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引领,快速提高习作教学质量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wate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要真正实现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习作能力的增强,教师的有效引导至关重要。本文结合具体教学案例,对习作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引领作用进行了探讨,指出:习作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兴趣,遵循教学实际,加强评价作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的同时也充分利用教學中生成的有效资源。
  关键词: 习作教学 有效引领 教学资源
  
  案例1:引领的失当——笼而统之的设计
  在一次作文研讨活动上,二年级的一位青年教师执教《未来的交通工具》。在揭示课题后,老师便问:“谁能说说自己设计的未来的交通工具?可以从名字、外形、功能三方面来说。”接着,老师便指名几个学生说,站起来说的同学有的说名字,有的说外形,有的说功能。然后老师要求学生将先前环节中介绍的这样三个部分连起来说一说,即按照名字—外形—功能这样的顺序有条理地说出来,目的是让学生说话从易到难、从部分到整体。这时整个课堂忽然显得很安静,学生们静静地坐在位子上,似乎在思考着老师的问题。后来老师指名同学说,结果学生总是说一两句话之后,就想不起下面该说些什么了。只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得较完整,但也显得有些吃力,干巴巴的。
  思考一:兴趣——习作教学的引领必须关注
  《语文课程标准》把第一学段写话的目标定为:“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让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可以说是低年级习作教学的重点。在案例1中,老师在引导学生一一想象自己设计的未来的交通工具的名字、外形和功能后,就让他们把这几个方面连起来说一说。这一做法,看起来引导得很具体,殊不知,统一的表达模式,对学生的表达是一种束缚。再者,训练说话犹如引导孩子爬楼梯,对于一个二年级孩子,如果一下子跨过一两个台阶已经很不错了,你若让他一下子就跨过三四个阶梯,甚至更多,显然学生会感到力不从心。案例1中的老师还把这么多内容放在一起让学生说,也会使学生产生“老虎吃天,无从下口”的感觉,这怎能不消减他们说话、写话的兴趣?
  思考二:实际——习作教学的引领必须遵循
  从案例1中可以看出,教师在教学设计和实际教学中,缺乏对学生“实际”的理解和把握,教学只从内容和教师设计的方案出发,没有考虑学生实际。学生在不同年龄段发展各不相同,同一年龄段发展也是千差万别,不同学生在课堂上达到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老师在作习作教学设计时,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学生已具有的知识基础,学生已形成的知识(现实起点),寻找一个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最近发展区,确定教学的内容、要求和形式,选择教学的方法。只要从这些角度出发,因材而宜,因生而教,哪怕是小小的一点进步,就是成功。案例1的教学可作如下调整。
  1.小朋友,你们设计了哪些未来的交通工具?(让学生展开想象翅膀,随意介绍,主要是激发兴趣)
  2.你们的想象真丰富!刚才我们一起设计出了未来交通工具的哪些方面?(结合学生回答,及时评价、总结、引导介绍的方法。)
  3.你能把自己设计的未来交通工具连起来说一说吗?(多给学生互相练说、学习的机会)
  4.想不想听一听老师是怎么介绍的?(老师示范)
  我设计的交通工具叫“神奇一号”,它的车身是椭圆形的,它可以在天上飞,可以在水里游,还可以在地上跑。更神奇的是,晚上,它的椅子会自动变成小床,如果你在夜里做了美梦,早上起来吃好早饭,打开车子上的显示器就能免费看到晚上你做的梦了。怎么样,喜欢我的这辆车吗?
  5.你愿意像老师这样来介绍吗?
  6.大家也可以不像这样,用自己想到的方法说说它的名字、外形和功能。(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个性表达)
  (出示:外形—功能—名字、功能—外形—名字……)
  7.听了别的小朋友的介绍,你有什么想法?(让学生相互点评,从而完善自己的创作设计)。
  8.怎样让眼镜博士知道我们的设计呢?我们可以把它写到纸上。请小朋友拿起稿纸,在第一行的中间写上题目《未来的交通工具》,当然你也可以用你设计的交通工具的名字作题目。正文开头要空两格,我们一直这样要求。写字的时候还要注意写字姿势,做到“三个一”,写完后有时间还可以配上你的设计图。请小朋友选择你喜欢的顺序写下来。
  思考三:评价——习作教学的引领必须加强
  案例1中学生的写话效果之所以不理想,另一重要原因是教师的评价、引导作用没发挥出来。学生有表达的障碍,主要是语言积累少,思维不开阔,想象不丰富。要解决这样的问题,教师应根据儿童习作的心理,跳出常规、单调的训练模式,以范文引路,以多层次、多样化、多角度的评价点拨、引领学生,使学生在无任何思想束缚的情况下自由表达,这样,他们的思维才能活跃,想象才能丰富,情感才能真实。另外,只靠教师的启迪和帮助也是不够的,所以还应着重培养学生自己评改的能力,让学生真正处于主动地位,通过交流与自我内化提升,对自己设想的交通工具的各个方面信息进行整合梳理,才能有条理地描述自己设计的未来交通工具。这时,一段段充满新意、富有个性色彩的话语才会应运而生。
  案例2:引领的缺失——一笑而过的敷衍
  同样是在这次活动时,另一位五年级老师执教《我的名字NO.1》。有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老师极有创意地让每一位孩子为自己起一个最满意的名字。孩子们兴趣盎然,气氛非常热烈。意想不到的是,有一个孩子竟然为自己起名为“本·拉登”,整个教室顿时哗然,老师显然没想到孩子会如此“出格”,只是用三两句话就将这个孩子敷衍过去,进入下面的环节。课后,听课老师对这一环节却没作出评价。
  思考一:价值取向——习作教学的引领应正确把握
  从案例2中我们可以看出,孩子的想法独特新奇,竟想出为自己取这样标新立异的名字。但细细思忖:这样的环节该不该就如此轻轻地放过去呢?作文教学中的“放”是不管不问吗?不能。语文学科岂能忽视对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虽然《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但是我们不能忽视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针对案例2中个别学生为自己起另类的名字,我认为老师不仅不能轻描淡写地放过去,反而应浓墨重彩地引导学生:
  姓名是一个人形象、素质、品味的标志。一个符合自己的好名雅号,能给人以暗示和引导,给人自信,助人成功。姓名跟随人一生,影响人一生。然后问一问这位学生:了解“本·拉登”吗?为何给自己起这个名字?起这样的名字有什么意义?
  在孩子回答的基础上“对症下药”:如果孩子不明白这个名字的意义,老师应该适时、恰当地补充相关的知识资料,并及时引导点拨,让孩子真正领会清楚;如果孩子对此有一知半解,也许只是为了追求名字的新奇独特,老师又该如何来处理;也许他会解释,起这样的名字,是为了给所有的人一个警示,是为了让“本·拉登”及其残暴行径在这个世界上永远消失,让和平友爱之花开遍世界的每个角落,让爱充满人间。而如果轻易将此教学环节放过去,造成的后果将不仅仅是课堂精彩瞬间的缺失,更严重的是老师对学生人生价值观引领功能的缺失。而这对学生的成长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思考二:有效资源——习作教学的引领应充分利用
  在有些老师眼中,课堂里学生“一路凯歌”、尽善尽美,则这一课可被视为优课。在有些学生眼里,“差错”意味着失败,意味着耻辱。学生非常担心出错,甚至有学生会产生一种恐惧感,而不敢在课堂上发言。殊不知,“错误”有时也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资源。案例2教学中,学生给自己起的名字,在价值观的取向上有点“错误”,但从另一方面说,也是其积极参与学习的表现。教师应针对课堂中出现的这一资源,变“废”为宝,正确巧妙地引导,有效地提高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案例2中,教师若抓住这一资源,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正确引领,教学效果会更好,同时,“错误”因此而美丽起来,课堂也因此而更加精彩。
  我口话我心,我手写我心,作文离不开学生自己的实践和领悟,更离不开教师的引领,一个高明的教师会在课堂中顺应学生的心理,作出适时、恰当的引领,以激发兴趣,让学生自由地说、积极地说,想方设法地写、有创意地写、自悟自得地写,反复地、主动地修改自己的习作。要真正实现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习作能力的增强,教师的有效引领至关重要。
其他文献
摘 要: 大学生就业是我国就业问题中的核心问题。伴随着医学生就业需求过冷,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优惠政策,旨在缓解医学生就业压力。本文主要从几个方面谈谈医学生的就业途径。  关键词: 医学生 就业形势 就业途径    如今,各层次医学毕业生由供不应求变为“研究生供不应求,本科生供求基本平衡,专科生供过于求”。重点院校比普通院校就业率要高;同一所学校内各专业就业率也有差异,医学毕业生市场需求过冷。总
摘 要: 中国政治思想史以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为主要研究对象,具有交叉学科的特点。中国政治思想史具有一定的学理价值、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在其课程建设中应该努力建立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组成相对固定的课程师资队伍,选用一套好的教材和参考书,采用一套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形成一套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建立切实有效的保障机制和评价机制。  关键词: 中国政治思想史 课程建设 教学改革    课程建设是教学管理中的一个中
针对目前航拍图像绝缘子识别算法具有识别精度不高以及运用传统遍历识别运算速度慢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目标建议算法(object proposals)与结构搜索的绝缘子分步识别方法。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