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罗伯-格里耶在他的新小说《橡皮》中颠覆小说传统,开辟了新小说创作,对读者提出邀请,邀请其参与小说创作,赋予读者解读和自己发挥的自由。本文尝试对《橡皮》中读者的角色和阅读的自由进行分析,挖掘罗伯-格里耶的新小说阅读观。
关键词:读者;阅读观;自由;新小说
作者简介:谢小丰(1982-),男,湖北天门人,西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法国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9--02
罗布-格里耶的《橡皮》一书在刚出版的时候就备受冷落。事实上这部作品遭遇冷遇是早已注定的,因为读者在书中既看不到典型的人物形象,也无法发掘出引人入胜的情节故事,没有读者熟悉的道德说教,书中所呈现的极致化的“现实主义”也让人摸不着头脑。所以,读者的第一反应就是不适然后拒绝。与传统小说完全不同,罗布-格里耶的新小说要求读者用一种新的阅读方式去靠近它,解读它。
一、读者参与小说创作
新小说在创作上完全颠覆了传统小说的基本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逻辑性这些要素被破坏得面目全非。在《橡皮》这部小说里我们可以看到混乱不堪的时间,迷宫似的地理布局,抓不住特点的人物形象,以及碎片化的故事情节。在阅读《橡皮》这部小说的时候,读者似乎会感觉到身在迷幻之中,并且似乎受到某种邀请,邀请其参与其中,拨开迷雾,揭示真相。读者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重新理清时间顺序和地理布局,解读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
罗布-格里耶的小说似乎具有某种能力,可以使读者的传统角色发生转变,读者不再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而是主动参与其中。传统的小说总是强加给读者一个统摄全局的情节故事,一个典型化的人物形象,一种世界观和一种道德观。这样,读者被迫接受一切:读者完全不可能参与小说创作,而是始终处于一种相对弱势的地位;作者保有全部的创造力,只是简单的让我们欣赏他的天赋和能力。相反,罗布-格里耶则期待着读者的参与。他在小说创作中大量运用“零度”描写,以一种完全客体化、科学化的态度事无巨细的对物体和场景进行不带任何感情色彩、不带任何象征意味的白描。开始,读者可能会感觉陷入到阅读的陷井中。小说中提供的大量信息互相矛盾,似是而非:一个手势,一句话语,一个事件,这些指意不明的信息让读者难以用一般的阅读思维来进行解析。然后,读者需要自己将小说里各种杂乱的信息重新组合,理清小说可能表达的意义。文中出现的寄给安德烈 VS的一封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无非是,发信者(信上签名是J.B.)要在比前一次两人约好见面的时间提早一些等候这位安德烈·VS来到(从十一点三刻就等起)——遗憾的是,会面地点没有讲明;由于信中用G这个字母所指的第三个有关人物背叛了组织,VS这个人将需要用整个下午才能把事情干完。至于到底干什么事,我们也没有办法猜得出来,且不谈昨天已经动手干了的那一部分。”
在小说中这封信里面,对读者来说最重要的线索恰好被隐去了:时间(“两人约好见面的时间”),地点(“会面地点没有讲明”),人物(只有一些缩写的人名:J.B.,VS,G),事件(“用整个下午才能把事情干完”,“昨天已经动手干了的那一部分”),线索似乎露出端倪然而又难以一把抓住。面对这些似是而非的蛛丝马迹,读者就像一个蹩脚的侦探,耗尽脑汁最后却无功而返。一直到小说结束,作者都没有向我们揭开谜底,所以读者只能根据自己的想象来对将故事补充完整。根据作者之前提供给我们的一些线索,我们可以这样来解读这封信:G.指的就是杀手格利纳蒂;发信人J.B.是他的幕后老板波那;安德烈VS是那个穿雨衣的坏人。可以这样猜想:波那向格利纳蒂布置了暗杀计划(“昨天已经动手干了的那一部分”),但是由于格利纳蒂昨晚搞砸了(“背叛了组织”),所以波那就命令VS继续完成暗杀任务(“用整个下午才能把事情干完”)。但是为什么小说的主角侦探瓦拉斯认为见面的时间是“从十一点三刻就等起”呢?因为他一点十五的时候在十字路口向一名警察问了时间,而且对方看都没看手表就告诉他时间。就是这名警察武断地带着他来邮局取走本应该寄给VS的那封信。这不由得让读者进行这样的猜想:十字路口的那名警察就是幕后老板波那,瓦拉斯就是这个所谓的VS(瓦拉斯Wallas缩写后的读音就是VS,而且瓦拉斯的名字恰好也叫安德烈André Wallas)。最后,也确实是瓦拉斯杀死了杜邦,虽然是无意的,但是J.B.在信中所交代的任务被他完成了,侦探和凶犯的身份合二为一。当然,在这只是一种设想,作者没有给出最终的答案,每个读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去填充和发挥。作者在小说中留下了许多空白,等待读者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去填满。因此,新小说是开放式的文本,对新小说的阅读也应该是开放式的。
二、读者的自由
在罗布-格里耶的小说里,创作不再是作者一个人的事,而是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完成的。作者的任务就是在作品中向读者展示小说创作的想象力,然后交由读者来发挥他们自己的想象力和创作力。这需要对传统的阅读观进行一场革命。
对于罗布-格里耶来说,文学革命指的是形式的革命,而不是内容的革命。虽然这个观点并不新颖,早就被提过很多次了,但遗憾的是我们看到它一直都没有被大众所接受。确实,如果作家不在自己的领域内进行一场革命,怎么能够指望读者相信他所宣扬的文学革命呢?
为了实现他所宣传的文学革命,罗布-格里耶摒弃了传统现实主义文学,这就意味着他必须要同时也摒弃掉对“现实”传统的解读方式,以一种新的观点来重新审视这个世界,并且改变我们已有的理解方式。“我们必须尝试着构筑一个更坚实的,更直观的世界,来代替充满‘意义’(心理学的,社会的,功能上的)的这一宇宙” 。这种貌似“不入流”的文学形式却是最有可能改造人,并最终将人引向自由。在这点上,我们会误以为他似乎进入了存在主义的领地。或许,萨特进行文学创作的目标也是将人们“引向自由”。但是存在主义文学与新小说创作可谓是大相径庭:存在主义总是在灌输某种“价值”(因为“荒诞”也是一种价值),与此相反,罗布-格里耶的新小说视 “价值”和“意义”为最大敌人,“世界既不是有意义的,也不是荒诞的。他存在着,仅此而已”。新小说故事情节没有逻辑性,时间和地点循环往复,人物形象虚幻不可信,对物体的描述虚无缥缈……所有这些都向读者传达一个信息:你需要自己找到并选择属于自己的“意义”和“价值”。 罗布-格里耶通过新小说革命来解放读者,给读者自己选择的自由。
从萨特到罗布-格里耶,所改变的是作者不再试图给读者施加影响。如果说存在主义作家像上帝一样给读者施舍自由,那么新小说作家就是一个看门人,他给读者打开门,让读者自己去寻找,自己去选择。“新的作品只有也给世界带来新的意义,才有生存的理由,那些意义甚至不为作者他们自己所了解,他们只是靠着写出的作品,将在以后才存在,社会将依靠将这些作品建立起新的价值……”所以罗布-格里耶呼吁:读者不应该只是去接受一个自我封闭的、现存的世界,而是应该参与创造,对作品的创造,对世界的创造,学会去创造自己的人生。
通过对传统小说的颠覆和对新小说的探索实践,罗布-格里耶找到了“未来小说的一条道路”,一条通往自由之路,但是无法靠作者一人之力来完成,它需要读者的参与。新小说是一种邀请,它邀请读者一起创作,最终实现对传统的解构和达到自身的自由。
参考文献:
[1]羅伯-格里耶:橡皮[M]. 林青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1.
[2]罗伯-格里耶:为了一种新小说·快照集[M]. 余中先译. 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1.
[3]萨特:文字生涯[M]. 沈志明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8.
关键词:读者;阅读观;自由;新小说
作者简介:谢小丰(1982-),男,湖北天门人,西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法国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9--02
罗布-格里耶的《橡皮》一书在刚出版的时候就备受冷落。事实上这部作品遭遇冷遇是早已注定的,因为读者在书中既看不到典型的人物形象,也无法发掘出引人入胜的情节故事,没有读者熟悉的道德说教,书中所呈现的极致化的“现实主义”也让人摸不着头脑。所以,读者的第一反应就是不适然后拒绝。与传统小说完全不同,罗布-格里耶的新小说要求读者用一种新的阅读方式去靠近它,解读它。
一、读者参与小说创作
新小说在创作上完全颠覆了传统小说的基本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逻辑性这些要素被破坏得面目全非。在《橡皮》这部小说里我们可以看到混乱不堪的时间,迷宫似的地理布局,抓不住特点的人物形象,以及碎片化的故事情节。在阅读《橡皮》这部小说的时候,读者似乎会感觉到身在迷幻之中,并且似乎受到某种邀请,邀请其参与其中,拨开迷雾,揭示真相。读者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重新理清时间顺序和地理布局,解读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
罗布-格里耶的小说似乎具有某种能力,可以使读者的传统角色发生转变,读者不再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而是主动参与其中。传统的小说总是强加给读者一个统摄全局的情节故事,一个典型化的人物形象,一种世界观和一种道德观。这样,读者被迫接受一切:读者完全不可能参与小说创作,而是始终处于一种相对弱势的地位;作者保有全部的创造力,只是简单的让我们欣赏他的天赋和能力。相反,罗布-格里耶则期待着读者的参与。他在小说创作中大量运用“零度”描写,以一种完全客体化、科学化的态度事无巨细的对物体和场景进行不带任何感情色彩、不带任何象征意味的白描。开始,读者可能会感觉陷入到阅读的陷井中。小说中提供的大量信息互相矛盾,似是而非:一个手势,一句话语,一个事件,这些指意不明的信息让读者难以用一般的阅读思维来进行解析。然后,读者需要自己将小说里各种杂乱的信息重新组合,理清小说可能表达的意义。文中出现的寄给安德烈 VS的一封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无非是,发信者(信上签名是J.B.)要在比前一次两人约好见面的时间提早一些等候这位安德烈·VS来到(从十一点三刻就等起)——遗憾的是,会面地点没有讲明;由于信中用G这个字母所指的第三个有关人物背叛了组织,VS这个人将需要用整个下午才能把事情干完。至于到底干什么事,我们也没有办法猜得出来,且不谈昨天已经动手干了的那一部分。”
在小说中这封信里面,对读者来说最重要的线索恰好被隐去了:时间(“两人约好见面的时间”),地点(“会面地点没有讲明”),人物(只有一些缩写的人名:J.B.,VS,G),事件(“用整个下午才能把事情干完”,“昨天已经动手干了的那一部分”),线索似乎露出端倪然而又难以一把抓住。面对这些似是而非的蛛丝马迹,读者就像一个蹩脚的侦探,耗尽脑汁最后却无功而返。一直到小说结束,作者都没有向我们揭开谜底,所以读者只能根据自己的想象来对将故事补充完整。根据作者之前提供给我们的一些线索,我们可以这样来解读这封信:G.指的就是杀手格利纳蒂;发信人J.B.是他的幕后老板波那;安德烈VS是那个穿雨衣的坏人。可以这样猜想:波那向格利纳蒂布置了暗杀计划(“昨天已经动手干了的那一部分”),但是由于格利纳蒂昨晚搞砸了(“背叛了组织”),所以波那就命令VS继续完成暗杀任务(“用整个下午才能把事情干完”)。但是为什么小说的主角侦探瓦拉斯认为见面的时间是“从十一点三刻就等起”呢?因为他一点十五的时候在十字路口向一名警察问了时间,而且对方看都没看手表就告诉他时间。就是这名警察武断地带着他来邮局取走本应该寄给VS的那封信。这不由得让读者进行这样的猜想:十字路口的那名警察就是幕后老板波那,瓦拉斯就是这个所谓的VS(瓦拉斯Wallas缩写后的读音就是VS,而且瓦拉斯的名字恰好也叫安德烈André Wallas)。最后,也确实是瓦拉斯杀死了杜邦,虽然是无意的,但是J.B.在信中所交代的任务被他完成了,侦探和凶犯的身份合二为一。当然,在这只是一种设想,作者没有给出最终的答案,每个读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去填充和发挥。作者在小说中留下了许多空白,等待读者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去填满。因此,新小说是开放式的文本,对新小说的阅读也应该是开放式的。
二、读者的自由
在罗布-格里耶的小说里,创作不再是作者一个人的事,而是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完成的。作者的任务就是在作品中向读者展示小说创作的想象力,然后交由读者来发挥他们自己的想象力和创作力。这需要对传统的阅读观进行一场革命。
对于罗布-格里耶来说,文学革命指的是形式的革命,而不是内容的革命。虽然这个观点并不新颖,早就被提过很多次了,但遗憾的是我们看到它一直都没有被大众所接受。确实,如果作家不在自己的领域内进行一场革命,怎么能够指望读者相信他所宣扬的文学革命呢?
为了实现他所宣传的文学革命,罗布-格里耶摒弃了传统现实主义文学,这就意味着他必须要同时也摒弃掉对“现实”传统的解读方式,以一种新的观点来重新审视这个世界,并且改变我们已有的理解方式。“我们必须尝试着构筑一个更坚实的,更直观的世界,来代替充满‘意义’(心理学的,社会的,功能上的)的这一宇宙” 。这种貌似“不入流”的文学形式却是最有可能改造人,并最终将人引向自由。在这点上,我们会误以为他似乎进入了存在主义的领地。或许,萨特进行文学创作的目标也是将人们“引向自由”。但是存在主义文学与新小说创作可谓是大相径庭:存在主义总是在灌输某种“价值”(因为“荒诞”也是一种价值),与此相反,罗布-格里耶的新小说视 “价值”和“意义”为最大敌人,“世界既不是有意义的,也不是荒诞的。他存在着,仅此而已”。新小说故事情节没有逻辑性,时间和地点循环往复,人物形象虚幻不可信,对物体的描述虚无缥缈……所有这些都向读者传达一个信息:你需要自己找到并选择属于自己的“意义”和“价值”。 罗布-格里耶通过新小说革命来解放读者,给读者自己选择的自由。
从萨特到罗布-格里耶,所改变的是作者不再试图给读者施加影响。如果说存在主义作家像上帝一样给读者施舍自由,那么新小说作家就是一个看门人,他给读者打开门,让读者自己去寻找,自己去选择。“新的作品只有也给世界带来新的意义,才有生存的理由,那些意义甚至不为作者他们自己所了解,他们只是靠着写出的作品,将在以后才存在,社会将依靠将这些作品建立起新的价值……”所以罗布-格里耶呼吁:读者不应该只是去接受一个自我封闭的、现存的世界,而是应该参与创造,对作品的创造,对世界的创造,学会去创造自己的人生。
通过对传统小说的颠覆和对新小说的探索实践,罗布-格里耶找到了“未来小说的一条道路”,一条通往自由之路,但是无法靠作者一人之力来完成,它需要读者的参与。新小说是一种邀请,它邀请读者一起创作,最终实现对传统的解构和达到自身的自由。
参考文献:
[1]羅伯-格里耶:橡皮[M]. 林青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1.
[2]罗伯-格里耶:为了一种新小说·快照集[M]. 余中先译. 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1.
[3]萨特:文字生涯[M]. 沈志明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