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体育强国战略得到持续推进的背景下,全民健康和全民健身得到了有机地融合,能够更好地推动全民健身事业的快速发展,能够有效地解决全民健身沟通和衔接不畅等问题,提升体育事业的发展质量。使全民健身事业真正地成为促进社会群众发展,提升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力量的抓手。然而在全民健康和全民健身体育强国战略发展的过程中,却存在诸多的发展问题,严重地影响到我国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进程。对此,本文结合全民健康和全民健身体育强国的基本内涵、发展现状,提出相应的应对对策。
关键词:全民健康;全民健身;体育强国战略
引言
全民健康和全民健身是体育强国战略在队伍、活动、组织、体制及思想上的创新发展,是提升社会群众健康水平,普及健康生活的重要抓手,与此同时也是创新和改革我国卫生产业,提高健康保障的内生力量。《健康中国规划》中指出,国民健康是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标志,是各族人民和谐发展的共同愿景。在新时代背景下,社会群众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转变,肥胖人群日益增加,国民体质不断下降。而在体育强国战略得到全面推行的背景下,全民健身逐渐成为社会各领域普遍关注的热点。然而要想实现全民健康和全民健身的有机结合,则需要从根本上明确全民健身和我国健身事业发展的现状,以问题为抓手,探索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一、全民健康和全民健身体育强国的基本内涵
中国体育应以提升国民体质、生活质量和身体素质为己任,切实发挥体育健身在推动经济发展和国民健康中的作用,实现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和谐发展,使我国从体育大国逐渐变为体育强国。因此体育强国是结合“理想体育”和“体育理想”的“发展愿景”。在理论研究上,体育强国主要包涵硬实力和软实力两大内容。其中软实力主要指文化、思想、习惯等层面的内容。而硬实力则指,硬件建设,譬如体育产业、体育科技、群众体育、竞技体育等。通过软实体和硬实力的提升,能够切实提高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率,使体育事业真正融入到社会各领域、各环节之中。然而制约我国体育强国战略落实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我国群众体育依旧处于较为落后的发展阶段。我国部分学者认为,体育强国的基本标志,是“体育发展实力位于世界领先水平”。而判断和衡量体育强国的基本标准则是群众体育质量和竞技体育实力。即便我国体育产业、传播、法制、科教及管理能够推动并促进体育强国战略的快速发展,然而国民体育建设的滞后性,却严重影响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有效性和实效性。而将全民健康和全民体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可以从根本上,提升全民体育的发展效率,使社会各界充分重视全民体育在体育强国战略中的价值和意义,间接地提升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实效性和有效性。使群众体育真正地融入并渗透到社会群众的生活及生产中,进而在在巩固和发展竞技体育的同时,提升群众体育的发展质量和效率。而在战略发展的过程中,将全民健康和全民体育相融合,重构体育强国的战略架构,可以均衡我国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发展水平;可以将蕴含“全面协调”、“以人为本”的体育文化渗透到社会各领域,使体育硬件建设、体育体制建设、体育制度建设得到更好的发展。在群众体育发展的过程中,将两者相融合,可有效地解决我国群众体育固有的问题,促进群众体育的健康发展。
二、全民健康和全民健身体育强国战略的发展现状
(一)健康健身理念的宣传不足
体育文化所包含的中心思想是体育意识、体育价值和体育思想。其中体育意识主要指社会群众参与体育健身活动时所形成的健康意识和健身意识。社会群众只有形成健康思想和健身意识,才能真正地以健康为目标,以健身为手段,切实推动我国体育健身事业的快速发展。伴随我国社会市场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人口老龄化问题日渐严重,社会群众不断认识到“健康体质”在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在形式上,真正以体育健身为手段的健康行为却相对有限,导致群众体育事业难以在公共卫生和健康领域中发挥实效和作用。究其原因在于,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在文化宣传、政府导向上的作用还不够突出,在宣传成效上,没有将健康和健身的思想真正地融入到社会大众的心中。而在宣传手段层面上,我国相关政府部门普遍以海报宣传、口号宣传为主,无论在宣传渠道上,还是在宣传维度上,都存在明显的局限性,没有切实地将健康和健身作为体育文化、社会文化融入到社会群众的日常生活中,没有从根本上形成文化宣传格局,没有联合不同的部门或机构,增强国民对健康和健身的认识。
(二)缺乏全民健康和健身的规划
全民健康和全民健身是提升社会群众健身意识和能力的文化思想,如果将其作为空洞的行政口号,将导致体育强国战略只停留在文化宣传的层面上,难以切实地提升体育强国战略的功能和效用、无法有效地推动我国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协调发展。而加强规划力度,将健身规划在项目和空间上融入到政府的工作中,使各级政府部门如旅游部分、环保部门、体育局、国土资源局及住建局等部门在项目和空间上对“全民健康和全民健身”进行有效的规划,能够形成多元的、有效的、综合的体育强国规划机制。然而,现阶段,我国相关政府部门还没有达成“互通有无”、“协同发展”的全民体育共识,无论在物质基础上还是文化意识上,都缺乏全面而长远的规划体系,导致全民健康和全民体育依旧停留在思想宣传和文化建设的层面上,而在規划内容上,需要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在相互协作,长期规划的基础上,加强体育硬件设施的建设,加大体育服务、体育产品及体育旅游的扶持力度,通过产业发展,推动群众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以此吸引更多的社会群众参与到体育健身的过程中。然而在硬件设施上,群众体育设施建设滞后、建设内容、建设质量与西方发达国家还存在明显的差距。而这便导致体育规划缺乏天然的硬件条件,缺乏必要的物质保障。
(三)全民健康和健身产业缺乏融合
全民健康和全民健身体育强国的内涵意义,是通过提升群众体育的发展质量,均衡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关系,综合提升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实效。而在群众体育发展的过程中,如果仅仅依靠全民健身,将导致群众体育事业难以得到快速的发展和有效地推进。因此在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应将健康产业和健身事业有机地融合起来,譬如教育、互联网、医疗等,只有将其它产业和体育产业有机地融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更有效、更切实地落实全民健康的发展目标,使我国体育事业更注重“健康”。然而在产业融合发展的层面上,体育产业依旧是我国体育强国战略的主体产业,依旧是单一的产业体系,没有结合我国现有的体育强国战略要求,与其他产业相融合,进而导致体育产业发展缓慢,宣传效果较差。究其原因,在于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在思想和理念上存在明显的偏差,忽视其他产业在体育产业中的功能和作用,缺乏协同发展、产业融合的意识,进而导致全民健康和全民健身的科学性不足、灵活性有限。 三、全民健康和全民健身体育强国战略的发展策略
(一)加强健康、健身理念的宣传力度
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应将“全民健康”和“全民健身”思想有机地融入到社会群众的思想体系中,以健身意识和健康思想为主,积极地参与到体育项目中。在狭义上全民健身主要指群众参与体育运动。而在广义上,则指社会群众参与体力劳动和体育运动。美国学者康耐特曾指出,日常劳动也有强身健体的功能和作用,而通过延伸体育健身的理论内涵,能切实地提升社会群众对全民健身的认知,降低全民健身的成本投入,使全民健身更好地、更有效地融入到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中,而在此层面上,加强健康与健身的思想宣传工作,可以在短时间内,拓宽全民健身的覆盖面,提升体育思想的宣传性。而在宏观层面上,应将全民健康和全民健身的意識和思想,纳入到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在社会生活中形成持续健身,积极健康的健身文化。在形式和渠道上,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应在构建和提升体育文化意识的基础上,营造体育文化建设和宣传的氛围,联合卫生、体育、教育等多个部门积极开展全民健身宣传工作,从而在将全民健康和全民健身贯穿到教育体系和卫生计划的过程中,切实提升“健康”和“健身”理念的宣传力度。
(二)提升全民健康和全民健身的规划力度
首先,在全民健康和全民健身的规划主体上,应充分融合旅游发改委、环保厅、体育局、住建委的力量,在项目和空间的层面上,规划全民健康和全民健身事业,以此形成融合国土资源、健康养身、健身、旅游等内容的规划格局。在社会规划上,基础设施是体育健康和体育健身的物质基础,而健康和健身思想则是文化意识,根据德国“体育健身战略”的发展成果,能够发现,德国国民之所以拥有强健的身体素质,不仅源于美国深入人心的健身意识,还源于完备的基础设施,在基础设施的支持下,社会群众的健身需求能够的得到及时而有效地满足,能够促进体育服务、商品及产业的发展。因此体育设施规划是全民健康和全民体育规划的基础保障。对此在规划体育设施的过程中,我国需要将体育场所和设备规划(健康评估、健康监测、身体体检和健身器材等内容)纳入到规划机制中,进而在体育设施的支持下,逐渐形成健康、健身的体育氛围。而在体育场馆层面上,则需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将体育场馆开放给社会群众,使社会群众更好地参与体育健身活动。在乡镇地区,社会群众虽然拥有较多的活动场地,然而体育设施较为陈旧、落后,因此在体育设施上,要加大供给力度,提升体育设施的覆盖面积。通常来讲,硬件建设是软件建设的基础,软件(体育文化、体育意识)建设又是提升体育强国战略落实效率的关键保障。在体育文化和体育意识层面上,我国相关研究机构应加强体育文化和体育意识的理论研究力度,要根据全民健康的发展需求,探析不同运动项目在公共卫生健康领域中的功能和作用,譬如竞技运动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五禽戏等传统运动,能够有效地焕发人体各脏器的活性等。进而从预防疾病,提高体质的角度,提升体育健身的功能属性。
(三)促进全民健康和健身的产业融合力度
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应将全民健身事业和体育文化事业有机地融入到教育、互联网、医疗等产业上,通过医疗产业和体育产业的有机融合,提升全民健康和全民健身的融合质量和效率,使全民健身思想切实地融入到社会各领域当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社会群众对体育健身的认识。譬如在医疗层面,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可将社区体育与医疗中心相融合,以此帮助社区居民在体检的过程中,了解到体育健身的知识,提升体育健身的意识。而在互联网和电子信息工程上,可将运动手环与全民健康事业相融合。通常来讲,运动手环是融合科教、科技、健身、医学及体育的科技产品,在手环佩戴的过程中,人们能够根据手环所呈现的心跳频率、数据,及时地调整健身频率和次数,进而提升体育健身的质量和效率。而在教育产业中,我国普通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应在开设体育课程的过程中,将健康与体育相融合,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健身意识和健身习惯。最后在旅游产业上,旅游产业应将户外旅游、农村旅游及生态旅游与全民健康和全民健身联系起来,从健康和健身的角度出发,丰富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结构,提升旅游产业的社会价值。譬如黄山旅游景区可将“攀登健身”作为旅游理念,引导游客关注体育健身在健康养生中的价值。
结语
体育强国的建设内容具体包括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其中群众体育发展问题较为显著,严重影响到体育强国战略的落实质量。而将全民健康和全民健身有机地结合起来,重构体育强国的群众体育发展体系,能够有效地提升群众体育的发展效率,使国民更好地融入到体育健身的过程中。然而在全民健康和全民健身体育强国战略发展的过程中,却存在宣传、规划及产业融合上的问题,对此,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应根据问题特征,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促进我国体育强国战略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红建,张航,沈晓莲.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政策体系:价值、理念与框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9,53(03):25-33.
[2]田思源.“健康中国”视域下《体育法》与《全民健身条例》的修改[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9,43(03):7-12.
[3]牛晶晶.“健康中国”背景下推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思考[J].湖北体育科技,2017,36(08):684-686.
[4]王松,张凤彪.“健康中国”引领下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实现路径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7(08):38-41+66.
[5]王明明.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融合的理论基础与实践逻辑[J].体育研究与教育,2020,35(01):5-11+97.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浙江省绍兴市 312000)
关键词:全民健康;全民健身;体育强国战略
引言
全民健康和全民健身是体育强国战略在队伍、活动、组织、体制及思想上的创新发展,是提升社会群众健康水平,普及健康生活的重要抓手,与此同时也是创新和改革我国卫生产业,提高健康保障的内生力量。《健康中国规划》中指出,国民健康是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标志,是各族人民和谐发展的共同愿景。在新时代背景下,社会群众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转变,肥胖人群日益增加,国民体质不断下降。而在体育强国战略得到全面推行的背景下,全民健身逐渐成为社会各领域普遍关注的热点。然而要想实现全民健康和全民健身的有机结合,则需要从根本上明确全民健身和我国健身事业发展的现状,以问题为抓手,探索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一、全民健康和全民健身体育强国的基本内涵
中国体育应以提升国民体质、生活质量和身体素质为己任,切实发挥体育健身在推动经济发展和国民健康中的作用,实现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和谐发展,使我国从体育大国逐渐变为体育强国。因此体育强国是结合“理想体育”和“体育理想”的“发展愿景”。在理论研究上,体育强国主要包涵硬实力和软实力两大内容。其中软实力主要指文化、思想、习惯等层面的内容。而硬实力则指,硬件建设,譬如体育产业、体育科技、群众体育、竞技体育等。通过软实体和硬实力的提升,能够切实提高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率,使体育事业真正融入到社会各领域、各环节之中。然而制约我国体育强国战略落实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我国群众体育依旧处于较为落后的发展阶段。我国部分学者认为,体育强国的基本标志,是“体育发展实力位于世界领先水平”。而判断和衡量体育强国的基本标准则是群众体育质量和竞技体育实力。即便我国体育产业、传播、法制、科教及管理能够推动并促进体育强国战略的快速发展,然而国民体育建设的滞后性,却严重影响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有效性和实效性。而将全民健康和全民体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可以从根本上,提升全民体育的发展效率,使社会各界充分重视全民体育在体育强国战略中的价值和意义,间接地提升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实效性和有效性。使群众体育真正地融入并渗透到社会群众的生活及生产中,进而在在巩固和发展竞技体育的同时,提升群众体育的发展质量和效率。而在战略发展的过程中,将全民健康和全民体育相融合,重构体育强国的战略架构,可以均衡我国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发展水平;可以将蕴含“全面协调”、“以人为本”的体育文化渗透到社会各领域,使体育硬件建设、体育体制建设、体育制度建设得到更好的发展。在群众体育发展的过程中,将两者相融合,可有效地解决我国群众体育固有的问题,促进群众体育的健康发展。
二、全民健康和全民健身体育强国战略的发展现状
(一)健康健身理念的宣传不足
体育文化所包含的中心思想是体育意识、体育价值和体育思想。其中体育意识主要指社会群众参与体育健身活动时所形成的健康意识和健身意识。社会群众只有形成健康思想和健身意识,才能真正地以健康为目标,以健身为手段,切实推动我国体育健身事业的快速发展。伴随我国社会市场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人口老龄化问题日渐严重,社会群众不断认识到“健康体质”在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在形式上,真正以体育健身为手段的健康行为却相对有限,导致群众体育事业难以在公共卫生和健康领域中发挥实效和作用。究其原因在于,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在文化宣传、政府导向上的作用还不够突出,在宣传成效上,没有将健康和健身的思想真正地融入到社会大众的心中。而在宣传手段层面上,我国相关政府部门普遍以海报宣传、口号宣传为主,无论在宣传渠道上,还是在宣传维度上,都存在明显的局限性,没有切实地将健康和健身作为体育文化、社会文化融入到社会群众的日常生活中,没有从根本上形成文化宣传格局,没有联合不同的部门或机构,增强国民对健康和健身的认识。
(二)缺乏全民健康和健身的规划
全民健康和全民健身是提升社会群众健身意识和能力的文化思想,如果将其作为空洞的行政口号,将导致体育强国战略只停留在文化宣传的层面上,难以切实地提升体育强国战略的功能和效用、无法有效地推动我国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协调发展。而加强规划力度,将健身规划在项目和空间上融入到政府的工作中,使各级政府部门如旅游部分、环保部门、体育局、国土资源局及住建局等部门在项目和空间上对“全民健康和全民健身”进行有效的规划,能够形成多元的、有效的、综合的体育强国规划机制。然而,现阶段,我国相关政府部门还没有达成“互通有无”、“协同发展”的全民体育共识,无论在物质基础上还是文化意识上,都缺乏全面而长远的规划体系,导致全民健康和全民体育依旧停留在思想宣传和文化建设的层面上,而在規划内容上,需要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在相互协作,长期规划的基础上,加强体育硬件设施的建设,加大体育服务、体育产品及体育旅游的扶持力度,通过产业发展,推动群众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以此吸引更多的社会群众参与到体育健身的过程中。然而在硬件设施上,群众体育设施建设滞后、建设内容、建设质量与西方发达国家还存在明显的差距。而这便导致体育规划缺乏天然的硬件条件,缺乏必要的物质保障。
(三)全民健康和健身产业缺乏融合
全民健康和全民健身体育强国的内涵意义,是通过提升群众体育的发展质量,均衡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关系,综合提升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实效。而在群众体育发展的过程中,如果仅仅依靠全民健身,将导致群众体育事业难以得到快速的发展和有效地推进。因此在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应将健康产业和健身事业有机地融合起来,譬如教育、互联网、医疗等,只有将其它产业和体育产业有机地融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更有效、更切实地落实全民健康的发展目标,使我国体育事业更注重“健康”。然而在产业融合发展的层面上,体育产业依旧是我国体育强国战略的主体产业,依旧是单一的产业体系,没有结合我国现有的体育强国战略要求,与其他产业相融合,进而导致体育产业发展缓慢,宣传效果较差。究其原因,在于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在思想和理念上存在明显的偏差,忽视其他产业在体育产业中的功能和作用,缺乏协同发展、产业融合的意识,进而导致全民健康和全民健身的科学性不足、灵活性有限。 三、全民健康和全民健身体育强国战略的发展策略
(一)加强健康、健身理念的宣传力度
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应将“全民健康”和“全民健身”思想有机地融入到社会群众的思想体系中,以健身意识和健康思想为主,积极地参与到体育项目中。在狭义上全民健身主要指群众参与体育运动。而在广义上,则指社会群众参与体力劳动和体育运动。美国学者康耐特曾指出,日常劳动也有强身健体的功能和作用,而通过延伸体育健身的理论内涵,能切实地提升社会群众对全民健身的认知,降低全民健身的成本投入,使全民健身更好地、更有效地融入到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中,而在此层面上,加强健康与健身的思想宣传工作,可以在短时间内,拓宽全民健身的覆盖面,提升体育思想的宣传性。而在宏观层面上,应将全民健康和全民健身的意識和思想,纳入到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在社会生活中形成持续健身,积极健康的健身文化。在形式和渠道上,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应在构建和提升体育文化意识的基础上,营造体育文化建设和宣传的氛围,联合卫生、体育、教育等多个部门积极开展全民健身宣传工作,从而在将全民健康和全民健身贯穿到教育体系和卫生计划的过程中,切实提升“健康”和“健身”理念的宣传力度。
(二)提升全民健康和全民健身的规划力度
首先,在全民健康和全民健身的规划主体上,应充分融合旅游发改委、环保厅、体育局、住建委的力量,在项目和空间的层面上,规划全民健康和全民健身事业,以此形成融合国土资源、健康养身、健身、旅游等内容的规划格局。在社会规划上,基础设施是体育健康和体育健身的物质基础,而健康和健身思想则是文化意识,根据德国“体育健身战略”的发展成果,能够发现,德国国民之所以拥有强健的身体素质,不仅源于美国深入人心的健身意识,还源于完备的基础设施,在基础设施的支持下,社会群众的健身需求能够的得到及时而有效地满足,能够促进体育服务、商品及产业的发展。因此体育设施规划是全民健康和全民体育规划的基础保障。对此在规划体育设施的过程中,我国需要将体育场所和设备规划(健康评估、健康监测、身体体检和健身器材等内容)纳入到规划机制中,进而在体育设施的支持下,逐渐形成健康、健身的体育氛围。而在体育场馆层面上,则需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将体育场馆开放给社会群众,使社会群众更好地参与体育健身活动。在乡镇地区,社会群众虽然拥有较多的活动场地,然而体育设施较为陈旧、落后,因此在体育设施上,要加大供给力度,提升体育设施的覆盖面积。通常来讲,硬件建设是软件建设的基础,软件(体育文化、体育意识)建设又是提升体育强国战略落实效率的关键保障。在体育文化和体育意识层面上,我国相关研究机构应加强体育文化和体育意识的理论研究力度,要根据全民健康的发展需求,探析不同运动项目在公共卫生健康领域中的功能和作用,譬如竞技运动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五禽戏等传统运动,能够有效地焕发人体各脏器的活性等。进而从预防疾病,提高体质的角度,提升体育健身的功能属性。
(三)促进全民健康和健身的产业融合力度
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应将全民健身事业和体育文化事业有机地融入到教育、互联网、医疗等产业上,通过医疗产业和体育产业的有机融合,提升全民健康和全民健身的融合质量和效率,使全民健身思想切实地融入到社会各领域当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社会群众对体育健身的认识。譬如在医疗层面,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可将社区体育与医疗中心相融合,以此帮助社区居民在体检的过程中,了解到体育健身的知识,提升体育健身的意识。而在互联网和电子信息工程上,可将运动手环与全民健康事业相融合。通常来讲,运动手环是融合科教、科技、健身、医学及体育的科技产品,在手环佩戴的过程中,人们能够根据手环所呈现的心跳频率、数据,及时地调整健身频率和次数,进而提升体育健身的质量和效率。而在教育产业中,我国普通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应在开设体育课程的过程中,将健康与体育相融合,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健身意识和健身习惯。最后在旅游产业上,旅游产业应将户外旅游、农村旅游及生态旅游与全民健康和全民健身联系起来,从健康和健身的角度出发,丰富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结构,提升旅游产业的社会价值。譬如黄山旅游景区可将“攀登健身”作为旅游理念,引导游客关注体育健身在健康养生中的价值。
结语
体育强国的建设内容具体包括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其中群众体育发展问题较为显著,严重影响到体育强国战略的落实质量。而将全民健康和全民健身有机地结合起来,重构体育强国的群众体育发展体系,能够有效地提升群众体育的发展效率,使国民更好地融入到体育健身的过程中。然而在全民健康和全民健身体育强国战略发展的过程中,却存在宣传、规划及产业融合上的问题,对此,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应根据问题特征,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促进我国体育强国战略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红建,张航,沈晓莲.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政策体系:价值、理念与框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9,53(03):25-33.
[2]田思源.“健康中国”视域下《体育法》与《全民健身条例》的修改[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9,43(03):7-12.
[3]牛晶晶.“健康中国”背景下推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思考[J].湖北体育科技,2017,36(08):684-686.
[4]王松,张凤彪.“健康中国”引领下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实现路径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7(08):38-41+66.
[5]王明明.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融合的理论基础与实践逻辑[J].体育研究与教育,2020,35(01):5-11+97.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浙江省绍兴市 312000)