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字补注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ace_9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左传》名篇《郑伯克段于鄢》被许多文科教材选用。文中颍考叔说:“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关于“隧”字,一般教材均释为“隧道,此处名词用作动词,挖隧道”。
  其实,这样的解释还不够准确。隧,古代墓道称“隧”。杜预注:“隧,若今延道。”《内传》注:“阙地通路曰隧,王之葬礼也。诸侯皆悬柩而下。”《释文》云:“隧音遂,今之延道。”“延”通“埏”。埏,墓道。《后汉书·陈蕃传》:“民有赵宣,葬亲而不闭埏隧。”李贤注:“埏隧,今人墓道也。”《国语·周语中》:“晋文公既定襄王于郏,王劳之以地,辞,请隧焉。”贾侍中云:“隧,王之葬礼,开地通路曰隧。”《南史·豫章文献王嶷传》:“上数幸嶷第,宋长宁陵隧道出第前路,上曰:‘我便是入他家墓内寻人。’”又“‘隧’,也作‘衍’。……墓中道本叫隧,《左传》所说‘请隧,弗许’,隧即隧葬,也就是‘衍祭’,所以隧道又称‘衍道’、‘延道’、‘羡道’。”(陆宗达、王宁《训诂方法论》)
  再联系上文来看:“(庄公)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黄泉,指墓穴。庄公对他母亲发誓说:“不到墓穴不再相见。”他后悔后,颍考叔出了主意:“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如果挖地到泉水,在墓道里相见,谁说不是这样呢?)在这里,颍考叔使用了“隧”的“墓道”义,应了“黄泉”之说,消除了庄公的心病。
其他文献
在推行和实施语文新课程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一系列的政策活动。探讨这些活动的理论基础,有利于推动活动的开展和语文新课程的实施。    一、语文新课程政策活动的厘定    关于语文新课程政策,从不同角度看会得到不同的认识:从静态的角度看,是指关于语文新课程的准则、计划、法规、方案和措施等,即一种人们必须执行和遵守的文本;从动态的角度看,是指有目的地进行语文新课程价值分配、处理问题和实现目标的复杂过程;
期刊
在小学数学课堂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必须同步构建小组合作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的有效方法。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全新教育理念,提出了"教育的出发点是学生,回归点也是学生。"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
教师精选例题,并且从题的结构特征、思维方法、考查的知识点等多个方面解析,怎样找解题突破口,如何把已知信息转换成可知信息,如何发掘出题目的隐藏条件,等等。把例题一定要
编者按:“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2007年,教育部、国家语委等部门开始倡导并推进中华经典诗文诵读系列活动。两年多来,“中华诵”传统节日诵读晚会、中华诵·经典诵读比赛、中华赞·诗词歌赋创作大赛、中小学生“中华诵”夏令营……各项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为配合这一活动的开展,《语文建设》特开辟“经典诵读”专栏。该栏宗旨是:为经典诵读活动服务,宣传、报道经典诵读活动,为活动参与者提供交流和讨论的平台。
一、设计思路 学生很少接触传记作品,对鲁迅及其作品了解也不多,教学时可根据自传的特点引导学生走近鲁迅、认识鲁迅、学习鲁迅。教学过程可按照“课前积累,激发兴趣一导入新课,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对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信息披露制度,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并保证资本市场有效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一、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
舞蹈是一种形体的艺术,它通过艺术化的肢体语言来表达与交流情感,是一种以人体为表演中介的动态艺术。舞蹈艺象通过舞蹈语言和整体的舞蹈形象,来显现出一种内在的生气、情感、灵
本刊讯 一根拐杖,三尺讲台,十九年时间……秦兴国,桂林市灵川县海洋乡小平乐中心岐教学点的一名教师,他用残疾的身体撑起大山深处孩子们的梦想。
如果不懂得一个成语的确切含义,就很容易用错。近日在报刊上读到一篇回忆陈毅夫人张茜的文章,其中一段写道:  第一次见到张茜是上世纪60年代初……那天她穿一件天蓝色的带皱纹的丝绸衬衣,出了剧场,我看见她们在几个警卫的随行下骑自行车轻盈地离去,夜灯下的天蓝色至今历历在目。(《作家文摘》2006年3月28日第7版)  文中所谓“至今历历在目”者,指的是一件丝绸衬衣在“夜灯下的天蓝色”。显然,“历历在目”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