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缅甸女英雄昂山素季出狱后,说很新奇听到了“真人”的声音。在遭软禁的无数日子,她能面对的只有收音机。比她更“惨”的是曼德拉,被囚禁将近三十年。
一个没有彪悍内心的人,经过这些灾难,一定垮掉了。这两个人都没有被独处打败,反而更坚强了。
人们常以为孤独是一件可怕的事。“孤独”是一个充满了价值判断的词语。我们以前学英文,老师经常辨析alone(一个人)和lonely(孤独)两个词的分别。A man can be alone without being lonely(一个人可以独处,但独处的人未必都觉得凄凉),更多的时候,更为可怜的是需要混迹群体,无法面对自己的人。
中文里,我们有时把独处、孤独、孤僻和凄凉全搅和到了一起。说一个人孤僻,简直就等于说此人离犯罪和变态不远了。事实上,有段时间某地方政府曾让人监控孤僻的人,以便将犯罪活动扼杀在萌芽里。
我觉得这是一种很大的歧视,也是一种因果倒置——真正造成社会问题的,是社会的同质化倾向。很多时候,社会受不了孤独的人,非要将他们同化,同化不了就开始嘲笑、贬低,因此才造成了各种矛盾冲突。
在把内向界定为负面性格的文化环境之下,独处变成了大众忌讳的事情。我自己从小到大,一直有人试图改变我,要我“外向一点”。读大学的时候,有个女同学告诉我:“你这个内向的性格必须改,否则你一辈子很惨。”
快20年过去了,我不知道那位外向的同学到底怎样,反正我自己没觉得自己多悲惨,事实上我自得其乐的时候居多。
我爱人很外向,她认为人必须交往,因为和人交往、交谈,能“碰出思想的火花”。可是我发觉在很多人聚会的时候,除非是遇到了真正话语投机的人(几率很小),否则和人碰出的火花,还不如我自己拿头在墙上撞出的火花多。
爱迪生是个大发明家,我看他的诸多灵感,也不是和人碰撞出来的。有一年他被人拉去参加晚会,很多人过来赞美他的成就,他好不容易躲到了一个角落,一个人概叹:要是这里有只狗多好。
为什么我们不能让喜欢独处的人独处呢?甚至表示欣赏呢?
独处也是一种修炼。我们通常认为孤独是一种个性,好像是个人人生态度不端正造成的。但周国平先生就说,孤独是一种能力。
怎么判断一个人究竟有没有他的“自我”呢?有一个可靠的检验方法,就是看他能不能独处。当你自己一个人呆着时,是感到百无聊赖、难以忍受呢,还是感到一种宁静、充实和满足?
大哲学家叔本华很瞧不起那些喜欢凑热闹的人,他认为这些人面对自己只能看到一个可怜虫,所以才不愿意独处,而寄情群体的喧闹和刺激,以弥补内心的不安和空虚。这样说自然有他的道理,但是时隔多年,我可不想跟外向的朋友说:“你这个外向的性格必须改,否则你一辈子很惨。”
一个多元共存、五颜六色的世界,才是值得我们热爱的。对个人来说,关键还是个合理地平衡,理想的状况是一个人既能独处,也能交往。
不过,在这个热闹的社会里,更需要强调地是独处的能力。一个人不善于面对自己,不会审查自己的内心,这也是一种心智的欠缺,而这种欠缺往往是我们所忽略的。很多家长,为了培养孩子“健康活泼”的个性,天天赶鸭子上架地带孩子出席各种活动,我觉得这是教育之大忌,因为不是所有的“活泼”都是健康的。
我发觉,我们家小孩平时还好,有时候跟一群小朋友疯玩一顿之后,回来倒是什么恶习都有了。很多“有出息”的小孩反倒文文静静。
在亨廷顿的时候,我问过女儿上了麻省理工的于太太,她把小孩培养得那么有出息,秘诀是什么?她说没秘诀,她什么也没教,只是经常带她们去图书馆,让她们在那里自己读。她的说法让我深受启发。
我认为培养孩子独处的习惯,让她们能够自己静静地看点书,画点画,在那里胡思乱想,甚至坐着看看比较优秀的电视电影节目,是很重要的事。我们当家长的,有时候真的“做”不了什么,比如亲自去教去讲。我们小孩的有些作业,我自己都不会做,但是我们能做到的,是培养好习惯,创造好环境。
一个没有彪悍内心的人,经过这些灾难,一定垮掉了。这两个人都没有被独处打败,反而更坚强了。
人们常以为孤独是一件可怕的事。“孤独”是一个充满了价值判断的词语。我们以前学英文,老师经常辨析alone(一个人)和lonely(孤独)两个词的分别。A man can be alone without being lonely(一个人可以独处,但独处的人未必都觉得凄凉),更多的时候,更为可怜的是需要混迹群体,无法面对自己的人。
中文里,我们有时把独处、孤独、孤僻和凄凉全搅和到了一起。说一个人孤僻,简直就等于说此人离犯罪和变态不远了。事实上,有段时间某地方政府曾让人监控孤僻的人,以便将犯罪活动扼杀在萌芽里。
我觉得这是一种很大的歧视,也是一种因果倒置——真正造成社会问题的,是社会的同质化倾向。很多时候,社会受不了孤独的人,非要将他们同化,同化不了就开始嘲笑、贬低,因此才造成了各种矛盾冲突。
在把内向界定为负面性格的文化环境之下,独处变成了大众忌讳的事情。我自己从小到大,一直有人试图改变我,要我“外向一点”。读大学的时候,有个女同学告诉我:“你这个内向的性格必须改,否则你一辈子很惨。”
快20年过去了,我不知道那位外向的同学到底怎样,反正我自己没觉得自己多悲惨,事实上我自得其乐的时候居多。
我爱人很外向,她认为人必须交往,因为和人交往、交谈,能“碰出思想的火花”。可是我发觉在很多人聚会的时候,除非是遇到了真正话语投机的人(几率很小),否则和人碰出的火花,还不如我自己拿头在墙上撞出的火花多。
爱迪生是个大发明家,我看他的诸多灵感,也不是和人碰撞出来的。有一年他被人拉去参加晚会,很多人过来赞美他的成就,他好不容易躲到了一个角落,一个人概叹:要是这里有只狗多好。
为什么我们不能让喜欢独处的人独处呢?甚至表示欣赏呢?
独处也是一种修炼。我们通常认为孤独是一种个性,好像是个人人生态度不端正造成的。但周国平先生就说,孤独是一种能力。
怎么判断一个人究竟有没有他的“自我”呢?有一个可靠的检验方法,就是看他能不能独处。当你自己一个人呆着时,是感到百无聊赖、难以忍受呢,还是感到一种宁静、充实和满足?
大哲学家叔本华很瞧不起那些喜欢凑热闹的人,他认为这些人面对自己只能看到一个可怜虫,所以才不愿意独处,而寄情群体的喧闹和刺激,以弥补内心的不安和空虚。这样说自然有他的道理,但是时隔多年,我可不想跟外向的朋友说:“你这个外向的性格必须改,否则你一辈子很惨。”
一个多元共存、五颜六色的世界,才是值得我们热爱的。对个人来说,关键还是个合理地平衡,理想的状况是一个人既能独处,也能交往。
不过,在这个热闹的社会里,更需要强调地是独处的能力。一个人不善于面对自己,不会审查自己的内心,这也是一种心智的欠缺,而这种欠缺往往是我们所忽略的。很多家长,为了培养孩子“健康活泼”的个性,天天赶鸭子上架地带孩子出席各种活动,我觉得这是教育之大忌,因为不是所有的“活泼”都是健康的。
我发觉,我们家小孩平时还好,有时候跟一群小朋友疯玩一顿之后,回来倒是什么恶习都有了。很多“有出息”的小孩反倒文文静静。
在亨廷顿的时候,我问过女儿上了麻省理工的于太太,她把小孩培养得那么有出息,秘诀是什么?她说没秘诀,她什么也没教,只是经常带她们去图书馆,让她们在那里自己读。她的说法让我深受启发。
我认为培养孩子独处的习惯,让她们能够自己静静地看点书,画点画,在那里胡思乱想,甚至坐着看看比较优秀的电视电影节目,是很重要的事。我们当家长的,有时候真的“做”不了什么,比如亲自去教去讲。我们小孩的有些作业,我自己都不会做,但是我们能做到的,是培养好习惯,创造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