不对称,也会造成双方之间的矛盾。
3.同辈群体的影响
同辈群体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尤其是在青少年时期,同辈群体的影响日趋重要,甚至有可能超过父母和教师的影响。
同辈群体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首先,青少年同辈群体的形成多数以共同的利益为基础,以感情为纽带,这种群体不具有稳定性,缺乏理性的指导,易导致意气用事。近几年,“独狼式”活动的个体和小群体暴恐活动明显趋多,而且新疆发生的几乎所有暴恐事件的暴恐团伙多以年轻人纠集在一起实施的恐袭,这类群体就是青年同辈群体,感性思维大于理性思考,很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不法分子利用,进行狭隘民族宗教思想洗脑从而做出不理智和极端的行为。
其次,在青少年同辈群体中会有一套不成文的非正式的行为规范,其约束力不亚于学校的规章制度约束和家长的教导,一旦群体内规范与社会行为规范相悖时,群体内强大的无形的制约力会促使青少年屈从于群体行为规范,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特别是由一些常有不良行为表现的青少年组成的同辈群体。暴恐分子的青年群体里他们会经常聚集在一起,观看暴恐视频、参与极端思想洗腦曲解教义的宣讲会,这些都会成为暴恐分子违法犯罪滋生的原因,这样的群体内部通常以秘密形式举行集会,也使外部世界难以了解掌握青少年的思想和行为的发展动向。
综上所述,微观系统在爆恐分子年轻化中占有重要作用,通过上述分析,也为在微观系统系统下为解决这系列问题提供参考,为更深入的相关研究抛砖引玉。
参考文献:
[1]刘慧.国家安全蓝皮书:中国国家安全研究报告(2014)[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赵小涛.郑秀娟.家校沟通的家庭障碍性成因及对策[J].《学校管理》 2014年04期
[3]赵晓会.独生子女教育问题及对策分析[J].陕西师范大学2012
作者简介:杨 恒(1992—),女,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邢园园(1989—),男,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中国近代史基本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